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09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用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构件,确切的说是一种建筑用墙板。
目前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件,主要有两类一是烧结粘土砖,虽沿用了几千年,但发展到现在,其弊端也渐渐难以克服,首先烧砖破坏了大量土地资源,使耕地面积大规模减少,且耗费大量燃料,是一种资源浪费型产品,其次烧结粘土砖在使用过程中有诸多不足,首先自重大,240厚砖砌体约重500Kg,因而整个建筑的承载负重较大,不符合轻质高强的发展要求;保温性能差,导热系数较大,增加了保温所需燃烧消耗;此外,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泛霜”现象,影响居住强度。空心砌块的出现,克服了粘土砖的一些弊端,但易产生砌体裂缝从而导致渗漏等不足,制约了其大范围的推广使用,随着社会居住水平及要求的不断提高,研制一些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使用功能好的新型建筑用墙体材料,成为社会的客观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可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防水、隔音、抗震性能,加速施工周期,可实现建筑施工工业化生产的建筑用墙体。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建筑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墙板由外层砌体、设置在外层砌体内的墙胆组成,所述外层砌体的上、下端面分别固连有砌体连接体,所述外层砌体的外侧上、下端面分别设有斜面折线缺口和斜面折线突出体,所述墙胆由钢丝骨架和填充在钢丝骨架间的填充体组成。
所述外层砌体是由陶砂砂浆和防水混凝土混合浇制而成,所述填充在钢丝骨架间的填充体是聚苯乙烯泡沫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墙板自重为砖砌体的1/5,可降低成本费用8-10%,二是其隔声指数达45dB,传热系数为0.522W/K.M2,保温效果为砖墙的4倍,其与框架间采用了柔性连接,因此,其隔音、抗震及保温等性能均相应提高;三是采用该墙体,可减少劳动时间40%,大大提高施工速度;四是由于墙体结构为独立整体结构,使其工业化产品生产成为可能。
现结合附图详叙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墙胆结构示意图。
所述建筑用墙板由外层砌体(3)、设置在外层砌体(3)内的墙胆(5)组成,所述外层砌体(3)的上、下端面分别固连有砌体连接体(4)、(6),所述外层砌体(3)的外侧上、下端面分别设有斜面折线缺口和斜面折线突出体,所述墙胆(5)由钢丝骨架(2)和填充在钢丝骨架(2)间的填充体(1)组成。
所述外层砌体(3)是由陶砂砂浆和防水混凝土混合浇制而成,所述填充在钢丝骨架(2)间的填充体(1)是聚苯乙烯泡沫板。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墙板由外层砌体(3)、设置在外层砌体(3)内的墙胆(5)组成,所述外层砌体(3)的上、下端面分别固连有砌体连接体(4)、(6),所述外层砌体(3)的外侧上、下端面分别设有斜面折线缺口和斜面折线突出体,所述墙胆(5)由钢丝骨架(2)和填充在钢丝骨架(2)间的填充体(1)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砌体(3)是由陶砂砂浆和防水混凝土混合浇制而成,所述填充在钢丝骨架(2)间的填充体(1)是聚苯乙烯泡沫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墙板,主要是由外层砌体(3)、设置在外层砌体(3)内的墙胆(5)组成,所述外层砌体(3)上、下端面分别固连有砌体连接体(4)、(6),所述外层砌体(3)的外侧上、下端面分别设有斜面折线缺口和斜面折线突出体,墙胆(5)由钢丝骨架(2)和填充体(1)组成,具有隔音、保温、防震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楼房建筑物中去。
文档编号E04B2/26GK2415071SQ0021357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1日
发明者刘季林, 吕泽明, 陈荣国 申请人:诸城市中协建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