纤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313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纤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包括纤维过滤器和纤维滤池在内的纤维过滤装置的一种改进设计,属纤维过滤装置技术。
纤维过滤装置因具有过滤阻力小、流速高、过滤精度高、截污容量大、清洗自耗水少等突出优点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近十年来,人们已制造出多种纤维过滤装置,有些成为专利技术。纤维过滤装置的核心技术是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将装置中的纤维压实形成适合过滤要求的过滤层,实现装置的过滤功能,待装置运行一周期后,被压实的过滤层纤维能够放松,在反清洗水和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完成对纤维的彻底清洗。目前现有的过滤器如捆式纤维过滤器是利用机械传动实现纤维的压实和放松,调节不方便且结构复杂,运行阻力大,纤维易拉断;有的用充水胶袋来调节纤维密度,也存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缺点,且充水胶袋易破裂;还有用活动孔板来调节纤维密度的无囊过滤器,活动孔板与壳体之间必须有适合的间隙,良好的导向和限位部件,壳体安装必须严格垂直,否则过滤装置在运行中活动孔板易卡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方便、在运行中可自行压实或放松纤维来调节纤维密度且过滤效果好的纤维过滤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纤维过滤装置,可以是纤维过滤器或纤维滤池,包括壳体、壳体内填充的纤维束,上、下固定支撑装置以及空气配气装置,其特征是纤维束的一端与上、下固定支撑装置之一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柔性连接物与另一端的固定支撑装置相连接,纤维束与柔性连接物的接点可在壳体内上、下移动。
也就是说,纤维束的一端可以与下固定支撑装置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柔性连接物与上固定支撑装置连接。纤维束的一端也可与上固定支撑装置相连,另一端通过柔性连接物与下固定支撑装置连接。
在上述两种方案中,当水力作用不足以形成合适密度的纤维过滤层时,可以在柔性连接物上添加配重物,其配重量以辅助水力刚能形成合适密度的过滤层为宜。当纤维束一端与下固定支撑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柔性物与上固定支撑装置连接时,配重物的密度大于1;当纤维束一端与上固定支撑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柔性物与下固定支撑装置相连时,配重物密度小于1。若水力作用能够形成合适的纤维过滤层,即泵的压力足够大或配备辅助泵能满足要求,可不添加配重物。
本技术方案中连接纤维束的柔性连接物是指耐一定拉力的柔性物体,可以是柔性绳或柔性网,例如软绳等,其连接点可以上下移动,移动的距离至少等于壳体中纤维束的自然长度压缩成合适密度纤维过滤层时被压缩的长度,以满足纤维束的伸缩。上、下固定支撑装置是为了用以固定纤维束和柔性连接物,同时能满足过滤水及清洗水的通过,因此它可以是固定孔板、或者隔栅、或者能满足要求的其它任何形式的固定支撑部件例如固定环、固定钩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过滤装置特别是活动孔板无囊纤维过滤装置相比有突出优点,在活动孔板过滤装置中,活动孔板与壳体之间必须有适合的间隙、良好的导向和限位部件,壳体安装必须严格垂直,否则过滤装置在运行中活动孔板易卡死,而本过滤装置中均以柔性部件支撑纤维束移动,并兼作限位部件,因此在过滤器运行中不存在发生卡死的原因,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作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柔性连接物为软绳,固定在上固定支撑装置的过滤状态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
图1反清洗状态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柔性连接物为软绳固定在下固定支撑装置的过滤状态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反清洗状态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5是柔性连接物为柔性网固定在壳体上部的过滤状态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反清洗状态结构原理示意图;图7是柔性连接物为柔性网固定在壳体下部的过滤状态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8为图7的反清洗状态结构原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四个实施例,参见附
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一,其中(1)为壳体,它可以是纤维过滤装置的罐体或敝口池体,(2)为纤维束,(3)为柔性连接物,本实施例采用软绳,(4)为配重物,(5)为上固定支撑装置,本实施例采用孔板,(6)为下固定支撑装置,也采用孔板,(7)为空气配气装置。本实施例待过滤水即原水从过滤装置上端进入,由下端排出,上固定支撑装置(5)和下固定支撑装置(6)即孔板分别固定于壳体(1)的上、下端,纤维束(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下孔板(6)上,另一端由软绳(3)连接后固定于上孔板(5)上。软绳的长度L2约等于L-L1+ΔL1,式中L为上、下孔板(5)和(6)的距离,L1为纤维束的自然长度,ΔL1为纤维束在过滤装置中被压缩形成合适过滤器时被压缩的长度,以保证在水力作用下形成合适的纤维过滤层。当水力作用不足以形成合适密度的纤维过滤层时,添加适量的配重物(4),其配重量以辅助水力刚能形成合适密度的过滤层为宜。本实施例配重物材料密度大于1,如果水力作用能够形成合适的纤维过滤层,可不添加配重物,例如泵的出力足够大,或配辅助水泵,满足要求。本实施例配重物(4)固连于各软绳(3)上,以达到要求。壳体(1)下部为空气配气装置(7)。
本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参见附
图1及图2,待过滤水即原水从壳体(1)上部流入,经上支撑装置即上孔板(5)后作用于配重物(4)和纤维束(2),推动配重物和纤维下移,纤维被压实,直至软绳(3)拉直为止,合适密度的纤维过滤层形成,装置进入过滤状态,如附
图1所示。过滤过程中,原水中的浊质微粒被纤维吸附和截留,装置的出口水(过滤水)为浊度很低的清水。经过一段时间运行,纤维积污越来越多,过滤水浊度逐渐上升直至超过规定的指标,过滤装置停止运行,进行反清洗如附图2所示,反清洗时,反清洗水从装置下部流入,压缩空气经空气配气装置(7)混入反清洗水中通过下固定支撑装置即下孔板(6)冲刷纤维,推动压实纤维上移,纤维层松开,经反清洗水和空气泡擦洗,积污从纤维上洗脱,随反洗水从装置上部流出,经过一段时间反清洗,反清洗出口水变成清水,反洗过程结束,装置可投入运行,再进入过滤状态。
实施例二的结构参见附图3,图4所示它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纤维束(2)一端固定于上孔板(5),另一端通过软绳(3)与下孔板(6)连接,配重物(4)材料密度小于1,或者用密度大于1的材料做成空心配重物达到要求。其原水及清洗水流向与实施例一相反。
实施例三参见附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连接物(3)采用柔性网,由软绳或金属链编制而成。在网的周边上,每隔一段长度有软绳或链与壳体(1)上的上固定支撑装置(5)相连,本实施例的柔性网(3)安装在壳体(1)的上部,上固定支撑装置(5)即本实施例的固定环(5),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壁上部用以固定柔性网(3),下固定支撑装置(6)仍采用孔板即可,配重物(4)连接于柔性网(3)上。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柔性网(3)上下移动的距离约等于壳体中纤维束的自然长度压缩成合适密度纤维过滤层时被压缩的长度。
实施例四参见图7、图8所示柔性连接物(3)也采用柔性网,网上固定连接配重物(4),柔性网(3)与下固定支撑装置(6)即固定环(6)相连接,其它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
权利要求1.纤维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的纤维束,上、下固定支撑装置以及空气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束的一端与上、下固定支撑装置之一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柔性连接物与另一端的固定支撑装置相连接,纤维束与柔性连接物的接点可在壳体内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束的一端与下固定支撑装置相连,另一端通过柔性连接物与上固定支撑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束的一端与上固定支撑装置相连,另一端通过柔性连接物与下固定支撑装置连接。
4.根掘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物上具有配重物,配重物密度大于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物上具有配重物,配重物密度小于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纤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物可以是柔性绳或柔性网。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纤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撑装置可以是固定孔板或者隔栅或者是其它形式的固定支撑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纤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束与柔性连接物的接点在壳体内移动的距离致少等于壳体中纤维束自然长度压缩成合适密度纤维过滤层时被压缩的长度。
专利摘要纤维过滤装置,涉及对包括纤维过滤器和纤维滤池在内的纤维过滤装置的一种改进,包括壳体、壳体内的纤维束,上、下固定支撑装置以及空气配气装置,其特征是纤维束的一端与上、下固定支撑装置之一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柔性连接物与另一端的固定支撑装置相连接,纤维束与柔性连接物的接点可在壳体内上下移动,运行中不存在活动孔板过滤装置中限位、卡死、安装必须垂直等问题,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方便,对纤维束的压实和放松可自行调节。
文档编号B01D24/00GK2347637SQ9824641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2日
发明者承慰才 申请人:承慰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