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包两用的单面毛圈圆编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46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正反包两用的单面毛圈圆编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装置,主要指圆编机外部表面直接调整正、反包的编织装置。
目前,利用圆编机而欲编织如图6所示的正包布面早已存在,而所谓“正包”即如图6所示,面纱30在前,而底纱40在后,反之,即“反包”,为了某些特殊的原因,仍有反包布料的要求,而欲有反包的效果,乃需利用不用形状的生克山角14予以换装方可达成。


图1所示,传统圆编机具有环绕成环状的针筒16,其内均布有织针17,环绕在该针筒外围的下鞍座11,其内面具有可控制织针上伸或下缩的织针山角110,其底面利用亦呈环绕状的座部10而支撑;以及环绕在下鞍座上方的上鞍座12,其底面外缘借螺钉固定相对于喂纱杆18的生克山角14,其下方具有亦呈环绕状且装有生克片15的生克片座13,并适当使生克片的导槽150组接在生克山角14的外、内边141、142(如图2所示)之间,由于生克山角外、内边的形状而控制生克片15的前移或后缩。其中,上鞍座12下方的生克山15、生克山角14,下鞍座11内面的织针山角110,针筒16内的织针17,以及喂纱杆18乃构成圆编机的编织装置。
如图1、2所示,系为传统的圆编机,若要求“正包”则需利用可达成正包效果的生克山角;若要求“正包”则需利用可达成反包效果的生克山角。因此,对于同一部圆编机而言,乃必需将原有的“正包”生克山角予以一一更换成“反包”生克山角,并需一一重新校正,由于生克山角数量庞大,浪费不少时间及人力。对于资本较雄厚者,或许可另购置一台专用在“反包”布料使用的圆编机,如此,仅能达到全部为正包或全部为反包的布料,若被要求同一布料上某处要正包而某处要反包,则明显无法达成,若多购量一台专用于反包使用,除成本大大提高外,更有相当大的可能被闲置不用形成浪费。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反包两用的单面毛圈圆编机装置,能仅利用一调整螺丝在圆编机外表面调整位移山角,即具有正反包两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正反包两用的单面毛圈圆编机装置包括下鞍座、上鞍座、生克片、生克山角及生克片,且生克山角位于生克片的导槽内,其特征是在生克山角的内边后方增设一位移山角,而该生克山角的宽度小于生克片的导槽宽度、且生克山角的外、内边具有不同的形状。
上述位移山角对应于上述生克山角的侧上缘凸设有可邻接于生克山角的顶块、且与生克山角间形成槽。
上述位移山角被一调整螺钉组装在上述上鞍座底侧,又上鞍座表侧各具有贯通的鱼眼孔,还上鞍座底侧各具有一滑槽、且鱼眼孔位于滑槽内贯穿,位移山角的上侧具有相对于滑槽的滑块,该滑块上具有螺孔。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大幅度节省成本,使用还极为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习用编织机结构剖视图;图2习用编织机图1的生克山角、生克片及上鞍座示意图;图3本实新型实施例的位移山角部分后移的剖视图;图4本实新型实施例图3的分解剖视示意图;图5本实新型实施例图3的位移山角前移时的剖视图;图6本实新型实施例图3的生克片与纱线位置状态图;图7本实新型实施例图5的生克片与纱线位置状态图;图中10.座部11.下鞍座110.织针山角12.上鞍座121.鱼眼孔122.滑槽13.生克片座14.生克山角141.外边142.内边143.凸部15.生克片16.针筒150.导槽17.织针18.喂纱杆20.顶块21.滑块22.顶块23.调整螺钉24.固定螺丝30.面纱40.底纱本实施例具有环绕成环状的针筒16,环绕在该针筒外围的下鞍座11,其内面具有织针山角110,其底面利用亦呈环绕状的底部10而支撑,及环绕在下鞍座上方的上鞍座12,其底面外缘借固定螺丝24旋固有相对于喂纱杆(图中未示)数量及位置的生克山角14,上鞍座下方具有亦呈环绕状且装置有生克片15的生克片座13,并适合使生克片的导槽150组接在生克山角14的外、内边141、142之间,由于生克山角外、内边的形状而控制生克片15的前移或后缩。其中,装有织针17的针筒16设置在织针邻侧控制织针上伸或下缩,且形成在下鞍座11内面的织针山角110、相应于该织针端部推出纱线,以供织针勾织的生克生15、控制该生克片的前移或后退、且固置于上鞍座12底侧的生克山角14及将纱线给喂生克片且呈垂伸状的喂纱杆,乃构成圆编机的编只装置,以上均与习式者相同。
如图3、4所示,任一生克山角141的内边142后方系增设有一可供调整移位的位移山角201且均被装设在上鞍座12的底侧;而该生克山角14的宽度系以小于生克片导槽150一适当距离,以形成一“间隙”的必要,且该生克山角14的外、内边141、142系具有不同的形状,外边141的形状可控制正包,而内边142则可控制反包者。
位移山角20对应于生克山角14的该侧上缘系凸设有一可邻接在生克山角的顶块22,以与生克山角间形成适当可供生克片15内端凸部143所行走的槽(如图5所示),位移山角20未前移时,如图3所示15利用纱线及所织成布料的惯性力矩(为习知原理,不另赘述),而将生克片15推动,使生克片导槽150的前侧与生克山角14的外边141接触(即,前述的“间隙”乃形成在导槽后侧凸部143处),形成“正包”,如图5所示,当位移山角20前移时,使其顶块22邻接在生克山角14,而适当可将生克片朝同一方向推移,使生克片导槽150的后侧凸部143与生克山角的内边142接触(即该“间隙”形成在导槽150的前侧),而生克片内端的凸部143可确实地利用生克片的内边142,而更为顺利且正确地移动。
如图4所示,圆编机上每一位移山角20系各被一调整螺钉23装设在上鞍座12的底侧,上鞍座的该处表侧系各具有一贯通的鱼眼孔121,而上鞍座的该处底侧表侧各具有一贯通的鱼眼孔121,而上鞍座的该外底侧则各具有一滑槽122、且使前述的鱼眼孔121适当位于该滑槽122的范围内而贯通;该位移山角20的上侧系具有相对于前述滑槽122的滑块21,该滑块上另具有一螺孔,以提供调整螺钉23透过鱼眼孔121,而旋接在位移山角20用。其中,滑槽122与滑块21的作用乃在于提供位移山角20的位移路径依据;鱼眼孔121的作用乃在于提供调整螺钉23前、后位移的依据及范围;位移山角20的作用乃在于迫使生克片15可利用生克山角14的内边142而滑移;而利用生克山角的内边142而滑移的目的乃在于可使生克片15在该处的凸伸幅度较大,以将底纱40推送而超出面纱30的投影位置,从而形成反包(如图7所示)。
如图3所示,当调整螺钉23旋松时,即可借外露的调整螺帽部而移动位移山角20,当调整至定位时,即可再借旋紧调整螺钉23而使位移山角定位。
位移山角20未前移作用时,生克片15系借生克山角的外边141而移动(如图3所示),而达到“正包”的效果(如图6所示);当位移山角20利用调整螺钉23而前移后,乃迫使生克片利用生克山角的内边142而移动,造成生克片可推出的底纱40已超出面纱30的投影位置而形成反包(如图7所示),仅需借调整螺钉23的帽部而控制位移山角20即能具有正、反包两用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突破传统圆编机仅能单用正包或单用反包,而克服无法正、反包两用的不便、且成本降低。
(二)无需大幅度变动原有构造,便能达到前述功能;(三)利用一调整螺钉在圆编机外表面调整,乃达到可随时调整或在需要之处调整,具有极高的方便性。
权利要求1.一种正反包两用的单面毛圈圆编机装置包括下鞍座(11)、上鞍座(12)、生克片(13)、生克山角(14)及生克片(15),且生克山角(14)位于生克片(15)的导槽(150)内,其特征是在生克山角(14)的内边后方增设一位移山角(20),而该生克山角(14)的宽度小于生克片(15)的导槽(150)宽度、且生克山角(14)的外、内边(141)、(142)具有不同的形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正反包两用的单面毛圈圆编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位移山角(20)对应于上述生克山角(14)的侧上缘凸设有可邻接于生克山角(14)的顶块(22)、且与生克山角(14)间形成槽。
3.按权利要求1所述正反包两用的单面毛圈圆编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位移山角(20)被一调整螺钉(23)组装在上述上鞍座(12)底侧,又上鞍座(12)表侧各具有贯通的鱼眼孔(121),还上鞍座(12)底侧各具有一滑槽(122)、且鱼眼孔(121)位于滑槽(122)内贯穿,位移山角(20)的上侧具有相对于滑槽(122)的滑块(21),该滑块(21)上具有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装置,主要指圆编机外部表面直接调整正、反包的编织装置。它主要是在生克山角的内边后方增设一位移山角,而该生克山角的宽度小于生克片的导槽宽度、且生克山角的外、内边具有不同的形状。从而,大幅度节省成本,使用还极为方便。
文档编号D04B9/00GK2315127SQ9724405
公开日1999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6日
发明者周江和 申请人:周江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