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顶板及机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605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瓦楞顶板及机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顶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墙体不需设置成一高一低 结构的瓦楞顶板和采用了这种瓦楞顶板的机房。
背景技术
瓦楞顶板用来盖在房屋、阁楼、机房等建筑物顶部遮盖雨水以免雨水直接进入室 内。为了便于制造和存放,片状的顶板本身通常都是等厚结构。为了方便雨水流淌,在建造 机房等时,通常顶板两侧的墙体需要设计成一高一低形成倾斜度,这样顶板放上去架在二 者上也会随之倾斜,则雨水可顺势而下而不会停留在屋顶上。如图1所示,顶板的上表面长 度为L,一侧墙体高度为H,另一侧则为H+h’(L、H、h’均大于0),顶板的直接与墙体接触的 下底面是倾斜的。这种结构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常规墙体上端面都是水平的,顶板的下底面相对 墙体上端表面之间具有倾角,因此需要对墙体上端面进行切削以与下底面贴合接触便于顶 板的安装。但对墙体切斜角本身需要工人的作业技巧,同时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这种缺陷,不仅仅在建造机房,还有其他各种需要防止雨水淋到的箱室结构如房 屋的屋瓦、箱式基站的顶盖板等也会存在上述同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将墙体设计成一高一低 来使瓦楞顶板上表面具有坡度的技术方案会带来施工上的麻烦,提供一种无需处理墙体即 可实现顶板上表面倾斜的瓦楞顶板。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瓦楞顶板,具有搭在 墙体上的下底面和朝向外面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相对所述下底面的距离沿所述瓦楞顶板 长度方向逐渐增大。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瓦楞顶板中,所述下底面为所述上表面的背面,其与所述上 表面之间的距离构成所述瓦楞顶板厚度。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瓦楞顶板中,所述厚度沿所述瓦楞顶板的长度方向逐渐增 大。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瓦楞顶板中,所述上表面为多级台阶形,其相对所述下底面 的距离逐级增大。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瓦楞顶板中,所述上表面上具有凸起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 瓦楞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瓦楞顶板中,所述瓦楞顶板包括等厚的防水材料制成的上层 板和下层板,还包括厚度沿长度方向逐渐增大的保温材料制成的中层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了上述瓦楞顶板的机房。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瓦楞顶板及机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无需切砌墙体,无需将墙体设计成一高一低,通过瓦楞顶板自身结构即可实现上表面倾斜,以便于雨水滑落,达到防 止被雨水淋到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机房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机房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瓦楞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瓦楞顶板的A-A剖面图;图5是图3所示瓦楞顶板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机房的结构简图。机房包括两侧的墙体和 装在墙体顶部的瓦楞顶板。其中的瓦楞顶板与现有技术不同,其直接与墙体100接触的下 底面S2是水平的,也就是说,两侧的墙体100具有相同的高度,两墙体100上端表面平齐, 瓦楞顶板200的下底面S2两端直接与两墙体100接触贴平,而不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先必须 切掉墙体100上端的一个角来与倾斜的瓦楞顶板底面贴合。要实现防止室内被淋到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瓦楞顶板200的直接承接雨水的上 表面Sl设计成相对下底面S2倾斜,其与下底面S2之间的距离沿瓦楞顶板200长度方向逐 渐增大。瓦楞顶板200的长度方向即其从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方向。这样倾斜设置后,则 瓦楞顶板200的下底面S2与墙体100上端面均水平,而上表面Sl倾斜,雨水落下顺倾斜方 向滑落,从而不会停留在瓦片上增加万片的承重。如图2、图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瓦楞顶板200具有面朝机房外部的上表面Sl 和面向机房内部的下底面S2。如图可知,本实用新型两侧墙体100高度均为H,上表面Sl 长度也为L,但下底面S2是水平设置,而非与倾斜的上表面Sl平行。图4、图5分别是对图3所示实施例的A-A剖面图和B-B剖面图。由图可知,瓦楞 顶板200两端的厚度即上表面Sl和下底面S2在两端对应位置之间的距离hi和h2具有hi > h2的关系。由图可知,上表面Sl上具有凸起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瓦楞台250。在本实施例中,瓦楞顶板200的厚度沿长度方向是线性的逐渐增大的;在另一实 施例中,上表面相对下底面呈多级台阶的形状,则其相对于下底面的厚度沿长度方向是逐 级增大的。因此,只要是上表面相对于下底面的距离沿长度方向始终保持非负增大,均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体并不限定为砖堆砌而成的墙体,其可以 是金属框架、木质支柱或者其他任何材料形成的支撑瓦楞顶板两端的结构;同样,本实用新 型的瓦楞顶板并不限定为粘土材料等制成传统意义上的屋瓦如陶瓦、琉璃瓦、石棉瓦等,其 可以是材质如金属、夹芯板、木质等材料制成的用于遮蔽其下方空间不受雨水浸淋的结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使用在机房上,还可用在建筑如房屋、亭阁、楼宇之上,以及 其他需要避雨防水、让水能够沿上表面倾斜而下的场合,例如瓦楞顶板可作为集装箱盖板、 箱式基站等通讯设备的外部箱盖等等。[0026]传统的机房的瓦楞顶板为上表面及其背面相互平行的板状结构,因此,安装时为 了使上表面倾斜便于雨水落下,需要将顶板两端下方所安装的两面墙体的上端面进行切 削,削去一个倾角以与顶板的倾斜角一致。但是金属的墙体切削后的切削端面很容易生锈 腐蚀,严重影响了整个机房的使用寿命。而采用本实用新型,顶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瓦楞顶板结构,则无需切削墙体,可直 接安装瓦楞顶板,可以有效保护金属墙体的结构组成,同时很好地起到导水防淋的作用。瓦 楞顶板可采用夹芯板材料,其分为上、中、下三层,上、下两侧均采用强度高且防水的材料如 玻璃钢等,中间层采用厚度沿长度方向逐渐增大的保温材料,其成本低,制造简单。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 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瓦楞顶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搭在墙体(100)上的下底面(S2)和朝向外面的上表面(S1),所述上表面(S1)相对所述下底面(S2)的距离沿所述瓦楞顶板(200)长度方向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面(S2)为所述上表面(Si) 的背面,其与所述上表面(Si)之间的距离构成所述瓦楞顶板(200)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瓦楞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沿所述瓦楞顶板(200)的长 度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楞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Si)为多级台阶形,其相 对所述下底面(S2)的距离逐级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Si)上具有凸起的、沿长 度方向延伸的瓦楞台(2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顶板包括等厚的防水材料 制成的上层板和下层板,还包括厚度沿长度方向逐渐增大的保温材料制成的中层板。
7.一种机房,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所述的瓦楞顶板作为顶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顶板,具有搭在墙体(100)上的下底面(S2)和朝向外面的上表面(S1),所述上表面(S1)相对所述下底面(S2)的距离沿所述瓦楞顶板(200)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采用所述瓦楞顶板的机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瓦楞顶板及机房,无需切砌墙体,无需将墙体设计成一高一低,通过瓦楞顶板自身结构即可实现上表面倾斜,以便于雨水滑落,达到防止被淋到的目的。
文档编号E04D3/24GK201738503SQ201020232988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3日
发明者何剑波, 余翔, 尹红恩, 霍文权 申请人:深圳市海生机房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