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复合建筑工程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65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钢复合建筑工程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特别是一种用塑料与钢骨架复合压制加工的塑钢复合建筑工程模板。
长期以来,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中的混泥土浇注使用模板历史非常之悠久,首先人们利用竹木材料制作成模板而广泛使用,而木材和竹材消耗较大。因对树木的消损较大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人们又利用钢材制成钢模板使用,但钢模板造价较高而增加了较大的工程成本,而且钢模板工作环境湿度较大,水泥碱性侵蚀较大而易于生锈而缩短使用寿命。所以,为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模板存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为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大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塑料与钢制成的钢骨架复合加工成型,且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刚性大、可反复多次使用,并可提高工程质量的塑钢复合建筑工程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按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几何形状及尺寸开制压置钢模,将钢薄板压制成U形的钢条块与金属钢丝筛网组焊成整块并在联接处形成焊缝,使U形钢条块和钢筛网成型为本实用新型的钢骨架,将骨架放置在压制钢模内并将塑料材料放入钢模内加热压制,成形后本实用新型即基本成形,本实用新型在钢骨架正面有面塑料层,反面有底塑料层,在底面设有多个加强筋体,以增加其刚性,在前面设有凸状形前舌,在侧面设有凸状形侧舌和侧凹槽,在后面设有后凹槽,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多块整体联接,将本实用新型的侧凹槽与另一块的侧凸舌合并,再用手动紧固夹将两块联接口紧固即可。
本实用新型根据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面结构形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动紧固夹形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面联接横向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后联接纵向组合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及组合程序。
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面塑料层(1)、底塑料层(2)、钢制骨架(3)、底面加强筋(4)、后凹槽(5)、前插舌(7)、侧插舌(8)、侧凹槽(9)、紧固夹(12)构成。
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使用可分为多种大小尺寸类型,并根据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几何形状开模压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压置钢模,将钢丝筛网(17)与钢制U型骨架槽(6)进行组焊,使其边缘形成焊缝(11),使之钢丝筛网(17)与钢制U型骨架槽(6)成为整体的本实用新型钢制骨架(3)。将制作成型后的钢制骨架(3)放入压置本实用新型钢模内,然后按设计重量要求放入塑料材料(一般使用再生改性塑料)在压制钢模升温到符合要求后将本实用新型压置成型,本实用新型成形后在使用面的正面形成面塑料层(1),在面塑料层(1)的下面为钢制骨架(3),在钢制骨架(3)底面为底塑料层(2),(如图2所示),在成形的本实用新型底面设有多条底面加强筋(4),可达到增加本实用新型刚性的目的。在本实用新型后面有成型的后凹槽(5),在前面有成型的前插舌(7),在侧右边有成型的侧插舌(8),在侧左边有成型的侧凹槽(9)。(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几何结构形状,可利用多个或多达成千上万个本实用新型组合成一块非常大的建筑混泥土浇注模板,该种组合应由横向组合和纵向组合来完成,横向组合(如图5所示)是将两块本实用新型的一块侧插舌(8)与另一块侧凹槽(9)配合插入,使之紧密配合,并将手动紧固夹(12)的紧固夹直角面(13),与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直角面(10)相配合,将联接螺丝杆(14)上的手轮旋紧,使联接螺丝杆(14)上另一端接触紧固片(16)与另一块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直角面(10)接触,而达到紧固的目的,手动紧固夹(12)其基本结构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联接只要将一块本实用新型的前插舌(7)与另一块本实用新型的后凹槽(5)配合插入即可,这样,即可完成整大块建筑混泥土浇注模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实施推广,解决了建筑行业混泥土浇注模板的大问题,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造价低,使用周期长,可较大节约建筑成本,结构简单,利于操作安装,重量轻,并可较大提高混泥土浇注质量,工艺有较大提高,是建筑行业盼望以久的一种塑钢复合建筑工程模板。
权利要求1.一种塑钢复合建筑工程模板,它包括面塑料(1)、底塑料层(2)、钢制骨架(3)、底面加强筋(4)、后凹槽(5)、前插舌(7)、侧插舌(8)、侧凹槽(9)、紧固夹(12),其特征在于将钢制骨架(3)放入压制钢模内放入塑料材料在钢制骨(3),上面为面塑料层(1),下面为底塑料层(2),底面设有多条底面加强筋(4),后面有成型的后凹槽(5),前面有成型的前插舌(7),侧右边有成型的侧插舌(8),侧左边有成型的侧凹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钢复合建筑工程模板装置,其特征是钢制骨架(3)将钢丝网(17)与钢制U型骨架槽(6)进行组焊,使其边缘形成焊(11)。
专利摘要一种塑钢复合建筑工程模板,其特点是利用再生改性塑料,与钢骨架复合压制而成,钢骨架底面及正面为塑料层,中间为钢骨架,外观造型平整,并有多种几何形状加强筋,刚性大,使用重量比原钢制模板轻,易于安装与拆卸,制造成本低,使用周期比钢模板长,可较大节约建筑施工成本,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并可提高混凝土浇注质量,是建筑行业盼望已久的一种新型模板。
文档编号E04G9/05GK2627133SQ0326143
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4日
发明者陈世奇 申请人:陈世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