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85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木堆桩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港区内原木堆桩护栏装置。
背景技术
2009年上海港原木装卸量为152. 17万立方,龙吴分公司作为上海港最主要的原木装卸码头,原木装卸量为141. 71万立方,约占其中的93. 13%。但是龙吴分公司的堆场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原木堆桩的特殊需要,缺少插桩地坑,造成原先南浦公司运来的原木插桩无法使用,只能临时用水泥垫块作为原木堆桩护栏。随着原木装卸量的增加,码头场地上对于原木堆放使用的水泥垫块的使用也越发紧张。水泥垫块易于损坏,不易修复,造价高且安全上也有所欠缺等缺点,已渐渐不适应于目前的生产状况。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装置,该装置具有安全可靠,结构坚固,不易损坏,同时要适应原木装卸的工况需要,简单易用,成本费用低,便于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装置,包括底座和插桩柱,底座前面对称设有一对利用原木自身重量对护栏装置起到防倾覆作用的插齿,后面对称设有一对安装支座,安装支座内插有插桩柱。安装支座高0. 9米,插齿长度1. 5米,底座占地面积2. 33平方米。护栏装置边缘最大堆高高度3米。底座的安装支座后面焊有吊环。底座和插齿由槽钢焊接而成,且通过叉车铲在槽钢下直接运至场地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装置兼顾了经济性,通用性,及安全性等一些优点。(1)在经济性方面1.为减轻护栏装置的自身重量,进一步降低制作成本,护栏底座上设计了一副长度为1.5米的插齿。作业时插齿深入原木,利用原木自身的重量对护栏装置起到防倾覆作用。而不是靠护栏自身的重量来挡住原木的滚落趋势,原木拆桩时,拆除插桩柱即可拆桩, 不必将整个护栏全部抽出,特别适合只拆卸部分原木的工况。2.本装置全部由钢结构制成,底座受力集中处同时采取箱型结构及加强筋焊接。 生产过程中不易损坏,如发生损坏也易于修复,可长期使用。3.护栏装置突出部位的占地面积为原先水泥档块的1/2,大大增加了库场资源的利用率。4.使用该装置不需要在场地上修筑插桩坑,可由3吨叉车铲运,在场地上直接使用。(2)通用性方面1.本装置对于3-6米的原木可单个使用,如有7-12米的超长原木也可两个护栏装置成对组合使用。保证了生产过程的灵活方便。2.本装置易于运输,配有一辆3T叉车就可单独完成。3.本装置能够使堆桩高度统一标准,堆桩整齐美观,保证码头堆场资源的最大化利用。(3)安全性方面相对于原来的利用水泥垫块层层叠放,起到挡住原木滚落的方法。本装置把两根插桩柱之间用箱型结构连接,保证整体的受力均勻及稳定性。利用原木自身的重量,压紧护栏插齿,使得原木堆桩时不会倾倒。同时,在护栏座与插桩柱之间用链条连接,保证运输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状态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受力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装置,包括底座1和插桩柱 2,底座1前面对称设有一对利用原木自身重量对护栏装置起到防倾覆作用的插齿3,后面对称设有一对安装支座5,安装支座5内插有插桩柱2。安装支座5高0. 9米,插齿3长度 1. 5米,底座1占地面积2. 33平方米。护栏装置边缘最大堆高高度3米。堆高3米仅仅是因为场地的承重问题,插桩柱还可加长,堆桩高度还可增高。底座的安装支座5后面焊有吊环4。底座1和插齿3由槽钢焊接而成,且通过叉车铲在槽钢下直接运至场地上使用。(1)本实用新型设计(图4,5)原木的平均密度为k = 480kg/m3按照极端最大负载情况原木长度L = 6m平均直径d = 430mm平均一根原木重量G = (π d2/4) XLXk= (3.14X0. 432/4) X6X0. 48 = 0. 42t对插桩柱的水平推力F = G/2 = 0. 42/2 = 0. 21t校验倾覆力矩倾覆力矩-Mm=0. 21X0. 43+0. 21X0. 43X2+......+0. 21X0. 43X7= 0. 21 X 0. 43 X 28 = 2. 528t ‘ m[0039]原木自重产生的力矩M自=10. 1 X 0. 75 = 7. 58t · m所以M _>> Me原木插桩装置在满载情况下仍处于稳定状态。校验水平摩擦力垂直压力N= G总+Pe= 10. 1+1. 15 = 11. 25t钢材与地面的摩擦系数μ = 0.3水平摩擦力f= μ XN = 0. 3X 11. 25 = 3. 375t水平推力F推总=FX8= 0. 21X8 = 1. 68t所以f > F 原木插桩装置在静载状态下仍会保持水平稳定。(2)制作及工业性试验在经过科学计算的基础上,课题组于2010年3月试制了第一代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支座高0. 5米,边缘最大堆高高度2. 5米,支座占地面积3. 36平方米,叉齿长度1. 5米, 自重780KG。经过2个月的使用,操作部门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例如增加支座高度以提高堆桩高度;减少占地面积;为防止插桩和底座在铲车运送过程中分离,增加铁链系固等。课题组根据操作部门提出的建议,对堆桩护栏装置进一步加以改进。于5月份,试制了第二代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支座高0. 9米,边缘最大堆高高度3米,支座占地面积2. 33平方米,叉齿长度1. 5米,自重900KG。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装置,包括底座(1)和插桩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1)前面对称设有一对利用原木自身重量对护栏装置起到防倾覆作用的插齿(3),后面对称设有一对安装支座(5),安装支座(5)内插有插桩柱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座(5) 高0.9米,所述插齿C3)长度1.5米,所述底座(1)占地面积2. 33平方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装置边缘最大堆高高度3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安装支座(5)后面焊有吊环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插齿(3)由槽钢焊接而成,用于叉车铲在槽钢下直接运至场地上使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原木堆桩护栏装置,包括底座和插桩柱,底座前面对称设有一对利用原木自身重量对护栏装置起到防倾覆作用的插齿,后面对称设有一对安装支座,安装支座内插有插桩柱。安装支座高0.9米,插齿长度1.5米,底座占地面积2.33平方米。护栏装置边缘最大堆高高度3米,原木堆桩最大坡度角小于40°。底座的安装支座后面焊有吊环。本实用新型用于代替目前仍在使用的“水泥垫块”,该装置具有安全可靠,结构坚固,不易损坏,同时要适应原木装卸的工况需要,简单易用,成本费用低,便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E04H17/14GK202090693SQ20112015367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3日
发明者姜南乔, 姜纯一, 费爱国, 陆煜哲 申请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吴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