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08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拼装出不同形状
及大小的框架的接驳组件。
背景技术
在办公区域和展览会上,经常可见到组建的各种框架式隔墙或隔板,用以分隔空间,尤其是展览会上需要临时性地布置多个展位,这种框架式隔墙的搭建,要求现场组建工作快速又简便,并且框架的方位变动灵活性要求也比较高。目前,组建这种框架式隔墙的技术,普遍采用具有多向布置的凹槽的铝合金立柱,通过多个铝合金边框逐一夹设在铝合金立柱上的凹槽内,而搭建成框架结构,隔墙板材则套设在铝合金边框之中,形成框架式隔墙,这种技术方案中铝合金立柱高度确定,所搭建隔墙的高度无法再加高,也即在纵向上无法再拼接隔墙,而且铝合金边框与铝合金立柱一般通过多个螺钉固定,现场安装比较麻烦,并且,铝合金边框需承受隔墙的重量,只依靠螺钉的固定不够牢固。 针对上述现状,一些用于搭建框架的组合式连接装置被发明出来,它能多方位拼接隔墙,并且,现场组装快捷又简便,搭建的框架结构较为牢固。 如本人在先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0820087342. 1 (公告号为CN20120628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就披露了这么一种接驳组件,它包括有组合柱和用于连接组合柱的连接头,其中,组合柱的断面呈正方形,具有四个侧面,在每个侧面沿组合柱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通槽,连接头具有六个与组合柱的断面相配的外表面,连接头的外表面通过贯穿销和小螺栓与组合柱连接在一起,连接头外表面的侧部开有与所述的通槽末端相对的缺口。该接驳组件在使用时,将多个组合柱和连接头彼此按需要连接起来,以接驳出所需框架,并在框架的空间内放置隔层板,隔层板的边角可藏于缺口内,达到分隔空间的目的。但是,在实际运用时,考虑到组建造型需要,组合柱需要选择各种形状的型材,比如,圆柱状组合柱、方柱状组合柱,其中方柱状有带通槽和不带通槽两种,还有断面呈十字状的组合柱等等,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头端面外形必须与组合柱的断面外形相配,两者才能吻合一起,如此,对于每一不同形状的组合柱,必须使用相应形状的连接头,连接头的适用性不强,而连接头本身采用实心金属材料制造,结构较为复杂,这使得产品制造成本较高。因而,上述的技术方案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连接头能适用于各种形状的组合柱,提高连接头的适用性,以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包括有组合柱和用于连接组合柱的连接头,其中,组合柱的端面可与连接头的一侧面相连,其特征在于在组合柱的端面与连接头的侧面之间还设置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二个与组合柱的端面相配的、且向外侧凸出的、用以将组合柱定位住的定位块,而该连接件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向外侧凸出的卡块,所述连接头在用以连接的侧面上具有分别对应所述卡块的凹坑,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的多个卡块分别嵌入到连接头上对应的凹坑内而将连接头定位住;并且,所述连接件的中央贯穿有一通孔,一贯穿销贯穿过连接件的通孔,且贯穿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组合柱、连接头相连,而使所述组合柱、连接件和连接头通过该贯穿销而连接在一起。 所述卡块可以呈任意形状,只要使卡块可嵌入到连接头内的凹坑而防止连接头相对转动即可,优选地,所述卡块可以呈半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凹坑的相邻内侧面可以互相垂直,而形成方形凹坑,如此,要嵌入到
连接头上相邻两侧面上的两个卡块均可置入同一凹坑内,也便于凹坑的开设。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基本呈立方体,其十二个边沿中每个边沿都沿边沿方向设置
有第一弧形缺口 ,所述连接件的边缘相应地也开设有第二弧形缺口 ,在相邻的两个连接件
与连接头定位连接的状态下,连接头上的第一弧形缺口、定位在连接头上相邻的两个连接
件上对应的第二弧形缺口和定位块组合、并自然形成一个供外接的拉钩插入的插孔。将该
接驳组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组合框架后,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对拉装置将位于对角线处的
两个连接头拉紧,保证了整个框架的强度,其中,对拉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比如,
可以包括有弹性拉绳和设置在弹性拉绳两端的拉钩,该拉钩就插入到所述插孔内。所述的
两个定位块自然的形成一对限位i央,这对限位块与第一缺口和两个相邻的第二缺口拼合而
形成的插孔而供所述拉钩钩挂,这对限位块能有效防止拉钩脱出,非常实用。 对于组合柱为带通槽的方形管的情况,即组合柱的端面呈正方形、具有四个外侧
面,且在每个外侧面沿组合柱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一通槽,此时,对应地,所述连接件的定位
块设置有四个,定位块的形状与通槽相配而可嵌入到对应的通槽之中,所述连接件通过其
每个定位块嵌入到相应通槽的端部而将组合柱定位住,从而防止组合柱相对连接件转动。 为使连接件的外围轮廓与组合柱更加吻合,而使组合后的框架外表面更加平整,
所述连接件的外围轮廓可以呈与组合柱相配的方形。 此时,所述通过贯穿销而连接组合柱、连接件和连接头的连接结构,优选地,可以为所述的连接头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连接件的中央贯穿有一通孔,所述贯穿销其第一端穿过连接件的通孔而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的螺纹孔内,贯穿销的第二端中部具有环形卡槽,对应,所述组合柱的端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供贯穿销的第二端插配的中央通孔,所述组合柱中一个通槽的底面上开有一与中央通孔相通的螺孔,在贯穿销的第二端插入组合柱中央通孔的状态下,一小螺栓插入所述螺孔而使其底端卡入到所述贯穿销的环形卡槽内,从而使所述贯穿销的第二端与组合柱固定连接,而贯穿销的第一端贯穿过连接件且与连接头螺纹连接,因而,组合柱、连接件与连接头三者通过贯穿销、小螺栓而可靠连接一起,这种插入式的连接方式,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确保连接头各外表面以及连接件外围与组合柱的各侧面端面对齐,另外,连接过程无需转动连接头或组合柱,适合四方延续地组装框架,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贯穿销的环形卡槽中靠近组合柱的内侧面为一锥形面,通过锥形面与小螺栓的推抵作用,保证了组合柱的端面与连接件第一侧面紧密贴合,将组合柱牢固地与连接件、连接头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贯穿销的中部外周面上可以具有一限位凸环,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面上在中央的通孔外围还设有一与限位凸环相配的沉孔,在贯穿销的第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头的螺纹孔内的状态下,所述限位凸环位于所述的沉孔内。通过限位凸环与沉孔之间的限位,起到提示贯穿销的第一端在连接头内的安装到位与否的作用。 对于组合柱为不带通槽的方形管的情况,S卩,组合柱的端面呈正方形、具有四个外侧面,此时,对应地,所述连接件的定位块设置有四个,且每个定位块的内侧面正好贴在组合柱端部对应的外侧面上,如此,所述连接件通过其对称设置的定位块与组合柱外侧面的贴合而将组合柱定位住。 为使连接件的外围轮廓与组合柱更加吻合,而使组合后的框架外表面更加平整,所述连接件的外围轮廓可以呈与组合柱相配的方形,连接件上的第二弧形缺口就开设在第二侧面的边沿。 此时,所述通过贯穿销而连接组合柱、连接件和连接头的连接结构,优选地,可以为所述的连接头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连接件的中央贯穿有一通孔,所述贯穿销其第一端穿过连接件的通孔而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的螺纹孔内,贯穿销的第二端中部具有环形卡槽,考虑到组合柱的成本,组合柱不太可能做成实心的,组合柱一般做成空心管,即组合柱中央沿长度方向具有贯穿的中央通孔,组合柱端部、在该中央通孔内设置有一小圆管,并且,所述组合柱端部上开有一与内部中央通孔相通的第一通孔,而小圆管的周面上也对应地开有第二螺孔,所述贯穿销第二端的外径与小圆管的内径相配,在贯穿销的第二端插入小圆管内的状态下,一小螺栓贯穿所述第一通孔、第二螺孔而使其底端卡入到所述贯穿销的环形卡槽内,从而使所述贯穿销的第二端与组合柱固定连接,而贯穿销的第一端贯穿过连接件且与连接头螺纹连接,因而,组合柱、连接件与连接头三者通过贯穿销、小螺栓以及小圆管而可靠连接一起,这种插入式的连接方式,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确保连接头各外表面以及连接件外围与组合柱的各侧面端面对齐,另外,连接过程无需转动连接头或组合柱,适合四方延续地组装框架,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贯穿销的环形卡槽中靠近组合柱的内侧面为一锥形面,通过锥形面与小螺栓的推抵作用,保证了组合柱的端面与连接件第一侧面紧密贴合,将组合柱牢固地与连接件、连接头相连接。 对于组合柱为圆形管的情况,即组合柱的端面呈圆形,且其中央沿组合柱的长度方向具有贯穿的中央通孔,此时,对应地,所述连接件的定位块设置有四个,且每个定位块的内侧面正好贴在组合柱端部的外周面上,如此,所述连接件通过其对称设置的定位块与组合柱外周面的贴合而将组合柱定位住。 为使连接件的外围轮廓与组合柱更加吻合,而使组合后的框架外表面更加平整,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中第一侧面呈与组合柱相配的圆形,而连接件中第二侧面呈与连接头
的侧面相配的方形,连接件上的第二弧形缺口就开设在第二侧面的边沿。 此时,所述通过贯穿销而连接组合柱、连接件和连接头的连接结构,优选地,可以
为所述的连接头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连接件的中央贯穿有一通
孔,所述贯穿销其第一端穿过连接件的通孔而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的螺纹孔内,贯穿销
的第二端中部具有环形卡槽,而在组合柱中中央通孔的端部内还设置有一小圆管,并且,所
述组合柱端部上开有一与内部中央通孔相通的第一通孔,而小圆管的周面上也对应地开有
7第二螺孔,所述贯穿销第二端的外径与小圆管的内径相配,在贯穿销的第二端插入小圆管内的状态下,一小螺栓贯穿所述第一通孔、第二螺孔而使其底端卡入到所述贯穿销的环形卡槽内,从而使所述贯穿销的第二端与组合柱固定连接,而贯穿销的第一端贯穿过连接件且与连接头螺纹连接,因而,组合柱、连接件与连接头三者通过贯穿销、小螺栓以及小圆管而可靠连接一起,这种插入式的连接方式,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确保连接头各外表面以及连接件外围与组合柱的各侧面端面对齐,另外,连接过程无需转动连接头或组合柱,适合四方延续地组装框架,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贯穿销的环形卡槽中靠近组合柱的内侧面为一锥形面,通过锥形面与小螺栓的推抵作用,保证了组合柱的端面与连接件第一侧面紧密贴合,将组合柱牢固地与连接件、连接头相连接。 对于组合柱为断面呈十字状的型材的情况,S卩,组合柱的中央沿组合柱的长度方
向具有贯穿的中央通孔,该组合柱的外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呈中心对称的设有四个截面呈T
型的凸壁,此时,对应地,所述连接件的定位块设置有四个,且每个定位块包括上定位分块
和一对相隔设置的下定位分块,其中,上定位分块的内侧面正好贴在组合柱中对应凸壁横
向部分的顶面上,两个下定位分块就分别位于组合柱中对应凸壁竖直部分的两侧,如此,所
述连接件通过其对称设置的定位块与组合柱凸壁的贴合而将组合柱定位住。 为使连接件的外围轮廓与组合柱更加吻合,而使组合后的框架外表面更加平整,
所述连接件的外围轮廓可以呈与组合柱相配的圆形,所述的四个定位块就分布在连接件的
圆周面上,而所述第二弧形缺口设置在定位块靠近卡块的那一侧。 此时,所述通过贯穿销而连接组合柱、连接件和连接头的连接结构,优选地,可以为所述的连接头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连接件的中央贯穿有一通孔,所述贯穿销其第一端穿过连接件的通孔而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的螺纹孔内,贯穿销的第二端中部具有环形卡槽,对应,所述组合柱的侧壁上开有一与中央通孔相通的螺孔,在贯穿销的第二端插入组合柱中央通孔的状态下,一小螺栓插入所述螺孔而使其底端卡入到所述贯穿销的环形卡槽内,从而使所述贯穿销的第二端与组合柱固定连接,而贯穿销的第一端贯穿过连接件且与连接头螺纹连接,因而,组合柱、连接件与连接头三者通过贯穿销、小螺栓而可靠连接一起,这种插入式的连接方式,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确保连接头各外表面以及连接件外围与组合柱的各侧面端面对齐,另外,连接过程无需转动连接头或组合柱,适合四方延续地组装框架,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贯穿销的环形卡槽中靠近组合柱的内侧面为一锥形面,通过锥形面与小螺栓的推抵作用,保证了组合柱的端面与连接件第一侧面紧密贴合,将组合柱牢固地与连接件、连接头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贯穿销的中部外周面上可以具有一限位凸环,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面上在中央的通孔外围还设有一与限位凸环相配的沉孔,在贯穿销的第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头的螺纹孔内的状态下,所述限位凸环位于所述的沉孔内。通过限位凸环与沉孔之间的限位,起到提示贯穿销的第一端在连接头内的安装到位与否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连接件的设置,使连接件的第一侧面能定位组合柱,第二侧面能定位连接头,并通过连接结构使组合柱、连接件以及连接头三者连接起来,使同一四方形的连接头能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组合柱,适配上相应的连接件,组合柱的端面形状不再受到连接头形状的限制,大大增强了连接头的适用性,而连接头成本较高,从而使得产品的整体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在连接上一对拉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9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在连接上一对拉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图14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在连接上一对拉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0为图19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在连接上一对拉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 图7所示,为一应用带通槽12的方形管型材作为组合柱1的实施例,该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包括有组合柱1、用于连接组合柱1的连接头2以及设置在组合柱1的端面与连接头2的侧面之间的连接件3,组合柱1的端面通过连接件3以及连接结构而与连接头2的一侧面相连。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柱1为带通槽12的方形管型材,即其端面呈正方形、具有四个外侧面ll,且在每个外侧面11沿组合柱1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一通槽12。
所述连接头2为一通用件,基本呈立方体,具有六个侧面和十二个边。
所述的连接件3呈扁平状,其外围轮廓根据实际应用的组合柱1的形状而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的外围轮廓呈与组合柱1相配的方形,该连接件3的第一侧面31上对称地设置有四个向外侧凸出的定位块32,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32的形状与组合柱 1的通槽12相配而可嵌入到对应的通槽12之中,从而使连接件3通过这四个定位块32与 通槽12的嵌设而将组合柱1定位,防止组合柱1相对连接件3以及连接头2转动。
而该连接件3的第二侧面33上对称地设置有四个向外侧凸出的卡块34,卡块34 呈半圆柱形,所述连接头2的每一侧面在对应每一卡块34的位置各设置有凹坑21,凹坑21 的相邻内侧面互相垂直,呈L形,每一卡块34可嵌入到连接头2上对应的凹坑21内,从而 使所述连接件3将连接头2定位住。 并且,所述连接件3的中央设置有一垂直贯穿第一侧面31和第二侧面33的通孔 35,一贯穿销4贯穿过连接件3的通孔35,且贯穿销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组合柱1、连接头 2相连,从而使所述组合柱1、连接件3和连接头2通过该贯穿销4而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过贯穿销4而连接组合柱1、连接件3和连接头2的连接结 构为所述连接头2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22,所述连接件3的中央贯穿 有一通孔35,所述贯穿销4其第一端41穿过连接件3的通孔35而螺纹连接在连接头2的 螺纹孔22内,贯穿销4的第二端42中部具有环形卡槽43,该环形卡槽43中靠近组合柱1 的内侧面43a为一锥形面; 对应地,所述组合柱1的端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供贯穿销4的第二端42插配的中 央通孔13,所述组合柱1中一个通槽12的底面上开有一与中央通孔13相通的螺孔14,在 贯穿销4的第二端42插入组合柱中央通孔13的状态下, 一小螺栓5插入所述螺孔14而使 其底端卡入到所述贯穿销4的环形卡槽43内,从而使所述贯穿销4的第二端42与组合柱 1固定连接,而贯穿销4的第一端41贯穿过连接件3且与连接头2螺纹连接,因而,组合柱 1、连接件3与连接头2三者通过贯穿销4、小螺栓5而可靠连接一起;如此,多个组合柱1以 及其它多个配件就可以组装在一个连接头2上,如图1所示,就为两个组合柱1连接在一个 连接头2上,形成框架的一个角,实际应用中,使用者可以按所需要的框架形状,采用多个 配件而搭建起来,其中,隔板的边沿可以搁置在每个组合柱1中的通槽12内。
并且,所述贯穿销4的中部外周面上具有一限位凸环44,所述连接件3的第一侧面 31上在中央的通孔35外围还设有一与限位凸环44相配的沉孔36,在贯穿销4的第一端41 螺纹连接在连接头2的螺纹孔22内的状态下,所述限位凸环44位于所述的沉孔36内,帮 助贯穿销4第一端41在连接头2内安装到位。 为保证组合后框架的整体强度,在框架之中对于处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对角上可以 设置一个对拉装置,参见图5,具体是一对拉装置,包括有弹性拉绳61和分别螺纹连接在 弹性拉绳61两端的两个拉钩62 ; 所述连接头2十二个边沿中每个边沿都沿边沿方向设置有第一弧形缺口 23,所述 连接件3的边缘相应地也开设有第二弧形缺口 37,在两个连接件3与连接头2相邻地定位 连接的状态下,连接头2上的第一弧形缺口 23、相邻的两个第二弧形缺口 37和两个定位块 32组合并形成一个插孔63,所述弹性拉绳61两端的两个拉钩62就分别勾挂在框架对角上 相应的插孔63内,从而起到有效防止框架变形的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8 图12所示,为一应用不带通槽的普通方形管型材作为组合柱1的实施 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
所述组合柱1的端面呈正方形、具有四个外侧面11,所述连接件3的外围轮廓呈与 组合柱1相配的方形,连接件3上的第二弧形缺口 37就开设在第二侧面33的边沿;
每个连接件3的定位块32的内侧面正好贴在组合柱1端部对应的外侧面11上, 从而通过这四个定位块32与组合柱1四个外侧面的贴合而将组合柱1定位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过贯穿销4而连接组合柱1、连接件3和连接头2的连接结 构为所述连接头2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22,所述连接件3的中央贯穿 有一通孔35,所述贯穿销4其第一端41穿过连接件3的通孔35而螺纹连接在连接头2的 螺纹孔22内,贯穿销4的第二端42中部具有环形卡槽43,该环形卡槽43中靠近组合柱1 的内侧面43a为一锥形面,贯穿销4的中部外周面上没有限位凸环; 而组合柱1中央沿长度方向具有贯穿的中央通孔15,组合柱1端部、在该中央通孔 15内设置有一小圆管7,并且,所述组合柱1端部上开有一与内部中央通孔15相通的第一 通孔16,而小圆管7的周面上也对应地开有第二螺孔71,所述贯穿销4第二端42的外径与 小圆管7的内径相配,在贯穿销4的第二端42插入小圆管7内的状态下,一小螺栓5贯穿 所述第一通孔16、第二螺孔71而使其底端卡入到所述贯穿销4的环形卡槽43内,如此,多 个组合柱1以及其它多个配件就可以组装在一个连接头2上,如图8所示,就为两个组合柱 1连接在一个连接头2上,形成框架的一个角。 在该实施例组装成的框架之中,对于处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对角上同样可以设置一 个对拉装置,参见图12,其具体结构及勾挂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13 图17所示,为一应用圆形管型材作为组合柱1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 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 所述组合柱1的端面呈圆形,且其中央沿组合柱1的长度方向具有贯穿的中央通 孔15,对应地,每个连接件3的定位块32的内侧面正好贴在组合柱1端部的外周面上;
所述连接件3中第一侧面31呈与组合柱1相配的圆形,而连接件3中第二侧面33 呈与连接头2的侧面相配的方形,连接件3上的第二弧形缺口 37就开设在第二侧面33的 边沿; 而所述通过贯穿销4而连接组合柱1、连接件3和连接头2的连接结构与实施例二 相似,具体为所述连接头2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22,所述连接件3的中 央贯穿有一通孔35,所述贯穿销4其第一端41穿过连接件3的通孔35而螺纹连接在连接 头2的螺纹孔22内,贯穿销4的第二端42中部具有环形卡槽43,该环形卡槽43中靠近组 合柱1的内侧面43a为一锥形面,贯穿销4的中部外周面上没有限位凸环;
而在组合柱1中中央通孔15的端部内还设置有一小圆管7,并且,所述组合柱1端 部上开有一与内部中央通孔15相通的第一通孔16,而小圆管7的周面上也对应地开有第 二螺孔71,所述贯穿销4第二端42的外径与小圆管7的内径相配,在贯穿销4的第二端42 插入小圆管7内的状态下,一小螺栓5贯穿所述第一通孔16、第二螺孔71而使其底端卡入 到所述贯穿销4的环形卡槽43内,如此,多个组合柱l以及其它多个配件就可以组装在一 个连接头2上,其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二相同,如图13所示,就为两个组合柱1连接在一个连 接头2上,形成框架的一个角。 在该实施例组装成的框架之中,对于处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对角上同样可以设置一
11个对拉装置,参见图12,其具体结构及勾挂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 如图18 图22所示,为一应用断面呈十字状的型材作为组合柱1的实施例,本实 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 所述连接件3的外围轮廓呈与组合柱1相配的圆形,四个定位块32就分布在连接 件3的圆周面上,而所述第二弧形缺口 37设置在定位块32靠近卡块34的那一侧。
所述组合柱1的中央沿组合柱1的长度方向具有贯穿的中央通孔17,该组合柱1 的外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呈中心对称的设有四个截面呈T型的凸壁18 ; 对应地,所述连接件3上的每个定位块32包括上定位分块32a和一对相隔设置的 下定位分块32b,其中,上定位分块32a的内侧面正好贴在组合柱1中对应凸壁18横向部分 18a的顶面上,两个下定位分块32b就分别位于组合柱1中对应凸壁18竖直部分18b的两 所述通过贯穿销4而连接组合柱1、连接件3和连接头2的连接结构为所述的连 接头2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22,所述贯穿销4其第一端41穿过连接件3 的通孔35而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2头的螺纹孔22内,贯穿销4的第二端42中部具有环形 卡槽43,对应,所述组合柱1的侧壁上开有一与中央通孔17相通的螺孔19,在贯穿销4的 第二端42插入组合柱1中央通孔17的状态下, 一小螺栓5插入所述螺孔19而使其底端卡 入到所述贯穿销4的环形卡槽43内,如此,多个组合柱1以及其它多个配件就可以组装在 一个连接头2上,如图18所示,就为两个组合柱1连接在一个连接头2上,形成框架的一个 角。 在该实施例组装成的框架之中,对于处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对角上同样可以设置一 个对拉装置,参见图22,其具体结构及勾挂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权利要求
一种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包括有组合柱(1)和用于连接组合柱(1)的连接头(2),其中,组合柱(1)的端面可与连接头(2)的一侧面相连,其特征在于在组合柱(1)的端面与连接头(2)的侧面之间还设置有一连接件(3),该连接件(3)的第一侧面(31)上设置有至少二个与组合柱(1)的端面相配的、且向外侧凸出的、用以将组合柱(1)定位住的定位块(32);而该连接件(3)的第二侧面(33)上设置有多个向外侧凸出的卡块(34),所述连接头(2)在用以连接的侧面上具有分别对应所述卡块(34)的凹坑(21),所述连接件(3)通过所述的多个卡块(34)分别嵌入到连接头(2)上对应的凹坑(21)内而将连接头(2)定位住;并且,所述连接件(3)的中央贯穿有一通孔(35),一贯穿销(4)贯穿过连接件(3)的通孔(35),且贯穿销(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组合柱(1)、连接头(2)相连,从而使所述组合柱(1)、连接件(3)和连接头(2)通过该贯穿销(4)而连接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4)呈半圆柱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21)的的相邻内侧面互相垂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基本呈立方体,其十二个边沿中每个边沿都沿边沿方向设置有第一弧形缺口 (23),所述连接件(3) 的边缘相应地也开设有第二弧形缺口 (37),在相邻的两个连接件(3)与连接头(2)定位连接的状态下,连接头(2)上的第一弧形缺口 (23)、定位在连接头(2)上相邻的两个连接件(3)上对应的两个第二弧形缺口 (37)和两个定位块(32)组合、并自然形成一个供外接的拉钩(62)插入的插孔(63)。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柱(1)的端面呈正方形、具有四个外侧面(ll),且在每个外侧面(11)沿组合柱(1)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一通槽(12),对应地,所述连接件(3)的定位块(32)设置有四个,定位块(32)的形状与通槽(12)相配而可嵌入到对应的通槽(12)之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外围轮廓呈与组合柱(1)相配的方形。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贯穿销(4)而连接组合柱(D、连接件(3)和连接头(2)的连接结构为所述的连接头(2)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22),所述贯穿销(4)其第一端(41)穿过连接件(3)的通孔(35)而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2)的螺纹孔(22)内,贯穿销(4)的第二端(42)中部具有环形卡槽(43),对应,所述组合柱(1)的端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供贯穿销(4)的第二端(42)插配的中央通孔(13),所述组合柱(1)中一个通槽(12)的底面上开有一与中央通孔(13)相通的螺孔(14),在贯穿销(4)的第二端(42)插入组合柱(1)中央通孔(13)的状态下,一小螺栓(5)插入所述螺孔(14)而使其底端卡入到所述贯穿销(4)的环形卡槽(43)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销(4)的环形卡槽(43)中靠近组合柱(1)的内侧面(43a)为一锥形面。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销(4)的中部外周面上具有一限位凸环(44),所述连接件(3)的第一侧面(31)上在中央的通孔(35)外围还设有一与限位凸环(44)相配的沉孔(36),在贯穿销(4)的第一端(41)螺纹连接在 连接头(2)的螺纹孔(22)内的状态下,所述限位凸环(44)位于所述的沉孔(36)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 合柱(1)的端面呈正方形、具有四个外侧面(ll),对应地,所述连接件(3)的定位块(32)设 置有四个,且每个定位块(32)的内侧面正好贴在组合柱(1)端部对应的外侧面(11)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贯穿销(4) 而连接组合柱(D、连接件(3)和连接头(2)的连接结构为所述的连接头(2)各侧面的中 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22),所述贯穿销(4)其第一端(41)穿过连接件(3)的通孔而 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2)的螺纹孔(22)内,贯穿销(4)的第二端(42)中部具有环形卡 槽(43),而组合柱(1)中央沿长度方向具有贯穿的中央通孔(15),组合柱(1)端部、在该中 央通孔(15)内设置有一小圆管(7),并且,所述组合柱(1)端部上开有一与内部中央通孔 (15)相通的第一通孔(16),而小圆管(7)的周面上也对应地开有第二螺孔(71),在贯穿销 (4)的第二端(42)插入小圆管(7)内的状态下,一小螺栓(5)贯穿所述第一通孔(16)、第 二螺孔(71)而使其底端卡入到所述贯穿销(4)的环形卡槽(43)内。
12.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 合柱(1)的端面呈圆形,且其中央沿组合柱(1)的长度方向具有贯穿的中央通孔(15),对应 地,所述连接件(3)的定位块(32)设置有四个,且每个定位块(32)的内侧面正好贴在组合 柱(1)端部的外周面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中 第一侧面(31)呈与组合柱(1)相配的圆形,而连接件(3)中第二侧面(33)呈与连接头(2) 的侧面相配的方形,连接件(3)上的第二弧形缺口 (37)就开设在第二侧面(33)的边沿。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贯穿销(4) 而连接组合柱(D、连接件(3)和连接头(2)的连接结构为所述的连接头(2)各侧面的中 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22),所述贯穿销(4)其第一端(41)穿过连接件(3)的通孔而 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2)的螺纹孔(22)内,贯穿销(4)的第二端(42)中部具有环形卡 槽(43),而在组合柱(1)中中央通孔(15)的端部内还设置有一小圆管(7),并且,所述组合 柱(1)端部上开有一与内部中央通孔(15)相通的第一通孔(16),而小圆管(7)的周面上也 对应地开有第二螺孔(71),在贯穿销(4)的第二端(42)插入小圆管(7)内的状态下,一小 螺栓(5)贯穿所述第一通孔(16)、第二螺孔(71)而使其底端卡入到所述贯穿销(4)的环形 卡槽(43)内。
1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组合柱(1)的中央沿组合柱(1)的长度方向具有贯穿的中央通孔(17),该组合柱(1)的外 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呈中心对称的设有四个截面呈T型的凸壁(18),此时,对应地,所述连接 件(3)的定位块(32)设置有四个,且每个定位块(32)包括上定位分块(32a)和一对相隔 设置的下定位分块(32b),其中,上定位分块(32a)的内侧面正好贴在组合柱(1)中对应凸 壁(18)横向部分(18a)的顶面上,两个下定位分块(32b)分别位于组合柱(1)中对应凸壁 (18)竖直部分(18b)的两侧。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 外围轮廓呈与组合柱(1)相配的圆形,所述的四个定位块(32)就分布在连接件(3)的圆周面上,而所述第二弧形缺口 (37)设置在定位块(32)靠近卡块(34)的那一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贯穿销(4)而连接组合柱(D、连接件(3)和连接头(2)的连接结构为所述的连接头(2)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22),所述贯穿销(4)其第一端(41)穿过连接件(3)的通孔而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2)的螺纹孔(22)内,贯穿销(4)的第二端(42)中部具有环形卡槽(43),对应,所述组合柱(1)的侧壁上开有一与中央通孔(17)相通的螺孔(19),在贯穿销(4)的第二端(42)插入组合柱(1)中央通孔(17)的状态下,一小螺栓(5)插入所述螺孔(19)而使其底端卡入到所述贯穿销(4)的环形卡槽(43)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包括有组合柱(1)、连接头(2)和组合柱(1)的端面与连接头(2)的侧面之间的连接件(3),该连接件(3)的第一侧面(31)上设置有至少二个与组合柱(1)的端面相配的、且向外侧凸出的、用以将组合柱(1)定位住的定位块(32);该连接件(3)的第二侧面(33)上设置有多个向外侧凸出的卡块(34),连接头(2)具有分别对应卡块(34)的凹坑(21),连接件(3)通过多个卡块(34)分别嵌入到连接头(2)上对应的凹坑(21)内而将连接头(2)定位住;并且,所述组合柱(1)、连接件(3)和连接头(2)通过该贯穿销(4)而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连接件的设置,使连接头能适用于各种形状的组合柱,提高连接头的适用性,以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
文档编号E04B2/74GK101718126SQ20091020848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陈毛宁 申请人:陈毛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