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及发光性人造石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590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夜光及发光性人造石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光及发光性人造石及其生产工艺,确切地讲,本发明涉及具有蓄光性、夜光性或伴随吸收紫外线具有荧光性,可以作为黑暗环境下的安全标识、指示等的装饰材料,另外,重更的用途是用这种材料制成极具美感、装饰效果的卫生洁具等。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人们通常是将天然石粉碎,再同树脂混合固化或制成一定的有形物品,这样制成的人造石具有较好的硬度,这种人造石的硬度要远高于单纯以树脂为原料制成的物品,但是这种天然石粉的加入量的提高,虽然提高了产品的硬度,但同时脆性也增加了。另外也有人做过另一种尝试,就是将具有夜光性物质或吸收紫外线发光的紫外光材料等物质,加入以上所述的人造石中,期望得到一种在黑暗环境下发光的人造石产品,因为这类夜光性物质及蓄光物质价格昂贵,通常使用在人造石的表面,形成发光的层面构造;另一个这样的原因是夜光性物质及蓄光物质即使加入量增大到分布整个人造石中,它也不会起太好的作用,因为光线受人造石中有色不透明的大分子物质遮挡,夜光性物质及蓄光物质一是接收不到光线照射,自然也不会蓄光、发光。尽管这种层面结构的发光物体用在标识指示、安全标识上是可以的,但发光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小时,如果将这种层面发光结构用在卫生洁具、厨房用具上制做过程中,因洁具、厨具形状的复杂性及对美观度的要求来说,它显然是不实用的。如何找到一种能与树脂共混效果较好、在后期加工打磨工序中容易加工的填充物,也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以外,填充物也应对光的透射、散射有帮助,这样才能使得该夜光、荧光材料发光持久。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夜光、发光人造石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以玛瑙粉、铝粉为主要填充物的构想,用以改善该人造石的物理性能。
该夜光及畜光性人造石及其生产工艺,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在树脂中加入以玛瑙粉、铝粉为主的填充材料,并在以上混合物中加入发光材料,
各料均匀分布,整体均有蓄光、发光功能(玛瑙粉、铝粉Al(HO)3均为市售产品)。
其次玛瑙粉的加入量为树脂重量的1.0~1.5倍;铝粉的加入量为树脂重量的0.8~1.4倍;发光及蓄光材料的加入量为树脂重量的0.017~0.21倍;固化剂的加入量为树脂重量的0.01~0.02倍。
第三玛瑙粉的粒径大于200目,小于40目,铝粉的粒径大于250目,小于60目。
第四玛瑙粉的加入量特别是树脂重量的0.9~1.1倍;铝粉加入量是树脂重量的0.9~1.2倍;发光、蓄光材料加入量是树脂重量的0.12~0.16倍。
第五玛瑙粉粒径特别是在60~110目,铝粉粒径在90~130目。
第六其特征还在于树脂、玛瑙粉、铝粉发光、蓄光材料经搅拌混合后在-0.06MPa到-0.09Mpa下搅拌3-6分钟,形成共混料。
第七其特征还有共混料浇注到模具内的用时控制在2分钟以内,然后在不超过-0.1MPa的真空箱中放置3-6分钟完成定型。
以下是玛瑙粉的加入量为树脂重量的1.0~1.5倍时,所得产品物理性能,发光性能的试验。
在称取七份、每份100克的树脂中,分别加入90、100、110、120、130、140、150克的80目玛瑙粉,每份中分别加入100克80目铝粉,10克100目铝酸锶,分别经搅拌混合均匀在真空箱中-0.08MPa环境下再搅拌5分钟,加入固化剂、助剂注入模盘中,然后全部放入另一真空烘干箱中4分钟,真空度为-0.1Mpa、温度为75℃、时间为2小时30分,然后自然降温固化,再经2小时后脱去模具。七块样品送检结果显示,玛瑙粉加入量为0.9~1.1倍的那三块样品在可加工性、硬度、脆性比较中、综合性能较好,其它次之,玛瑙粉加入量1.5倍的硬度最好,脆性最差。
在对铝粉的加入量,发光及蓄光材料的对比实验中,又做了如下实验。
1.在共6份每份100克的树脂中各加入110克的玛瑙粉后,在每份树脂中分别加入10、12、14、16、18、20克铝酸锶,按如上所述工艺步骤制成六块一厘米厚的样品,放在同一光照条件下(100W白炽灯+40W日光灯)照射1小时后,一起取走放入一暗室中,到各样品发光亮度衰减到不可见为止,分别计录各自余辉时间,为5小时20分到9小时30分不等,时间相对较长的加入量为14、16、18克的三份样品,分别为8小时50分。
2.分,9小时30分,9小时20分,考虑到其综合经济指标,应首选加入量为16克为宜。
另外一些实验是关于玛瑙粉、铝粉粒径与样品发光延时长短的实验。玛瑙粉粒径从市售购得200目、160目、120目、80目、40目样品,进行五组平行样比较试验,试验选择每个样品组份中加相同重量比的玛瑙粉,区别在于每个样品中玛瑙粉为以上五种不同粒径的样品,实验的步骤与前面实验基本相同,这里从略,经比较可知玛瑙粉粒径在80目~120目之间时样品的发光性(以持续可见光时间长短)是最好的。铝粉粒径从240目、200目、160目、120目、80目、40目进行六组平行样比较试验,以样品发光性指标为主兼顾产品制做过程中的流动性、成品的硬度、脆性、可塑性等综合考虑,证实铝粉粒径,在120目-220目三样品为佳。
具体实验例现根据以上技术方案的原理、工艺步骤给出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1这是一个用来制做夜光(发光)人造石板材的实例。
首先称取15000克树脂(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80目玛瑙粉16000克、120目铝粉(工业品名,化学名Al(OH)3)16000克,发光材料(铝酸锶)2250克,投入到一个真空搅拌釜中共混5分钟,加入150克促进剂(如三磷酸甲脂等)打开真空抽气阀,将釜中压降至-0.07MPa,搅拌5分钟形成共混料后,加入225克固化剂再搅拌2分钟,打开釜底阀,浇注至板材模具内,此浇注过程应在2分钟内迅速完成,这时把带料的该模具送入到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定型,此时再次抽真空至-0.1MPa维持4分钟,放掉真空,干燥箱升温至60℃,保持两小时,再提温至80℃,保持两小时,停电自然降温至室温状态下,取出脱模,送去后期加工处理。
实施例2这是一个用来制做夜光(发光)卫生洁具的实例。
分别称取树脂(环氧树脂)11250克,80目玛瑙粉7875克,100目铝粉(Al(OH)3)7875克,铝酸锶560克(80目),在搅拌釜中搅拌5分钟,加入100克促进剂、130克固化剂,抽真空至-0.07MPa,再搅拌3分钟,浇注到洁具的模具中,再一起送入真空箱中抽真空到-0.1Mpa,消去气泡定型取出,再送入烘干箱中加热到60℃两小时恒温后,升温至80℃恒温两小时,停电自然降温至室温取出,脱模,送后期加工。
权利要求
1.一种夜光及发光性人造石及其主产工艺,其产品含有天然石粉,畜光材料和紫外发光材料中一种或几种,加入到树脂中制成人造石。其特征是在树脂中加入以玛瑙粉、铝粉为主的填充材料,并在以上混合物中加入发光材料,各料均匀分布,整体均有蓄光、发光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光及发光性人造石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玛瑙的加入量为树脂重量的1.0~1.5倍;铝粉的加入量为树脂重量的0.8~1.4倍;发光及蓄光材料的加入量为树脂重量的0.017~0.21倍;固化剂的加入量为树脂重量的0.01~0.0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夜光及发光性人造石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玛瑙粉的粒径大于200目、小于40目,铝粉的粒径大于240目,小于8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夜光及发光性人造石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玛瑙粉加入量是树脂重量的0.9~1.1倍,铝粉加入量是树脂重量的0.9~1.2倍,发光、蓄光材料加入量是树脂重量的0.12~0.16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夜光及发光性人造石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玛瑙粉粒径为80-110目,铝粉粒径为90-130目。
6.一种夜光及发光性人造石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树脂、玛瑙粉、铝粉、发蓄光材料经搅拌混合后,在0.06MPa到0.09MPa真光度下搅拌3-6分钟,形成共混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夜光及发光性人造石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共混料浇注至模具内用时控制在2分钟以内,然后在不低于-0.1MPa的真空箱中放3-6小时完成定型。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夜光、发光性人造石产品,以及相关的生产工艺,它采用硅酸盐、铝酸盐、硫化物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等发光材料与树脂、助剂、玛瑙等填充物制成整体发光的人造石产品。该产品的生产工艺也较简单,通常要经过搅拌混料、真空消泡、浇注定型、烘干固化、脱模等工艺完成。
文档编号C04B24/28GK1528695SQ20031010115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8日
发明者孙有新 申请人:孙有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