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砼用内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47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现浇砼用内模的制作方法
一种现浇砼用内模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浇砼用内模。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现浇空心楼板成孔构件为永久芯模,如纸管、塑料管、金属波纹 管、芯模轻质材料等,这些管状芯模或构件主要考虑抽空砼,减小楼板重量。如申请人于 1999年11月29日申请的专利号为ZL99249798. 1、名称为"钢筋砼填充用纤维增强型薄壁构件 "实用新型专利,它公开了一种薄壁模壳构件,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上板、周围侧 壁、下底围成多面体空腔,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内含有纤维增强物。又如申请人于2001年 11月23日申请的申请号为01140106.0、公开号为CN1356442、名称为"一种现浇钢筋砼楼板 用空腔结构模壳"发明专利申请,它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上板、周围侧壁、下底 围成多面体空腔模壳构件,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内含有纤维或钢丝网等增强物,这种构件 在施工中一般采用的都是上压顶抗浮或抱箍抗浮或捆绑抗浮,这种抗浮不但定位不准确,材 料用量多,抗浮件复杂,环节多,步骤繁琐,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现浇钢筋砼用内模已为
急、"^"。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砼用内模,具有定位准确,限浮限窜,材料极少,系浮 拉件少,环节少,简单直接,只有一个系浮拉件就可以解决窜、浮等系列问题,模板穿孔小 ,破损少、施工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有上壳和下壳,上壳由上板和侧壁组成 ,下壳由下板和侧壁组成,上壳和下壳对合连接构成芯模,芯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撑件, 其特征在于在上壳或/和下壳上设置有系浮拉件,系浮拉件固结在上壳或/和侧壁或/和下壳 上,并穿过上壳或/和下壳或/和内撑件外露。首先,芯模是由上壳和下壳拼合而成,方便在 芯模内设置内撑件,而且方便制作上壳和下壳,提高了生产速度;当芯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 内撑件,内撑件加强了芯模的强度,改善了芯模的受力性能,使芯模不易破损,芯模设置有 系浮拉件,系浮拉件穿过轻质材料块从芯模下底向下伸出,下底面单点系浮拉件在混凝土料 浆浇注时,芯模易自平衡,能有效控制前后左右窜动、上下浮动,相比芯模上压顶抗浮或抱 箍抗浮或捆绑抗浮,有定位准确,限浮限窜,材料极少,系浮拉件少,环节少,简单直接,只有一个系浮拉件就可以解决窜、浮等系列问题;同时,模板穿孔小,破损少,并且提高了 施工的质量,简化了施工程序,节约了施工步骤,有利于节约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在 过去人们一直采用的是捆、绑、压等方法来解决填充件的窜、浮等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 申请人:发明了利用中点系浮的技术,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现浇钢筋砼空心楼盖 、屋盖、基础底板、墙体、空腹桥梁中使用,尤其适用于现浇钢筋砼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为铁丝或索或绳或条带。这样,系浮拉件为铁丝或索或绳 或条带,材料多样化,便于在芯模制作时就地取材,节约资源,同时,这些材料的系浮拉件 在穿过模板后,十分方便绑扎固定。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为柔软的线状材料。这样,系浮拉件为柔软的线状材料, 在芯模运输时,不占用运输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芯模在运输过程中不易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为可折收材料。这样,系浮拉件为可折收材料,在芯模运 输时,系浮拉件折收起来,不占用运输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芯模在运输过程中不 易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为至少两个环圈连成。这样,系浮拉件为至少两个环圈连 成,使其可以随意转动,不但有利于搬运、运输,同时,在系浮拉件穿过施工模板时,通过 在露出模板的环圈中穿钢筋、木条等条状物或锁件,达到芯模的抗浮拉效果。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上有上浮止位装置。这样,系浮拉件上有上浮止位装置, 能够准确定位系浮拉件的长度,通过系浮拉件的长度来控制芯模下现浇砼的厚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上有拉件易断构造。这样,系浮拉件上有拉件易断构造, 在施工完成后,通过易断构造,不但可以回收模板下伸出的系浮拉件,还可以方便模板拆卸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上配有系浮拉件定位装置。这样,系浮拉件上配有系浮拉 件定位装置,当系浮拉件穿过模板后,定位装置起到定位系浮拉件的作用,在施工需要时, 通过调整系浮拉件的定位装置,控制系浮拉件的作用部位的长度,以此来调节芯模底部现浇 砼的厚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定位装置为止回定位装置。这样,定位装置为止回定位装置,可以 拉紧系浮拉件,使芯模不易左右上下移位或窜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为一根或二根或多根相邻区域的合拢形成集束的系浮拉件 。这样,系浮拉件为一根或二根或多根相邻区域的合拢形成集束的系浮拉件,有利于系浮拉 件更好的拉住芯模,使芯模能更好的保持平衡。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外套有砼厚度装置。这样,系浮拉件外套有砼厚度装置, 可以通过该装置控制芯模下现浇砼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从而提高现浇砼楼板的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或者施工模板上设置有引导系浮拉件穿过施工模板上设置 的孔洞的引导装置。这样,系浮拉件或者施工模板上设置有引导系浮拉件穿过施工模板上设 置的孔洞的引导装置,使系浮拉件通过引导装置引导后,更容易穿过模板,提高了施工速度 ,当系浮拉件穿过模板后,将引导装置拆除,引导装置可以是系在系浮拉件件上的绳、线、 索、铁丝、钢丝等,也可以是模板孔洞部位向上穿出的套管、绳索、 一端带卡件或箍件的铁 丝、钢丝、钢筋,还可以是带弯勾的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上有至少一个定位穿孔。这样,系浮拉件上有至少一个定 位穿孔,通过定位穿孔来调整系浮拉件的作用部位的长度和固定系浮拉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为齿条状。这样,系浮拉件为齿条状,当它和扣件等配合 使用时,可以起到止回的作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的上底面或/和周围侧面或/和下底上设置有至少二个撑脚。这 样,当芯模的上底面设置有至少二个撑脚时,可以通过撑脚来控制芯模上部现浇砼板的厚度 ;当芯模的周围侧面设置有至少二个撑脚时,可以通过撑脚来控制芯模与芯模之间的间距, 使芯模与芯模之间的现浇肋的宽度成定值,同时有效防止了芯模的左右窜动;当芯模的下底 上设置有至少二个撑脚时,可以配合系浮拉件更好的控制芯模下部的现浇砼板的厚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为空心构件。这样,当芯模为空心构件应用到楼板中时,可以 减轻楼板的整体重量,同时其空心部位还起到了消音隔热的效果。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为实心轻质构件。这样,实心轻质芯模可以为空心构件中空心 部位填充轻质材料、为整块的轻质材料、为多块轻质材料拼合而成、为轻质材料为包裹硬质 外壳或者为轻质材料包膜。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底面、周围侧面和下底内设置有增强物。这样,当上底面、周围 侧面和下底内设置有增强物,也可以是只有上底面、周围侧面或下底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内设 置有增强物时,加强了芯模的强度,使其不易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内设置的内撑件中有增强物露出。这样,加强了芯模的强度, 改善了它的受力性能,施工时,外露的增强物与现浇砼结合,还增强了楼板的受力性能,当 系浮拉件固结或是系在加劲肋、加劲杆或加强筋上时,还分散了系浮拉力。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内撑件为加劲肋、加劲杆或者加强筋中的一个或组合。这样,内撑 件为加劲肋、加劲杆或者加强筋中的一个或组合,增加了芯模的强度,使其不易破损。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上设置有倒角、凹槽、凹坑、孔洞、凸台模块、凸条、弧形角 阳角或者阴角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当芯模应用于现浇砼楼盖中后,现浇砼浇入倒角、凹槽 、凹坑、孔洞或者阴角中,相应可形成局部的现浇砼加强构造;模壳构件上设置的凸台模块 、凸条、阳角可将楼盖中不受力的砼抽空,进一步减轻楼盖自身的重量,节约砼的用量,降 低楼盖的成本,同时也改善楼盖的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倒角、凹槽、凸条、弧形角或阴角自身或相互组合呈正交、斜交、 平行或立交设置。这样,倒角、凹槽、凸条、弧形角或阴角自身或相互组合呈正交、斜交、 平行或立交设置,芯模应用到现浇砼楼板中后,形成了交错的加强构造,多种结构的组合, 加强了楼盖的强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的至少一个模壁面为波纹面、折线面、曲面、糙面、平面或异 形面。这样,芯模的至少一个模壁面为波纹面、折线面、曲面、糙面、平面或异形面,当芯 模应用到现浇砼楼盖中时,增强了芯模与现浇砼之间的黏结,使芯模与现浇砼更好的连接为 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的模壁为水泥纤维、水泥钢丝、金属或者塑料的模壁。这样, 芯模的模壁为水泥纤维、水泥钢丝、金属或者塑料的模壁,各种不同材料的芯模,能满足各 种不同施工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上设置有钢筋的垫条或垫块。这样,芯模上设置有钢筋的垫条 或垫块,通过垫条或垫块,使得楼盖的钢筋更容易铺设,而且能控制所铺设的钢筋距离芯模 的位置基本相同。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叠合板。这样,芯模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叠合 板,这样,芯模生产制作更方便,同时,还具有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等特点,相应芯模 在码放、运输和施工安装过程中更不易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系浮拉件由叠合板中伸出。这样,系浮拉件由叠合板中伸出,叠合 板起到了分散承力部件的作用,将系浮拉力传递到芯模上,防止芯模应力集中破坏,使得芯 模不易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底面、周围侧面和下底内设置的增强物相互锚固于相邻构件内。 这样,上底面、周围侧面和下底内设置的增强物相互锚固于相邻构件内,增强物伸入相邻的 各构件的基体内相互拉结,使芯模的整体性更好,强度更高,刚度更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增强物露出芯模外。这样,增强物露出芯模外,当芯模应用到现浇 砼楼盖中时,增强物与现浇砼有极的结合在一起,加强了芯模与现浇砼之间的连接,有利于它们连接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叠合板外露增强物锚固在相邻壁体内。这样,叠合板外露增强物锚 固在相邻壁体内,使得叠合板与相邻壁体连接得更好,保证了芯模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孔洞为预制的空心杆件,空心杆件的两端口与芯模的外壁外部相连 通,形成连通的孔洞。这样,孔洞为预制的空心杆件,空心杆件的两端口与芯模的外壁外部 相连通,形成连通的孔洞,当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从空洞中流入,增强了芯模与现浇砼之 间的整体性能,提高了楼板的结构性能,同时,由于是通孔,所以当混凝土从芯模四周侧面 浇注时,使芯模底板下的空气能够从孔洞中排出,提高了施工质量,楼盖的质量也得到了加 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上设置的凹槽与空心杆件的连通的孔洞连接相通。这样,芯模 上设置的凹槽与空心杆件的连通的孔洞连接相通,当浇注混凝土时,现浇砼在凹槽部位形成 加强筋或者暗肋,孔洞部位则形成加劲支撑杆,两者连通则形成了杆与肋的结构,改善了楼 盖的受力性能;同时凹槽的设置还增强了芯模与现浇砼之间的连接,保证了楼盖的整体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内设置有电线管、风管或者水管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当芯模 内设置有电线管、风管或者水管中的至少一个,电线管、风管或者水管预先设置在芯模内, 使施工时不需要再在芯模上钻孔,保证了芯模的整体性能,同时,不用再在楼板外设置电线 管、风管或者水管,提高了建筑物的空间使用率,可降低层高,节约了建筑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上设置有连接芯模构成芯模组件的连接件伸出。这样,芯模上 设置有连接芯模构成芯模组件的连接件伸出,通过连接件使多个芯模连接为一体,在施工中 保证了芯模之间的间距,同时增强了芯模之间的整体性,改善了楼盖的受力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芯模的外壁面为硬质层,硬质层为水泥浆层、水泥纤维层或者薄钢 板。这样,芯模的外壁面为硬质层,硬质层为水泥浆层、水泥纤维层或者薄钢板,使得芯模 外壁不易破损。


图l是本发明实施例l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1 o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ll是本发明实施例ll的结构示意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26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27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28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29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30的结构示意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31的结构示意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32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实施例33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实施例3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有上壳1和下壳2,上壳1由上板3和侧壁4组成,下壳2由下板5 和侧壁4组成,上壳1和下壳2对合连接构成芯模,芯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撑件7,其特征在 于在上壳l或/和下壳2上设置有系浮拉件6,系浮拉件6固结在上壳l或/和侧壁4或/和下壳2上 ,并穿过上壳l或/和下壳2或/和内撑件7外露。图l是本发明实施例l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 中,l为上壳,2为下壳,3为上板,4为侧壁,5为下板,6为系浮拉件,7为内撑件,各附图 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包括有上壳1和下壳2,上壳1由上板3和侧壁4组 成,下壳2由下板5和侧壁4组成,上壳1和下壳2对合连接构成芯模,芯模内设置有内撑件7, 其特征在于在上壳1上设置有系浮拉件6,系浮拉件6固结在内撑件7上,并穿过下板5外露。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为铁丝或索或绳或条带。如图1所示,系浮拉件6 为铁丝,如图4所示,系浮拉件6为条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为柔软的线状材料。如图1所示,系浮拉件6为柔 软的线状材料。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为可折收材料。如图4所示,系浮拉件6为可折收 材料。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为至少两个环圈连成。如图2所示,系浮拉件6为 多个环圈连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上有上浮止位装置8。如图3所示,系浮拉件6上有 上浮止位装置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上有拉件易断构造9。如图4所示,系浮拉件6上有 拉件易断构造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上配有系浮拉件定位装置10。如图5所示,系浮拉 件6上配有系浮拉件定位装置1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10为止回定位装置。如图6所示,定位装置10为止 回定位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为一根或二根或多根相邻区域的合拢形成集束的 系浮拉件。如图7所示,系浮拉件6为三根相邻区域的合拢形成集束的系浮拉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外套有砼厚度装置11。如图8所示,系浮拉件6外 套有砼厚度装置ll。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穿过下底3的孔洞12。如图9所示,系浮拉件6穿过 下底3的孔洞12。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从下底3内穿出。如图8所示,系浮拉件6从下底3 内穿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系在下底3上的内部构件上。如图16所示,系浮拉 件6系在下底3上的内部构件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固结在下底3上的内部构件内。如图11所示,系浮 拉件6固结在下底3上的内部构件内。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穿过下底3上的内部构件中的孔洞或管孔。如图9 所示,系浮拉件6穿过下底3上的内部构件中的管孔,如图10所示,系浮拉件6穿过下底3上的 内部构件中的孔洞。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上有至少一个定位穿孔。如图5所示,系浮拉件6 上有多个定位穿孔。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为齿条状。如图6所示,系浮拉件6为齿条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的上板3或/和侧壁4或/和下板5上设置有至少二个撑脚
13。如图11所示,芯模的下板5上设置有撑脚13。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为空心构件。如图11所示,芯模为空心构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为实心轻质构件。如图12所示,芯模为实心轻质构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3、侧壁4和下板5内设置有增强物14。如图13所示,上
板3、侧壁4内设置有增强物1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内撑件7中有增强物14露出。如图14所示,芯模内撑件
7中有增强物14露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撑件7为加劲肋15、加劲杆16或者加强筋17中的一个或组 合。如图15所示,内撑件7为加劲肋15,如图16所示,内撑件7为加劲杆16,如图17所示,内 撑件7为加强筋1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上设置有倒角18、凹槽19、凹坑20、孔洞12、凸台模块 21、凸条22、弧形角23、阳角24或者阴角25中的至少一种。如图15所示,芯模上设置有倒角 18;如图16所示,芯模上设置有凹槽19;如图17所示,芯模上设置有凹坑20;如图18所示, 芯模上设置有孔洞12;如图19所示,芯模上设置有凸台模块21、阳角24;如图20所示,芯模 上设置有弧形角23;如图21所示,芯模上设置有凸条22、、阴角2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倒角18、凹槽19、凸条22、弧形角23或阴角25自身或相互组 合呈正交、斜交、平行或立交设置。如图21所示,凸条22、阴角25自身、相互组合呈正交、平行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的至少一个模壁面为波纹面、折线面、曲面、糙面、平 面或异形面。如图22所示,芯模的下壳模壁面为糙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的模壁为水泥纤维、水泥钢丝、金属或者塑料的模壁。 如图23所示,芯模的模壁为塑料的模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上设置有钢筋的垫条26或垫块27。如图23所示,芯模上 设置有钢筋的垫条26;如图24所示,芯模上设置有钢筋的垫块2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叠合板28。如图25所示,芯模下壳2 的下底5上设置有叠合板2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由叠合板28中伸出。如图25所示,系浮拉件6由叠 合板28中伸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3、侧壁4和下板5内设置的增强物14相互锚固于相邻构 件内。如图26所示,上板3、侧壁4内设置的增强物14相互锚固于相邻构件内。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增强物14露出芯模外。如图26所示,增强物14露出芯模外。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板28外露增强物14锚固在相邻壁体内。如图27所示,叠 合板28外露增强物14锚固在相邻壁体内。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孔洞12为预制的空心杆件,空心杆件的两端口与芯模的外壁 外部相连通,形成连通的孔洞12。如图27所示,孔洞12为预制的空心杆件,空心杆件的两端 口与芯模的外壁外部相连通,形成连通的孔洞12。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上设置的凹槽18与空心杆件29的连通的孔洞12连接相通 。如图27所示,芯模上设置的凹槽18与空心杆件29的连通的孔洞12连接相通。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上设置有电线管30、风管31或者水管32中的至少一个。 如图28所示,芯模上设置有电线管30、风管31和水管32。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上设置有连接芯模构成芯模组件的连接件33伸出。如图 29所示,芯模上设置有连接芯模构成芯模组件的连接件33伸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的外壁面为硬质层,硬质层为水泥浆层、水泥纤维层或 者薄钢板。如图30所示,芯模的外壁面为硬质层,硬质层为水泥浆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芯模应用到现浇砼空心板中,如图31所示,芯模的上板3外 露,芯模的下板5下设置有辅助系浮拉件6的活动的定位支撑块35;如图32所示,芯模包裹在 现浇混凝土中,其中芯模上板3上的混凝土层的厚度小于下板5下现浇混凝土层;如图33所示,芯模包裹在现浇混凝土中,其中芯模上板3上的混凝土层的厚度大于下板5下现浇混凝土层 ;如图34所示,芯模通过系浮拉件被拉紧设置在施工模板32上,使下板5外露或部分外露。
本发明实施时,先按施工要求安装模板,铺设底面钢筋,接着铺设芯模,并将芯模通过 系浮拉件定位好,再铺设钢筋或暗梁或明梁的钢筋,以及各种管线预埋件,验收合格后浇注 砼,待砼凝结硬化后,养护至规定龄期,拆模即得现浇钢筋砼板。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现浇砼用内模,包括有上壳(1)和下壳(2),上壳(1)由上板(3)和侧壁(4)组成,下壳(2)由下板(5)和侧壁(4)组成,上壳(1)和下壳(2)对合连接构成芯模,芯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撑件(7),其特征在于在上壳(1)或/和下壳(2)上设置有系浮拉件(6),系浮拉件(6)固结在上壳(1)或/和侧壁(4)或/和下壳(2)上,并穿过上壳(1)或/和下壳(2)或/和内撑件(7)外露。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现浇砼用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浮 拉件(6)为铁丝或索或绳或条带。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现浇砼用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浮 拉件(6)为柔软的线状材料。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现浇砼用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浮 拉件(6)为可折收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现浇砼用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浮 拉件(6)为至少两个环圈连成;或者系浮拉件(6)上有上浮止位装置(8);或者系浮拉 件(6)上有拉件易断构造(9);或者系浮拉件(6)上配有系浮拉件定位装置(10);或 者定位装置(10)为止回定位装置;或者系浮拉件(6)为一根或二根或多根相邻区域的合拢形成集束的系浮拉件。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现浇砼用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浮拉件(6)外套有砼厚度装置(11);或者系浮拉件(6)穿过下底(3)的孔洞(12);或 者系浮拉件(6)从下底(3)内穿出;或者系浮拉件(6)系在下底(3)上的内部构件上;或者系浮拉件(6)固结在下底(3)上的内部构件内;或者系浮拉件(6)穿过下底(3)上的内部构件中的孔洞或管孔。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现浇砼用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浮 拉件(6)上有至少一个定位穿孔;或者系浮拉件(6)为齿条状;或者芯模的上板(3)或/ 和侧壁(4)或/和下板(5)上设置有至少二个撑脚(13);或者芯模为空心构件;或者芯模为实心轻质构件;或者上板(3)、侧壁(4)和下板(5)内设置有增强物(14)。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现浇砼用内模,其 特征在于芯模内撑件(7)中有增强物(14)露出;或者内撑件为加劲肋(15)、加劲杆( 16)或者加强筋(17)中的一个或组合;或者芯模上设置有倒角(18)、凹槽(19)、凹坑 (20)、孔洞(12)、凸台模块(21)、凸条(22)、弧形角(23)阳角(24)或者阴角( 25)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倒角(18)、凹槽(19)、凸条(22)、弧形角(23)或阴角( 25)自身或相互组合呈正交、斜交、平行或立交设置;或者的芯模的至少一个模壁面为波纹 面、折线面、曲面、糙面、平面或异形面。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现浇砼用内模,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模的模壁为水泥纤维、水泥钢丝、金属或者塑料的模壁;或者芯模上设置 有钢筋的垫条(26)或垫块(27);或者芯模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叠合板(28);或者系浮拉 件(6)由叠合板(28)中伸出;或者上板(3)、侧壁(4)和下板(5)内设置的增强物( 14)相互锚固于相邻构件内;或者增强物(14)露出芯模外;或者叠合板(28)外露增强物 (14)锚固在相邻壁体内;或者孔洞(12)为预制的空心杆件,空心杆件的两端口与芯模的 外壁外部相连通,形成连通的孔洞(12);或者芯模上设置的凹槽(18)与空心杆件(29) 的连通的孔洞(12)连接相通。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现浇砼用内模,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模上设置有电线管(30)、风管(31)或者水管(32)中的至少一个;或 者芯模上设置有连接芯模构成芯模组件的连接件(33)伸出;或者芯模的外壁面为硬质层, 硬质层为水泥浆层、水泥纤维层或者薄钢板。
全文摘要
一种现浇砼用内模,包括有上壳(1)和下壳(2),上壳(1)由上板(3)和侧壁(4)组成,下壳(2)由下板(5)和侧壁(4)组成,上壳(1)和下壳(2)对合连接构成芯模,芯模(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撑件(7),其特征在于在上壳(1)或/和下壳(2)上设置有系浮拉件(6),系浮拉件(6)固结在上壳(1)或/和侧壁(4)或/和下壳(2)上,并穿过上壳(1)或/和下壳(2)或/和内撑件(7)外露。这样,下底面单点系浮拉件在混凝土料浆浇注时,芯模易自平衡,能有效控制前后左右窜动、上下浮动,只有一个系浮拉件就可以解决窜、浮等系列问题;适用于现浇钢筋砼空心楼盖、屋盖、基础底板、墙体、空腹桥梁中使用,尤其适用于现浇钢筋砼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文档编号E04B5/32GK101418612SQ20071020227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6日
发明者邱则有 申请人:邱则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