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澄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216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斜板澄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灰乳连续增浓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斜板澄清器。
背景技术
间歇式灰乳增浓设备存在占地面积大、劳动强度大且不能连续沉降、澄清等缺陷。为此,现实生产需要一种可连续增浓、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沉降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间歇式增浓设备技术上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由几组倾斜成一定角度,间隔合理,平行排列的薄板。待增浓的浆料从底部进入薄板区,在板间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完成增浓澄清的操作,机械化程度高,可连续生产的斜板澄清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斜板澄清器,包括筒体,位于筒体下的支承装置,位于筒体上方的搅拌器传动装置,以及位于筒体上的进浆布液口和底部浓浆出口。筒体内上方嵌装有数组斜板,该斜板用支撑体支撑;筒体内的下方设有中心导料筒;简体的下端是便于浓浆聚集的锥体结构,该锥体部位设有刮板式搅拌器。
依照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嵌装于筒体内部的数组与水平倾斜成一定角度,板间保持一定距离,平行排列的薄板组成。该斜板组形成固液分离的澄清区。具有效率高、占地小、连续操作的特点。待澄清的含固悬浮液从顶部进浆口进入器内,由中心导料筒将浆液引流至澄清器的下部,浆液自器内上升,经过斜板澄清区,完成增浓澄清过程。清液由顶部侧管口导出,浓浆自底部管口排放。锥底部分设有刮板式搅拌器,以防止底部浓浆的粘壁结疤现象。经市场使用的相关数据证明,本实用新型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可连续生产、工艺参数易调节控制、劳动强度底、密封性好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设斜板组;改进进浆布料装置;设置刮板式搅拌器。
如图1本实用新型由搅拌器传动装置1;进浆布液扣2;清液出口3;斜板4;筒体5;中心导料筒6;支撑装置7;浓浆出口8;检查孔9;内支撑10;检查孔11;锥体12;刮板式搅拌器13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筒体5由支承装置7支撑。筒体5的上端安装搅拌器传动装置1,搅拌器传动装置1与筒体5相通。筒体5的上端一侧设有进浆布液口2,另一侧设有检查孔9。筒体5的上方一侧有与其相通的清液口3。筒体5内上方嵌装有数组水平倾斜成一定角度,板间保持一定距离,平行排列的斜板4,该斜板4是薄金属板用支撑体10支撑,多块斜板4组成斜板组,为斜板澄清区,支撑体10固定在筒体5内。筒体5内的下方设有中心导料筒6,中心导料筒6是喇叭形结构。筒体5的下端是锥体12,为了避免沉降的浓度在器底的堆积结疤在锥体12的锥底部分设有刮板式搅拌器13和浓浆出口8。筒体5的下部有便于维修检查孔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先用供浆泵由进浆布液口2往筒体5内注入浆液,待浆液在器内没过中心导料筒6的下口截面时,开动搅拌器传动装置1使其带动刮板式搅拌器13运转,继续注入浆液。当器内液面到达斜板澄清区时,控制注浆流量,直至在澄清器顶部检查孔9观察溢流液为清液,并顺利从清液口3排出,同时加大注浆的流量,随时观察与测定清液和浓浆的指标,使进浆流量和浓浆、清液排放流量能在给定的原始浆液条件下达到一个较固定的匹配比例、正常运转。
权利要求1.一种斜板澄清器,包括筒体,位于筒体下的支承装置,位于筒体上方的搅拌器传动装置,以及位于筒体上的进浆布液口和底部的浓浆出口,其特征在于,筒体内上方嵌装有数组斜板,该斜板用支撑体支撑;筒体内的下方设有中心导料筒;筒体的下端是便于浓浆聚集的锥体结构,该锥体部位设有刮板式搅拌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板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装于筒体内部的数组斜板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板与板间有间距,平行排列的薄板。
专利摘要一种斜板澄清器,属于灰乳连续增浓设备。包括筒体,位于筒体下的支承装置,位于筒体上方的搅拌器传动装置,以及位于筒体上的进浆布液口和底部的浓浆出口。筒体内上方嵌装有数组斜板,该斜板用支撑体支撑;筒体内的下方设有中心导料筒;筒体的下端是锥体便于浓浆聚集,该锥体部位设有刮板式搅拌器。经市场使用的相关数据证明,本实用新型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可连续生产、工艺参数易调节控制、劳动强度底、密封性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B28C1/06GK2895003SQ20062002446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9日
发明者霍殿龙, 曲翠敏, 李海涛 申请人:唐山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