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干式制瓦(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压干式制瓦(砖)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粉土成坯机械,特别是一种空压干式制瓦(砖)机。
现有的干式制瓦(砖)机,产量较低,耗能较多,成本较高,如26瓩磨擦干式制瓦机,班产2600块瓦,平均100块/瓩,每台价5万元;如50瓩偏心干式制瓦机,班产6000块瓦,平均120块/瓩,每台价10万元。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研制一种耗能减少,产量提高而成本降低的干式制瓦(砖)机。
解决上述任务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无上、下锤头的空气锤做压力机,上模装在锤杆下端,在砧座旁边设置一个能使下瓦(砖)模与上模正确配合的下模回转盘,制作一种新型的空压干式制瓦(砖)机。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所说的空压干式制瓦(砖)机的结构总示意图。
参照图1,标号1表示空气锤身,2表示上模,3表示导轨,4表示上模导块,5表示下模,6表示砧座,7表示连接板,8表示支撑架,9表示顶坯器,10表示底脚,11表示定位器,12表示喷油器,13表示下模回转盘,14表示回转盘稳定套,15表示回转轴,16表示料斗,17表示料斗支架,18表示曲柄杆。利用空气锤身1(如13瓩无锤头空气锤),将上模2装在锤杆下端(即原空气锤上锤头位置),在砧座6旁边设置一个能使下模5与上模2正确配合的下模回转盘13。回转盘底脚10通过连接板7与空气锤底脚连结,回转盘13上均称地设置有4个以上的下模5(分别起加料模、成型模、顶出模、打油模及备用模作用)。定位器11采用脚踏式结构,顶坯器9为楔型结构,支撑在支撑架8上,为了克服空气锤锤杆频繁的往复运动,使上模2能迅速升起,在空气锤身1与上模2间的一定部位上设置链式曲柄杆18。为了严格地稳定回转盘13,采取设置支撑架8和稳定套14等措施。料斗16通过料斗支架17支撑在回转轴15上,料斗16下料口紧贴回转盘13的上盘面。利用发动机用油泵油嘴做喷油器12给下模打油。
制坯时,从料斗16给下模5装满有一定湿度的粉土料,将下模5旋转到上模2正下方,由定位器11自动定位,开动空气锤身1,这时上模2冲压在下模5上,扳动曲柄杆18使上模2很快离开下模5,用脚向下踏定位器11,使定位器11与回转盘13分离。转动回转盘13,当成型模转到顶坯器9之上时,便自动将坯顶出,顶出模旋转到喷油器12下方时,喷油器12的油雾喷到下模里进行打油。打油模又被旋转到料斗16下装料,料装满后又被旋转到上模2正下方冲压成坯……如此循环运转,连续操作,4个以上的下模如走马灯一样依次分别完成加料、成型、顶坯、打油和备用过程。
这种空压干式制瓦机与现有的干式制瓦机相比,具有耗能少、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如13瓩的空压干式制瓦机,班产5000块瓦,平均380块/瓩,比磨擦干式制瓦机提高3.8倍,比偏心干式制瓦机提高3.2倍,而每台造价分别便宜2倍和5倍。
权利要求
1.一种干式制瓦机,其特征在于压力机采用无锤头的空气锤身1,上模2装在锤杆下端,4个以上的下模5均称的设置在一个回转盘13上、定位、顶坯、打油机构分别采用脚踏式定位器11,楔型顶坯器9和发动机用油泵油嘴喷油器12。
2.如权利要求
1所说的干式制瓦机,其特征是在下模5与空气锤身1的上身部位之间设置一种曲柄杆18。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压干式制瓦(砖)机,其主要特征是采用无锤头的空气锤做压力机,在原上锤头的位置安装上模,若干个下模设置在回转盘上,还设置了料斗、顶瓦器、喷油器、定位器等机构。这种空压干式制瓦(砖)机,具有耗能少,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如13千瓦的空压干式制瓦机,班产可达5000块以上。
文档编号B28B3/02GK87105540SQ87105540
公开日1988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1987年8月8日
发明者姚栓成 申请人:姚栓成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