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帐篷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671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帐篷骨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帐篷结构复杂,其撑起和收起比较繁琐,且收起后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帐篷骨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折叠帐篷结构复杂,撑起、收起较繁琐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杆,还包括相互平行的前上压板和前下压板、相互平行的后上压板和后下压板,所述前下压板和后下压板相互铰连接,在前上压板和前下压板之间通过销轴铰连接至少三根支撑杆,在所述后上压板和后下压板之间通过销轴铰连接至少三根支撑杆,在所述后上压板的上表面上铰连接一根压杆,所述压杆的自由端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铰连接在前上压板和前下压板之间的一根支撑杆上。本实用新型撑开时,将铰连接在所述两块前压板和两块后压板之间的支撑杆分别分开,然后将压杆下压使得前、后压板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压杆压到位后,将压杆通过套管或者绳索固定于前压板上的中部的一根支撑杆上,这样帐篷即被撑开;本帐篷收起时,先将压杆放开,然后将支撑杆合拢即可;由于前、后压板是分开的,所以收起的帐篷体积较小,便于携带,本帐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贮存占用空间小。本实用新型压杆的自由端通过活动套固定在所述铰连接在前上压板和前下压板之间的中部的一根支撑杆上。本实用新型的各支撑杆至少为两节,所述各节支撑杆首尾相互套接。这种设置是为了收起帐篷时可以折叠,这样收起的帐篷体积更小,占用空间也小,方便携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图中,1、支撑杆,2、前上压板,3、后上压板,4、压杆,5、前下压板,6、后下压板,7、活动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折叠帐篷骨架,包括支撑杆1,还包括相互平行的前上压板2和前下压板5、相互平行的后上压板3和后下压板6,前下压板5和后下压板6相互铰连接,在前上压板2和前下压板5之间通过销轴铰连接至少三根支撑杆1,在后上压板3和后下压板 6之间通过销轴铰连接至少三根支撑杆1,在后上压板3的上表面上铰连接一根压杆4,压杆4的自由端可拆卸式连接在铰连接在前上压板2和前下压板5之间的一根支撑杆1上; 压杆4的自由端通过活动套7固定在铰连接在前上压板2和前下压板5之间的中部的一根支撑杆1上,各支撑杆1至少为两节,各节支撑杆1首尾相互套接。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帐篷骨架,包括支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平行的前上压板和前下压板、相互平行的后上压板和后下压板,所述前下压板和后下压板相互铰连接,在前上压板和前下压板之间通过销轴铰连接至少三根支撑杆,在所述后上压板和后下压板之间通过销轴铰连接至少三根支撑杆,在所述后上压板的上表面上铰连接一根压杆,所述压杆的自由端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铰连接在前上压板和前下压板之间的一根支撑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帐篷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自由端通过活动套固定在所述铰连接在前上压板和前下压板之间的中部的一根支撑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帐篷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撑杆至少为两节, 所述各节支撑杆首尾相互套接。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帐篷骨架,涉及一种帐篷的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还包括相互平行的前上压板和前下压板、相互平行的后上压板和后下压板,前下压板和后下压板相互铰连接,在前上压板和前下压板之间通过销轴铰连接至少三根支撑杆,在后上压板和后下压板之间通过销轴铰连接至少三根支撑杆,在后上压板的上表面上铰连接一根压杆,压杆的自由端可拆卸式连接在铰连接在前上压板和前下压板之间的一根支撑杆上。本帐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帐篷体积较小,贮存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文档编号E04H15/48GK201972451SQ20112003726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2日
发明者刘艺 申请人:扬州和润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