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61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该空环缝入装置被附设在包缝机上,它对与由该包缝机在布料的端缘所形成的接缝相连形成的空环进行切断,同时将由该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ミシン)侧的空环部分缝入到形成于随后的布料上的接缝中。
作为附设于包缝机上的空环缝入装置,现有的象在日本专利“特公昭”56-50599号公报中所展示的装置为人们所知。该现有的空环缝入装置,其构成为将与形成于布料端缘的接缝相连形成的空环在针落部的后方侧吸引到空气吸引管内;在由设于上述吸引管的开口内的切断器将该被吸引了的空环进行切断后,将由该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由当空气流入中空的针板爪内时所产生的吸入力的作用而引入到针板爪的内部;而且,在再一次进行缝纫动作而使布料向规定的方向输送时,通过将引入到上述针板爪内部的空环部分从针板爪内逐渐拉出并缝入到形成于布料上的接缝中,即使不进行特别的加固作业,也可以防止在缝开始端部上的缝口的绽开。
但是,在上述那样构成的现有的空环缝入装置上,与形成于布料的端缘的接缝相连形成的空环的长度不是一定的,这不仅会使将由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侧可靠地引入到中空的针板爪内的作业变得困难,而且即使是将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引入到了中空的针板爪内,也会由于缝入到随后的布料的接缝中的空环部分的长度存在尺寸的分散而使制品的外观质量受到损害。
又,由于被缝入到布料的接缝中的空环的长度由设在吸引管的开口内的切断器的切断部位所决定,所以不能相应于不同的制品来对空环的缝入长度进行变更,从而还存在因制品的不同而使其外观质量进一步恶化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那样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由该空环缝入装置可以将由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可靠地引入到针板爪的内部,同时可以使缝入到布料的接缝中的空环部分的长度保持一定,从而提高制品的外观质量。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可以相应于不同的制品而对缝入到布料的接缝中的空环的长度任意地进行变更,从而进一步提高制品的外观质量。
为达到上述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第一方案中所述的本发明,是在具有下列构成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上实现的该空环缝入装置具有针板和切断装置,其中,在该针板上形成有从针板爪的自由端到基部的空环导入孔,上述针板爪以与针落部相邻接的部分为起点沿布料的送入方向延伸地设置着,而上述切断装置被配置在比上述针板的针落部沿布料送入方向更靠后方侧上,它对空环进行切断作业;并且,将从布料后端延伸到上述针板爪的空环由上述切断装置所切断,使由该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由空气的吸引作用而引入到上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的内部,进一步将该被引入了的空环部分缝入到形成于随后的布料上的接缝中,其特征是,该空环缝入装置具有下列构成该空环缝入装置具有吸引装置和空气吹出装置,其中,该吸引装置被设置在上述切断装置的布料送出侧的近旁,具有在包缝机的停止状态时由空气的作用而引入空环部分的自由端的吸引口,该吸引口设置在包缝机作业面上,该空环部分的自由端是在从布料的后端延伸到上述针板爪的空环之中在包缝机的驱动停止时由上述切断装置的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上的;而上述空气吹出装置被与上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相对向地配置着,具有开口部,由该开口部,在将由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上的上述空环部分的自由端引入到上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口内之后,向着上述空环导入孔吹出空气;并且,将引入到上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口内的空环部分由上述切断装置所切断,同时,由从上述空气吹出装置的开口部向着上述空环导入孔吹出的空气的作用,而使被引入到上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口内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向空环导入孔的内部侧移动。
在上述第一方案所述的发明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上,如第二方案所述那样,最好为一种在上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上,接续有在上述吸引装置的动作时通过空环导入孔内而将空气向布料送入方向排出的空气排出装置的构成。
又,第三方案所述的发明,是在具有下列构成的包缝机空环缝入装置上实现的该空环缝入装置具有针板和切断装置,其中,在该针板上形成有从针板爪的自由端到基部的空环导入孔,上述针板爪以与针落部相邻接的部分为起点沿布料的送入方向延伸设置着,而上述切断装置被配置在比上述针板的针落部沿布料送入方向更靠后方侧上,它对空环进行切断作业;并且,将从布料后端延伸到上述针板爪的空环由上述切断装置所切断,使由该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由空气的吸引作用而引入到上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的内部,进一步将该被引入了的空环部分缝入到形成于随后的布料上的接缝中,其特征是,该空环缝入装置具有下列构成该空环缝入装置具有空气吸引装置和空气吹出装置,其中,该空气吸引装置被设置在上述切断装置的布料送出侧的近旁,具有在包缝机的驱动停止状态时由空气的作用而引入空环部分的自由端的吸引口,该吸引口配置在包缝机作业面上,该空环部分的自由端是在从布料的后端延伸到上述针板爪的空环之中在包缝机的驱动停止时由上述切断装置的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上的,而上述空气吹出装置被与上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相对向地配置着,具有开口部,由该开口部,在将由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上的上述空环部分的自由端引入到上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口内之后向着上述空环导入孔吹出空气;并且,在进行由空气吹出装置的空气吹出作业的同时,将向空环导入孔移动的空环部分由上述切断装置所切断。
进一步,第四方案所述的发明,在第三方案所述的发明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上,其特征为具有切换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该切换装置对往上述空气吸引装置和上述空气吹出装置的空气供给或停止状态进行切换作业,而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切换装置的切换动作时间进行调节。
又,在上述第三或第四方案所述的发明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上,如第五方案所述那样,最好是在上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上,接续上在上述空气吸引装置的动作时经空环导入孔内而将空气向布料送入方向排出的空气排出装置。
在第一和第三方案所述的发明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上,在将从布料的后端延伸到针板爪的空环在包缝机的驱动停止时由切断装置所切断后,使由该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在包缝机的驱动停止状态下由吸引装置的动作而引入到被配置在作业面上的吸引口内;而且,使该被引入了的空环部分,在由从空气吹出装置的开口部向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吹出的空气的作用而向上述空环导入孔移动之前或在使其移动期间由上述切断装置所切断,进一步将该被切断了的空环部分可靠地引入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的内部,并被缝入到在进行随后的布料缝制时形成于其端缘上的接缝中。
这里,如第四方案所述,通过由控制装置对往上述空气吸引装置和上述空气吹出装置的空气的供给或停止状态进行切换作业的切换装置的切换动作时间进行调节,在将引入到空气吸引装置的吸引口内的空环部分往空环导入孔移动时,可以使对该被引入了的空环部分进行切断作业的切断装置的动作时间相对于该空环部分往空环导入孔内的移动动作有所错开,以对该空环部分的切断部位进行变更,从而可以根据制品的不同,容易地将缝入到布料的接缝中的空环长度调整到对制品的外观质量和在缝开始端部的缝口的绽开防止来说为最合适的长度上。
又,如第二方案和第五方案所述,通过在吸引装置的动作时经空气排出装置使在空环导入孔的内部产生向着布料的送入方向排出的空气流动,可以将由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中的形成于针板爪周围的空环部分从针板爪中拉出使之顺着布料送入方向。由此,在将被引入到吸引装置的吸引口内的空环部分随后向空环导入孔移动时,可以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将该空环部分沿着沿布料送入方向的空气吹出装置的吹出方向而引入到空环导入孔内部的作业。


图1为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全体构成的概略平面图。
图2为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断面图。
图3为同上实施形态中的控制装置的构成方框图。
图4为对同上实施形态的装置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的时序图。
图5为对同上实施形态的装置的另一个动作状态例子进行说明的时序图。
以下,依据图面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1为显示了本发明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的全体构成的概略平面图,图2为主要部分的放大纵断侧面图。
在图1中,符号1为包缝机所具有的已知的针板,在该针板1的上面形成有包缝机作业面1A的一部分。在该针板1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上述包缝机作业面1A的针落部2,同时在该针板1上还成一体地附设有以与上述针落部2相邻接部分为起点并沿布料送入方向N延伸的针板爪3、如图2所示,由使上述针落部2产生上下往复运动的针4、设在上述包缝机作业面的下方并沿与布料送入方向N相交叉的方向而做往复运动的下套口装置5、和与该下套口装置5一起夹持着针板1并沿上下方向运动的上套口装置6之间的协同动作,在通过针落部2的布料的端缘上就会形成缝织有边缘的缝口。又,在位于比上述针落部2处于前方的包缝机作业面1A的上方,配置有布料检测传感器7。当由该传感器7发送出“有布料”的检测信号而在布的端缘形成缝织有边缘的缝口时、和当由该传感器7发送出“无布料”的检测信号而形成空环时,该布料检测传感器7通过使已知的纱线张力调整装置(图示中省略)产生动作而对各纱线量的供给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并且,该布料检测传感器7与当由上述布料检测传感器7发送出“无布料”的检测信号时产生使包缝机驱动停止的控制动作的后述控制装置相连接。
在上述针板爪3上,沿布料送入方向N,从其自由端到基部形成有空环导入孔3a。与该空环导入孔3a相接续的空气通路向针板1的前方延伸,并与连接器8的出口侧8a相接续。上述连接器8的形成为2路,在其中的一入口侧8b,经纷丘里管9与第1“Y”字形连接器10的一方的出口侧10a相接续;同时,连接器8的另一入口侧8c与第2“Y”字形连接器11的一方的出口侧11a相接续。上述第1连接器10的另一方的出口侧10b,与空气吹出管12(空气吹出装置)的出口侧12b相接续,其中该空气吹出管12具有与上述针板爪3的空环导入孔3a相对向配置着并向着该空环导入孔3a吹出空气的开口部12a。
上述空气吹出管12,其上部形成于与包缝机作业面1A为相同的高度上,以便不会对通过上述包缝机作业面1A上的布料和空环的移动形成障碍。上述第1连接器10的入口侧10c,经由第1电磁阀10d所构成的切换装置而与压缩机Z相接续;当第1电磁阀10d的阀体(图示中省略)为打开状态时,由压缩机Z所产生的空气会被供给到第1连接器10的入口侧10c上。这里,上述纷丘里管9的功能是由当伴随着将从上述第1连接器10的入口侧10c供给到一方的出口侧10a的空气向外部吹出时的喷射作用,经上述连接器8使在上述空环导入孔3a中产生空气引入力。又,如图2所示,最好是使上述开口部12a的针落部侧上部12c凹下,以便从空气吹出管12的开口部12a中吹出的空气可以稳定地作用在来自上述针板爪3的连续的空环部分上。
上述第2连接器11的另一方的出口侧11b,经纷丘里管13与构成吸引装置的一部分的空气吸引喷头14的基部14b相接续。作为该空气吸引喷头1 4的前端的吸引口14a,位于连接了上述针板爪3的空环导入孔3a和上述空气吹出管12的开口部12a的延长线上,并被配置成与包缝机作业面1A为同一个面。在吸引口14a的布料送入侧,在靠近该吸引口14a的部位上设有已知的空环切断机构(空环切断装置)15。该切断机构15由固定刀具15a和可动刀具15b所构成,其中,固定刀具15a在与布料送入方向N相交叉的方向上与包缝机作业面1A为同一个面地被配置着;而可动刀具15b被配置在上述固定刀具15a的上方,通过与固定刀具15a之间的协同动作而将空环切断。该切断机构15,通过由驱动装置(图示中省略)使可动刀具15b做上下动作而对空环进行切断。
又,上述第2连接器11的入口侧11c,经由第2电磁阀11d所构成的切换装置而与上述压缩机Z相接续;当第2电磁阀11d的阀体(图示中省略)为打开状态时,由压缩机Z所产生的空气会被供给到第2连接器11的入口侧11c上。这里,上述纷丘里管13的功能是通过伴随着将从第2连接器11的入口侧11c而供给到另一方的出口侧11b的空气向外部吹出时所产生的喷射作用,使在上述吸引喷头14的吸引口14a中产生空气引入力。又,在该实施形态上,作为切换装置是使用了2个电磁阀10d和11d的。但不只限于如此,例如也可以使用1个直动形滑柱式的空气用3出入口电磁阀。
图3为上述控制装置的构成方框图。在该图3中,符号16为CPU;17为ROM,在该ROM17中记录有上述空环切断机构15和电磁阀10d、11d的各阀体的基本动作程序;18为RAM,在该RAM18中,记录有为将被缝入到布料的接缝中的空环改变成所希望的长度而对上述电磁阀10d、11d的阀体和空环切断机构15的动作时序进行变更的数据;19为I/O;20为用于对被储存在上述RAM18中的数据进行变更的操作装置。又,C1为运针计数器。
下面,依据图4所示的时序图,对如上那样构成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先进行在该空环缝入装置的动作,将布料安置在包缝机作业面1A上并驱动包缝机,就可以通过沿规定方向送入布料并使其通过针落部2而在布料的端缘上形成缝织有边缘的缝口。然后,布料的后端由布料检测传感器7所检测(输入光状态),并且当由已知的运针计数器C1所计数的运针数到达设定值C1(在由已知的输送机构而对布料进行输送时,至少为当布料的后端移动到切断机构15的后方为止时的时间)时,包缝机的驱动被停止;同时,由切断机构15的驱动装置的动作,将与形成于布料端缘上的接缝相连形成着的、且从布料的后端延伸到针板爪3的空环切断。
在该空环切断动作完结后,当经过了第1规定时间T1时,第2电磁阀11d的阀体被打开,由压缩机Z所产生的空气被供给到第2连接器11的入口侧11c。该空气的一部分,如图1的假想线X所示,从第2连接器11的一方的出口侧11a经连接器8被输送到空环导入孔3a内,使在该空环导入孔3a内产生沿布料送入方向N的空气吹出流。这样,由上述的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中的形成于针板爪3周围的空环部分被从针板爪3中拉引出来,并被引导向空气吹出管12的开口部12a侧;同时,由伴随着将被供给到上述第2连接器11的入口侧11c中的空气的其余一部分从该第2连接器11的另一方的出口侧11b经纷丘里管13向外部吹出时的喷射作用,使在吸引喷头14的吸引口14a中产生向布料送入方向N侧的空气引入力,而将由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侧引入到上述吸引喷头14的吸引口14a中。
接着,在上述空环切断动作结束后,当经过了比上述第1规定时间T1要长的第2规定时间T2时,上述切断机构15的驱动装置再一次产生动作,对其自由端被引入到上述吸入口14a中的空环部分进行再切断。由该再切断作业,可以使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长度进一步缩短。
然后,在上述切断机构15的驱动装置再一次产生动作之后,当经过了第3规定时间T3时,上述第2电磁阀11d的阀体被关闭,使由压缩机Z所产生的空气的向第2连接器11的入口侧11c的供给被停止。在该供给停止后,在从经过了第4规定时间T4后算起到经历了第5规定时间T5为止的时间段内,第1电磁阀10d的阀体被打开,由上述压缩机Z所产生的空气被供给到第1连接器10的入口侧10c。该空气中的一部分,如图1的假想线Y所示,从第1连接器10的一方的出口侧10b被送到空气吹出管12内,从该空气吹出管12的开口部12a中向着与布料送入方向N相反的方向吹出空气。由此,被引入到上述吸引喷头14的吸引口1 4a中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如图2所示那样,就被引入到上述空气导入孔3a的内部。这时,通过伴随着将被供给到上述第1连接器10的入口侧10c的空气中的其余一部分从该第1连接器10的另一方的出口侧10a经纷丘里管9向外部吹出时所产生的喷射作用,经连接器8使在上述空环导入孔3a的内部也产生向着与布料送入方向N相反方向的空气引入力,这会有助于增强将被引入到上述吸引喷头14的吸引口14a中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侧引入到上述空环导入孔3a内部的作用。
又,在上述那样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的动作中,上述第3规定时间T3和第4规定时间T4可由操作装置20而变更设定在任意的时间长度上。例如,如图5的时间图所示,在将这两个规定时间T3和T4设定得较短时在由经过了第2规定时间T2后再一次产生动作的切断机构15对空环部分进行切断之前,第1电磁阀10d的阀体被打开,空气被供给到第1连接器10的入口侧10c上,使被吸引到吸引喷头14的吸引口14a中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侧移动到空环导入孔3a侧。由此,可以增加被引入到空环导入孔3a的内部的空环部分的长度。
如上所述,在空环部分的自由端侧被引入到空环导入孔3a的内部的状态下,将随后的布料安置在包缝机作业面1A上并驱动包缝机,通过沿规定方向输送该布料并使其通过针落部2就可以在布料的端缘上形成缝织有边缘的缝口。这时,被引入到上述空环导入孔3a内部的空环部分被依次拉出,然后被缝入到形成于布料上的缝织有边缘的缝口〔在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20)中所述的针脚形式的表示记号504〕中。
由如上所述的动作,由于由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全部长度被引入到空环导入孔3a的内部,而在针板爪3的周围无残留有空环部分,所以当在该状态下将空环部分缝入到随后的布料的接缝中时,缝开始部位的布料端缘就不会成为团子状,从而不会出现显著降低缝制质量的情况。并且最好是在使随后的布料的端缘上形成缝织有边缘的缝口时,对第1连接器10的入口侧10c供给空气,由纷丘里管9所产生的喷射作用经连接器8使在上述空环导入孔3a的内部产生向着与布料送入方向N相反方向的适当的空气引入力,这时,使被引入到空环导入孔3a内的空环部分象一根纱线一样细细地被保持着,从而可以容易而且可靠地进行将其缝入到形成于随后的布料上的缝织有边缘的缝口中的作业。
如上所述,依据第一方案和第三方案所述的发明,可以具有以下效果由于在使在包缝机的驱动停止的同时由切断装置的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在包缝机的驱动停止状态下被引入到设在切断装置的布料送出侧近旁的吸引装置的吸引口中之后, 将该引入的空环部分在由从空气吹出装置的开口部吹出到空环导入孔中的空气的作用而被向着空环导入孔侧移动之前或者在移动的时候进行切断,所以可以使被切断了的空环部分的全长可靠地引入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的内部,同时可以使被缝入到布料的接缝中的空环部分的长度保持一定;并且,由于在针板爪的周围无残留有空环部分,所以也不会出现由于位于缝入有空环部分的布料的缝开始端缘上的一部分空环团结成团子状而造成的缝制质量的降低,可以显著地提高缝制制品的外观质量。
特别是,依据第四方案所述的发明,可以具有下列效果由于可以将被引入到空气吸引装置的吸引口中的空环部分的切断部位由控制装置的调节作用而进行变更,所以可以将被缝入到布料的接缝中的空环的长度根据制品的不同而任意地进行调节,防止出现因被缝入的空环长度过长而损害制品的外观质量、或因被缝入的空环长度过短而使在缝开始端部上的缝口的绽开防止功能不能充分地得到发挥等情况,从而可以根据制品的不同而缝入最适当长度的空环。
又,依据第二方案和第五方案所述的发明,除了具有在第一方案和第三方案中所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具有下列效果通过在吸引装置产生动作时,经空气排出装置使在空环导入孔内部产生向着布料送入方向排出的空气流动,可以使由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中的形成于针板爪周围的空环部分从针板爪中拉出并使之顺着布料送入方向。由此,在将引入到吸引装置的吸引口中的空环部分随后移动到空环导入孔中时,可以容易并且可靠地进行将该空环部分沿着沿布料送入方向的完全吹出装置的吹出方向而引入到空环导入孔的内部的作业,而消除错误动作的发生,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缝入有空环部分的缝制制品的外观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包括针板和切断装置,其中,该在针板上形成有从以与针落部相邻接的部分为起点沿布料送入方向延伸着的针板爪的自由端到基部的空环导入孔,而上述切断装置被配置于比上述针板的针落部的沿布料送入方向更后方侧上,对空环进行切断作业,并且,将从布料的后端延伸到上述针板爪的空环由上述切断装置切断,使由该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由空气的吸引作用而引入到上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的内部,将该被引入了的空环部分缝入到形成于随后的布料上的接缝中;其特征在于该空环缝入装置具有吸引装置和空气吹出装置,其中,该吸引装置被设置于上述切断装置的布料送出侧的近旁,在包缝机的作业面上配置有在包缝机的驱动停止状态时由空气的作用而将空环部分的自由端引入的吸引口,该空环部分的自由端是在从布料的后端延伸到上述针板爪的空环中在包缝机的驱动停止时由上述切断装置的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而上述空气吹出装置被与上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相对向地配置着,具有开口部,由该开口部,在由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被引入到上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口之后向着上述空环导入孔吹出空气;并且,将被引入到上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口的空环部分由上述切断装置所切断,同时,由从上述空气吹出装置的开口部向着上述空环导入孔吹出的空气的作用,使被引入到上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口中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向空环导入孔的内部侧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上,接续着在上述吸引装置的动作时经空环导入孔内将空气向布料送入方向排出的空气排出装置。
3.一种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包括针板和切断装置,其中,在该针板上形成有从以与针落部相邻接的部分为起点沿布料送入方向延伸着的针板爪的自由端到基部的空环导入孔,而上述切断装置被配置于比上述针板的针落部的沿布料送入方向更靠后侧上,对空环进行切断作业,并且,将从布料的后端延伸到上述针板爪的空环由上述切断装置所切断,使由该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由空气的吸引作用而引入到上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内部,进一步将该被引入了的空环部分缝入到形成于随后的布料上的接缝中;其特征在于该空环缝入装置具有空气吸引装置和空气吹出装置,其中,该空气吸引装置被设置于上述切断装置的布料送出侧的近旁,在包缝机的作业面上配置有在包缝机的停止状态时由空气的作用而将空环部分的自由端引入的吸引口,该空环部分的自由端是在从布料的后端延伸到上述针板爪的空环中在包缝机的驱动停止时由上述切断装置的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上的,而上述空气吹出装置被与上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相对向地配置着,具有开口部,由该开口部,在由切断作业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上述空环部分的自由端被引入到上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口之后向着上述空环导入孔吹出空气;并且,将在由上述空气吹出装置吹出空气的同时向空环导入孔移动的空环部分由上述切断装置所切断。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往上述空气吸引装置和上述空气吹出装置的空气的供给或停止状态进行切换作业的切换装置,和对该切换装置的切换动作时序进行调节的控制装置。
5.一种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上,接续有在上述空气吸引装置的动作时经空环导入孔内而将空气向布料送入方向排出的空气排出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包括:在位于切断机构的布料送出侧近旁的包缝机作业面上,有空气吸引喷头的吸引口,将在从布料的后端延伸到针板爪的空环中的在包缝机驱动停止时由切断机构切断而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吸入;在与针板爪的空环导入孔相对向的位置上有空气吹出管,并具有在残留在包缝机侧的空环部分的自由端被引入到吸引喷头的吸引口后向空环导入孔吹出空气的开口部。
文档编号D05B65/06GK1191248SQ9810430
公开日1998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3日
发明者西川雅彦, 山崎彻, 饭田直正 申请人: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