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5451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5]图1至4:本发明实施例中絮凝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图4的A-A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9]图8: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絮凝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图8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中主要元件说明:1一壳体,2—排污口,3—回水口,4一进水口,5—溢流口,6—过滤网,7—柱形过滤通道,8—把手,9一匀水筋,11 一上腔室,12—下腔室,13 —凹槽,14一密封凸筋,71—密封槽,91 一导水弯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介绍。
[0043]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洗衣机,其内设有现有的洗衣机结构,还设有循环水处理装置,洗衣机结构包括盛水筒、设于盛水筒内的洗涤桶、门体、控制面板、进水系统及洗涤电机,外筒底部和上部分别通过阻尼器和悬挂弹簧与外壳框架连接,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结构和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所述的盛水筒为容纳洗涤水的容纳结构,设于盛水筒内的洗涤筒为洗衣结构。盛水筒与进水结构相连通。
[0044]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循环水处理装置包括絮凝处理单元和过滤单元,其中,絮凝处理单元,包括与盛水筒连通的絮凝容器和向絮凝容器内投放絮凝剂的絮凝剂投放器,由盛水筒排水至絮凝容器内絮凝处理;过滤单元,将经絮凝处理单元处理后的絮凝处理水进行过滤处理,以分离絮凝物和洁净水;所述的循环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回流管路,回流管路进水端与絮凝容器底部相连,经过滤单元后,回流管路出水端与盛水筒相连,将絮凝容器内絮凝处理的水经过滤后重新排入盛水筒内再次使用。
[0045]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构成过滤装置的壳体1,所述的壳体I可以由围成长方体状、圆柱状、圆球状等任一形状中空腔室的壳体构成;优选的,所述的壳体I呈长方体状,其中空设置构成长方体腔室。所述的过滤装置至少设有排污口2、回水口 3和进水口 4,所述回水口 3和进水口 4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I上;所述的进水口4与絮凝处理单元相连通,以将絮凝处理后的待过滤水流入过滤单元进行过滤处理;所述的回水口 3与盛水筒相连通,以将过滤后的洁净水回流至盛水筒中;所述的排污口 2与洗衣机外部相连通,以将过滤下来的絮凝物排至洗衣机外。
[0046]过滤装置的壳体I内设有过滤网6,以将壳体I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所述的过滤网6由带有孔径较小的过滤网孔的网构成,以将待过滤水中的絮凝物与洁净水进行过滤分离。所述的上腔室11连通进水口 4,所述的下腔室12连通回水口 3,以使得经进水口 4流入上腔室11的待过滤水,在重力作用下,经过滤网6进行过滤处理后,洁净水下落至下腔室12中、絮凝物留存在过滤网6上,进入下腔室12中的洁净水经回水口 3回流至盛水筒中。
[0047]所述的过滤网6连接向下延伸至壳体I底部的柱形过滤芯7。所述的柱形过滤芯7由带有孔径较小的过滤网孔的网围成柱状,其上下两端分别开口设置。柱形过滤芯7的上部开口与过滤网6相连,所述的柱形过滤芯7贯穿下腔室12设置。与柱形过滤芯7上部开口对应的过滤网6处也设有对应开口,柱形过滤芯7下部开口与排污口 2连通,以使柱形过滤芯的中空部构成通道、令上腔室11与排污口 2相连通。
[0048]如图5所示,所述的柱形过滤芯7经密封结构与壳体I底部相密封接触连接。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柱形过滤芯7下部开口处周向设置的环状密封槽71和壳体I底部设置的、与密封槽71相配合的密封凸筋14。通过密封槽与密封凸筋的相互插接,以保证柱形过滤芯与壳体接触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柱形过滤芯中留存的絮凝物泄漏至下腔室中。还可以在密封凸筋与密封槽间加设密封垫圈(未在附图中注明),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0049]所述的过滤网6由外周部逐渐向柱形过滤芯7处倾斜设置,以使得流入上腔室11中的待过滤水在重力作用下沿过滤网6向柱形过滤芯7处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洁净水经过滤网的网孔下落至下腔室12中,絮凝物沿流向附着在过滤网6上,一些附着在过滤网6上的絮凝物会随着水流的流动进入柱形过滤芯7的中空部,使得停留在过滤网6上的絮凝物相对少,以提高过滤网对絮凝物的过滤效率。优选的,过滤网的A-A轴线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为α,0° < α <60°,以使得过滤网上的待过滤水流流速不会太快,降低过滤效率情况的发生。
[0050]但由于,进入过滤装置的水流流速不同、过滤网的透水性不同、絮凝物附着后也会改变过滤网的透水性,使得一部分待过滤水会沿过滤网流动至柱形过滤芯的中空部中,流入柱形过滤芯中空部的待过滤水经柱形过滤芯过滤处理后,依然将洁净水流入下腔室中,絮凝物留存在柱形过滤芯的中空部或附着在柱形过滤芯的内壁上。从而,使得进入上腔室中的待过滤水,经过滤网或柱形过滤芯进行过滤,实现了絮凝物与洁净水的过滤分离。
[0051]在洗衣机完成洗涤过程后,洗涤水经循环水处理装置进行絮凝处理,在此过程中,絮凝水流经上述过滤装置构成的过滤单元,以将絮凝水中的絮凝物与洁净水进行分离,是絮凝物留存在过滤网、柱形过滤芯的侧壁或中空部、洁净水回流至盛水筒中,供洗衣机进行漂洗时利用。
[0052]在洗衣机漂洗完成后,打开过滤装置上设置的排污口,漂洗水全部经絮凝处理装置流入过滤装置中,对过滤网进行冲洗,使留存在过滤网上絮凝物冲刷至柱形过滤芯的中空部,经排污口排出洗衣机,以实现利用漂洗水对过滤装置的冲刷自清洁。
[0053]优选的,所述的柱状过滤芯7可拆卸地与过滤网6相连接,以实现对柱状过滤芯7的手动清洗、避免漂洗水冲洗不干净的柱状过滤芯上滋生细菌、过滤效率降低情况的发生。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柱状过滤芯7的上部设有与过滤网6相配合的安装套,所述的安装套与过滤网经螺纹相连接,所述的安装套上凸出设有把手8,以便于用户对柱状过滤芯7的拆卸固定。
[0054]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装置的壳体上部设有可开合的上盖(未在附图中注明),以便于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洁、组装。优选的,所述的上盖全部或部分由透明的材料构成,以便于用户观察絮凝过滤装置内部的工作状况,洗衣程序结束后,当透过上盖发现过滤装置内漂洗水冲洗后的柱形过滤芯和过滤网上残留的污物较多时,可以打开上盖,将柱形过滤芯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并将过滤网进行手动清洁,以避免细菌的滋生。
[0055]实施例一
[0056]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装置的壳体I中设有沿A-A轴线方向逐渐倾斜设置的过滤网6,过滤网6上连接有延伸至壳体底部排污口 2处的柱形过滤芯7。所述进水口 4设于上腔室11的侧壁上,使进水口 4的轴线与壳体I的A-A轴线相垂直;优选的,所述的进水口 4设于靠近过滤网6高侧的上腔室11侧壁上,使得待过滤水经进水口 4进入上腔室11中,自过滤网6的高侧向相对的低侧处设置的柱形过滤芯处流动,以增长待过滤水的流动路径,提高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
[0057]实施例二
[005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存在如下区别:与进水口 4对应处的过滤网6上设有匀水结构。所述的匀水结构,包括多段匀水筋9构成的匀水流道。各匀水筋9的起始端均设于进水口 4垂直投影处的过滤网6上,以使自进水口流入的进水水流被均匀分流至各匀水流道中。各匀水筋9的另一端为末端,各末端沿进水口 4的轴线方向等间隔长度的设于过滤网6上。
[0059]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各匀水筋9沿进水口 4的轴线方向平行、等间隔的设置,按柱形过滤芯7至进水口 4方向依次为第一匀水筋、第二匀水筋、第三匀水筋…第N匀水筋。相邻匀水筋之间的间隔部构成匀水流道,按上述方向依次分别为第一匀水流道、第二匀水流道、第三匀水流道…第N匀水流道。各匀水流道均不超出进水口 4的宽度,使得进水口流入的待过滤水可均匀分流至各匀水流道中,并沿对应匀水流道流动。
[0060]各匀水筋9的长度呈等差数列,越靠近柱形过滤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