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钢口管砖内外双向等静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99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出钢口管砖内外双向等静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耐火材料领域的一种成型模具,具体是涉及炼钢所用的出钢
口管砖内外双向等静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出钢口管砖成型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传统压砖机压力成型,这 种方式需把出钢口管砖分解成不同长度的几段分别压制,然后通过粘接组装成为整体,这 种生产方法工序复杂,而且影响管砖的整体性和使用效果。另一种生产方法采用单向等静 压成型方式,这种成型方式所用的成型模具由外胶套、芯子、上堵头、下堵头,锁紧钢丝卡组 成,外胶套、芯子、上堵头、下堵头围成一个管状封闭空腔,并用二组锁紧钢丝卡从外箍紧外 胶套,然后将制砖耐火材料填充在空腔中,在等静压设备液压缸内从外向内加压进行成型。 用这种成型模具尽管可以实现整体成型,但由于压力由外向内传递,导致沿出钢口管砖径 向方向密度、强度等性能指标不均匀,真正需要高密度、高强度的管砖内壁部位性能反而较 低,影响了使用效果;并且用这种模具成型的管砖尺寸精度较低,后期加工余量较大,浪费 原料,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内外壁双向加压成型的 出钢口管砖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出钢口管砖内外双向等静压成型模具,由 外胶套,芯子,上堵头,下堵头围成一个管状空腔,锁紧钢丝卡从外箍紧外胶套,所述的外胶 套为橡胶空心圆管,用以控制出砖口管砖外径形状尺寸;芯子为金属空心圆管;上堵头和 下堵头为橡胶圆环,安装在内胶套与外胶套之间,用以封闭管砖的上下底面;锁紧钢丝卡为 圆弧形,其在于在芯子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导压孔,用以传递压力,并且在芯子上套有空心 圆管状的内胶套,芯子与内胶套配合使用,用以控制出钢口管砖内径形状尺寸。 本实用新型特点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等静压成型模具的不足实现了出钢口管砖内外双向加压 成型,提高管砖内外壁材质均匀性,达到管砖径向理化性能均匀稳定。 2、本实用新型由于实现了管砖内外双向加压成型,管砖形状尺寸接近成品终型尺 寸,减少了后期加工,降低了原料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装配作业方便快捷,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各部件尺寸大小,适用范围 广,还可用于连铸保护管、浸入式水口等管状材料制品的生产成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出钢口管砖内外双向等静压成型模具由外胶套1、内胶套2,芯子3,上 堵头4,下堵头5、2组锁紧钢丝卡6组合而成。所述的外胶套1为一橡胶空心圆管,用以控 制出砖口管砖外径形状尺寸;内胶套2为一橡胶空心圆管,用以控制出钢口管砖内径形状 尺寸;芯子3为一金属空心圆管,圆周上均匀分布导压孔3-l,用以传递压力,芯子3套入内 胶套2中与内胶套2配合使用;上堵头4和下堵头5为橡胶圆环,安装在外胶套1与内胶套 2之间,用以封闭管砖的上下底面;所述的圆弧形锁紧钢丝卡6为二组,从外箍紧外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操作过程如下 1 、下堵头5放入外胶套1中; 2、芯子3放入内胶套2中; 3、将内胶套2与芯子3组合件放入外胶套1中,与下堵头5镶嵌; 4、将制砖耐火材料填充在外胶套1和内胶套2之间,并采取必要的振动均化措
施; 5、上堵头4与外胶套1和内胶套2镶嵌到位; 6、用2组锁紧钢丝卡将组合件锁紧,保证所填充耐火材料在压力下不溢出; 7、将整件装入等静压设备液压缸内,从外胶套1和芯子导压孔3-1同时加压,采用 内外双向等静压进行成型。
权利要求出钢口管砖内外双向等静压成型模具,由外胶套(1),芯子(3),上堵头(4),下堵头(5)围成一个管状空腔,锁紧钢丝卡(6)从外箍紧外胶套,所述的外胶套(1)为橡胶空心圆管,芯子(3)为金属空心圆管,上堵头(4)和下堵头(5)为橡胶圆环,锁紧钢丝卡(6)为圆弧形,其特征在于在芯子(3)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导压孔(3-1),并且在芯子(3)上套有空心圆管状的内胶套(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冶金耐火材料领域的出钢口管砖内外双向等静压成型模具,它由外胶套,芯子,上堵头,下堵头围成一个管状空腔,锁紧钢丝卡从外箍紧外胶套,所述的外胶套为橡胶空心圆管,用以控制出砖口管砖外径形状尺寸;芯子为金属空心圆管;上堵头和下堵头为橡胶圆环,安装在内胶套与外胶套之间,用以封闭管砖的上下底面;锁紧钢丝卡为圆弧形,其在于在芯子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导压孔,用以传递压力,并且在芯子上套有空心圆管状的内胶套,芯子与内胶套配合使用,用以控制出钢口管砖内径形状尺寸。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管砖内外双向加压成型,提高管砖内外壁材质均匀性,达到管砖径向理化性能均匀稳定,而且减少了原料浪费。
文档编号B28B7/18GK201436166SQ200920087808
公开日2010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4日
发明者万媛媛, 张嘉严, 洪学勤, 游道铭, 王安江, 睦国义, 莫瑛, 蔡幺兵, 邓轲, 陈建刚, 魏文权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