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42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熔制玻璃配合料的热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玻璃 池炉。
背景技术
不论是马蹄焰式、横火焰式、换热式池炉等火焰窑,还是全电容窑的熔化池,为了 保证容积侧壁都设计的很高。经本发明人长期调査研究发现侧壁与玻璃液热交换较为 强烈,大量热量会通过侧壁散失,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同时,侧壁附近的玻璃液在 将热量传递给侧壁时,玻璃液会明显降低温度,从而增加玻璃液重度,形成有害的下沉 流,影响生产效率和玻璃液质量;特别是流液洞设置在侧的底部,流液洞对其上方的池 壁危害较大;另外,侧壁附近的玻璃液的下沉流会加剧侵蚀池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髙效节能型玻璃池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包括熔化池,熔化池包括侧壁、底壁 和流液洞,其特别之处在于底壁中部设置有向下出料的流液洞,侧壁高度缩短,底壁为 自四周侧壁至流液洞向下倾斜的倾斜底壁。如此设计,高度縮短的侧壁大大縮小了与玻 璃液的热交换面积,从而能显著减少热量损失,进而减少有害下沉流和防止玻璃液对池 壁的危害。虽然垂直侧壁高度显著减小,减少了池容积,但倾斜底壁比平底池又能相应 增加池容积和深度,所以,采用该设计不会影响池容量。设在底壁中部的流液洞能够远 离四周池壁,且取最深处的玻璃液,能提高玻璃液质量。因此,其具有高效节能,玻璃 液质量好,池壁寿命长的优点。
作为优化,倾斜底壁中部制有带流液洞的水平底壁,倾斜底壁自四周侧壁向下倾斜 至水平底壁。如此设计,水平底壁的引入与全倾斜底壁的结构形式相比能显著增加池容
作为优化,侧壁为高度縮短的矮壁,倾斜底壁的垂直高度大于或等于侧壁垂直高度。 如此设计,更有利于保证生产效率和玻璃液质量。
作为优化,倾斜底壁为阶梯形倾斜底壁,或斜面形倾斜底壁,或由上段阶梯形倾斜 底壁和下段斜面形倾斜底壁组合而成。如此设计,阶梯形倾斜底壁方便加大下沉度,方 便制作。斜面形倾斜底壁造价低。
作为优化,倾斜底壁的垂直高度是侧壁垂直高度的1-9倍。如此设计,最有利于保 证生产效率和玻璃液质量。
釆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高效节能, 玻璃液质量好,池壁寿命长的优点。


图1是本发明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竖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竖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作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包括熔化池,熔化池包括 侧壁l、底壁和流液洞2,底壁中心设置有向下出料的流液洞2,侧壁l是高度縮短的矮 壁,底壁为自四周侧壁至流液洞2向下倾斜的倾斜底壁3。倾斜底壁3的垂直高度大于或 等于侧壁1垂直高度。
实施例二,如图3和4所示,本发明本发明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包括熔化池,熔化 池包括侧壁l、底壁和流液洞2,底壁中心设置有水平底壁4,水平底壁4上有向下出料 的流液洞2,侧壁1是高度缩短的矮壁,四周侧壁1与水平底壁4之间有向下倾斜的倾斜 底壁3。倾斜底壁3的垂直高度是侧壁1垂直高度的1-9倍。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包括熔化池,熔化池包括侧壁底壁和流液洞,其特征在于底壁中部设置有向下出料的流液洞,侧壁高度缩短,底壁为自四周侧壁至流液洞向下倾斜的倾斜底璧
2.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其特征在于倾斜底壁中部制有带流液 洞的水平底壁,倾斜底壁自四周侧壁向下倾斜至水平底壁
3.利要求1或2所述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其特征在于侧壁为高度縮短的矮 壁,倾斜底壁的垂直高度大于或等于侧壁垂直高度
4.权利要求3所述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其特征在于倾斜底壁为阶梯形倾斜底 壁,或斜面形倾斜底壁,或由上段阶梯形倾斜底壁和下段斜面形倾斜底壁组合而成
5.权利要求3所述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其特征在于倾斜底壁的垂直高度是侧 壁垂直高度的l-9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玻璃池炉,为解决现有玻璃池炉浪费能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其包括熔化池,熔化池包括侧壁、底壁和流液洞,底壁中部设置有向下出料的流液洞,侧壁高度缩短,底壁为自四周侧壁至流液洞向下倾斜的倾斜底壁。倾斜底壁中部制有带流液洞的水平底壁,倾斜底壁自四周侧壁向下倾斜至水平底壁。侧壁为高度缩短的矮壁,倾斜底壁的垂直高度大于或等于侧壁垂直高度。倾斜底壁为阶梯形倾斜底壁,或斜面形倾斜底壁,或由上段阶梯形倾斜底壁和下段斜面形倾斜底壁组合而成。其具有高效节能,玻璃液质量好,池壁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C03B5/00GK101362625SQ20071014328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9日
发明者卢爱民 申请人:卢爱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