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05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楼间隔震技术是在裙楼与塔楼之间设置隔震层,把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分开,其特点减少隔震设备使用数量,提高隔震层上部结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当发生地震时,隔震层中隔震支座和粘滞阻尼器吸收缓冲大量的地震能量,降低地震对建筑上部结构的破坏。 该技术减震效果明显,具有经济、安全、节能等特点,在高烈度地震区高层建筑工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楼间隔震支座安装主要存在隔震支座单个质量大,吊装运输困难,支座下预埋板单体面积大,安装精度要求高,板下结构钢筋密集,安装位置小,而板上锚固连接螺栓套筒锚固钢板面积大,埋入困难,板下空腔内混凝土充盈量不足,振捣点间距过大,墩座混凝土不密实;板下空腔内混凝土初凝后收缩,板与混凝土间有间隙,楼间隔震层空间狭小,利用光学仪器进行隔震支座变形监测困难等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艺,目的在于解决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中,隔震支座单个质量大吊装运输困难、隔震支座下预埋板锚固件埋入困难、板下混凝土密实度难以保证、利用光学仪器进行隔震支座变形监测困难等施工难题。具有施工方法简单,安装质量可靠等优点。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艺,具体工艺步骤为1、隔震支座下部结构的施工预埋板每侧各加350 400mm,板下锚固件锚入墩座内最深深度增加IOOmm预留二次浇注混凝土空间,施工缝模板采用钢丝布做模板,钢筋做龙骨,进行下墩座及结构混凝土浇筑与养护。2、隔震支座预埋板下二次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改变隔震支座下预埋板锚固钢板形状与螺栓套筒的连接方法,将连接套筒端部的锚固钢板由焊接改为丝接,形状由矩形改为圆形,预埋钢板安装就位后再用连接螺栓固定锚固钢板。3、预埋板的安装使用安装定位设备把预埋板固定在定位架上,然后根据轴线位置和标高调整定位架上的调节螺栓,调整预埋板位置使预埋板安装偏差小于设计要求,然后使用电弧焊和钢筋连接件把预埋板固定在墩座竖向钢筋上,每侧固定点不少于2点,安装固定完成后,拆除预埋板与定位架的固定点,复测预埋板安装位置,吊移定位设备,定位架拆除后,施工人员手穿过施工缝伸入预埋板下空腔内安装套筒上的圆形锚固钢板。4、混凝土的浇筑首先在清理好的混凝土表面用水充分湿润并排除积水,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灰比0. 37 0. 40的水泥浆,提高新旧混凝土结合力,然后采用加压式混凝土浇筑料斗施工,当施工缝中涌出的混凝土高于预埋板面30 50mm时,停止向料仓中注料并关闭阀门和振动器,吊移料斗,混凝土即将失去塑性时,清除高于预埋板面的混凝土,保持浇筑孔内混凝土低于预埋板面3 5mm,在用木抹抹平后,覆盖养护薄膜。5、隔震支座和上预埋板的安装首先利用施工现场吊装设备将隔震支座吊至隔震支座安装楼面,再使用隔震支座吊装车将隔震支座吊运至安装位置,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使用力矩扳手逐一检查固定螺栓,螺栓的扭力值检查符合要求后,用油漆逐一做好标记。6、安装变形监测仪器将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分别用胶黏剂固定在隔震支座上下预埋钢板上,游标卡尺尺身应垂直于支座,待胶黏剂固化后即可读取初始度数,以后定期读取游标卡尺度数,测量隔震支座的工作状况。步骤4中使用加压式混凝土浇筑料斗浇筑工艺为先开启混凝土推送器,打开料仓下部阀门和振动器后,再向料仓中注入自密实混凝土,当混凝土从施工缝处和预埋板排气孔中涌出时,关闭2/3的阀门出料量,用直径35mm插入式振捣棒沿墩座施工缝处配筋较疏部位振捣混凝土,提高新旧混凝土结合力,并用橡胶锤敲击预埋板面,排除板下空气提高混凝土的密度。步骤4安装好预埋板之后,在混凝土初凝前,清理预埋板面混凝土污染;混凝土初凝后,浇水养护,冬季施工应采取保温措施,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工艺设计科学,解决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中,隔震支座单个质量大吊装运输困难、隔震支座下预埋板锚固件埋入困难、板下混凝土密实度难以保证、利用光学仪器进行隔震支座变形监测困难等施工难题。具有施工方法简单,安装质量可靠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主要工序施工工艺和要求为1、熟悉图纸,掌握隔震支座设计技术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程做好前期施工方案的编制与技术交底工作。根据图纸设计和隔震支座技术资料,做好预埋板安装与钢筋定位翻样工作,对影响预埋板上锚固件安装位置的钢筋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调整设计方案。2、隔震支座下部结构施工时,以预埋板每侧各加400mm左右,板下锚固件锚入墩座内最深深度加IOOmm预留二次浇注混凝土空间,施工缝模板采用钢丝布做模板,钢筋做龙骨,浇筑后不需拆模就可二次直接浇筑,进行下墩座及结构混凝土浇筑与养护。3、做好隔震支座预埋板下二次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准备工作。改变隔震支座下预埋板锚固钢板形状与螺栓套筒的连接方法,将连接套筒端部的锚固钢板由焊接改为丝接,形状由矩形改为圆形,预埋钢板安装就位后再用连接螺栓固定锚固钢板。
4、使用安装定位设备,把预埋板固定在定位架上,然后根据轴线位置和标高调整定位架上的调节螺栓,调整预埋板位置,使预埋板安装偏差小于设计要求。当预埋板轴线和高程及倾斜度允许偏差值均小于设计要求时,使用电弧焊和钢筋连接件把预埋板固定在墩座竖向钢筋上,每侧固定点不少于2点。安装固定完成后,拆除预埋板与定位架的固定点, 复测预埋板安装位置,吊移定位设备。定位架拆除后,人手穿过施工缝伸入预埋板下空腔内安装套筒上的圆形锚固钢板。锚固钢板安装后,做好浇筑前的预埋板保护工作。
5、混凝土浇筑 前,在清理好的混凝土表面用水充分湿润并排除积水。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灰比0. 37 0. 40的水泥浆,提高新旧混凝土结合力。浇筑混凝土时采用加压式混凝土浇筑料斗,加压式混凝土浇注料斗吊装前,先调试加料斗工作性能,调试合格后湿润料斗的料仓部分。安装时料斗支腿要与结构平面接触平稳。向料仓中注入混凝土时,应先开启混凝土推送器,打开料仓下部阀门和振动器后,再向料仓中注入自密实混凝土,当混凝土从施工缝处和预埋板排气孔中涌出时,关闭2/3的阀门出料量,用直径35mm插入式振捣棒沿墩座施工缝处配筋较疏部位振捣混凝土,提高新旧混凝土结合力,并用橡胶锤敲击预埋板面,排除板下空气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当施工缝中涌出的混凝土高于预埋板面30 50mm 时,停止向料仓中注料,关闭阀门和振动器,吊移料斗。混凝土即将失去塑性时,清除高于预埋板面的混凝土,浇筑孔内混凝土应低于预埋板面3 5mm,并用木抹抹平后,覆盖养护薄膜。混凝土初凝前,清理预埋板面混凝土污染。混凝土初凝后,浇水养护,冬季施工应采取保温措施,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6、隔震支座安装位置高,质量重,吊装时受到作业环境限制,无法使用塔吊或大型机械吊装设备将隔震支座吊至安装位置。先利用施工现场吊装设备将隔震支座吊至隔震支座安装楼面,再使用隔震支座吊装车,将隔震支座吊运至安装位置。隔震支座吊装车主要由万向轮、支腿、方向杆、支架、手拉葫芦和吊绳(钢丝绳)等构件组成,构造简单,安全实用。 吊装前,组装吊装设备。组装完成后,试吊并检查各构件工作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7、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开始安装隔震支座和上预埋板,使用力矩扳手逐一检查固定螺栓,螺栓的扭力值检查符合要求后,用油漆逐一做好标记。8、隔震支座上预埋板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上部结构施工,施工时应采取防火,防碰撞等措施,防止损伤隔震支座。9、安装变形监测仪器,将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分别用胶黏剂固定在隔震支座上下预埋钢板上,游标卡尺尺身应垂直于支座,游标卡尺的初始度数在50mm左右,待胶黏剂固化后即可读取初始度数。以后定期读取游标卡尺度数,测量隔震支座的工作状况。10、隔震支座安装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施工资料,报请有关部门组织专项验收。
权利要求
1.一种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艺,具体工艺步骤为(1)隔震支座下部结构的施工预埋板每侧各加350 400mm,板下锚固件锚入墩座内最深深度增加IOOmm预留二次浇注混凝土空间,施工缝模板采用钢丝布做模板,钢筋做龙骨,进行下墩座及结构混凝土浇筑与养护。(2)隔震支座预埋板下二次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改变隔震支座下预埋板锚固钢板形状与螺栓套筒的连接方法,将连接套筒端部的锚固钢板由焊接改为丝接,形状由矩形改为圆形,预埋钢板安装就位后再用连接螺栓固定锚固钢板。(3)预埋板的安装使用安装定位设备把预埋板固定在定位架上,然后根据轴线位置和标高调整定位架上的调节螺栓,调整预埋板位置使预埋板安装偏差小于设计要求,然后使用电弧焊和钢筋连接件把预埋板固定在墩座竖向钢筋上,每侧固定点不少于2点,安装固定完成后,拆除预埋板与定位架的固定点,复测预埋板安装位置,吊移定位设备,定位架拆除后,施工人员手穿过施工缝伸入预埋板下空腔内安装套筒上的圆形锚固钢板。(4)混凝土的浇筑首先在清理好的混凝土表面用水充分湿润并排除积水,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灰比0. 37 0. 40的水泥浆,提高新旧混凝土结合力,然后采用加压式混凝土浇筑料斗施工,当施工缝中涌出的混凝土高于预埋板面30 50mm时,停止向料仓中注料并关闭阀门和振动器,吊移料斗,混凝土即将失去塑性时,清除高于预埋板面的混凝土,保持浇筑孔内混凝土低于预埋板面3 5mm,在用木抹抹平后,覆盖养护薄膜。(5)隔震支座和上预埋板的安装首先利用施工现场吊装设备将隔震支座吊至隔震支座安装楼面,再使用隔震支座吊装车将隔震支座吊运至安装位置,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使用力矩扳手逐一检查固定螺栓,螺栓的扭力值检查符合要求后,用油漆逐一做好标记。(6)安装变形监测仪器将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分别用胶黏剂固定在隔震支座上下预埋钢板上,游标卡尺尺身应垂直于支座,待胶黏剂固化后即可读取初始度数,以后定期读取游标卡尺度数,测量隔震支座的工作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使用加压式混凝土浇筑料斗浇筑工艺为先开启混凝土推送器,打开料仓下部阀门和振动器后,再向料仓中注入自密实混凝土,当混凝土从施工缝处和预埋板排气孔中涌出时,关闭 2/3的阀门出料量,用直径35mm插入式振捣棒沿墩座施工缝处配筋较疏部位振捣混凝土, 提高新旧混凝土结合力,并用橡胶锤敲击预埋板面,排除板下空气提高混凝土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安装好预埋板之后,在混凝土初凝前,清理预埋板面混凝土污染;混凝土初凝后,浇水养护,冬季施工应采取保温措施,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艺,具体工艺步骤为1.隔震支座下部结构的施工;2.隔震支座预埋板下二次浇筑混凝土的施工;3.预埋板的安装;4.混凝土的浇筑;5.隔震支座和上预埋板的安装;6、安装变形监测仪器。本发明工艺设计科学,解决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中,隔震支座单个质量大吊装运输困难、隔震支座下预埋板锚固件埋入困难、板下混凝土密实度难以保证、利用光学仪器进行隔震支座变形监测困难等施工难题。具有施工方法简单,安装质量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E04G21/14GK102434007SQ201110433940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唐义, 李亮, 高行友 申请人:宿迁华夏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