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89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物防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建筑物防震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防震结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能使建筑物防止地震毁坏的建筑结构,属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任何建筑物在设计施工中都有抗御地震的要求,现在大多数建筑设计都是加强建筑物基础与主体的连接强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性,来抵御地震带来
的危害,这种设计标准较低,要求当发生烈度为9度以下的地震时建筑物不倒。如何有效地防止高烈度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坏一直是建筑行业的专家们苦心研究的课题。 ..'.
申请号为200320105021. 7名称为的"滚动式建筑物防震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滚动式建筑物防震装置,由上、下滚盘和滚球构成。该方案的缺点在于滚球的承载时载荷集中,采用多个这种装置对建筑物的基础与主体之间的平面度、刚性要求极高,否则会使滚球受力不均,施工难度极大,且不能防止地震的竖向加速度对建筑物的破坏。
专利200320105021. 7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建筑物隔震支座,虽具有竖向承载力高、整体性能稳定的优点,但无法应对较大的振幅,更无法使建筑物复位。
地震波非常复杂,无论波形、振幅、频率、方向、波速、加速度以及地震波的反射波都难以预测和防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采取一种能够将建筑物主体与地震波隔离的方法,有效地吸收、转换各种震动波的能量,确保建筑物在地震时不发生共振、位移,始终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抵御强烈地震的破坏,适用于各种类型建筑物防震,尤其是高层建筑物防震。
具体地说,建筑物主体与底座构成一个整体,该底座的底面是一个刚性的
3平面,与之对应的基础平台同样是刚性的平面,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建筑物主体的底座和基础平台之间放置数个液ll和辅助支撑垫共同支撑建筑物主体,液
垫承担建筑物主体重量的80%以上,液垫是一种注入液体的柔性扁平状容器,其承载能力大于200000kg/m2,由于液体的剪切模量趋向于零,又能吸收能量、转换震动波,任何形式的地震波都会被隔绝、吸收;建筑物主体具有巨大的惯性,安坐在液垫上,即使在强烈地震和大振幅下也能使建筑物主体保持良好的复位性,不会与地震波共振、发生位移,从而确保不会被地震损坏。辅助支撑垫的主要作用是给建筑物主体定位和稳定,使建筑物主体具有抗风能力。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防震结构的主体和底座构成一个整体,刚g的平面能增强建筑物主体和基础的整体刚性,其底平面与基础平台接触面积大,两平面之间放置数个液垫和辅助支撑垫,载荷分布相对均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抵御高烈度地震的能力。对两个平面的平面度要求相对低,其平面度误差许可在80mm以内,而且施工简单,造价低廉。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垫4的结构示意图(放大);
图中l是建筑物主体,2是建筑物主体的底座,3是液垫,4是辅助支撑垫,5是建筑物的基础平台,6是建筑物的基础,7是辅助支撑垫4的橡胶层,8是辅助支撑垫4的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建筑物主体1和底座2构成一个整体,该底座2的底面是一个刚性的平面,与基础平台5是相互独立的,基础平台5上面同样是刚性的平面,基础平台5与基础6构成一体。在底座2和平台5之间,摆放数个液垫3,液垫3的外围摆放着数个辅助支撑垫4,也可以在液垫3之间摆放辅助支撑垫4。 。
如图3所示辅助支撑垫4由两块橡胶7和两块钢板8组成,钢板8的厚度为4 16訓,采用碳结钢,进行淬火处理,其硬度为洛氏RHC48。 65。,两块经淬火处理的钢板组成摩擦副,有利于提高接触强度,降低摩擦力,钢板8还要进行防腐处理;钢板8的背面与橡胶7粘结为一体,橡胶7的硬度为邵氏(A)72° 85 °,抗压强度不低于6MPa,上下两面的橡胶分别与底座2和平台5接触;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建筑物主体1和底座2构成一个整体,该底座2的底面是一个刚性的平面,与基础平台5是相互独立的,基础平台,上面同样是刚性的平面,基础平台5与基础6构成一体。在底座2和平台5之间,摆放数个液垫3,由于建筑物主体结构低矮,底座面积相对较大,稳定性好,故完全采用液垫来支撑建筑物主体。
权利要求1、建筑物防震结构,其特征是建筑物主体与底座构成一个整体,底座的底面是一个刚性的平面,与之对应的基础平台同样是刚性的平面,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建筑物主体的底座和基础平台之间放置数个液垫和辅助支撑垫共同支撑建筑物主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防震结构,其特征是:液垫的外围摆放着数 个辅助支撑垫。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防震结构,其特征是在液垫之间摆放着数 个辅助支撑垫。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防震结构,其特征是液垫的外围和液垫之 间摆放着数个辅助支撑垫。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防震结构,其特征是辅助支撑垫由两块橡 胶和两块钢板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防震结构,其特征是钢板采用碳结钢,进 行淬火处理,其硬度为洛氏RHC48。 65e,两块经淬火处理的钢板组成摩 擦副,钢板的背面与橡胶粘结为一体。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防震结构,其特征是:橡胶的硬度为邵氏(A) 72° 85°,抗压强度不低于6MPa,上下两面的橡胶分别与底座和平台接 触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防震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采取一种能够将建筑物主体与地震波隔离的方法,有效地吸收、转换各种震动波的能量,确保建筑物在地震时不发生共振、位移,始终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抵御强烈地震的破坏,适用于各种类型建筑物防震,尤其是高层建筑物防震。具体的技术方案建筑物主体1和底座2构成一个整体,该底座2的底面是一个刚性的平面,和基础平台5是相互独立的,基础平台5上面同样是刚性的平面,基础平台5与基础6联为一体。在底座2和平台5之间,摆放数个液垫3,液垫3的外围摆放着数个辅助支撑垫4,也可以在液垫3之间摆放辅助支撑垫4。
文档编号E04H9/02GK201288434SQ20082017191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2日
发明者钟爱民 申请人:钟爱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