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23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高层建筑梁柱节点处的 楼板浇注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物用于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柱体不是连续的,在每层形成 的混凝土楼板上由原钢筋混凝土的位置向上绑扎上层柱体钢筋。在建筑工程 施工中,常会碰到设计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剪力墙、框架柱)混凝土强 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框架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问题,同一层竖向结 构框架柱、附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墙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问题。由于在浇 注本层楼板时,为了实现楼板的整体性,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一致的。但 对于支撑用的此处柱体部位混凝土强度就低于楼板间的柱体强度,其造成的 后果可想而知。
现有以下两种施工方法
1、 采用将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分界处支模拦设,先浇筑高强度等级的混 凝土,待拆模后再浇筑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这样使同层竖向构件,同层水 平构件产生很多施工缝,而影响工程质量;地下室外墙,墙与附墙柱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同,用此方法施工,还易使地下室外墙产生渗漏。
2、 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浇筑,先浇筑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到顶,后浇筑 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但因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为160 180mm,经振 捣后流淌较远,这样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用量会增加很多,工作量大,时间掌 握不好,时间长了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边缘混凝土已经终凝,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还未覆盖浇筑,就会使高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界处产生冷缝,影响工 程质量;时间过短,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还未初凝,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就
已经覆盖浇筑好,易造成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混入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部位, 而降低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工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提高楼板处柱体强度的梁柱节点不同强 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方法。
本实用新型在具有钢筋的梁柱节点的四周竖向设置密目钢丝网,在密目 钢丝网的内侧设置混凝土,在密目钢丝网的外侧设置楼板混凝土,所述密目 钢丝网内侧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密目钢丝网外侧的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本实用新型简单、易于施工,可大大提高楼板上梁柱节点的强度,使高 强度等级的附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降低,水平结构梁板、柱节点处高强度 等级的柱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降低,不浪费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高低强 度等级混凝土交界处不产生施工缝,不形成冷缝,结合密实,确保了工程质
所述密目钢丝网和梁柱柱边的距离为50士5cm,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 进一步保障梁柱体的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 钢筋工程
钢筋制作绑扎必须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进行,绑扎成型后,严禁踩踏。
2、 密目钢丝网安装
在梁柱节点处、距柱边约50士5cm,在四周固定竖向密目钢丝网。为了 分割高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同时又能使两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结合为一体,密目钢丝网网孔为5X5 8X8mm,钢丝直径为0.5 0.9mm。
3、 浇注楼板混凝土
采用符合楼板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地泵对钢丝网以外的楼板进行浇注, 同时,采用塔吊、吊篮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柱混凝土对钢丝网以内的 梁柱节点进行浇注。梁柱节点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即混凝土初凝前再 振捣一次,增强交界面混凝土的密实度。
4、 养护
混凝土浇筑12后即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 不少于14天。
5、 成型
如图1所示,在具有钢筋的梁柱节点1的四周竖向设置密目钢丝网2, 在密目钢丝网2的内侧设置混凝土 3,在密目钢丝网2的外侧设置楼板混凝 土4,成型后的密目钢丝网2内侧的混凝土3强度等级高于密目钢丝网2外 侧的楼板混凝土强度4等级。
权利要求1、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具有钢筋的梁柱节点的四周竖向设置密目钢丝网,在密目钢丝网的内侧设置混凝土,在密目钢丝网的外侧设置楼板混凝土,所述密目钢丝网内侧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密目钢丝网外侧的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目 钢丝网和梁柱柱边的距离为50士5cm。
专利摘要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在具有钢筋的梁柱节点的四周竖向设置密目钢丝网,在密目钢丝网的内侧设置混凝土,在密目钢丝网的外侧设置楼板混凝土,所述密目钢丝网内侧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密目钢丝网外侧的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本实用新型简单、易于施工,可大大提高楼板上梁柱节点的强度,使高强度等级的附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降低,水平结构梁板、柱节点处高强度等级的柱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降低,不浪费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界处不产生施工缝,不形成冷缝,结合密实,确保了工程质量。
文档编号E04B1/20GK201228395SQ20082003758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5日
发明者周心林, 成 孙, 化 强 申请人:江苏江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