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60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梭织机驱动装置,更具体地说为一种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
梭织机在纺织加工业界可说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加工机具,多年来相关厂商亦不断的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与改进,近年来一项较大的突破即是“磁控梭织机”的设计,其系于导梭体上设置有磁铁,而可借由导梭体的位移来带动飞梭(shuttle)在筘座(slay)上方作位移,以完成投纬运动(picking motion),此一设计可将飞梭的驱动机构完全设置在筘座下方,不会影响到飞梭的动作或经纬线的交织,其确具进步性与实用性。
倘进一步将前述的磁控梭织机的投梭机构加以分析可知,其飞梭由筘座下方的导梭体藉由磁力带动在筘座上作位移,其运动的方式是由静止加速至一定速度,然后再迅速地进行减速,最后停止在筘座的另一端处,在该处飞梭会静止一段时间,以供进行打纬运动(beating motion),在打纬运动完成后,飞梭再由导梭体带动投向相反的方向,其亦是加至一定速度后再迅速进行减速,而停止在筘座的第一端处,然后进行另一次的打纬运动,如此反覆操作即可进行编织作业。
由现有的导梭驱动装置可见,其是将梭织机动力源(马达)的旋转动力直接经过适当的传动机构后,用以带动一带轮作往复的转动,从而带动导梭体在筘座中作往返位移,此类机构大多沿用传统梭织机的传动机构,亦即其大多是运用凸轮或类似的传动机构来将转动动作转换成往复式的转动,而经由带轮来带动导梭体作直线型的往返位移,此类机构受限于结构配置上的限制,其动作方式均呈现一类似“间谐运动(simple harmonic motion)”的模式,而无法在飞梭移动至筘座两端位置时,提供适当时段的“静止”状态,以供进行打纬运动,亦即在飞梭的投纬运动中完全没有所谓的“静止”时间,此即使得打纬运动是在飞梭转变位移方向的瞬间进行,其在时间的搭配运用上相当紧张。
在现今的梭织机设计上,如何能够有效的提升其加工速度,已成为一项相当重要的课题,亦即其投纬运动及打纬运动的速度已不断的被要求提升,在现有的梭织机结构配置上,其驱动装置沿袭自传统式的梭织机,倘再提升其运转速度,则其飞梭在投纬运动离开经线的范围,然后反向再进入经线的范围间的时段,已不足以完成打纬运动,有些厂商为了解决此一问题,会刻意将筘座的长度加长,进而增长飞梭的位移行程,借以增加飞梭在筘座两端位置进行减速、停止(转向)、加速的间隔时间,以便争取适当的时间长度来进行打纬运动,但其必然会使得投纬运动的相关机构规格加大(诸如凸轮规格增加、筘座宽度变宽),同时亦会使得梭织机的整体宽度增加,此绝非生产厂商或使用者所希望的,因为机体整体变宽必然比加工速度的分秒差距影响更大。
倘就技术上来作分析,飞梭在进行投纬运动时所需要的确实运动方式应该是加速→减速→静止↑ ↓静止←减速←加速亦即在飞梭减速至停止状态时,应该维持适当的静止时间,以利于打纬运动的进行,然后再行反向加速,亦即其投纬运动的过程中,在飞梭抵达筘座两端位置时,必须拥有一适当时间的静止状态,才能够符合实际操作的所需,如此在提升梭织机的运转速度时,才能够确保打纬运动的精确运行,不致与投纬运动发生干扰。
本发明人有监于现有的梭织机导梭驱动装置在驱动飞梭进行投纬运动时,在其飞梭位移至筘座两端时均未能提供适切的静止状态,致使梭织机在提升速度时,投纬运动与打纬运动发生相互的干扰,亦即其会使得速度提升有相当严格的限制,而对梭织机的效率提升构成了限制,为此乃针对此一缺失进行研究改良,经不断的试验与改良后,终于发展出了确具产业上利用价值的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通过平行分度凸轮的设置,可在移动座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停留一段静止时间以利打纬运动,而可让梭织机上的导梭体作往返的位移。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其中由平行分度凸轮驱动的链轮组系由两链轮与一圈链条所构成,移动座的驱动块枢设连接在链条的一定位上,藉此可在链轮带动链条转动时,由链条带动驱动块作位移。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中移动座系架设在滑杆上,同时在滑杆上设置有导杆,由链条带动的驱动块系安装于导杆上,并可在导杆上作位移,藉此可在驱动块产生位移时,带动移动座在滑杆上产生位移,或是在导杆上产生位移,而能够依设定的方式来传输动力,并提供间歇性的投纬动作者。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中放大机构系为一滑轮组,其系由前、后滑轮组与中间的活动滑轮组构成,导梭拉绳绕设于前、后滑轮组与中间的活动滑轮组的间,且活动滑轮组架设在移动座上,当移动座发生位移时,即可由放大机构将位移放大,而可由导梭拉绳来进行投纬动作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中,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驱动机座中的一组平行分度凸轮,由该组平行分度凸轮以间歇性的方式驱动链轮组,再由链轮组的链条带动移动座进行往复式的间歇性位移,且设定该移动座在位移的极限位置暂时静止,如此即可由移动座经由放大机构来进行投纬动作,由平行分度凸轮的设置,在移动座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停留一段静止时间以利打纬运动的进行。
前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中,平行分度凸轮是由分度盘与滚子构成,在分度盘周围设有转角段及圆弧段,该转角段可作动滚子转动,而圆弧段则由滚子旁侧滑过。
前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中,链轮组是由两链轮与一圈链条所构成,其中一链轮与滚子同轴,而可由滚子带动转动。
前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中,机座中设置有移动座,该移动座是设置于机座中的滑杆上,在该移动座上设有导杆,又在导杆上设置有一驱动块,该驱动块是枢设结合在链条上,由此,可在链条转动时,带动驱动块作位移,并进而带动移动座在机座的滑杆上作位移。
前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中,移动座中的导杆可与机座中的滑杆相垂直。
前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中,平行分度凸轮的分度盘外侧可同轴设置一皮带轮,而可用以传递梭织机的旋转动力。
前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中,平行分度凸轮的分度盘是为一二分割的分度盘。
前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中,放大机构是由移动座内部设置的一活动滑轮组与机座中的前、后滑轮组相配合构成。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以平行分度凸轮配合链轮组、移动座及滑轮组来提供导梭体适当的驱动作用,而令分度盘在持续不断的旋转动作当中,提供滚子、链轮一间歇性的驱动动力,再加上链轮规格及链条长度的配合,使得分度盘每旋转360°移动座即由机座中的一端极限位置移动至另端的极限位置,且在每一极限位置保持适当时段的“静止”状态,如此即可让投纬运动与打纬运动能够更精确的配合,而不致在加快梭织机运转速度时,令投纬运动与打纬运动相互干扰,而能够让梭织机速度的瓶颈得以突破。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平面结构配置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配置概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结构配置概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分度盘旋转90°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图4中所示实施例的分度盘旋转270°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5中所示实施例的分度盘旋转90°时的正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平面结构配置示意图,其中可以见到本发明的梭织机导梭驱动装置是在一机座10旁侧设置有平行分度凸轮30,该平行分度凸轮30是由分度盘32与滚子34构成,该分度盘32是由梭织机的动力驱动旋转作动,于图中可以见到在分度盘32周围有部份为转角段320而其余部份则为圆弧段322,此即使得分度盘32在旋转时,只有转角段320会带动滚子34作转动,而圆弧段322则贴在滚子34旁侧滑过,不会带动滚子34作转动。
在机座10中另设置有链轮组20,其是由两链轮22与一圈链条24所构成,其中有一链轮22与滚子34同轴,而可由滚子34带动转动。
另在机座10中设置有移动座40,该移动座40是设置于机座10中的滑杆12上,在该移动座40上设有导杆42,该导杆42可与机座10的滑杆12相垂直,又在导杆42上设置有一驱动块44,该驱动块44是枢设结合在链条24的适当位置上,借此,可在链条24转动时,带动驱动块44作位移,并进而带动移动座40在机座10的滑杆12上作位移。
配合图2的本发明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配置概略示意图观之,当可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确实结构,于此图中为便于说明,故将其中部份易遮住视线而影响说明的零件予以省略,此图中可以见到在机座10一侧设置有平行分度凸轮30,于分度盘32外侧可同轴设置一皮带轮36,而可用以连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而可由旋转动力驱动分度盘32进行旋转动作,于图中可以见到在此实施例中的分度盘是为一二分割的分度盘,其可由二片分度盘32与二组滚子34配合来进行传动,当然其亦可采三分割或其他方式,依不同的结构性来取代,该等等效取代仍应属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含括的范畴。
滚子34再与机座10中链轮组20一侧的链轮22同轴设置,而可借以带动链轮22转动,于此图中移动座40以一假想线框代表,其内部设置有一活动滑轮组46,该活动滑轮组46可与机座10中的前、后滑轮组14、16相配合,而可提供导梭拉绳18一份放大行程的功效,借此即可据以带动导梭体(图中未示)进行投纬动作。
配合图3的本发明的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结构配置概略示意图观之,则可见到驱动块44在移动座40中的态样,此图中可以见到移动座40设置在机座10中的滑杆12上,活动滑轮组46容置在移动座40中,在移动座40中设置有导杆42,驱动块44即可滑移地设置在该导杆42上方,又该驱动块44以一枢接杆440与链条(此图中未示)相枢接,而可在链条转动时带动驱动块44在机座10中产生位移。
接下来由图4观之,其是为本发明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分度盘32旋转90度时的正面示意图,其中可以看出当分度盘32由图1中所示位置逆时钟方向旋转90度时,会由其转角段320带动滚子34转动,并令与滚子34同轴的链轮22作转动,其即会使得驱动块44由图1中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4中所示的位置,此时移动座40即会受到驱动块44的作动移至图4中所示的极限位置,于此位置分度盘32的转角段320即脱离了滚子34,使得分度盘32继续旋转180°的范围中,只以圆弧段322与滚子34接触,使滚子34不会被作动旋转,亦即在分度盘32由图4位置再作逆时钟方向旋转的180°范围内,链轮22将不会发生转动,进而使得移动座40停留在图中所示的极限位置上,而可让导梭体在其极限位置形成“静止”状态,以利于打纬运动的进行。
图5是本发明的图4中所示实施例的分度盘32旋转270°时的正面示意图,在前段提及分度盘32由图4中所示的位置逆时针旋转180°范围中均是以圆弧段322与滚子34接触,而不会作动链轮22转动,但在超过180°后又会使得转角段320与滚子34相接触,而可带动链轮22作转动,而链条24即会经由驱动块44带动移动座40发生位移,在分度盘32持续的旋转动作中,驱动块44会被链条24带动而由图4中所示位置经过图5中所示位置而至图6中所示位置,亦即移动座亦会由图4中所示的位置被移动至图6中所示位置,如此即可经过滑轮组的配合,使得梭织机中的导梭体由筘座中的一端极限位置移动至另端的极限位置,又在图6所示位置的分度盘32后续180度旋转动作中,又不再作动滚子34,致令移动座40再次于其极限位置保持一“静止”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驱动机座中的一组平行分度凸轮,由该组平行分度凸轮以间歇性的方式驱动链轮组,再由链轮组的链条带动移动座进行往复式的间歇性位移,且设定该移动座在位移的极限位置暂时静止,如此即可由移动座经由放大机构来进行投纬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分度凸轮是由分度盘与滚子构成,在分度盘周围设有转角段及圆弧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链轮组是由两链轮与一圈链条所构成,其中一链轮与滚子同轴,而可由滚子带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座中设置有移动座,该移动座是设置于机座中的滑杆上,在该移动座上设有导杆,又在导杆上设置有一驱动块,该驱动块是枢设结合在链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座中的导杆可与机座中的滑杆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分度凸轮的分度盘外侧可同轴设置一皮带轮,而可用以传递梭织机的旋转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分度凸轮的分度盘是为一二分割的分度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放大机构是由移动座内部设置的一活动滑轮组与机座中的前、后滑轮组相配合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梭织机的间歇性导梭驱动装置,其是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驱动一组平行分度凸轮,由该组平行分度凸轮以间歇性的方式驱动链轮组,再由链轮组带动移动座进行往复式的间歇性位移,且设定该移动座在位移的极限位置暂时静止,如此即可由移动座经由放大机构来进行投纬动作,借由平行分度凸轮的设置,可在移动座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停留一段静止时间以利打纬运动。
文档编号D03D49/28GK1222592SQ9810393
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4日
发明者郑川田 申请人:郑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