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极焙烧厂房和阳极维修厂房的配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731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阳极焙烧厂房和阳极维修厂房的配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间厂房的配置结构,具体来说是电解铝阳极车间厂房的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生产电解铝用阳极的焙烧厂房内部有许多焙烧炉室及燃烧装置,焙烧炉室及燃烧装置在 生产一定周期后就需要进行修理维护,尤其是焙烧炉室中的耐火材料还存在异型耐火砖需要 专用工具进行加工,才能满足炉室砌筑的需要的特点,因此需设置专门的阳极维修车间(含 炉修耐火材料)为其提供维修服务。
在通常的工业生产企业的总平面布局中, 一般是将厂区以道路网分割成许多生产功能区 域,各个生产车间及设施布置在不同的生产区域内。焙烧厂房布置在阳极生产区域内,而阳 极维修车间则布置在维修及综合修理仓储区域内。在这种布置的情况下,需维修的耐火材料 、零部件等需运至阳极维修车间,维修好后的专用工具、以及加工好的耐火材料等需返送回 到焙烧厂房内,尤其是异型耐火砖如果加工不合适,需反复几次加工,造成倒运次数多,运 输量较大等问题,使工厂生产运营成本上升。运输过程中还会存在耐火砖破损的问题。有时 候一个急需的零配件也需运输到阳极维修车间内维修好后再送回到焙烧厂房,可能会导致影 响生产正常运行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0610200679. 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电解车间和电解维修厂房 配置方式,解决了电解车间和电解维修厂房间配置问题,但关于阳极焙烧厂房和阳极焙烧厂 房的配置问题尚且没有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节约工厂用地、縮短物流运输距离、降 低生产运营成本的焙烧厂房和阳极维修厂房的配置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阳极焙烧厂房和阳极维修厂房的配置结构, 它包括阳极焙烧厂房l、炭块转运站2、阳极维修厂房3、连廊4,四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阳 极焙烧厂房1与阳极维修厂房3平行,二者通过连廊4连接,炭块转运站2与阳极焙烧厂房1连 接;炭块转运站2与阳极焙烧厂房1可以通过连廊4连接;连廊4的宽度为4 6m。
平面配置结构有两种形式配置结构(一)当焙烧厂房1与炭块转运站2成垂直布置时,阳极维修厂房3与炭块转运站2也成垂直布置,即阳极维修厂房3平行于焙烧厂房1,然后在焙 烧厂房1与阳极维修厂房3之间设置一个连廊4,使电解车间焙烧厂房1与阳极维修厂房3连接 为一体,连廊4供维修的零配件和耐火材料运输使用,其宽度为4 6m。配置结构(二)当焙 烧厂房1与炭块转运站2成平行布置时,阳极维修厂房3可以紧邻焙烧厂房1与炭块转运站2之 间的连廊4布置,在连廊4靠近阳极维修厂房3—侧再扩宽4 6m,供阳极维修厂房3与炭块转 运站2联系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节约工厂用地、縮短物流运输距离、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的焙烧厂房和阳极维修厂房的配置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配置结构(一)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置结构(二)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如图l,当焙烧厂房1与炭块转运站2成垂直布置时,阳极维修厂房3与炭块转 运站2也成垂直布置,即阳极维修厂房3平行于焙烧厂房1,然后在焙烧厂房l与阳极维修厂房 3之间设置连廊4,使电解车间焙烧厂房1与阳极维修厂房3连接为一体,连廊4供维修的零配 件和耐火材料运输使用,其宽度为5m。
实施例2:如图2,当焙烧厂房1与炭块转运站2成平行布置时,二者间有连廊4连接,连 廊4的宽度为5m,阳极维修厂房3可以紧邻连廊4布置,在连廊4靠近阳极维修厂房3—侧再扩 宽5m,供阳极维修厂房3与炭块转运站2联系用。
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阳极焙烧厂房和阳极维修厂房的配置结构,它包括阳极焙烧厂房(1)、炭块转运站(2)、阳极维修厂房(3)、连廊(4),四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特征在于阳极焙烧厂房(1)与阳极维修厂房(3)平行,二者通过连廊(4)连接,炭块转运站(2)与阳极焙烧厂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阳极焙烧厂房和阳极维修厂房的配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炭块转运站(2)与阳极焙烧厂房(1)通过连廊(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阳极焙烧厂房和阳极维修厂房的配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连廊(4)的宽度为4 6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阳极焙烧厂房和阳极维修厂房的配置结构,它包括阳极焙烧厂房(1)、炭块转运站(2)、阳极维修厂房(3)、连廊(4),四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阳极焙烧厂房(1)与阳极焙烧厂房(3)平行,二者通过连廊(4)连接,炭块转运站(2)与阳极焙烧厂房(1)连接。该配置结构能节约工厂用地、缩短物流运输距离、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文档编号E04H5/02GK201254848SQ20082030034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2日
发明者王时芬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