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硅石粉碎的水淬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457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硅石粉碎的水淬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石的深加工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硅石粉碎的水淬炉。
背景技术
硅石作为石英玻璃的原料在全世界应用较为广泛,石英玻璃作为高科技信息材料的基础材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石英玻璃原料的生产技术也日显关键,得到相应重视。硅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模氏硬度为7,在加工时对设备磨损严重,并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为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全世界大多数生产厂采用水淬生产工艺,利用石英在高温下的晶型转变,用水淬的方法使硅石晶型转变为松散颗粒,从而降低硅石的硬度,使其易于破碎。硅石水淬工艺的关键是水淬炉,目前我国硅石原料生产厂家使用的水淬炉都采用传统的箱式电阻水淬炉和燃煤水淬炉,箱式电阻水淬炉普遍存在着能耗高,使用工作场地大,装料量小,单炉容量45千瓦时,单炉用电3小时,装炉量约170公斤,升温时间长,需二人操作,操作困难。燃煤水淬炉存在环境污染,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硅石粉碎的高效节能的立式水淬炉。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硅石粉碎的水淬炉,其特点是它设有一个保温炉体,炉体下方设有支架,炉体内设有若干个炉膛,在炉膛的四壁上开有传热孔,炉膛的上方设有装在炉体上的上加料盖,炉膛的下方设有装在炉体上的下出料盖,炉膛的四周设有加热装置,炉体上开有测温孔。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炉体内设有2-3个炉膛,所述的炉膛并排设置,相邻炉膛之间共用同一个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炉体内设有至少3个炉膛,所有炉膛围聚在一起布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电阻丝、硅炭棒或硅钼棒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火道,火道与外设的燃烧装置相通。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炉膛为长方体型。长方体型的热利用效果好,加热均匀。
硅石在高温下于570℃,840℃,1470℃有几次晶型转变过程,准确掌握晶型转变时温度最小分布区域对水淬效果至关重要,是炉子设计的关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加热装置设在炉膛的四周,炉膛设有上加料盖和下出料盖,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加热方式,充分利用能源,比传统的加热方式节能一半以上,另外使得进料和出料都十分简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硅石粉碎的水淬炉,它设有一个保温炉体4,炉体4下方设有支架6,炉体4内设有若干个炉膛2,炉膛2的上方设有装在炉体4上的上加料盖1,在炉膛2的四壁上开有传热孔6,炉膛2的下方设有装在炉体4上的下出料盖5,炉膛2的四周设有加热装置3,炉体4上开有测温孔7。所述的炉膛2并排设置,相邻炉膛2之间共用同一个加热装置3。所述的加热装置3为电阻丝、硅炭棒或硅钼棒加热器。所述的炉膛2为长方体型。长方体型的热利用效果好,加热均匀。
本实用新型要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炉体内设有至少3个炉膛2,所有炉膛2围聚在一起布置。加热装置3为火道,火道与外设的燃烧装置相通。炉膛2也可以设为圆柱型或正方体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硅石粉碎的水淬炉,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一个保温炉体(4),炉体(4)下方设有支架(6),炉体(4)内设有若干个炉膛(2),在炉膛(2)的四壁上开有传热孔(8),炉膛(2)的上方设有装在炉体(4)上的上加料盖(1),炉膛(2)的下方设有装在炉体(4)上的下出料盖(5),炉膛(2)的四周设有加热装置(3),炉体(4)上开有测温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石粉碎的水淬炉,其特征在于炉体(4)内设有2-3个炉膛(2),所述的炉膛(2)并排设置,相邻炉膛(2)之间共用同一个加热装置(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石粉碎的水淬炉,其特征在于炉体(4)内设有至少3个炉膛(2),所有炉膛(2)围聚在一起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硅石粉碎的水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3)为电阻丝、硅炭棒或硅钼棒加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硅石粉碎的水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3)为火道,火道与外设的燃烧装置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石粉碎的水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2)为长方体型。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硅石粉碎的水淬炉,它设有一个保温炉体,炉体下方设有支架,炉体内设有若干个炉膛,炉膛的上方设有装在炉体上的上加料盖,炉膛的下方设有装在炉体上的下出料盖,炉膛的四周设有加热装置,炉体上开有测温孔。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电阻丝、硅炭棒或硅钼棒加热器,加热装置还可以是燃煤或燃油的火道。在炉膛的四壁上开有传热孔。硅石在高温下有几次晶型转变过程,准确掌握晶型转变时温度最小分布区域对水淬效果至关重要,本实用新改变了传统的加热方式,充分利用能源,比传统的加热方式切能一半以上,另外使得进料和出料都十分简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C03B1/00GK2775044SQ20052006977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4日
发明者金小宁, 洪璐 申请人:金小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