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47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砼结构填充空腔构件。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现代建筑对层高、自重、大空间、灵活间隔以及抗震等的技术要求,建筑中较大跨度的现浇(屋)楼盖板采用薄壁空心管现浇钢筋混凝土方法施工,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由高强复合材料制成的薄壁空心管直接埋置于现浇混凝土板中,形成非轴芯式的现浇混凝土空心平板。所述薄壁空心管为圆柱状管,使用中存在不易定位、底部为凸面压强大等问题。为此,人们设计了正多边形管,但是,由于仍是管件,还是存在产品破损严重,不宜搬运施工;管体受力不均匀,重心集中在下部,浇注混凝土易破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受力均匀、搬运方便、提高施工质量的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结构设计方案如下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包括预制薄壁空心封闭构件体,其薄壁结构是由水泥、砂、粉煤灰的混合物和一层以上的塑料网格材料层叠合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薄壁空心封闭构件体为扁平内凹圆角方形多面体,其中部设有一个以上的通孔。
根据上述的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薄壁空心封闭构件体的前后面为内凹圆角方形,其相邻侧面之间为内凹的光滑过渡圆弧面,且前后面之间间距相同,其中部设有一个以上、贯通前后面的通孔。
根据上述的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材料层的材料为塑料窗纱网格。
根据上述的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薄壁空心封闭构件体中部的通孔为圆孔、为多边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几个方面
1、本实用新型为扁平状内凹圆角方形结构,搬运方便,使用中容易定位,降低了破损率;2、扁平内凹圆角方形构件受力均匀,重心稳定,浇注混凝土不易破损,可大大提高施工质量。
3、本实用新型造型新颖,结构合理,强度高,刚度大,制作工艺性好,降低了制造成本。
4、构件上贯通前后通孔的设计,可以保证施工中底板混凝土的密实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圆形通孔示意图,图3为正六边形通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1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包括预制薄壁空心封闭构件体,其薄壁结构是由水泥、砂、粉煤灰的混合物和一层以上的塑料网格材料层叠合组成,该预制薄壁空心封闭构件体为扁平内凹圆角方形多面体1,前后面为内凹圆角方形,其相邻侧面之间为内凹的光滑过渡圆弧面3,前后面之间间距相等;其中部有一个贯通前后面内凹圆角方形通孔2,通孔内其相邻侧面之间为内凹的光滑过渡圆弧面4,见图1。
实施例2其它同实施例1,其中部有一个贯通前后面的圆形通孔2,见图2,也可以设两个通孔。
实施例3其它同实施例1,其中部有一个贯通前后面的正六边形通孔2,见图3。
实施例4其它同实施例1,其中部有一个贯通前后面的正八边通孔2。
权利要求1.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包括预制薄壁空心封闭构件体,其薄壁结构是由水泥、砂、粉煤灰的混合物和一层以上的塑料网格材料层叠合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薄壁空心封闭构件体为扁平内凹圆角方形多面体,其中部设有一个以上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薄壁空心封闭构件体的前后面为内凹圆角方形,其相邻侧面之间为内凹的光滑过渡圆弧面,且前后面之间间距相同,其中部设有一个以上、贯通前后面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材料层的材料为塑料窗纱网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薄壁空心封闭构件体中部的通孔为圆孔、为多边形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凹圆角方形现浇混凝土填充构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受力均匀、搬运方便、提高施工质量的建筑砼结构填充空腔矩形构件。特点是预制薄壁空心封闭构件体为扁平内凹圆角方形多面体,其中部设有一个以上的通孔。该多面体的前后面为内凹圆角方形,且前后面之间间距相等。本实用新型造型新颖,结构合理,受力均匀,重心稳定,强度高,刚度大,搬运方便,浇注混凝土不易破损,构件上贯通前后通孔的设计,可以保证施工中底板混凝土的密实度,大大提高施工质量;其制作工艺性好,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E04G15/00GK2791164SQ20052007065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0日
发明者吴厚军 申请人:吴厚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