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纤维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60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纤维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纤维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的加固和修复施工中,外部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加固技术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加固技术之一,相对于传统 的外部粘贴FRP加固法,FRP板机械锚固快速加固技术(Rapid Strengthening with Mechanically Fastened FRP Strips)是一种新型的FRP加固技术,它是通过按一定要求排 列的金属铆钉群将FRP板直接固定在被加固构件表面,依靠铆钉传递FRP板与混凝土之间 的剪切力,保证FRP板与混凝土结构协调变形、共同工作,从而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该方 法兼有传统FRP加固技术的众多优点,还拥有施工简单方便、速度快、不使用粘结材料等优 点o目前外部粘贴法使用的FRP板具有很高的纵向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但是横向抗 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表现为典型的正交各向异性,打入铆钉后,当FRP板承受较高的拉 力时,很容易表现出劈裂破坏,不能满足快速加固法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纵向具有很高抗拉强度 和弹性模量的同时,在横向也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其性能完全能满足FRP板 机械锚固快速加固技术要求的新型纤维板。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纤维板,包括径向上 均勻平行布置的碳纤维束层和双向编织的芳纶纤维布层,所述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布层 通过树脂进行粘接。所述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布层为一层或一层以上。所述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布层交替依次叠放。所述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布层之间的体积比为1 0.6-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碳纤维束层沿径向均勻平行布置,作为主要受拉材料承受结构荷 载,双向编织的芳纶纤维布层也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作为横向抗拉和抗挤压材 料,可以吸收铆钉铆入时的冲击作用,避免纤维板的劈裂,同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避免铆钉 处的FRP板局部挤压破坏,使FRP板表现出良好的延性,适用于新型的机械锚固快速加固 法。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普通FRP板的性能的基础上,针对机械锚固快速加固法进行了优化, 是对现有产品市场的有益补充,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中1_碳纤维束层,2-芳纶纤维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径向上均勻平行布置的碳纤维束层1和双向编织的芳 纶纤维布层2,碳纤维束层1和芳纶纤维布层2通过树脂进行粘接。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布层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一层以上,当层数为一层以上 时,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布层为交替依次叠放,形成径向上平行均勻布置的碳纤维束层 1与双向编织的芳纶纤维布层2之间的多层层间混杂设置,使本实用新型表现出良好的延 性,适用于新型的机械锚固快速加固法。根据施工对FRP板的要求,可对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束层1和芳纶纤维布层2的 厚度、层数与两层之间的体积比例可进行适时调整,作为优选,碳纤维束层1和芳纶纤维布 层2体积比为1 0. 6-1. 5,本实用新型纤维板的厚度优选为l-3mm,宽幅为30_80mm。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方法如下碳纤维束层1沿径向平行均勻布置,双向编织的芳 纶纤维布层2与碳纤维束层1处于不同的平面内,两者之间交替依次叠放,形成层间混杂, 多层时形成多层层间混杂,再用树脂对碳纤维束层1和芳纶纤维布层2进行浸泡、固定,最 后再加压成型。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碳纤维束层1和双向编织的芳纶纤维布层2均为单层,体积比为 1 1,厚度 1mm,宽幅 30mm。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碳纤维束层1和双向编织的芳纶纤维布层2均为两层,体积比为 1 1,厚度 1. 3mm,宽幅 40mm。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碳纤维束层1为两层,双向编织的芳纶纤维布层2为三层,体积比为 1 1. 5,厚度 1. 5mm,宽幅 50mm。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碳纤维束层1为三层和双向编织的芳纶纤维布层2为两层,的体积比 为 1 0.6,厚度 1.5mm,宽幅 50mm。实施例5本实施例中碳纤维束层1为四层和双向编织的芳纶纤维布层2为四层,的体积比 为1 1,厚度3mm,宽幅80mm。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纤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径向上均匀平行布置的碳纤维束层和双向编织的芳纶纤维布层,所述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布层通过树脂进行粘接。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 布层为一层或一层以上。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 布层交替依次叠放。
4.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 布层之间的体积比为1 0.6-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纤维板,包括径向上均匀平行布置的碳纤维束层和双向编织的芳纶纤维布层,所述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布层通过树脂进行粘接。所述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布层为一层或一层以上。所述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布层交替依次叠放。所述碳纤维束层和芳纶纤维布层之间的体积比为1∶0.6-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为在保证普通FRP板的性能的基础上,针对机械锚固快速加固法进行了优化,是对现有产品市场的有益补充,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E04G23/02GK201704862SQ20102023286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2日
发明者丁一, 张小冬, 陈小兵, 陈文永, 黄莹 申请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