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固定件以及外壁施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21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固定件以及外壁施工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把外壁板固定安装在构造躯体上时使用的金属固定件以及使用了该金属固定件的外壁施工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建筑物的外壁施工,是进行把如图6所示那样的至少在上端缘和下端缘具有核心部44、42的外壁板40,使用金属固定件固定安装在躯体侧上的施工(例如参照发明专利文献1特开2001-27031号公报)。图7表示发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金属固定件。该金属固定件50通过用一片钢板弯折加工而形成,其由在固定安装时与上下建筑板的背面接触的支撑部51a、51b;通过把支撑部51的中央部分连续弯曲而形成的嵌合部52;支撑部51a上方的基板部3;和支撑部51b下端的弯曲部54构成。在把金属固定件50固定在躯体侧上时,基板部53和弯曲部54的前端成为向躯体侧进行固定的固定部。
在施工时,在把下端缘的核心部42嵌在嵌合部52中,并且在使背面与支撑部51a接触的状态下固定安装上位的外壁板,在把上端缘的核心部44嵌在嵌合部52中,并且在使背面与支撑部51b接触的状态下固定安装下位的外壁板。另外,该金属固定件50在支撑部51a上形成有到达躯体侧的凹孔61,其用于稳定金属固定件50在躯体上的安装状态。在固定安装了外壁板的状态下,在外壁板背面与构造躯体之间由于形成有和基板部53的面与支撑部51的面之间的间隔相应的空间,所以确保了空气的流通。
专利文献2(特开平9-302889号公报)所公开的金属固定件70,如图8所示,也是由一片钢板弯曲加工而形成。该金属固定件70具有作为向躯体侧进行固定的固定部的基板部71;在基板部71的左右侧端部以从基板部向前方突出的状态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的支撑部72、72;和嵌合部73,其在左右方向上形成在左右的支撑部72、72之间,前端比所述支撑部72、72更位于前方。嵌合部73通过把基板部71的下方区域弯折而形成,具有把其前端的两侧部向上方弯折的上立部75、75;和通过把该前端的中央部向下方弯折而形成的下立部76。上位的外壁板在把其下端缘的核心部42嵌在嵌合部73中,并且使背面与支撑部72、72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安装,下位的外壁板在其上端缘的核心部44嵌在嵌合部73中,并且使其背面同样地与支撑部72、72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了外壁板的状态下,由于在外壁板的背面与构造躯体之间形成有与支撑部72的高度相应的空间,所以可确保空气的流通。
特开2001-2703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9-302889号公报但是图7所示的金属固定件50由于是通过把钢板双重叠层来形成嵌合部52,所以比较重,并且使用钢板量大,成本高。
图8所示的金属固定件70,其嵌合部73由一片钢板构成,实现了轻量化和低成本化。但是嵌合部73由于是从作为向躯体侧进行固定的固定部的基板部71延伸出来的结构,所以与图7所示的金属固定件50那样的嵌合部52从支撑部51延伸出来的结构相比,金属固定件70的嵌合部73的长度长,所以特别是在固定安装沉重的大型外壁板的情况下,嵌合部73的强度成为人们多少有些担心的问题。
另外,由于金属固定件70的结构是只由左右支撑部72、72来支撑外壁板的背面,所以,特别是在使用1个金属固定件来固定安装左右邻接的2块外壁板的邻接部分的情况下,形成了只由左右任意一个支撑部72来支撑各个外壁板的背面的状态,因此,在固定安装状态的稳定性方面多少有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一片钢板形成的经过改良的金属固定件,其特点是能够以少量的钢板量来制造,可实现轻量化和低成本化,并且其嵌合部具有足够的强度,可稳定地支撑外壁板。另外,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金属固定件的高稳定性的外壁板施工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金属固定件是用于固定外壁板的金属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在其左右侧部设有在固定安装时与外壁板背面接触的左侧支撑部和右侧支撑部,在由该左侧和右侧的支撑部夹在中央的中间区域,从上方到下方依次设有成为向躯体侧进行固定的固定部的基板部;在固定安装时与外壁板背面接触的中央支撑部;从该中央支撑部的下端延伸出来,在固定安装时嵌合在外壁板的上下端的嵌合部;和在固定安装时与外壁板背面接触的下侧支撑部,该金属固定件由一片钢板形成,通过使钢板的上方区域的一部分形成向背面侧凹陷的状态来形成所述基板部,而且,通过将钢板的下方区域的一部分切开,并使其形成在表面侧立起的状态,来形成所述嵌合部,在所述嵌合部上,形成有至少1个切口,该切口至少从嵌合部的立起的根部或根部附近延伸到嵌合部的前端,嵌合部前端的在所述切口的一侧部分形成上立部,在所述切口的另一侧部分形成下立部。
上述的金属固定件,由于是通过将成为金属固定件材料的钢板的一部分切开,利用该切开的部分构成嵌合部,所以整体可由一片板构成,与图7所示的以往的金属固定件50相比,可实现轻量化和降低成本。而且,由于构成为嵌合部从支撑部延伸出来的结构,所以,与图8所示的以往的金属固定件70那样的嵌合部73从基板部71延伸出来的结构相比,可缩短嵌合部的长度,因此,尽管嵌合部由一片板构成,也可以发挥充分的强度。
并且,由于由被设置在金属固定件的左右侧部和嵌合部的上下的各个支撑部来支撑外壁板的背面,所以与图8所示的以往的金属固定件70那样只由左右2个支撑部来支撑外壁板背面的结构相比,可更切实地支撑外壁板背面。特别是,在2块外壁板左右邻接的部分上,即使在由一个金属固定件固定双方的外壁板的下端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左右任意一个支撑部和中央部的2个支撑部来支撑各个外壁板,所以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固定安装外壁板。
另外,在嵌合部上形成至少1个从被切开立起的嵌合部的根部或根部附近延伸到嵌合部的前端的切口,通过将该切口的一侧的部分嵌合部的前端向上方进行弯折加工来形成上立部,把切口的另一侧的部分嵌合部的前端向下方进行弯折加工来形成下立部。可分别由该上立部可靠地嵌合上位的外壁板,由下立部可靠地嵌合下位的外壁板。这里,通过将切口的长度设为从嵌合部的根部或根部附近延伸到嵌合部的前端的长度,例如,与形成只到由弯折加工而构成的嵌合部的下立部(或者上立部)的根部附近的切口的方式相比,可尽可能地降低嵌合固定下位外壁板的嵌合部的刚性。通过降低嵌合部的刚性,在外壁板从其背面侧受到风压时,可防止例如因大的负荷作用于与金属固定件嵌合的下位外壁板的核心部的局部上,而导致该核心部损坏的问题。其原因是,在与嵌合部嵌合的外壁板的核心部在承受到大的局部负荷的情况下,刚性小的嵌合部可随着负荷而变形。
另外,本发明的金属固定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是所述切口从嵌合部的立起的根部或根部附近,进一步延伸到所述基板部。
上述的实施方式把形成在嵌合部上的切口长度设为从嵌合部的前端延伸到基板部的长度,进一步降低了嵌合部的刚性。关于切口长度的调整,既要切实防止外壁板的嵌合核心部的损坏,又必须确保嵌合固定外壁板的最低限度的刚性。因此,希望根据这2个要素和所使用的外壁板的重量和材质等来决定适当的切口长度,但切口长度比较长的本实施方式在嵌合固定重量比较轻的外壁板的情况下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金属固定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是在通过把钢板的下方区域的一部分切开并90度立起而形成的嵌合部中,通过把该嵌合部的前端进一步向下方弯折80~90度范围的角度,来形成所述下立部。
在嵌合部的前端的弯折角度较缓的情况下,即,从嵌合部的水平面到下立部的侧面观察的角度为钝角的情况下,容易进行把下位的外壁板的核心部固定安装在金属固定件上的施工。但是,另一方面,为了利用这样的下立部对外壁板进行切实的嵌合固定,希望尽可能地将下立部弯折加工成90度。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把下立部的弯折角度设定为与嵌合部的水平面呈80~90度,可满足切实嵌合固定外壁板的条件。
另外,本发明的金属固定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是所述左侧、右侧以及下测的支撑部中的至少1个支撑部具有从其外侧缘部进一步向外侧延伸的锷部,该锷部与所述基板部位于同一平面上。本实施方式通过使锷部与基板部一同接触躯体侧,使得金属固定件在躯体侧上的固定更为可靠。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了上述金属固定件的外壁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以使所述基板部与躯体侧的固定面接触的状态,在躯体侧固定面上安装多排金属固定件,在至少在上端缘和下端缘具有核心部的外壁板的背面与金属固定件的所述左侧、右侧、中央、下侧的各个支撑部接触;上端缘的核心部被嵌合在位于上位的金属固定件的所述嵌合部中;下端缘的核心部被嵌合在位于下位的金属固定件的所述嵌合部中的状态下,固定安装多排外壁板。
上述的外壁板的施工构造由于实现了金属固定件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所以可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可确保牢固的固定安装状态。另外,由于在固定安装的外壁板的背面形成有通气用空间,所以可防止结露等不良的现象。并且,如上所述,通过在嵌合部上设置了适当长度的切口,确保了嵌合固定外壁板的最低限度的刚性,并且可切实地解决例如因风压等作用在外壁板上而导致该外壁板的嵌合核心部损坏的问题。
并且,本发明的外壁施工构造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是所述外壁板由烧成基材构成。
作为外壁板,至今一般使用烧制类壁板的细刨花板,但由于近年来对外壁板的长期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水泥外装板的性能有限,所以目前正在对烧成基材应用于外壁板的技术进行研究,本申请人也在反复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为由烧成基材构成的外壁板,例如有贴瓷砖的外壁等,其高的耐久性是公知的事实。作为外壁施工构造的一种方式,有一种在被用螺钉固定在躯体表层上的金属固定件上嵌合固定由烧成基材构成的外壁板的构造。根据该构造,可以采用比钉子的固定强度高的螺钉把金属固定件固定在躯体表层上,同时还能够把耐久性高的外壁板嵌合固定在金属固定件的上位和下位上。该金属固定件如上所述,由于形成了适宜长度的切口,所以降低了嵌合部的刚性,利用嵌合部可有效地降低作用于外壁板的风负荷等,因此,耐久性的提高不光靠改善外壁板的材质,从外壁施工构造的方面也可以提高耐久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金属固定件由于整体由一片板构成,所以重量轻、成本低,通过嵌合部和支撑部可牢固地支撑外壁板。因此,本发明的外壁施工构造可长期保持稳定的外壁板的固定安装状态。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金属固定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成为图1所示的金属固定件材料的钢板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金属固定件把外壁板固定安装在构造躯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金属固定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外壁板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金属固定件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金属固定件的另一例的图。
图中10、10a-金属固定件;11-基板部;12L-左侧支撑部;12R-右侧支撑部;12C-中央支撑部;12U-下侧支撑部;13-锷部;21-嵌合部;22-上立部;23-下立部;40-外壁板;100-成为金属固定件的材料的钢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金属固定件和使用了该金属固定件的外壁施工构造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金属固定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使用了图1所示的金属固定件的外壁施工构造的立体图。
图1所示的金属固定件10在其左右侧部上设有在进行固定安装时与外壁板背面接触的左侧支撑部12L和右侧支撑部12R。另外,在由左侧和右侧的支撑部12L、12R夹在中央的中间区域上,从上至下设有成为向躯体侧进行固定的固定部的基板部11;在进行固定安装时与外壁板的背面接触的中央支撑部12C;在固定安装时嵌合在外壁板的上下端的嵌合部21;和在固定安装时与外壁板的背面接触的下侧支撑部12U。
金属固定件10例如采用一片不锈钢板或合金电镀钢板等通过冲裁、深冲、弯折加工而形成。图2表示成为金属固定件10材料的钢板。该钢板的厚度约为1.0mm,通过使用这种稍厚的钢板,可确保金属固定件10的刚性。另外,为了表示钢板100的各个部分与成形后的金属固定件10的哪部分对应,对于图1中的金属固定件10的各个部分的符号,在图2中添加了括号来表示。
下面,说明金属固定件10的制造方法的一例。首先,对预先形成了固定用螺钉孔31和切口N的钢板100(参照图2)进行冲裁。在钢板100的下方区域100B中,切口N被设置成从俯视角度看去的大致U字形,由该切口N所包围的部分在加工后成为金属固定件10的嵌合部21即延伸部102。延伸部102在其前端具有在加工后成为嵌合部21的上立部22或下立部23的3个突出部102a、102b、102c;分别穿过突出部102a、102b之间和突出部102b、102c之间而形成的各个切口24a、24a,具有从各个突出部的前端到其根部的长度。
然后,通过沿着图2的双点划线对钢板100实施深冲加工,使钢板100的一部分隆起,形成位于钢板100的左右两侧的左侧支撑部12L和右侧支撑部12R,以及位于钢板100下方区域100B的中央支撑部12C和下侧支撑部12U。结果,在钢板100的上方区域100A的中央部分101,形成呈向背面侧凹陷数mm程度的状态的基板部11,而且在所述左侧、右侧以及下侧的各个支撑部12L、12R、12U的外侧缘部上形成锷部13。另外,在上述深冲加工时可形成膨出部32,并且还可形成未图示加强肋。
接下来,把预先形成在钢板100下方区域B中的上述延伸部102沿着其上边(图2的虚线L1)向表面侧直角弯折,并且把延伸部102前端的左右突出部102a、102c沿着图2中的虚线L2a、L2c向斜上方弯折,形成上立部22、22,另外,把延伸部102前端的中央的突出部102b沿着图2的虚线L2b向斜下方弯折,形成下立部23。例如,可将在形成上立部22时的弯折角度θ1(图1中的θ1)设定为100度左右,将在形成下立部23时的弯折角度θ2(图2中的θ2)设定为80~90度左右。这样,可形成呈沿着被固定安装的外壁板上下端的核心部的形状的嵌合部21。
下面,对使用了上述金属固定件10的外壁施工构造进行说明。图3表示使用金属固定件10固定安装了图6所示的外壁板40的状态。图4是图3的IV-IV剖面图。在本例中,利用螺钉3,隔着防水纸P和躯体表层2,通过形成在基板部11上的螺钉孔31将金属固定件10固定在构造躯体1上。此时,进行定位,使金属固定件10的嵌合部21外嵌合在位于下位的下外壁板40A的上端缘的核心部44上,在该状态下通过螺钉孔31进行固定。另外,在下外壁板40A上端缘的核心部44的根部附近,为了防止漏水,预先设置防水填充剂材料4。
将所需要数量的金属固定件10在水平方向以同样的方法按照规定的间隔进行了固定,然后,在横方向上配置需要数量的位于上位的上外壁板40B,并且使其下端缘的核心部42,内嵌合在金属固定件10的嵌合部22的部分内,然后,把这样配置的上外壁板40B作为下外壁板,进一步与上述同样地将金属固定件10装配在其上端缘的核心部44中,然后用螺钉固定。然后,通过反复进行所需要排数的相同的工序,来完成本发明的外壁施工构造。
在上述的外壁施工构造中,利用金属固定件10的嵌合部21和各个支撑部12L、12R、12C、12U来稳定地支撑外壁板40。另外,在外壁板40的背面与躯体表层2之间,由于由金属固定件10的各个支撑部12L、12R、12C、12U形成了与其高度相应的空间S,所以使外壁板背面侧的通风良好,因而可防止结露等不良的现象。另外,本发明的外壁施工构造尽管金属固定件的重量轻,但具有良好的金属件强度,可长期保持稳定的固定安装状态。另外,作为外壁板,优选使用由烧成基材构成的外壁板,例如可使用陶板。
图5是表示金属固定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立体图。该实施方式的金属固定件10a,在上立部22与下立部23之间的切口24b一直延伸到基板部11。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其切口长度加长的部分可相应地降低嵌合部的刚性,对于受外力作用的外壁板可提高变形性能。另外,在金属固定件10a中,也可以把θ1设定为100度,把θ2设定为80~90度左右。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其具体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是在本发明的主导技术构思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都属于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固定件,用于外壁板的固定安装,其特征在于,在其左右侧部设有在固定安装时与外壁板背面接触的左侧支撑部和右侧支撑部,在由该左侧和右侧的支撑部夹在中央的中间区域,从上方到下方依次设有成为向躯体侧进行固定的固定部的基板部;在固定安装时与外壁板背面接触的中央支撑部;从该中央支撑部的下端延伸出来,在固定安装时嵌合在外壁板的上下端的嵌合部;和在固定安装时与外壁板背面接触的下侧支撑部,该金属固定件由一片钢板形成,通过使钢板的上方区域的一部分形成向背面侧凹陷的状态来形成所述基板部,而且,通过将钢板的下方区域的一部分切开,并使其形成在表面侧立起的状态,来形成所述嵌合部,在所述嵌合部上,形成有至少1个切口,该切口至少从嵌合部的立起的根部或根部附近延伸到嵌合部的前端,嵌合部前端的在所述切口的一侧部分形成上立部,在所述切口的另一侧部分形成下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从嵌合部的立起的根部或根部附近,进一步延伸到所述基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把钢板的下方区域的一部分切开并90度立起而形成的嵌合部中,通过把该嵌合部的前端进一步向下方弯折80~90度范围的角度,来形成所述下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属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右侧以及下测的支撑部中的至少1个支撑部具有从其外侧缘部进一步向外侧延伸的锷部,该锷部与所述基板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5.一种外壁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以使所述基板部与躯体侧的固定面接触的状态,在躯体侧固定面上安装多排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属固定件,在至少在上端缘和下端缘具有核心部的外壁板的背面与金属固定件的所述左侧、右侧、中央、下侧的各个支撑部接触;上端缘的核心部被嵌合在位于上位的金属固定件的所述嵌合部中;下端缘的核心部被嵌合在位于下位的金属固定件的所述嵌合部中的状态下,固定安装多排外壁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壁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板由烧成基材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固定件和使用该金属固定件的外壁板施工构造。该金属固定件(10)由一片钢板形成,在其左右侧部设有固定时与外壁板背面接触的左侧和右侧的支撑部(12L、12R),在该左侧和右侧的支撑部(12L、12R)之间的中间区域,从上到下设有成为向躯体侧进行固定的固定部的基板部(11);在固定时与外壁板背面接触的中央支撑部(12C);在固定时嵌在外壁板的上下端的嵌合部(21);和在固定时与外壁板背面接触的下侧支撑部(12U)。在构成嵌合部(21)的上立部(22)和下立部(23)之间形成有可降低嵌合部(21)刚性的切口(24a)。由此可稳定地支撑外壁板,并且可确保外壁板与躯体之间的空气的流通。
文档编号E04F13/00GK1837539SQ20061005989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2日
发明者伊藤恒明 申请人:日吉华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