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服面料专用染缸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48847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踏板本体上端铰接在下缸体的外侧壁的中部处,所述的下缸体的外侧壁的下部处固定有定位筒一和定位筒二,定位杆一铰接在踏板本体下端的一侧处,定位杆一能插入到定位筒一内,定位杆二铰接在踏板本体下端的另一侧处,定位杆二能插入到定位筒二内。
[0023]当需要将面料套在上染色棒上时,拉动踏板本体,将定位杆一插入到定位筒一内,将定位杆二插入到定位筒二内,操作者可站在踏板本体上,从而可将面料套在上染色棒上;面料套好之后,将踏板本体放下,使其不占用空间;当需要取下面料时,重复以上操作即可完成。
[0024]所述的定位筒一与定位筒二相互平行,定位筒一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到60。。
[0025]采用以上结构,定位筒一与定位筒二相互平行可以使踏板本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0026]所述的定位筒一上部具有开口一,定位筒一下部具有底板一,所述开口一到底板一之间的距离为10cm-15cm ;所述的定位筒二上部具有开口二,定位筒二下部具有底板二,所述开口二到底板二之间的距离为10cm-15cm。
[0027]采用以上结构,可使定位杆一插入到定位筒一中的深度足够,避免使用中两者脱离;可使定位杆二插入到定位筒二中的深度足够,避免使用中两者脱离,安全性好。
[0028]所述的踏板本体下端固定有呈U型的安装支架一和呈U型的安装支架二,所述安装支架一的封闭端固定在踏板本体下端处,定位杆一处于安装支架一的两个U型边之间,一根螺栓同时穿过定位杆一和安装支架一的两个U型边与螺母一相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二的封闭端固定在踏板本体下端处,定位杆二处于安装支架二的两个U型边之间,一根螺栓同时穿过定位杆二和安装支架二的两个U型边与螺母二相连接。
[0029]采用以上结构,可使定位杆一与安装支架一之间、定位杆二与安装支架二之间具有可拆装功能,拆装方便。
[0030]所述的踏板本体下端还固定有用于连接气缸活塞杆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具有连接孔。
[0031]采用以上结构,由于踏板本体的重量较大,当需要降低劳动强度时,可安装气缸,通过气缸拉动踏板本体转动,操作方便。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衣服面料专用染缸具有以下优点:
[0033]1、本发明通过将上支撑块一的插入部一插入到上支撑管一中,将上支撑块二的插入部二插入到上支撑管二中,将上横杆的凹槽一^^入凸出块一中,将上横杆的凹槽二卡入凸出块二中,上托块可将上染色棒的上悬空端托住,支撑效果好。
[0034]2、上托块具有与上染色棒的形状相匹配的上凹槽,采用该结构,可使上托块和上染色棒的接触为面接触,接触面接大,工作稳定性好。
[0035]3、通过踏板本体可以供操作者踩踏,抬高操作者的操作高度,使操作者轻松对上染色棒上的面料进行处理,操作省力。
[0036]4、定位杆一与安装支架一之间、定位杆二与安装支架二之间具有可拆装功能,不需要时将可踏板本体放下,占用空间小、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发明拆去部分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发明中上支撑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本发明中踏板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1]图5是本发明拆去部分零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2]图6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3]图7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4]图中,1、机架;2、下缸体;3、上缸体;4、盖板;5、踏板本体;6、下托块;7、下横杆;8、下染色棒;9、上横杆;10、上染色棒;11、上托块;lla、上凹槽;12、下支撑管一 ;13、下支撑块一 ;14、上支撑管一 ;15、上支撑块一 ;15a、插入部一 ;15b、支撑部一 ;16、链条一 ;17、从动齿轮一 ;18、从动齿轮二 ;19、主动齿轮一 ;20、电机一 ;21、链条二 ;22、电机二 ;23、主动齿轮二 ;24、上支撑块二 ;24a、插入部二 ;24b、支撑部二 ;25、上支撑管二 ;26、安装支架一;27、定位杆一 ;28、定位筒一 ;28a、底板一 ;29、定位筒二 ;30、定位杆二 ;31、安装支架二;32、连接支架;32a、连接孔;33、凸出块一 ;34、凸出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46]如图1、图2、图3所示,本衣服面料专用染缸,包括机架1,在机架I上固定有上缸体3和下缸体2,上缸体3和下缸体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I上,上缸体3和下缸体2均采用不锈钢加工而成;上缸体3盖持并固定在下缸体2上,上缸体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下缸体2上;上缸体3的一侧具有缺口,上缸体3上铰接有能将缺口封闭住的盖板4,衣服面料专用染缸还包括若干上染色棒10和若干下染色棒8,在本实施例中,上染色棒10和下染色棒8的数量均为八个,且相互错开;每根上染色棒10均平行设置,上染色棒10 一端穿出上缸体3 —侧的内壁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上动力机构相连,上染色棒10另一端朝向上缸体3的另一侧内壁延伸,上染色棒10该端为上悬空端;上缸体3上部可拆卸设置有上支撑结构,上支撑结构具有若干能将上悬空端托住的上托块11,在本实施例中,上托块11的数量八个;每根下染色棒8均平行设置,下染色棒8处于上染色棒10的下方,下染色棒8 —端穿出上缸体3 —侧的内壁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下动力机构相连,下染色棒8另一端朝向上缸体3的另一侧内壁延伸,下染色棒8该端为下悬空端;上缸体3上部可拆卸设置有下支撑结构,下支撑结构具有若干能将下悬空端托住的下托块6,在本实施例中,下托块6的数量八个。
[0047]如图1、图2、图3、图6、图7所示,上支撑结构还包括上支撑管一 14、上支撑管二25、上支撑块一 15、上支撑块二 24和上横杆9,上托块11固定在上横杆9上,上托块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上横杆9上;上支撑管一 14和上支撑管二 25分别固定在下缸体2上部的两端处,上支撑管一 14和上支撑管二 25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下缸体2上部的两端处;上支撑块一 15包括支撑部一 15b和插入部一 15a,插入部一 15a垂直固定在支撑部一 15b上,支撑部一 15b的外径大于上支撑管一 14的内径,插入部一 15a插入到上支撑管一 14中,支撑部一 15b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凸出块一 33,支撑部一 15b的上表面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凸出块一 33 ;上支撑块二 24包括支撑部二 24b和插入部二 24a,插入部二 24a垂直固定在支撑部二 24b上,支撑部二 24b的外径大于上支撑管二 25的内径,插入部二 24a插入到上支撑管二 25中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