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浇筑用u形槽定位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44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浇筑用u形槽定位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浇筑用U形槽定位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浇筑用U形槽通常用在建筑业中,特别是以允许如安装托架或吊架这样的部件沿着U形槽进行安装。在建造如混凝土墙过程中,这种U形槽预安装并连接到增强杆的适当位置上。然后将钢制滑动模板靠着U形槽定位而形成一个空腔,混凝土浇筑在该空腔中。但是,如果U形槽安装不合适,或与增强杆连接不紧,或者如果增强杆格栅位置不准确,当混凝土浇筑到空腔中时,U形槽就会如图1A左侧所示被掩埋在混凝土下。因此,当混凝土凝固并拆去模板时,U形槽不能被容易地找到。工人不得不寻找U形槽的下落,并如图1A右侧所示去除掉覆盖被掩埋的U形槽的混凝土。这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并因此而增加了建筑的成本和时间。
另外,U形槽相对于模板表面定位不合适,因此在混凝土凝固并拆去模板时,如图1B左侧所示,U形槽除了被混凝土掩埋以外,还相对于混凝土结构表面是倾斜的。即使如图1B右侧所示去除掉覆盖U形槽的混凝土,U形槽也一点儿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U形槽定位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装置,其中,可克服前述缺陷或者至少可为公众提供一种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U形槽定位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装置,其在形成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适合于将U形槽压靠在面向U形槽的模板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U形槽定位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装置,其在形成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适合于在预定的方位将U形槽压靠在面向U形槽的模板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至少一个U形槽定位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个适合于固定到混凝土结构的至少一个增强杆上的固定件和一个容纳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的本体元件,其中,所述本体元件包括一个第一本体部分和一个第二本体部分,它们受到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偏压而相互分离,其中,所述第二本体部分与所述U形槽相接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图1A示出了浇筑用U形槽不适当地定位于混凝土结构中的第一种方式;图1B示出了浇筑用U形槽不适当地定位于混凝土结构中的第二种方式;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固定到U形槽上的图2所示定位装置的透视图;图4A是固定有多个图2所示定位装置的U形槽的侧视图;图4B是图4A所示U形槽的顶部视图;图5是图3所示定位装置的顶部视图;图6是图3所示定位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图3所示定位装置的正视图;图8是图3所示定位装置的底部视图;图9A是图7沿A-A的截面图;图9B是图7沿B-B的截面图;图9C是图8沿C-C的截面图;图9D是图8沿D-D的截面图;图9E(i)是接合有固定管的图7沿E-E的截面图;图9E(ii)是取下固定管的图7沿E-E的截面图9F(i)是固定管相对于本体转向第一侧时图7沿F-F的截面图;图9F(ii)是固定管处于稳定位置时图7沿F-F的截面图;图9F(iii)是固定管相对于本体转向第二侧时图7沿F-F的截面图;图10是图7沿G-G的截面图;图11是图10沿H-H的截面图;图12是图7所示定位装置在压缩状态的正视图;图13是图12沿I-I的截面图,其中,固定管相对于本体转向第一侧;图14是图13沿J-J的截面图;图15是图6所示定位装置在压缩状态的侧视图;图16A-16H示出了通过图2所示定位装置将U形槽定位于混凝土结构中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定位装置在图2和3中示出,并用标号10表示。定位装置10包括由上部14和下部16构成的本体12。在上部14和下部16之间设有一对螺旋弹簧7。下部16具有多个插入到U形槽20(虚线所示)的孔18中以便与U形槽20以卡合方式接合的钩(在图2或3中未示出)。上部14包括也同样用于与U形槽20接合的多个钩6。当上部14和下部16都与U形槽20接合时,上部14可相对于U形槽20和下部16移动。U形槽20包括多个用于将U形槽20更好地固定到混凝土中的墙箍11。
装置10包括固定管22,固定管22具有用于接纳钢棒1的纵向通孔3。在钢棒1(这里用虚线示出)容纳在通孔3中时,它就可通过多个钢索2(虚线所示)捆扎在固定管22上并与其固定在一起。固定管22包括两个转动销4(在图2中只示出了其中的一个),每个转动销可安装到本体12的上部14的凹口24中。因此可允许固定管22绕转动销4相对于本体12的上部14转动。当固定管22与上部14接合时,盖26放置在上部14的顶部并与其安装在一起,以防止固定管22与上部14脱开。弹性的弹簧销5设置在固定管22的弯曲下侧的凹口28中,下面将描述其作用。
下部16包括两个支腿30,每个支腿位于其各自相应的一侧。每个支腿30具有两对销钉32。每个支腿30具有大致为矩形的弓形部分34,其用于接纳毛刷8,并通过贴靠U形槽20的三个表面来接纳U形槽20。
如图4A和4B所示,多个定位装置10可沿着U形槽20的长度安装,例如,大约一米间隔一个。
如图5-7所示,可以看出当定位装置10与U形槽20接合时,毛刷8与U形槽20的墙箍11接触,以防止混凝土进入到定位装置10的内部。如图6所示,为了加强钢棒1和本体12的固定管22之间的接合,设有两个伸出部分40,每个伸出部分具有用于接纳钢棒1的弯曲凹部42。在每个伸出部分40的下侧设有波纹部分44,钢索2可容纳在波纹部分中以便将钢棒1与固定管22良好地捆扎在一起。盖26具有两个用于与本体12的上部14卡扣接合的钩6。如图6和7所示可更清楚地看出,当定位装置10安装到U形槽20中时,支腿30的销钉32与U形槽20的开口侧有共同的边界终点。
图8示出了从定位装置10的本体12伸出的用于与U形槽20接合的多个销钉9。
如图9A所示,当定位装置10固定到U形槽20上时,固定管22的纵向轴线M-M垂直于U形槽20的长度。由于固定管22的转动销4可容纳在上部14内,因此,固定管22可绕转动销4相对于本体12的上部14转动。
另外,从本体12的下部16的下表面伸出两个大致为十字形的杆柱50,围绕每个杆柱设有一个螺旋弹簧7。本体12和弹簧7布置成使弹簧7始终向本体部分14、16作用使它们相互分离的偏压力,即使在上部14和U形槽20之间的接合允许它们相互分离得最远时,也是如此。
图9B示出了容纳在U形槽20的孔18中以便使下部16和U形槽20之间相互接合的下部16的钩6。图9C和9D分别示出了钩6和销钉9与U形槽20接合的情况。图9E(i)和9E(ii)示出了转动销4接合在本体12的上部14的凹口24中和盖26接合在上部14上。
图9F(i)、9F(ii)和9F(iii)示出了固定管22相对于本体12处于不同位置时弹簧销5的状态和形状。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当固定管22的纵向轴线M-M垂直于本体12的纵向轴线L-L时,弹簧销5将处于图9F(ii)所示的稳定状态。但是,当固定管22倾斜从而使其向上倾斜到右侧时,凹口28的位置也将转动并使弹簧销5的中部向右移动到图9F(i)所示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弹簧销5将偏压固定管22使其返回到图6所示的位置。类似地,当固定管22倾斜从而使其向上倾斜到左侧,凹口28的位置也将转动并使弹簧销5的中部向左移动到图9F(iii)所示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弹簧销5也将偏压固定管22使其返回到图6所示的位置。通过这种结构,本体12和固定管22始终承受向一个相对位置的偏压,在该位置,固定件22的纵向轴线M-M垂直于本体12的纵向轴线L-L。这将保证固定有定位装置10的U形槽20相对于固定管22定位在特定位置上。
如图10和11所示,螺旋弹簧7围绕十字形杆柱50设置。在固定管22的下侧设有一个限定凹口28的部分圆形的延伸部分60。部分圆形的延伸部分60部分地容纳在具有互补形状和尺寸的凹部62中,以允许固定管22相对于本体12的上部14平稳地转动。
如图11所示,本体12的上部14可抵抗弹簧7的偏压力作用而移动得靠近下部16,并移动到图12-15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本体12处于压缩状态。图13也示出了处于一个位置的固定管22,在该位置,其纵向轴线M-M不垂直于本体12的纵向轴线L-L。如上所述,在此情况下,固定管22向其纵向轴线M-M垂直于本体12的纵向轴线L-L的位置被偏压。
图16A-16H示出了通过定位装置10将U形槽20定位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步骤。如图16A具体所示,将钢棒1安装在定位装置10的孔3中,并如图16B所示通过两个钢索2将其固定地捆扎到本体12的固定管22上。然后如图16C所示将U形槽20安装到各个支腿30的相应的弓形部分34中,以便与定位装置10接合。U形槽20内的空间填充有制造商所提供的聚苯乙烯70。
然后如图16D所示通过将钢棒1捆扎到两个平行的增强杆80上将装置10固定到适当的位置,从而使已接合的U形槽20相对于增强杆80定位在适当的位置上。然后将滑动模板90压靠在U形槽20上而形成一个空腔。由于弹簧7的偏压力作用于装置10上,因此就可将本体12的下部16压靠在模板90上。因此,U形槽20也被压靠在模板90上。另外,如图16E所示,支腿30的所有销钉32都靠接模板90的内表面,从而避免了U形槽20相对于模板90的表面发生倾斜。如图16F所示,然后将混凝土92浇筑到空腔中。在混凝土92凝固后,拆去模板90。然后,如图16G所示将聚苯乙烯70从浇筑的U形槽20中取出。从而就如图16H所示形成待用的浇筑用U形槽20。
应当理解,上面仅仅是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的变型和/或改进。
而且还应当理解,为简明起见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可单独出现或进行任何适当的再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将至少一个U形槽定位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个适合于固定到混凝土结构的至少一个增强杆上的固定件;和一个容纳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的本体元件,其特征是,所述本体元件包括一个第一本体部分和一个第二本体部分,它们由所述第一弹性件偏压而相互分离,其中,所述第二本体部分与所述U形槽相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和第二本体部分可相对彼此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一个槽,其用于接纳一个适合于固定到混凝土结构的至少一个增强杆上的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螺旋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定位在由所述第一和第二本体部分限定的空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本体部分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U形槽以卡合方式接合的钩形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本体部分适合于相对于所述U形槽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枢转式与所述本体元件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枢转式与所述本体元件的所述第一本体部分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本体元件和固定件各包括相应的纵向轴线,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一个第二弹性件,其适合于将所述本体元件和固定件偏压到一个相对位置处,在该位置,所述本体元件的所述纵向轴线大致垂直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纵向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弹簧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本体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支腿件,其轮廓设计成可接纳至少部分所述U形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腿件包括至少一个适合于靠接所述U形槽的毛刷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各所述支腿件包括多个适合于靠接模板的销钉件。
专利摘要一种将U形槽(20)定位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装置(10),该装置(10)包括一个固定到混凝土结构的两个增强杆(80)上的固定管(22)和一个容纳两个螺旋弹簧(7)的本体(12),本体(12)包括一个上部(14)和一个下部(16),它们受到弹簧(7)的偏压而相互分离,下部(16)可与U形槽(20)相接合。
文档编号E04B1/41GK2693870SQ0320801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3日
发明者莫超鹏 申请人:莫超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