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35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板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配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折板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面板或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 面板等面板的面板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配件。
背景技术
目前正在推进环境载荷小的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开发,作为其中之一,在房屋或车 间、公共设施等的屋顶或屋顶平台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面板。以往,在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 池面板的施工是在用螺栓固定于屋顶的脚手架(日文架台)上安装太阳能电池面板。但 是,会存在以下问题脚手架的构件成本较高,并且向屋顶安装脚手架的作业烦杂且是重体 力劳动,需要花费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或由于在屋顶上设置供脚手架安装用螺栓穿过的 孔而可能产生漏雨;或因脚手架由钢筋等重型构件构成而需要对屋顶进行加固。例如,在 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不在屋顶上设置螺栓孔的状态设置太阳能面板(日文太陽光〃才、 ^ )的技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安装配件由卷边夹紧部和压紧部构成,其中,上述卷边 夹紧部对折板屋顶的卷边部进行夹持,上述压紧部使太阳能电池面板的外框与安装配件固 接。如专利文献1的附图中的图4所示,卷边夹紧部具有与上部的底座部相连接的一对指 部(日文7 4 >万一部),在一对指部中横向穿过螺栓,螺母从指部的外侧与上述螺栓螺 合。此外,通过将螺栓与螺母旋紧而使指部彼此接近,从而夹紧折板屋顶的卷边部以使安装 配件与折板屋顶固定,通过压紧部使太阳能电池面板固定在安装配件上。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4-204512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安装配件中,由于部件数多、成本高并且当对安装配 件进行安装时需要进行螺栓与螺母的旋紧,因此存在不仅需要扳手等工具,而且作业麻烦、 施工性差、花费劳动力且施工时间也很长等问题。而且,当对安装配件相对于卷边部的安装 位置进行调整时,还需要将螺栓与螺母逐个松开、紧固,非常麻烦。尤其是,像在车间等这 样的为了得到很大电力而配置有许多太阳能电池面板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安装许多安装配 件,因此会花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此外,在屋顶上安装对屋顶绿化用的植物培土进行收 容的面板时,与上述相同,一般是在屋顶板上穿设脚手架固定用的螺栓贯穿孔来进行安装 的,存在因漏雨从而缩短屋顶的耐久年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发明而成,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以简单 的操作且在短时间内将太阳能电池或绿化用面板安装于折板屋顶,并且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的面板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配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面板安装装置10是将面板18安装在交替反复 形成山部14和谷部15的折板屋顶12、12a、12b上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山部连结 部16、16a、16b,该山部连结部16、16a、16b形成于各山部14的上部并将折板屋顶材与屋顶 构造材连结,并将细脖部28和外突部30连续连接从而形成于山部14的两侧,其中,上述细脖部28从山部14主体朝缩小山宽度的方向中间变小,上述外突部30从细脖部28朝扩大 山宽度的方向外突;面板18的支承框20 ;以及多个弹性嵌合部22,这些弹性嵌合部22设于 支承框20,与相对的山部14的山部连结部16、16a、16b同时卡合,只通过面板18的从上方 向下方的按压操作就能以将山部连结部16、16a、16b朝侧方按压的方式弹性施力,并与山 部连结部嵌合。此外,弹性嵌合部22还可以由弹性嵌合体构成,该弹性嵌合体将固定在面板的支 承框上的固定部32和与山部连结部16、16a、16b的外突部30及细脖部28弹性嵌合的侧视 凹凸部36 —体形成。此外,还可以是山部连结部16、16a、16b的外突部30和细脖部28以曲线凹凸状连 续形成,弹性嵌合部22由具有与之相对应的侧视曲线凹凸部36、将整体一体成形的板状配 件 40、40a、40b、40c 构成。此外,弹性嵌合部22还可以由板状配件40、40a、40b、40c构成,该板状配件40、 40a.40b.40c将与面板18的支承框20密接固定的固定板部32、从固定板部32的一端以直 角状弯曲连接的脚板部34、与脚板部34连接的侧视凹凸部36 —体成形。此外,也可以是板状配件40、40a、40b、40c以使固定板部32与脚板部34间的弯曲 部R的直角内侧相对的形态固定于面板18的支承框20。面板可以是太阳能电池面板或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面板。而且,本发明的面板安装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弹性嵌合部22安装于面板18的支承 框20,该弹性嵌合部22包括多个可对折板屋顶材的山部连结部16、16a、16b施加朝向侧方 的弹性作用力的弹性嵌合构件,只通过面板18的从上方向下方的按压操作就能以将山部 连结部16、16a、16b朝侧方按压的方式弹性施力,并使多个弹性嵌合部22与山部连结部16、 16a、16b嵌合,从而使面板18固定于折板屋顶材。而且,本发明的面板安装配件40、40a、40b、40c在面板18的支承框20上固定有多 个,起到弹性嵌合部22的作用,该弹性嵌合部22在使面板18呈架设状配置于相对的一对 山部14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将面板18从折板屋顶的上方侧朝向下方按压操作而与折板屋 顶的山部连结部16、16a、16b弹性嵌合,上述配件40、40a、40b、40c是由将与面板的支承框 密接固定的固定板部32、从固定板部32的一端以直角状弯曲连接的脚板部34、与脚板部34 连接的侧视凹凸部36 —体成形而成的面板安装配件40、40a、40b、40c构成的。此外,安装上述面板安装配件40、40a、40b、40c的面板可以是太阳能电池面板或 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面板。根据本发明的面板安装装置,由于该安装装置将面板安装在交替反复形成山部和 谷部的折板屋顶上,且包括山部连结部,该山部连结部形成于各山部的上部并将折板屋顶 材与屋顶构造材连结,并将细脖部和外突部连续连接从而形成于山部的两侧,其中,上述细 脖部从山部主体朝缩小山宽度的方向中间变小,上述外突部从细脖部朝扩大山宽度的方向 外突;面板的支承框;以及多个弹性嵌合部,这些弹性嵌合部设于支承框,与相对的山部的 山部连结部同时卡合,只通过面板的从上方向下方的按压操作就能以将山部连结部朝侧方 按压的方式弹性施力,并与山部连结部嵌合,因此只通过朝向折板屋顶侧对将弹性嵌合部 设于支承框的太阳能电池面板或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面板进行按压操作便能简单地以低 劳动力在短时间内将面板安装于折板屋顶,并能提高施工性。而且,结构简单且能以低成本制造。此外,由于不在折板屋顶上设置孔等就能安装,因此不会漏雨。此外,弹性嵌合部通过制成由将固定在面板的支承框上的固定部和与山部连结部 的外突部及细脖部弹性嵌合的侧视凹凸部一体形成的弹性嵌合体构成的结构,从而能具体 地实现弹性嵌合部。而且,在安装状态下,通过山部连结部的外突部和细脖部的凹凸形状与 侧视凹凸部的弹性嵌合,从而能简单而又不易脱落地将太阳能电池面板或绿化用植物培土 收容面板牢固地安装于折板屋顶。此外,通过制成山部连结部的外突部与细脖部以曲线凹凸状连续形成,弹性嵌合 部由具有与之相对应的侧视曲线凹凸部且整体一体成形的板状配件构成的结构,由于山部 连结部与弹性嵌合部彼此以曲线凹凸形状形成,因此在对面板按压操作时能使弹性嵌合部 流畅地与山部连结部弹性嵌合,并且在已安装的状态下不容易脱落。而且,能以简单的结构 和低成本制造弹性嵌合部。此外,体积不易增大而易于同时搬运多个,并且还能简单地进行 保管管理。此外,弹性嵌合部通过制成由将与面板的支承框密接固定的固定板部、从固定板 部的一端以直角状弯曲连接的脚板部、与脚板部连接的侧视凹凸部一体成形的板状配件构 成的结构,从而将金属板等作为材料进行加工,能以简单的结构和低成本来制造弹性嵌合 部。此外,体积不易增大而易于同时搬运多个,并且还能简单地进行保管管理。此外,通过制成板状配件以使固定板部与脚板部间的弯曲部的直角内侧相对的形 态固定在面板的支承框上的结构,由于在安装多个面板时设于相邻面板的弹性嵌合部彼此 不会干扰,因此能将面板以彼此密接的状态配置,结果是能在范围受限的构造物的屋顶上 高效地排列多个太阳能电池面板或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面板来构成理想的面板阵列。而且,根据本发明的面板安装方法,由于将弹性嵌合部安装于面板的支承框,该弹 性嵌合部包括多个可对折板屋顶材的山部连结部施加朝向侧方的弹性作用力的弹性嵌合 构件,只通过面板的从上方向下方的按压操作就能以将山部连结部朝侧方按压的方式弹性 施力,并使多个弹性嵌合部与山部连结部嵌合而使面板固定于折板屋顶材,因此只需将太 阳能电池面板或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面板在折板屋顶上对齐并进行按压操作就能简单地 以低劳动力在短时间内将面板安装于折板屋顶,并能提高施工性。而且,根据本发明的面板安装配件,由于在面板的支承框上固定有多个面板安装 配件,该面板安装配件起到弹性嵌合部的作用,该弹性嵌合部在使面板呈架设状配置于相 对的一对山部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将面板从折板屋顶的上方侧朝向下方按压操作而与折板 屋顶的山部连结部弹性嵌合,上述配件是由将与面板的支承框密接固定的固定板部、从固 定板部的一端以直角状弯曲连接的脚板部、与脚板部连接的侧视凹凸部一体成形而成的面 板安装配件构成的,因此只需将安装配件固定于太阳能电池面板或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面 板的支承框、将面板对齐并朝向折板屋顶侧按压操作,就能简单地以低劳动力在短时间内 将面板安装于折板屋顶,并能提高施工性。而且,安装配件自身的结构也简单,且能以低成 本制造。此外,体积不易增大而易于同时搬运多个,并且还能轻松地进行保管管理。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面板安装装置、安装配件的示意说明图。图2是图1的面板安装装置、安装配件和安装方法的立体说明图。
图3是图1的面板安装配件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图3的面板安装配件的侧视图。图5是对图1的面板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配件的主要部分放大后的示意 说明图和当对多个面板进行安装时的作用说明图。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面板安装装置、安装配件的示意说明图。图7是将图6的面板安装装置、安装配件的主要部分放大后的示意说明图。图8是图6的面板安装配件的放大立体图。图9是图8的面板安装配件的侧视图。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面板安装装置、安装配件的示意说明图。图11是将图10的面板安装装置、安装配件的主要部分放大后的示意说明图。图12是图10的面板安装配件的侧视图。图13是图10的面板安装配件的侧视图。(符号说明)10面板安装装置12、12a、12b 折板屋顶14 山部15 谷部16、16a、16b 山部连结部18面板
20支承框
22弹性嵌合部
28细脖部
30外突部
32固定板部
34脚板部
36侧视凹凸部40、40a、40b、40c 安装配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面板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配件的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本发明的面板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配件例如适用于在构成普通房屋、 车库、车间、公共设施等构造物的屋顶的折板屋顶上安装包括太阳能电池面板或绿化用植 物培土收容面板等的面板。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安装在屋顶上的 面板例示太阳能电池面板或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面板。在图中,不表示太阳能电池模块或 培土及种植于培土的植物而只表示扁平的四边形壳体来进行简化,从而更容易从图中进行 把握。另外,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面板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电气 设备,例如具有将P型与η型的半导体接合的结构。作为太阳能电池,已知有硅类、化合物 类的太阳能电池,通过与发光二极管相反的过程使电子吸收光能(光激发),利用半导体的 性质,从而将具有能量的电子直接取出作为电能。此外,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面板在扁平的立体四边形框内铺上例如含有种子的植物栽培用培土,使种子发芽从而绿化屋顶并起到抑 制夏季室内温度的上升、隔热的效果等,作为绿化用植物,例如有侧柏、犬黄杨(日文H 3 ,7)、茶梅、圆柏、结缕草、景天属、松叶菊、迷迭香等。在以下说明中,以太阳能电池面板的 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即使将太阳能电池面板换成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面板,本申请的面 板安装装置、安装配件、安装方法也能起到相同的功能和作用、效果。图1 图5表示本发明的面板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配件的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太阳能电池面板或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面板的面 板安装装置10包括山部连结部16,该山部连结部16设于折板屋顶12的山部14 ;面板18 的支承框20 ;以及多个弹性嵌合部22,这些弹性嵌合部22设于支承框20。如图1、图2所示,安装面板18的折板屋顶12是山部14与谷部15交替反复形成 的众所周知的折板屋顶。在本实施方式中,折板屋顶12例如是由众所周知的嵌合式金属折 板屋顶构成,该嵌合式金属折板屋顶是通过将折板屋顶材从上方朝下方与竖立设在梁材24 上的紧框(日文夕^卜7 > — ^ )26压接嵌合来连结的。紧框26是在折板屋顶结构中用 于将折板屋顶材固定在梁材上的固定用构造材,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倒V字状的支承脚 部;以及头部,该头部形成于支承脚部上来供屋顶材嵌合。在折板屋顶12的各山部14的上 部对山部的一部分进行加工从而形成连结折板屋顶材与紧框26的山部连结部16,紧框26 的头部与山部连结部16的下表面侧嵌合连结。山部连结部16将从山部主体14a朝缩小山 宽度的方向中间变细的细脖部28与从细脖部28朝增大山宽度的方向外突的外突部30连 续连接而沿该山部的长度方向形成在山部14的两侧。山部连结部16的细脖部28和外突 部30连续形成为曲线凹凸状,如图5所示,细脖部28是从山部主体14a两侧的直线状倾斜 面部的上部侧朝向斜上方凹设成近似U字形曲线状来形成的。外突部30从两侧的细脖部 28以与该细脖部28的曲线反向的曲线朝向两外侧外突成作为凸起的圆弧弯曲状,并且朝 向上方侧弯曲形成并在顶部侧连接。山部连结部16是利用细脖部28和外突部30的凹凸 形状而与紧框26的头部嵌合来固定的。另外,例如也可以从上方使形状与山部连结部的凹 凸形状相对应的固定用配件与嵌合于紧框26的折板屋顶材的山部连结部16嵌合,从而高 强度地对紧框与折板屋顶材的嵌合连结部分进行固定。如图1、图2所示,例如以长方形状形成对太阳能电池单体进行支承的基板或植物 培育土这样的种植基盘,面板18以矩形框状包围上述基板地设有支承框20。在此,“面板” 是指对框构件进行接合或组装而形成为具有一定程度厚度的立体箱形的立体框构造体,在 实施方式中,例如,面板18以其短边方向架设配置在折板屋顶12的相邻的两个山部14之 间且长度方向沿山部的长度方向的状态安装在折板屋顶上。面板18的短边方向即山部14 之间的架设方向的长度以与折板屋顶12的山部14的顶部之间的相隔距离或折板屋顶材的 作用宽度相对应的长度形成。如图1、图2所示,弹性嵌合部22在面板18的支承框20上设置多个,是同时与相 对的山部14的山部连结部16卡合,且只需从面板18的上方向下方的按压操作就能以将山 部连结部16朝侧方按压的方式弹性施力,并且与山部连结部16嵌合的弹性嵌合单元。在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与相邻且相对的两个山部14的山部连结部16弹性嵌合的多个弹性嵌 合部22彼此互动,从而将面板18与山部连结部16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四个弹性 嵌合部22以朝向下方呈突出状设于矩形框状的支承框20的各角落部附近。各个弹性嵌合部22均由用与面板18的支承框20不同的构成构件设置的弹性嵌合构件构成,将这些弹性 嵌合构件与支承框20固接从而安装成一体。另外,弹性嵌合部的个数也可以与面板的大小 等相对应来恰当设定。如图3、图4所示,弹性嵌合部22是由将固定板部32、脚板部34、侧视凹凸部36 — 体形成的板状配件构成的,其中,固定板部32与面板18的支承框20的下表面侧密接固定; 脚板部34从固定板部32的一端弯曲成直角状连接而成;侧视凹凸部36与脚板部34连接。 例如,板状配件是将一张不锈钢等具有一定高强度的金属制带板构件折曲成变形近似5字 状或变形近似S字状而将固定板部32、脚板部34、侧视凹凸部36这些各构成要素一体成形 的。上述板状配件是根据其金属材料的性质通过如板簧状地弹性变形、形状复原而与山部 连结部16弹性嵌合的弹性嵌合体,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面板安装配件40。安装配件40的固定板部32是固定于面板18的支承框20的固定部,例如通过焊 接等固定方法固定于支承框20的下表面侧。另外,固定板部32固定于支承框20的方法不 限定于焊接,也可以用螺栓与螺母旋紧来固定。脚板部34从固定板部32以直角L字状曲 设而沿纵向延伸,安装时在面板18的下表面与折板屋顶12之间确保一定程度的空隙。侧 视凹凸部36由侧视曲线凹凸部构成,该侧视曲线凹凸部是以与山部连结部16的外突部30 和细脖部28的曲线凹凸状相对应的凹凸形状设置的。侧视凹凸部36只与山部连结部16 的右侧面和左侧面中的任意一个的近似半部侧即只与形成于山部连结部16两侧的外突部 30和细脖部28中任一侧弹性嵌合。侧视凹凸部36连续形成第一弯曲板部38和第二弯曲 板部39从而弯曲凹凸形成为侧视倒 字形,其中,第一弯曲板部38以与山部连结部16的 外突部30的外突弯曲形状相对应且从顶部侧至细脖部28侧卡接的形态弯曲形成;第二弯 曲板部39以向细脖部28侧突出的形态与第一弯曲板部38反向地弯曲形成为近似V字状。 侧视凹凸部36在弹性嵌合状态下使其弯曲下端部分从外突部30下端至细脖部28侧以钩 状卡定,从而实现防止安装配件向上拔出的结构。第二弯曲板部39的下表面侧42是朝向 容纳山部连结部16的凹部侧向上倾斜来形成的,能起到将安装配件40向山部连结部16卡 接按压时的导向件的作用。因此,侧视凹凸部36成为相对于山部连结部易进行安装操作而 难脱开的结构。而且,侧视凹凸部36相对于脚板部34的板面配置于与固定板部32相同的 一侧,并配置在固定板部32和面板18的正下位置。若从上方朝向下方按压操作将多个安 装配件40固定于支承框20的面板18,则各安装配件40的下表面42与折板屋顶12的山部 连结部16的外突部30接触,使该安装配件的下表面42与山部连结部的外突部30的弯曲 面卡合,并使该安装配件弹性变形(参照图4中的双点划线),此后当第一弯曲板部38与 外突部30抵接时,各安装配件利用配件本身的形状复原力以将山部连结部16朝侧方(图 5的箭头方向Χ1、Χ2)按压的方式弹性施力,从而分别与山部连结部16的侧面嵌合。如图1、图2所示,例如在设于一个太阳能电池面板18的支承框20的四个安装配 件40中,与相同的山部连结部16嵌合的安装配件40相互以相同的朝向固定于支承框20, 但与相对的山部连结部16嵌合的安装配件40相互以使固定板部32与脚板部34间的L 字弯曲部R的直角内侧相对的形态彼此反向地配置并固定于支承框20。S卩、在相对的山部 连结部16之间相对的安装配件40相互的侧视凹凸部36以彼此的弯曲凹凸部分向内突出 的状态配置,将山部连结部16朝侧方按压的弹性作用力的朝向成为彼此向外的相反方向 (XI、Χ2)。因此,多个安装配件40与相对的山部连结部16的内侧的外突部和细脖部卡合,并且在从内侧向外施加弹性作用力的同时进行嵌合。因此,如图5所示,在供设于一个面板 18上的多个安装配件40卡合的山部连结部16上,在该山部连结部16的剩余的近似一半 部分确保有与另外的太阳能电池面板18的安装配件40卡合的外突部30和细脖部28。藉 此,在安装多个面板时,相邻的面板18的安装配件40彼此不会影响。其结果是,能使相邻 的面板18在彼此密接的状态下排列设置,并能高效地配置多个面板。另外,弹性嵌合部22不限定于上述由板状配件构成的弹性嵌合部,还可以是将固 定在面板18的支承框20上的固定部和与山部连结部的外突部及细脖部弹性嵌合的侧视凹 凸部一体形成的弹性嵌合体。弹性嵌合部22既可以是将多个构件组合而将固定部与侧视 凹凸部一体形成,也可以是块状。此外,弹性嵌合部22也可以与面板的支承框20 —体成形。 此外,为了保持与山部连结部16间的弹性嵌合状态,较为理想的是,弹性嵌合部22以一定 程度强的力对山部连结部16进行弹性施力,且可同时实现弹性、高强度、耐候性的金属制 弹性嵌合部较为有利。另外,不限定于金属,合金、强化塑料树脂等其他强度、耐候性高的材 料均可。此外,山部连结部16的细脖部28和外突部30的凹凸形状也可以是任意的,弹性 嵌合部22的侧视凹凸部36以与这些细脖部28和外突部30的凹凸形状相对应地嵌合这样 的凹凸形状形成。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面板安装装置10、安装配件40的作用和面板安装方法进行 说明。首先,在一个面板18的支承框20上安装多个、例如四个预先制造好的安装配件40 来形成多个弹性嵌合部22。另外,将安装配件安装于支承框的作业可以在施工现场附近的 地面上进行,也可以在制造车间等预先将安装配件安装于支承框20。如图2所示,在将设置 了弹性嵌合部22 (安装配件40)的面板18以架设于折板屋顶12的山部14之间的形态定 位的状态下,从折板屋顶12的上方向下方对该面板18进行按压操作。此时,四个弹性嵌合 部22大致同时与山部连结部碰撞并临时发生弹性变形,之后立刻形状复原,从而分别以将 山部连结部16朝侧方按压的方式弹性施力且与山部连结部16嵌合。藉此,能非常简单、低 劳动力且短时间地将面板向折板屋顶安装。在安装完面板的状态下,多个安装配件互动地 与山部连结部彼此以凹凸形状弹性嵌合,因此能牢固地保持安装状态,即使风吹过也不容 易脱落。为了得到所需的电力而需要设置多个面板时,反复进行相同的作业。在各个面板 18中,由于将安装配件40以使固定板部32与脚板部34间的弯曲部R的直角内侧相对的 形态固定于支承框20,因此如图5所示,相邻配置的面板18的安装配件40彼此不会影响。 因此,能使相邻的面板18在密接的状态下配置,从而能在范围受限的构造物的屋顶上高效 地排列多个面板来构成理想的面板阵列(panel array)。接着,参照图6 图9对本发明的面板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配件的第二 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在 本实施方式中,面板安装装置IO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面板安装装置在折板屋顶12a的山部 连结部16a的结构和安装配件40a的形状上有所不同。如图6、图7所示,折板屋顶12a是 由众所周知的卷边式(日文〃 S式)的金属折板屋顶构成,该金属折板屋顶例如在立设于 梁材上的紧框的压板铁片(日文吊子,未图示)上将相邻配置的两个形成于金属折板屋顶 材的端部的卷边部重叠卡合,并对卷边部进行卷边紧固加工,从而使折板屋顶材与紧框连 结并使相邻的屋顶材彼此连结。即、在折板屋顶12a的各山部14的上部形成有山部连结部 16a,该山部连结部16a是由通过卷边紧固加工进行折曲、从而与紧框固定的圆形卷边部构成的。山部连结部16a将细脖部28与外突部30连续连接地形成于山部14的两侧,并且使 细脖部28和外突部30以曲线凹凸状连续形成,但其凹凸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本 实施方式中,细脖部28从各山部主体14a的两个倾斜面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向内折曲,并在 山宽度中间位置朝上方以大致直线状立起形成。外突部30从细脖部28的上端侧朝向两外 侧以圆弧状外突扩大而形成。另外,各山部连结部16a的两侧的外突部30的形状是从端面 看呈大致左右对称地形成。安装配件40a由将固定板部32、脚板部34、侧视凹凸部36 —体成形的板状配件构 成,并构成弹性嵌合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如图8、图9所示,侧视凹凸部36由侧视曲 线凹凸部构成,该侧视曲线凹凸部与由圆形卷边部构成的山部连结部16a的细脖部28和外 突部30的曲线凹凸形状相对应,并且侧视凹凸部36与山部连结部16a弹性嵌合。S卩,安装 配件40a的侧视凹凸部36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凹凸部在弯曲凹凸形状上不同,是与卷边 式的折板屋顶的圆形卷边部(山部连结部16a)的外形轮廓形状相对应的弯曲凹凸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安装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通过从上方向下方按压操 作固定了安装配件40a的面板18,使安装配件40a与山部连结部16a弹性嵌合来安装。本 实施方式的面板安装装置和安装配件也能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接着,参照图10 图13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安装 装置IOb是与第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但与第二实施方式在折板屋顶12b的山部连 结部16b的结构和安装配件40b、40c的形状上不同。如图10、图11所示,折板屋顶12b与 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由众所周知的卷边式折板屋顶构成,但在圆形卷边部即山部连结部16b 的形状上不同。形成于各山部连结部16b两侧的细脖部28和外突部30的曲线凹凸形状以 非左右对称的形态形成,在图11中,右侧的外突部301形成为曲率大的圆弧弯曲形状,左侧 的外突部302形成为曲率小的圆弧弯曲形状。因此,相对的山部14的山部连结部16b的相 对内侧部分的凹凸形状彼此不同地形成。在相对的山部连结部之间相对的安装配件40b、40c分别与由卷边部构成的山部 连结部16b的非左右对称的弯曲凹凸形状相对应而以各个侧视凹凸部36的凹凸形状不同 的形态形成。如图12所示,与山部连结部16b的曲率大的外突部301卡合的安装配件40b 的侧视凹凸部36由与该外突部301和细脖部28的曲线凹凸形状相对应的曲率较大的侧视 曲线凹凸部构成,并与外突部301嵌合。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与山部连结部16b的曲率 小的外突部302卡合的安装配件40c的侧视凹凸部36由与该外突部302和细脖部28的曲 线凹凸形状相对应的曲率较小的侧视曲线凹凸部构成,并与外突部302嵌合。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安装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相同,通过从上方 向下方按压操作固定了多个安装配件40b、40c的面板18,使安装配件与山部连结部16b弹 性嵌合来安装。本实施方式的面板安装装置和安装配件也能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 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如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面板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配件不只限定于上述 实施方式的结构,只要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任意变更。本发明的面板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配件能在将面板安装于折板屋顶时应用。
权利要求
一种面板安装装置,其将面板安装在交替反复形成山部和谷部的折板屋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山部连结部,该山部连结部形成于各山部的上部并将折板屋顶材与屋顶构造材连结,并将细脖部和外突部连续连接从而形成于山部的两侧,其中,所述细脖部从山部主体朝缩小山宽度的方向中间变小,所述外突部从细脖部朝扩大山宽度的方向外突;面板的支承框;以及多个弹性嵌合部,这些弹性嵌合部设于支承框,与相对的山部的山部连结部同时卡合,只通过面板的从上方向下方的按压操作就能以将山部连结部朝侧方按压的方式弹性施力,并与山部连结部嵌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嵌合部由弹性嵌合体构成,该 弹性嵌合体将固定在面板的支承框上的固定部和与山部连结部的外突部及细脖部弹性嵌 合的侧视凹凸部一体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山部连结部的外突部和细脖部 以曲线凹凸状连续形成,弹性嵌合部由具有与之相对应的侧视曲线凹凸部并将整体一体成 形的板状配件构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嵌合部由板状配 件构成,该板状配件将与面板的支承框密接固定的固定板部、从固定板部的一端以直角状 弯曲连接的脚板部、与脚板部连接的侧视凹凸部一体成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板状配件以使固定板部与脚板部 间的弯曲部的直角内侧相对的形态固定在面板的支承框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面板是太阳能电池面 板或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面板。
7.一种面板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弹性嵌合部安装于面板的支承框,该弹性嵌合部包括多个能对折板屋顶材的山部连 结部施加朝向侧方的弹性作用力的弹性嵌合构件,只通过面板的从上方向下方的按压操作就能以将山部连结部朝侧方按压的方式弹性 施力,并使多个弹性嵌合部与山部连结部嵌合,从而使面板固定于折板屋顶材。
8.一种面板安装配件,其特征在于,在面板的支承框上固定有多个面板安装配件,所述面板安装配件起到弹性嵌合部的作用,该弹性嵌合部在使面板呈架设状配置于相 对的一对山部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将面板从折板屋顶的上方侧朝向下方按压操作而与折板 屋顶的山部连结部弹性嵌合,所述面板安装配件通过将与面板的支承框密接固定的固定板部、从固定板部的一端以 直角状弯曲连接的脚板部、与脚板部连接的侧视凹凸部一体成形而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板安装配件,其特征在于,安装面板安装配件的面板是太阳 能电池面板或绿化用植物培土收容面板。
全文摘要
一种面板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配件,其能以简单的操作在短时间内进行施工,并且结构简单且低成本。该面板安装装置(10)的特征在于包括山部连结部(16),该山部连结部(16)形成于各山部(14)的上部并将折板屋顶材与屋顶构造材连结,并将细脖部(28)和外突部(30)连续连接从而形成于山部(14)的两侧,其中,上述细脖部(28)从山部(14)主体朝缩小山宽度的方向中间变小,上述外突部(30)从细脖部(28)朝扩大山宽度的方向外突;面板(18)的支承框(20);以及多个弹性嵌合部(22),这些弹性嵌合部(22)设于支承框(20),与相对的山部(14)的山部连结部(16)同时卡合,只通过面板(18)的从上方向下方的按压操作就能以将山部连结部(16)朝侧方按压的方式弹性施力,并与山部连结部嵌合。
文档编号E04D13/18GK101988314SQ20101024118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0日
发明者高田徹 申请人:有限会社花谷工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