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护栏板及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41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凝土护栏板及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栏板,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护栏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护栏板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城市道路建设中普通高架桥的桥侧护栏,国内常用的设计是以新泽西型钢筋混凝土墙式防撞栏为主,新泽西型混凝土防撞栏一般采用向行车方向突出弯曲的弧形结构形式,高度为1.0m左右,单体重量约为500kg/m。另外也有一种主要起到隔音作用的隔音复合板,其材料以泡沫铝板为主,材料成本比较高,更换周期比较短,需要频繁更换。由于泡沫铝板复合板还有刚性不足的缺点,用于室外高架桥进行隔音也难以固定安装。对于地铁或轻轨建设中的高架桥,由于其桥侧防护栏的主要作用为遮挡兼隔声作用,非防撞保护。因此,如果仍旧沿用普通高架桥的厚重的桥侧护栏结构,势必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对下部桥跨结构增加不必要的负荷。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遮挡和隔声作用的轻负荷的混凝土护栏板。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作遮挡隔声轻负荷的混凝土护栏板的混凝土护栏板模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产品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护栏板,所述混凝土护栏板包括板体、与所述板体的顶部一体连接的顶横梁、设于所述板体内侧的支承块、设于所述板体内侧的连接所述支承块与所述顶横梁的肋梁、部分埋设于所述顶横梁的顶部吊环、部分埋设于所述肋梁的肋吊环、设于所述支承块侧边的脚吊环、部分埋设于所述板体内侧的多个连接钢筋,所述肋梁沿所述板体纵向设置并与所述板体一体连接, 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支承块一并沿所述板体的水平方向并排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板体的外侧设有多个凸棱,相邻凸棱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凸棱与所述凹槽之间以钝角过渡连接,所述凸棱与所述板体也以钝角过渡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部吊环、肋吊环、脚吊环均为倒U型吊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钢筋为倒U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混凝土护栏板设有两个肋梁,所述所述顶部吊环设于所述肋梁上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板体纵向呈弧形。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模具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护栏板模具,该模具包括底模板、与底模板前侧边连接的前端模板、设于底模板两侧边的两个侧模板、与所述底模板相对设置的中盖板、设于中盖板两侧并介于两个所述侧模板之间的两个侧盖板;所述前端模板与所述侧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板与所述侧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中盖板与所述侧盖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中盖板和侧盖板与所述前端模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中盖板两侧设有平行于所述侧模板的第一裙边,所述侧盖板与所述中盖板对应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侧模板的第二裙边,所述中盖板与所述前端模板对应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前端模板的第三裙边,所述侧盖板与所述前端模板对应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前端模板的第四裙边;所述第一间隙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裙边以及所述第二裙边均连接的模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模板设有多个沉槽,相邻沉槽之间形成凸台,所述沉槽与所述凸台之间以钝角过渡连接,所述沉槽与所述底模板的成型面也以钝角过渡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端模板与所述第一间隙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吊环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模板沿所述第一间隙方向呈弧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设于轨道交通线路两侧的护栏板无需防撞,在混凝土护栏板的顶部设置顶横梁,在护栏板的内侧设置肋梁与护栏板的板体连接,同时肋梁与顶梁连接,形成框架加强结构,使得混凝土可以制作为薄壁形以及异形,既保证护栏板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不易损坏,又可以减轻护栏板的自重,减轻对桥梁的负荷。护栏板的加强结构设置在内侧,既美观又保证护栏板可以翻转90°进行成型制作,方便脱模。在护栏板的脚部设置支承块即支承墩,支承块沿板体内侧凸起,方便脱模,支承块可以在安装该护栏板时起到临时支撑作用。在护栏板顶部、中上部、脚部设置吊环,顶部吊环可方便吊装调试,顶部吊环的安装方向与护栏板的重心方向同面,因此吊起护栏板即保持竖直状态。内侧面中上部的吊环可以通过钢绳牵拉与路基连接形成预固定。支承块的水平方向平排设置有多个连接钢筋,这些钢筋部分埋设与护栏板内,将护栏板预固定与桥梁路基两侧后在连接钢筋相应的位置的路基处浇筑后浇带,即后期浇筑的固定连接带,混凝土材料的连接带,将护栏板固定连接于路基两侧的连接部。路基也预埋有凸出路基的连接钢筋,通过钢筋焊接形成钢筋彼此连接固定,再浇筑后浇带形成稳固的连接部,使护栏板牢固安装在桥梁两侧,起到遮挡和隔音的效果并减轻桥梁的负荷。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护栏板与桥梁结合的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混凝土护栏板与其模具组合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护栏板模具的底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护栏板模具的底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护栏板模具的中盖板以及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护栏板模具的前端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护栏板,所述混凝土护栏板包括板体10、 与所述板体10的顶部一体连接的顶横梁12、设于所述板体10内侧的支承块25、设于所述板体10内侧的连接所述支承块25与所述顶横梁12的肋梁13、部分埋设于所述顶横梁12 的顶部吊环15、部分埋设于所述肋梁13的肋吊环16、设于所述支承块侧边的脚吊环18(参
4考图2所示)、部分埋设于所述板体10内侧的多个连接钢筋沈,所述肋梁13沿所述板体10 纵向设置并与所述板体10 —体连接,所述连接钢筋沈与所述支承块25 —并沿所述板体 10的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其中顶部吊环15、肋吊环16、脚吊环18以及多个连接钢筋沈均是部分埋设于护栏板,即部分嵌插/插设于护栏板的相应部件中,吊环或连接钢筋的一部分在混凝土护栏板成型过程就已经插设于混凝土中,护栏板的混凝土凝固后就形成固定连接,也就是吊环的吊环脚插设于护栏板的相应部件中,其余部分露出于护栏板之外。由于设于轨道交通线路两侧的护栏板无需防撞,在混凝土护栏板的顶部设置顶横梁12,在护栏板的内侧设置肋梁与护栏板的板体10连接,同时肋梁13与顶梁(顶横梁)连接,形成框架加强结构,使得混凝土可以制作为薄壁形以及异形,既保证护栏板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不易损坏,又可以减轻护栏板的自重,减轻对桥梁的负荷。护栏板的加强结构设置在内侧,既美观又保证护栏板可以翻转90°进行成型制作,方便脱模。在护栏板的脚部设置支承块即支承墩,支承块沿板体内侧凸起,方便脱模,支承块可以在安装该护栏板时起到临时支撑作用。在护栏板顶部、中上部、脚部设置吊环,顶部吊环可方便吊装调试,顶部吊环的安装方向与护栏板的重心方向同面,因此吊起护栏板即保持竖直状态。内侧面中上部的吊环可以通过钢绳60牵拉与路基或桥板66连接形成预固定,同时在路基/桥板66与护栏板顶部的板体与顶梁12的拐角位置之间设置刚性支撑条62如钢条或钢管,通过钢绳60的预拉紧和刚性支撑条62的临时支撑,将护栏板临时固定在桥梁的两侧。支承块25的水平方向平排设置有多个连接钢筋26,这些钢筋部分埋设与护栏板内,将护栏板预固定与桥梁路基 66两侧后在连接钢筋沈相应的位置的路基处浇筑后浇带28,即后期浇筑的固定连接带,混凝土材料的连接带,将护栏板固定连接于路基两侧的连接部。路基/桥板66也预埋有凸出路基/桥板的连接钢筋,通过钢筋焊接形成钢筋彼此连接固定,再浇筑后浇带形成稳固的连接部,使护栏板牢固安装在桥梁两侧,起到遮挡和隔音的效果并减轻桥梁的负荷。该混凝土护栏板具有遮挡和隔音的效果并具有薄壁板体从而降低自重进而减轻桥梁的负荷,适用于轨道交通线路的桥梁等非防撞桥梁两侧作为非防撞护栏。更佳地,所述板体10的外侧设有多个凸棱20,相邻凸棱20之间形成凹槽22,所述凸棱20与所述凹槽22之间以钝角过渡连接,即凸棱20与凹槽22之间设有钝角过渡体23, 所述凸棱20与所述板体10也以钝角过渡连接。可以在减小护栏板重量基础上保持护栏板具有更好的刚性,同时对护栏起到美观的作用。连接过渡位置设置为钝角避免局部尖锐单薄而缺损,防止影响美观。更佳地,所述顶部吊环、肋吊环、脚吊环均为倒U型吊环。U型吊环的两个自由端都埋设与护栏板内部,方便护栏板的制作,也方便吊起护栏板,U型吊环本身也容易制作,成本低。更佳地,所述连接钢筋沈为倒U型。U型吊环的两个自由端都埋设与护栏板内部, 方便护栏板的制作,也方便吊起护栏板,U型吊环本身也容易制作,成本低。更佳地,所述混凝土护栏板设有两个肋梁13,所述所述顶部吊环15设于所述肋梁 13上侧。两个肋梁13可以对称设置,从而可以平衡吊起护栏板进行脱模,在安装时可以两侧同时向桥梁66拉紧,使得护栏板两端受力平衡。更佳地,所述板体10纵向呈弧形,既美观也提高混凝土护栏板本身的刚性,提高护栏板的强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板体10的厚度,从而进一步降低护栏板的重量,进而降低桥梁的负荷。为使护栏板适应桥梁侧面直线延伸的特点,护栏板沿肋梁13方向弧形, 即竖直方向上为弧形,水平方向为直线形。参考图2 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混凝土护栏板模具,该模具包括底模板30、与底模板30前侧边连接的前端模板33、设于底模板30两侧边的两个侧模板32、与所述底模板30相对设置的中盖板35、设于中盖板35两侧并介于两个所述侧模板32之间的两个侧盖板36 ;所述前端模板33与所述侧模板32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所述侧盖板36与所述侧模板32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所述中盖板35与所述侧盖板36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中盖板35和侧盖板36与所述前端模板33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中盖板35两侧设有平行于所述侧模板32的第一裙边38,所述侧盖板36与所述中盖板35对应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侧模板32的第二裙边39,所述中盖板35与所述前端模板33对应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前端模板33的第三裙边40,所述侧盖板36与所述前端模板33对应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前端模板33的第四裙边42 ;所述第一间隙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裙边38 以及所述第二裙边39均连接的模套(图未示)。使用该模具的各个模板相互拼接,以螺栓连接,可拆可接,形成的模具可以以卧倒的方式浇筑混凝土护栏板单体,形成薄壁轻负荷的异形强度高的美观护栏板预制件。更佳地,所述底模板30设有多个沉槽50,相邻沉槽50之间形成凸台52,所述沉槽 50与所述凸台52之间以钝角过渡连接,所述沉槽50与所述底模板30的成型面也以钝角过渡连接,形成连接过渡斜坡53。从而可以制作出侧面具有美观的加强凸棱的护栏板。更佳地,所述前端模板33与所述第一间隙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吊环孔56,方便设置吊环,在预制混凝土护栏板时就预先设置了吊环,从而制作出具有一体吊环的护栏板,而且可以预制出具有固定吊环位置的护栏板,使得吊环在起吊护栏板时可以平衡起吊护栏板, 使护栏板保持竖直。更佳地,所述底模板30沿所述第一间隙方向呈弧形,从而使预制的护栏板在竖直方向为弧形,增加了护栏板的强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其厚度,进而降低护栏板的重量减轻桥梁的负荷。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护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护栏板包括板体、与所述板体的顶部一体连接的顶横梁、设于所述板体内侧的支承块、设于所述板体内侧的连接所述支承块与所述顶横梁的肋梁、部分埋设于所述顶横梁的顶部吊环、部分埋设于所述肋梁的肋吊环、设于所述支承块侧边的脚吊环、部分埋设于所述板体内侧的多个连接钢筋,所述肋梁沿所述板体纵向设置并与所述板体一体连接,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支承块一并沿所述板体的水平方向并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护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外侧设有多个凸棱, 相邻凸棱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凸棱与所述凹槽之间以钝角过渡连接,所述凸棱与所述板体也以钝角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护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吊环、肋吊环、脚吊环均为倒U型吊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护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为倒U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护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护栏板设有两个肋梁,所述所述顶部吊环设于所述肋梁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护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纵向呈弧形。
7.—种混凝土护栏板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底模板、与底模板前侧边连接的前端模板、设于底模板两侧边的两个侧模板、与所述底模板相对设置的中盖板、设于中盖板两侧并介于两个所述侧模板之间的两个侧盖板,所述前端模板与所述侧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板与所述侧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中盖板与所述侧盖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中盖板和侧盖板与所述前端模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中盖板两侧设有平行于所述侧模板的第一裙边,所述侧盖板与所述中盖板对应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侧模板的第二裙边,所述中盖板与所述前端模板对应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前端模板的第三裙边,所述侧盖板与所述前端模板对应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前端模板的第四裙边,所述第一间隙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裙边以及所述第二裙边均连接的模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护栏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设有多个沉槽, 相邻沉槽之间形成凸台,所述沉槽与所述凸台之间以钝角过渡连接,所述沉槽与所述底模板的成型面也以钝角过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护栏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模板与所述第一间隙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吊环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混凝土护栏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沿所述第一间隙方向呈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护栏板,其包括板体、与所述板体的顶部一体连接的顶横梁、设于所述板体内侧的支承块、设于所述板体内侧的连接所述支承块与所述顶横梁的肋梁、部分埋设于所述顶横梁的顶部吊环、部分埋设于所述肋梁的肋吊环、设于所述支承块侧边的脚吊环、部分埋设于所述板体内侧的多个连接钢筋,所述肋梁沿所述板体纵向设置并与所述板体一体连接,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支承块一并沿所述板体的水平方向并排设置。该混凝土护栏板具有遮挡和隔音的效果并具有薄壁板体从而降低自重进而减轻桥梁的负荷,适用于轨道交通线路的桥梁等非防撞桥梁两侧作为非防撞护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制作上述混凝土护栏板的模具。
文档编号B28B7/22GK202055211SQ2011200598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
发明者刘添俊, 张洪彬, 方木强, 李宜挺, 杨斌, 杭世杰, 洪汉江, 郭飞, 陈世宏 申请人: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