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施工升降电梯卸料平台的安全防护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012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物施工升降电梯卸料平台的安全防护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建筑物施工升降电梯卸料平台的安全防护门,安装在建筑物与电梯相接镶的楼层进出口通道又称卸料平台处,起安全防护作用,属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防护设施。
背景技术
基建过程中的建筑物与电梯相连通的进出口通道习惯称之为卸料平台,该卸料平台属于作业过程中的重点防护部位。在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标准中,明确规定每层卸料平台属安全保证项目。鉴此,施工单位都在该部位设置安全防护门。然而,由于目前用于上述场合的安全防护门的打开和关闭都是靠建筑工人的自觉行为并以手动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鲜有开门后忘了关门。忘记关门一是疏忽所致,二是贪懒使然。因安全防护门打开后未关所导致的建筑工人从卸料平台跌落致伤乃至身亡的惨剧时有发生。当建筑物电梯载人载料升到某楼层卸料平台处,建筑工人必须先予打开电梯梯笼门,再打开设于卸料平台处的安全防护门,否则无法进入该楼层施工。问题是,当建筑工人扛着工具或推着装有砂浆之类的料车自梯笼进入楼层后,嫌烦琐而不随手关闭安全防护门,那么在电梯升往或下降到其它楼层后,未予关闭安全防护门的那个卸料平台便自然形成了一个与外界相通的无阻挡敞口,给引发事故埋下隐患。用电气式自动控制方式开启/关闭安全防护门不失为是一种良好的办法,但是,经实践证明,电气式自动控制开启/关闭安全防护门的可靠性是极差的,更何况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情况复杂。因此自动装置一般不允许应用于这种场合。如果在每一楼层的卸料平台处派驻一名专司开启/关闭安全防护门的工人或许能杜绝隐患,但是这对于任何一个建筑施工单位而言是既极不现实、又根本无法做到的,首先,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更主要的是专司开启/关闭安全防护门的操作工无形之中被处在了极其危险的岗位,其自身安全也是难于保障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在人走梯离时能极时地将门关闭的、彻底杜绝隐患的建筑物施工升降电梯卸料平台的安全防护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建筑物施工升降电梯卸料平台的安全防护门,它包括门框、门闸片11、门闸片升/降机构。它还包括有一机械式自动关门机构,该机械式自动关门机构包括挂钩座4、挂钩5、单向杠杆1、挡脚7,挂钩座4固定在门框的上框6上,挂钩5枢设在挂钩座4上,单向杠杆1铰设在挂钩5上,与挡脚7相对应并相配合,挡脚7固定在工程施工电梯25的电梯门8上。
本实用新型的挂钩座4为一对悬臂结构,相互平行地悬固在上框6的中央部位处。
本实用新型的挂钩5的形状成 形,其上端的中部与一对挂钩座4下端枢设,并位于一对挂钩座4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杠秆1在与挂钩5相枢接的一端分别形成有方角9和圆角10。
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人走离电梯进入楼层建筑物内且门闸片11仍呈开启状态下,随着电梯上行/下行离开该停留楼层之前关闭梯笼门的同时,由电梯门8上的挡脚7作用于单向杠秆1,由单向杠杆1使弯挂钩5翻转一定角度,使钩挂其上的门闸片11离开挂钩5而下落,实现自动关闭,以根本杜绝隐患的优点。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卸料平台26处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脚7、单向杠杆1、挂钩5相互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工程施工电梯25相配合的更具体的使用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框包括上、下框6、17和左、右框20、14,而且在左、右框20、14上各配置有用以与建筑物施工现场的脚手架15相固定在紧固件22。此外,在左、右框20、14上还配设有对门闸片11实现限位的夹片18、16。
请参见图2,挂钩座4形成悬臂结构地焊固在门框的上框6中间位置处,挂钩5通过挂钩轴3而枢设在挂钩座5的下端处,并位于两挂钩座4之间。单向杠杆1用销轴2穿过轴孔13与挂钩5铰接,由于单向杠杆1在与挂钩5相铰接的一端分别形成有方角9和圆角10,因此依据这种结构设置可知,当电梯门8向下拉闭时,由固定其上的本实用新型的挡脚7带动单向杠杆1,因单向杠杆1上的方角9的存在,使单向杠杆1与挂钩5形成一直线,迫使挂钩5以挂钩轴3为中心旋转一定角度。使钩挂其上的门闸片11脱出挂钩5的钩部而下落。在门闸片11下落后的状态下,即使工程施工电梯25上、下行经该处,由挡脚7带动单向杠杆1,但不发生任何作用,因为挂钩5未将门闸片11钩着。
请继续见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闸片升/降机构,包括一对滑轮23、12和一对平衡块19以及一对平衡绳21,滑轮23、12安装在左、右框20、14的上部,两平衡绳21套在滑轮23、12上,各一端与平衡块19相固,各另一端与门闸片11上部二角部相固。
请参见图3,工程施工电梯25被安装在一个电梯架24上,当工程施工电梯25升到某楼层时,打开梯笼门后,再人为打开门闸片11即安全防护门,使门闸片11钩挂在挂钩5上,人员进入楼层后,由于工程施工电梯25本来都设有门限为开关,因此,只有在关闭了梯笼门后电梯笼才能上升/下降。而对被人为开启着的并尚挂置于挂钩5上的门闸片11的关闭是这样来实现自动关闭的,当施工工程电梯25的电梯门8又称梯笼门关门时,挡脚7便向下移动,从而拉动单向杠杆1,使整个挂钩5绕挂钩轴3转动一定角度,挂钩5脱去先前挂钩其上的门闸片11,并由门闸片11的自重缓缓下滑而关闭——封堵于卸料平台台口。此外,当作业人员从楼层进工程施工电梯25时,其自动关闭门闸片11的原理同上。前述,在门闸片11处于关闭状态下,即使挡脚7带动单向杠杆1,此时由于挂钩5未与门闸片11挂钩着,因此是不起作用的。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施工升降电梯卸料平台的安全防护门,它包括门框、门闸片(11)、门闸片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机械式自动关门机构,该机械式自动关门机构包括挂钩座(4)、挂钩(5)、单向杠杆(1)、挡脚(7),挂钩座(4)固定在门框的上框(6)上,挂钩(5)枢设在挂钩座(4)上,单向杠杆1铰设在挂钩(5)上,与挡脚(7)相对应并相配合,挡脚(7)固定在工程施工电梯(25)的电梯门(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施工升降电梯卸料平台的安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挂钩座(4)为一对悬臂结构,相互平行地悬固在上框(6)的中央部位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施工升降电梯卸料平台的安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挂钩(5)的形状成 形,其上端的中部与一对挂钩座(4)下端枢设,并位于一对挂钩座(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施工升降电梯卸料平台的安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单向杠杆(1)在与挂钩(5)相枢接的一端分别形成有方角(9)和圆角(10)。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物施工升降电梯卸料平台的安全防护门,安装在建筑物与电梯相接镶的楼层进出口通道又称卸料平台处,起安全防护作用,属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防护设施。它包括门框、门闸片、门闸片升/降机构,它还包括有一机械式自动关门机构,该机械式自动关门机构包括挂钩座、挂钩、单向杠杆、挡脚,挂钩座固定在门框的上框上,挂钩枢设在挂钩座上,单向杠杆铰设在挂钩上,与挡脚相对应并相配合,挡脚固定在工程施工电梯的电梯门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人走梯离时能极时地将门关闭、彻底杜绝隐患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G3/00GK2630385SQ0325957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0日
发明者孙振刚, 濮建明, 曹益飞 申请人:常熟市徐市建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