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结织网机上钩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6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结织网机上钩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网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有结织网机上钩旋转装置。
我们知道,目前国内外各种双钩型有结织网机的上钩在绕线成圈时,只能做逆时针旋转(板式上钩做逆时针摆动),完成这一动作的装置为上钩旋转装置,其包括有上钩旋转凸轮、滚轮、传动杠杆、上钩轴、滑套、齿条、上钩齿轮、上钩等。其动作过程为;上钩旋转凸轮转动,在相关角度产生动作,并通过传动杠杆、齿条,上钩齿轮带动上钩作逆时针旋转,钩住经线绕成圈,到最终拉入纬线形成网结、网目。这样的上钩旋转装置,所产生的上述动作正好适用于生产“2”捻网片(网线为“Z”捻向的网片),特别是上钩的逆时针转动成圈原理,明显加大了“Z”捻网线的捻度,提高了网片抗拉力和紧结强度,但也就是这种逆时针方向的成圈方式,在生产“S”捻网片时,网线捻度遭到逆时针转动上钩的严重破坏,较小目的网片中甚至出现了经线被完全解捻的现象,这种经线被解捻的网片网结发活、易松动,抗拉力等技术指标下降,外观也因此欠佳。现有的织网机上钩旋转装置根本不适合于生产“S”捻网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使用方便,适于生产“S”捻网片的有结织网机上钩旋转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有结织网机上钩旋转装置,其包括有上钩旋转凸轮、滚轮、传动杠杆、上钩轴、滑套、齿条、上钩齿轮、上钩,上钩旋转凸轮上设有圆周式滑槽,滚轮嵌入其中,传动杠杆一端铰连滚轮,另一端铰连滑套,可带动齿条沿上钩轴左右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钩旋转凸轮上的圆周式滑槽半周呈
”形,另半周呈直线形。
本实用新型上钩旋转凸轮上设有上述特定轨迹的滑槽,滚轮嵌入其中,随其运动,通过传动杠杆、齿条,上钩齿轮带动上钩做顺时针旋转,钩住经线绕成圈,再拉入纬线形成网结、网目。可生产质量上乘的“S”捻网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可看出,一种有结织网机上钩旋转装置,其包括有上钩旋转凸轮1、滚轮2、传动杠杆3、上钩轴4、滑套5、齿条6、上钩齿轮7、上钩8,传动杠杆3一端通过销轴铰连在滑套5上,滑套可沿上钩轴4滑动,齿条6与滑套5相连固定。传动杠杆的另一端铰连滚轮2,滚轮2嵌入在上钩旋转凸轮的圆周式滑槽中,可随上钩旋转凸轮的转动而沿其滑槽左右移动,进而通过传动杠杆带动齿条左、右移动。齿条6与上钩齿轮7接触配合,带动上钩做相应的转动。上述组成结构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此不详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主要区别是,上钩旋转凸轮的圆周式滑槽9半周呈“
”形,半周呈直线型。这样的滑槽轨迹,加上上钩旋转凸轮和上钩轴等部件的协调动作,可保证上钩做顺时针的绕线成圈。其具体的动作过程为上钩旋转凸轮1在相关角度内转动,嵌入凸轮滑槽内的滚轮2随凸轮轨迹,牵起传动杠杆3下部做自右而左动作,这一动作在传动杠杆3上部变为自左而右。被向右推进的齿条6,推动位于其前面的上钩齿轮7和上钩8做顺时针旋转,钩起位于其右侧的经线,并绕成圈,最终再拉入纬线,脱钩成结,形成网目。
本实用新型的顺进针成圈原理,在生产过程中对“S”捻网线加捻,因而用这一实用新型装配织网机后所生产的“S”捻网片,网线捻度被加大而不是被解捻,它的抗拉力、紧结强度、产品外观等均得到明显改善,完全可达到用户及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织网机不能生产“S”捻网片的历史,使双钩型有结织网机的性能得以更大限度的发挥。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装配到双钩型有结织网机上,不需改变其它的装置系统,就可生产“S”捻网片,操作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有结织网机上钩旋转装置,其包括有上钩旋转凸轮、滚轮、传动杠杆、上钩轴、滑套、齿条、上钩齿轮、上钩,上钩旋转凸轮上设有圆周式滑槽,滚轮嵌入其中,传动杠杆一端铰连滚轮,另一端铰连滑套,可带动齿条沿上钩轴左右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钩旋转凸轮上的圆周式滑槽半周呈“
”形,另半周呈直线形。
专利摘要有结织网机上钩旋转装置,其包括有上钩旋转凸轮、传动杠杆、齿条、上钩齿轮、上钩等,上钩旋转凸轮上设有圆周式滑槽,传动杠杆一端铰连滚轮,另一端铰连滑套,可带动齿条左右滑动,其特点是上钩旋转凸轮上的圆周式滑槽半周呈“
文档编号D04C5/00GK2342000SQ9822294
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2日
发明者王祖军, 孙雷, 曹进喜 申请人:荣成市大鱼岛绳网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