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60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梭织机的导梭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
在纺织界梭织机可说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加工机器,多年来相关厂商亦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与改良,近年来一项较大的突破即是“磁控梭织机”的设计,其是在导梭体上设置有磁铁,而可通过导梭体的位移来带动梭子,使之在筘座上方作位移,以完成投纬运动,此一设计可将梭子的驱动机构完全设置在筘座下方,不会影响到梭子的动作或经纬线的交织,其确具进步性与实用性。
倘进一步将前述的磁控梭织机的投梭机构加以分析可知,其梭子由筘座下方的导梭体通过磁力带动而在扣座上作位移时,其运动的方式是由静止加速至一定速度,然后再迅速地进行减速,最后停止在筘座的另一端,在该处梭子会静止一段时间,以供进行打纬运动,在打纬运动完成后,梭子再由导梭体带动投向相反的方向,其亦是加速至一定速度后再迅速进行减速,而停止在筘座的第一端,然后进行另一次的打纬运动,此如此反复的操作中即可进行织造作业。
由现有的导梭驱动装置观之,其是将梭织机动力源(马达)的旋转动力直接经过适当的传动机构来带动一带轮作往复转动,以带动导梭体,使之在筘座中作往返位移,此类机构大多沿用传统梭织机的传动机构,亦即其大多是利用凸轮或类似的传动机构来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式的转动,以通过带轮来带动导梭体作直线往返位移,此类机构受结构的限制,其动作方式均呈现一种类似于“简谐运动”的模式,而无法在梭子移动至筘座两端时,提供适当时段的“静止”状态来供打纬运动进行,亦即在梭子的投纬运动中完全没有所谓的“静止”时间,此即使得打纬运动是在梭子转变位移方向的瞬间进行,其在时间的搭配运用上即相当局促。
在现今的梭织机设计上,如何有效地提升其加工速度,已成为一项相当重要的课题,亦即投纬运动及打纬运动的速度已不断地要求提升,在现有的梭织机结构中,驱动装置乃沿袭传统的梭织机,倘再提升其运行速度,则其梭子在投纬运动离开经线的范围,然后反向再进入经线的范围间的时段,已然不足以完成打纬运动,有些厂商为了解决此一问题,会刻意将筘座的长度加长,进而增长梭子的位移行程,通过以增加梭子在筘座两端位置进行减速、停止(转向)、加速的间隔时间,以便争取适当的时间长度来进行打纬运动,但其必然会使得投纬运动的相关机构规格加大(诸如凸轮规格增加、筘座宽度变宽),同时亦会使得梭织机的整体宽度增加,此绝非生产厂商或使用者所乐见的,因为机体整体变宽影响所及,必然甚于加工速度的分秒之争。
倘就技术上来作分析,梭子在进行投纬运动时所需要的运动方式应该是加速→减速→静止↑ ↓静止←减速←加速亦即在梭子减速至停止状态时,应该维持适当的静止时间,以利打纬运动的进行;然后再行反向加速,亦即其投纬运动的过程中,在梭子抵达筘座两端位置时,必须具有一段适当的静止时间,才能符合实际操作的需要,如此在提升梭织机的运行速度时,才能够确保打纬运动的精确运行,不致与投纬运动发生干扰。
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的梭织机导梭驱动装置在驱动梭子进行投纬运动时,在其梭子位移至筘座两端时均未能提供适当的静止时间,致使梭织机在提升速度时,投纬运动与打纬运动发生相互的干扰,亦即其会使得速度提升有相当严格的限制,而对梭织机的效率提升构成了限制,为此乃针对此一缺点进行研究改良,经不断的试验与改良后,终于发展出了确具产业上利用价值的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它能使摆动的往复转动幅度放大,以利于导梭体进行投纬动作;并可在摆臂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停留一段静止时间以利于打纬运动,由此可让梭织机上的导梭体作往返的位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它能使传动轴的转动幅度放大,由以带动磁控梭织机上的导梭体作往返的位移。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其特点是其是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带动一双凸轮旋转,在该双凸轮旁侧架设有由双凸轮传动而摆动的摇臂,在摇臂的一侧设有一与摇臂同轴的摆动轮,该摆动轮以传动带驱动一加速器转动,该加速器为一放大摆动轮转动幅度的传动机构,由该加速器放大的摆动幅度带动带轮往复转动,以带动导梭作往返位移。
在上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中,其中,所述的梭织机的旋转动力是以一驱动轮经传动带驱动一从动轮转动,该双凸轮则与该从动轮同轴设置。
在上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中,其中,所述的摇臂同轴设置一摆动轮,该摆动轮与传动带相配合,而可经传动轮驱动加速器转动。
在上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中,其中,所述的双凸轮的廓线设计为可以在摆臂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停留一段静止时间以利打纬运动的进行。
在上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中,其中,所述的加速器为行星齿轮组。
在上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中,其中,在所述的双凸轮与摇臂间以滚轮相接触。
在上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中,其中,所述的驱动轮与从动轮可为齿形皮带轮,而设置在驱动轮与从动轮间的传动带则可为齿形带。
在上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中,其中,所述的摆动轮与传动轮可为齿形皮带轮,而设置在摆动轮与传动轮间的传动带可以是齿形带。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于设计了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带动一双凸轮旋转,在该双凸轮旁侧架设有由双凸轮传动而作摆动的摇臂,摆动的摇臂由同轴的传动轮将动力传输至一加速器,以将摆动的往复转动幅度放大,而可通过带轮带动梭织机的导梭体进行投纬动作,通过双凸轮的适当设计,可在摆臂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停留一段静止时间以利打纬运动,由此可让梭织机上的导梭体作往返的位移;同时,由于设计了由传动轮带动而转动的加速器可为一行星齿轮组,经行星齿轮组将传动轴的转动幅度放大,并由从动轴带动带轮作往复转动,由以带动磁控梭织机上的导梭体作往返的位移。
通过以下对本发明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更进一步连接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

图1是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中双凸轮与摇臂相配合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中摇臂摆动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中所运用的加速器(行星齿轮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所示,这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以见到本发明的梭织机是以一驱动轮10经传动带12驱动一从动轮14转动,该从动轮14同轴设置有一双凸轮20,该双凸轮在转动时会驱动一侧的摇臂22作摆动,该摆动动作又可通过一个与摇臂22同轴的摆动轮30与传动带32相配合,据此可驱动一加速器40转动,该加速器40是一可放大转动幅度的传动机构,经该加速器40的传动后即可带动带轮往复转动,由以带动导梭(图中未示)作往返的位移。
请配合参见图2~5所示的本发明双凸轮20与摇臂22相配合的动作示意图,图2中所示的双凸轮20位置即是图1中所示的位置,当双凸轮20顺时针方向旋转九十度时,即呈图3所示状态,此时摇臂22会依逆时针偏转一角度,又当双凸轮20再顺时针旋转九十度而呈图4所示状态时,其摇臂22又恢复图2中所示的位置,当双凸轮20继续顺时针旋转九十度而呈图5中所示状态时,该摇臂22则会顺时针偏转一角度,亦即在双凸轮20持续转动时,可带动摇臂22作一定程度的往复摆动,通过本发明的双凸轮20廓线的适当设计,可以令摇臂22的摆动呈一规则性的摆动路径,而可发挥设计时所要求的功效。
请配合参见图6所示的本发明摇臂22摆动动作状态示意图,其所示的是本发明摇臂22摆动动作的一实施状态,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亦即本发明的双凸轮20廓线亦可依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而可令摇臂22能够拥有不同的摆动动作形态,其中所显示的是本发明的双凸轮20旋转动作与摇臂22摆动动作间的相对关系,亦即摇臂22的摆动动作状态;在图中可以见到,在双凸轮20旋转三百六十度行程中,摇臂22会在其摆幅两端点之间住复摆动一次,且其中可以看出该摇臂22在摆幅的端点位置分别维持一段时间的静止状态,此一静止状态即是投纬运动的中间隔打纬运动的时间。
图7所示,是本发明所运用的加速器40(行星齿轮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可以见到此一加速器40(行星齿轮组)与一般的传统设计结构类同,其在外框42内侧设置有环状轮齿,传动轮34带动旋转架44转动,旋转架44上枢设有行星齿轮46,中央为太阳轮48,行星齿轮46啮合于外框42的环状轮齿与太阳轮48之间,当传动轮34带动旋转架44转动时,太阳轮48便将该转动的幅度放大,而可带动带轮50作适当程度的往复旋转,并进而进行投纬运动,此一加速器40的设置目的在于放大传动轮34的转动幅度,以适应投纬运动的需要。
本发明的结构配置是以双凸轮20与摇臂22为设计重点,在该双凸轮20与摇臂22间是以滚轮220相接触,亦即在摇臂22末端可以设置滚轮220,该滚轮220可在双凸轮的周缘上滚动,而达到优异的传动功效;又设置在驱动轮10与从动轮14间的传动带12,以及设置在摆动轮30与传动轮34间的传动带12、32可以是齿形带,而驱动轮10、从动轮14、摆动轮30及传动轮34则可为齿形皮带轮,当然,其亦可采用链条与链轮的配合或是其他型式的传动机构,来达到相同的传动功效,此类周边传动机构均是属现有传动机构的简单运用,亦可以相关的等效结构加以取代,当均属本发明的范畴。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带动一双凸轮旋转,再由该双凸轮传动摇臂摆动,摆动的摇臂即由同轴的传动轮将动力传输至一加速器,由以将摆动的往复转动幅度放大,而可通过带轮带动梭织机的导梭体进行投纬。本发明由于通过双凸轮的精确轮廓设计以及摇臂的适当配合,突破了所有传统相关驱动装置在驱动导梭时所遭遇到的在变换方向时无法停顿的问题,从而能够让投纬运动与打纬运动能够更精确的配合,不致在加快梭织机运转速度时,令投纬运动与打纬运动相互干扰,而能够让梭织机速度的瓶颈得以突破。
权利要求
1.一种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带动一双凸轮旋转,在该双凸轮旁侧架设有由双凸轮传动而摆动的摇臂,在摇臂的一侧设有一与摇臂同轴的摆动轮,该摆动轮以传动带驱动一加速器转动,该加速器为一放大摆动轮转动幅度的传动机构,由该加速器放大的摆动幅度带动带轮往复转动,以带动导梭作往返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梭织机的旋转动力是以一驱动轮经传动带驱动一从动轮转动,该双凸轮则与该从动轮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臂同轴设置一摆动轮,该摆动轮与传动带相配合,而可经传动轮驱动加速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凸轮的廓线设计为可以在摆臂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停留一段静止时间以利打纬运动的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速器为行星齿轮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双凸轮与摇臂间以滚轮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与从动轮可为齿形皮带轮,而设置在驱动轮与从动轮间的传动带则可为齿形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轮与传动轮可为齿形皮带轮,而设置在摆动轮与传动轮间的传动带可以是齿形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梭织机的双凸轮导梭驱动装置,其是它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带动一双凸轮旋转,在该双凸轮旁侧架设有由双凸轮传动而摆动的摇臂,在摇臂的一侧设有一与摇臂同轴的摆动轮,该摆动轮以传动带驱动一加速器转动,该加速器为一放大摆动轮转动幅度的传动机构,由该加速器放大的摆动幅度带动带轮往复转动,以带动导梭作往返位移,从而能够让投纬运动与打纬运动能够更精确的配合。
文档编号D03D49/00GK1222593SQ9810393
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4日
发明者郑川田 申请人:郑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