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竹木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64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竹木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竹木地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目前的地板多种多样,主要有实木地板、竹地板及竹木复合地板和纤维复合地板。但实木地板易被虫蛀,易腐,不能经久耐用,且实木地板使用木材量大,会增加对森林的砍伐,引起生态不平衡,木地板还存在抗变形能力差、剪切强度的问题,木地板的顺、横纹静曲强度不一致。另外,实木地板因树木生长周期长、资源贫匾、价格昂贵、成本较高、加工复杂、利用率低且严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中国和国际社会已全面禁止采伐或限制采伐,趋向于大幅度收缩木质地板的生产。造成了实木地板的严重短缺的趋势。竹木复合地板是由两种材料复合成地板,现有的竹木复合地板如中国专利号为"200620059793. 5”专利名称为“一种竹木多层复合地板”、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68976. 8”专利名称为“竹制木纹板材”、中国专利号为“200720106273. X”专利名称为“指接材工艺结构实木复合地板”、中国专利号为“200920142885. 3”专利名称为“木竹复合地板”以及中国专利号为“200920278578. 8”专利名称为“复合软木地板”等中国专利所示。然而,由于竹木复合地板由于两种材料的特性不同,对胶液的吸附、粘合力不同,对耐气候、温度、湿度的不同,容易滋生排异性而产生质量问题,现有技术的竹木复合地板的横向变形模量和纵向变形模量均不相同,竹木复合地板抗变形能力仍不强,竹木复合地板在不同的气候、温度、湿度下会产生不同的翘曲和变形,单个竹木复合地板亦因抗变形能力差而无法制成大面积和超大面积的竹木复合地板。另外,竹木复合地板对所选用的竹材的质量要求较高,对竹材的利用率极低,也浪费了大量的竹材资源,加工复杂、生产成本增高等诸多弊端,其替代优势无法凸现。现有技术仍有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它结构简单,抗变形能力强,不易变形,综合性能好,经久耐用,环保节能,性能稳定,外形美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包括上木板层、下木板层和竹木复合层,上木板层固定于竹木复合层的上表面,下木板层固定于竹木复合层的下表面,竹木复合层包括编织竹片层、上木片层和下木片层,编织竹片层由纵横交错的竹片编织而成,上木片层固定于编织竹片层的上表面,下木片层固定于编织竹片层的下表面。所述复合竹木地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功能保护层,所述功能保护层设置为耐磨纸层、油漆层、装饰纸层、薄膜层、塑胶贴膜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复合竹木地板还包括平衡纸层,平衡纸层固定于木竹复合地板的底面所述复合竹木地板的周边设置有锁扣、插接槽或插接榫,上木板层的纹路方向垂直于下木板层的纹路方向。所述编织竹片层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纤维长度为0. Imm IOmm的木屑、竹粉、纤维长度为0. Imm IOmm的竹屑、固体粉末、回收塑料粉/颗粒中的至少一种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填充物与编织竹片层的表面齐平或略高于编织竹片层表面。所述竹木复合层还包括加强竹条,竹木复合层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开设有嵌入槽,加强竹条嵌入于嵌入槽中,加强竹条嵌入到竹木复合层中;所述嵌入到竹木复合层中的加强竹条平行设置或纵横交错。所述嵌入槽横向设置或斜向设置,嵌入槽和加强竹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复合竹木地板的两端边缘。所述嵌入槽的底端延伸到竹木复合层的上木片层或下木片层中且嵌入槽不穿透编织竹片层,加强竹条仅嵌入在竹木复合层的上木片层或下木片层中。所述嵌入槽的底端延伸至竹木复合层的编织竹片层中且不穿透编织竹片层,加强竹条的底部延伸至编织竹片层中。所述嵌入槽的底端穿透竹木复合层的编织竹片层,嵌入于嵌入槽中的加强竹条穿透编织竹片层。所述嵌入槽的底端穿透竹木复合层的编织竹片层且延伸至竹木复合层的对面层,加强竹条嵌入到上木片层、编织竹片层和下木片层中。所述嵌入槽完全穿透上木片层、编织竹片层和下木片层,加强竹条嵌入到上木片层、编织竹片层和下木片层中。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具有的有益效果复合竹木地板由上木板层、下木板层和竹木复合层复合而成,且竹木复合层是由纵横交错的竹片纺织而成,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施,且本实用新型增加整个复合竹木地板的顺、横纹静曲强度,顺、横纹弹性模量、剪切强度等诸多指标更加良好,复合竹木地板具有更大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强,可加工性较好、韧性、级冲性较好,具有吸音、减振,便于生产的特点,可制成超大面积的复合竹木地板,且不易变形,经久耐用,环保节能,性能稳定,外形美观。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复合竹木地板中的竹木复合层解决了不同板材对胶液的吸附、粘合力不同的问题,竹木复合层亦解决了复合竹木地板因气候、温度、湿度的不同而滋生排异性的质量问题,复合竹木地板的横向变形模量和纵向变形模量基本相同,抗变形能力强,在不同的气候、温度、湿度下不会产生翘曲和变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复合竹木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编织竹片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竹木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复合竹木地板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复合竹木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复合竹木地板分解出上木板层和下木板层后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复合竹木地板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复合竹木地板周边设置有插接槽和插接榫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复合竹木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复合竹木地板分解出上木板层和下木板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复合竹木地板的分解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复合竹木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复合竹木地板分解出上木板层和下木板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复合竹木地板的分解示意图。图中1——上木板层、2——下木板层、3——竹木复合层、4——编织竹片层、5——上木片层、6——下木片层、7——嵌入槽、8——加强竹条、9——插接槽、10——插接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复合竹木地板,见图1至4所示,包括上木板层1、下木板层2和竹木复合层3,上木板层1固定于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下木板层2固定于竹木复合层3的下表面。竹木复合层3包括编织竹片层4、上木片层5和下木片层6,编织竹片层4由纵横交错的竹片编织而成,上木片层5固定于编织竹片层4的上表面,上木片层5与编织竹片层4之间设置有胶水层,上木片层5的下表面通过胶水层与编织竹片层4的上表面复合,下木片层6固定于编织竹片层4的下表面,下木片层6与编织竹片层4之间设置有胶水层,下木片层6的上表面通过胶水层与编织竹片层4的下表面复合。复合竹木地板由上木板层1、下木板层2和竹木复合层3复合而成,且竹木复合层3是由纵横交错的竹片纺织而成,增加整个复合竹木地板的顺、横纹静曲强度,顺、横纹弹性模量、剪切强度等诸多指标更加良好,复合竹木地板具有更大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强,可加工性较好、韧性、级冲性较好,具有吸音、减振,便于生产的特点,可制成超大面积的复合竹木地板,且不易变形,经久耐用,环保节能,性能稳定,外形美观。复合竹木地板中的竹木复合层3解决了不同板材对胶液的吸附、粘合力不同的问题,竹木复合层3亦解决了复合竹木地板因气候、温度、湿度的不同而滋生排异性的质量问题,复合竹木地板的横向变形模量和纵向变形模量基本相同,抗变形能力强,在不同的气候、温度、湿度下不会产生翘曲和变形。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纤维长度为0. Imm IOmm的木屑、竹粉、纤维长度为0. Imm IOmm的竹屑、固体粉末、回收塑料粉/颗粒中的至少一种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填充物与编织竹片层4的表面齐平或略高于编织竹片层4的表面。其中,填充物选用木粉、竹粉、木屑、竹屑、固体粉末、回收塑料粉/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再与胶水混合而成能够粘固于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的填充物。于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固体粉末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固体粉末由石头粉末等构成。于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纤维长度为0. Imm IOmm的木屑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其中,木屑由具有长短不一的纤维长度的木纤维构成,木屑优先选择纤维长度为0. Imm IOmm的木纤维。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竹粉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纤维长度为0. Imm IOmm的竹屑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其中,竹屑由具有长短不一的纤维长度的竹纤维构成,竹屑优先选择纤维长度为0. Imm IOmm的竹纤维。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回收塑料粉/颗粒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其中,回收塑料粉/颗粒是利用回收的废塑料经过粉碎加工成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塑料粉中塑料颗粒构成的。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回收塑料粉/颗粒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竹粉、回收塑料粉/颗粒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屑、回收塑料粉/颗粒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竹屑、回收塑料粉/颗粒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屑、竹屑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木屑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竹屑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竹屑、由石头粉末等构成的固体粉末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竹粉、回收塑料粉/颗粒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竹粉、由石头粉末等构成的固体粉末、回收塑料粉/颗粒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竹粉、木屑、回收塑料粉/颗粒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竹粉、竹屑、回收塑料粉/颗粒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竹粉、木屑、竹屑、由石头粉末等构成的固体粉末、回收塑料粉/颗粒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由木粉、竹粉、木屑、竹屑、回收塑料粉/颗粒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填充物与编织竹片层4的表面齐平,当然填充物亦可以略高于或略低于编织竹片层4的表面。填充物填充到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增加编织竹片层4的结构强度,同时增加编织竹片层4与上木片层5、编织竹片层4与下木片层6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编织竹片层4与上木片层5、编织竹片层4与下木片层6之间具有更强的粘结力,编织竹片层4的横向变形模量和纵向变形模量基本相同,增强其抗变形能力,在不同的气候、温度、湿度下不会产生翘曲和变形。上木片层5的上表面通过胶水层与上木板层1复合,下木片层6的下表面通过胶水层与下木板层2的上表面复合。其中,胶水层采用高分子树脂胶粘合并添加有环保型的阻燃剂、除虫剂、防霉剂。 高分子树脂胶选自改性酚醛树脂胶液和改性脲醛树脂胶液中的一种。户外使用的地板用改性酚醛树脂胶液,室内使用的地板选用改性脲醛树脂胶液。上木板层1的纹路方向垂直于下木板层2的纹路方向。或者,上木板层1的纹路方向平行于下木板层2的纹路方向。上木片层5的纹路方向垂直于下木片层6的纹路方向。或者,上木片层5的纹路方向平行于下木片层6的纹路方向。于较佳实施方式中,上木板层1的纹路方向垂直于上木片层5的纹路方向,下木板层2的纹路方向垂直于下木片层6的纹路方向。复合竹木地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功能保护层1,功能保护层1设置于实木层2的上表面,功能保护层1设置为耐磨纸层、油漆层、装饰纸层、薄膜层、塑胶贴膜层中的至少一种。功能保护层1可选用的实施方式如下1、功能保护层1仅设置为油漆层。2、功能保护层1仅设置为耐磨纸层。3、功能保护层1设置为薄膜层和耐磨纸层,功能保护层1按从上至下的位置顺序位次设置耐磨纸层和薄膜层。4、功能保护层1设置为塑胶贴膜层和耐磨纸层,功能保护层1按从上至下的位置顺序位次设置耐磨纸层和塑胶贴膜层。5、功能保护层1设置为油漆层和耐磨纸层,功能保护层1按从上至下的位置顺序位次设置油漆层和耐磨纸层。6、功能保护层1设置为油漆层和装饰纸层,功能保护层1按从上至下的位置顺序位次设置耐磨纸层和装饰纸层。7、功能保护层1设置为油漆层、耐磨纸层和装饰纸层,功能保护层1按从上至下的位置顺序位次设置油漆层、耐磨纸层和装饰纸层。功能保护层1的各种实施方式目前已广泛使用,这里不再赘述。功能保护层1的各种实施方式同样适用于其它各实施例。功能保护层1的实施方式适用于其它各实施例,功能保护层1目前已广泛使用,这里不再赘述。复合竹木地板还包括平衡纸层6,平衡纸层6固定于木竹复合地板的底面。平衡纸层6目前已广泛使用,这里不再赘述。复合竹木地板的周边设置有插接槽9和/或插接榫10。在铺设地板时,只需将复合竹木地板的插接槽9与相临的复合竹木地板的插接榫10相插接,不需打胶或安装龙骨, 铺设作业简单方便。复合竹木地板的周边还可以设置锁扣。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见图5至9所示,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竹木复合层3还包括加强竹条8,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开设有嵌入槽7,加强竹条8嵌入于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的嵌入槽7中,使加强竹条8得以嵌入到竹木复合层 3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于竹木复合层3开设有嵌入槽7,可消除竹木复合层3的内应力,同时,进一步增加竹木复合层3的抗变形能力,使复合竹木地板不会因气候、温度、 湿度的不同而滋生排异性的质量问题,复合竹木地板的横向变形模量和纵向变形模量基本相同,抗变形能力强,在不同的气候、温度、湿度下不会产生翘曲和变形。嵌入在嵌入槽7中的加强竹条8再次增加复合竹木地板的强度,具有更好的抗变形能力,使复合竹木地板的横向变形模量和纵向变形模量基本相同,嵌入槽7与加强竹条8 的功效具有叠加和增幅作用。于较佳实施方式中,嵌入槽7完全穿透上木片层5、编织竹片层4和下木片层6,加强竹条8嵌入到上木片层5、编织竹片层4和下木片层6中。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加强竹条8嵌入到上木片层5、编织竹片层4和下木片层 6中。嵌入槽7的底端穿透竹木复合层3的编织竹片层4且延伸至竹木复合层3的对面层, 即嵌入槽7从上木片层5向下延伸到下木片层6,且嵌入槽7不穿透下木片层6,因此,加强竹条8嵌入到上木片层5、编织竹片层4和下木片层6中。于优选实施方式中,嵌入槽7横向设置,嵌入槽7和加强竹条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复合竹木地板的两端边缘。加强竹条8平行于上木片层5、编织竹片层4和下木片层6其中之一的纹路方向,或者,加强竹条8垂直于上木片层5、编织竹片层4和下木片层6其中之一的纹路方向。于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嵌入槽7斜向设置,嵌入槽7和加强竹条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复合竹木地板的两端边缘。加强竹条8不平行于上木片层5、编织竹片层4和下木片层 6其中之一的纹路方向。于较佳实施方式中,嵌入到竹木复合层3中的加强竹条8平行设置。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嵌入到竹木复合层3中的加强竹条8纵横交错。本实用新开进可以在竹木复合层3其中一个表面设置纵横交错的加强竹条8。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嵌入横向设置的加强竹条8,在竹木复合层3的下表面嵌入纵向设置的加强竹条8。[0097]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见图10至13所示,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开设有嵌入槽7,加强竹条8嵌入于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的嵌入槽7中,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加强竹条8仅嵌入到上木片层5和编织竹片层4中。嵌入槽7的底端延伸至竹木复合层3的编织竹片层4中且不穿透编织竹片层4,即嵌入槽7从上木片层5向下延伸到编织竹片层4中,嵌入到嵌入槽7中的加强竹条8的底部延伸至编织竹片层4中,因此,加强竹条8仅嵌入到上木片层5和编织竹片层4中。于较佳实施方式中,嵌入槽7的底端恰好穿透竹木复合层3的编织竹片层4,即嵌入槽7从上木片层5向下延伸到编织竹片层4的下表面,因此,加强竹条8仅嵌入到上木片层5和编织竹片层4中,嵌入于嵌入槽7中的加强竹条8穿透编织竹片层4。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开设有嵌入槽7,加强竹条8嵌入于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的嵌入槽7中,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加强竹条8仅嵌入在竹木复合层3的上木片层5。嵌入槽7的底端延伸到竹木复合层3的上木片层5且嵌入槽7不穿透上木片层5, 嵌入槽7更不会延伸至透编织竹片层4或穿透编织竹片层4,因此,加强竹条8仅嵌入在竹木复合层3的上木片层5。实施例五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竹木复合层3还包括加强竹条8,竹木复合层3的下表面开设有嵌入槽7,加强竹条8嵌入于竹木复合层3的下表面的嵌入槽7中,使加强竹条8得以嵌入到竹木复合层3中。本实施例中所增加的嵌入槽7与加强竹条8的作用与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亦不再赘述。于较佳实施方式中,加强竹条8嵌入到下木片层6、编织竹片层4和上木片层5中。 嵌入槽7的底端穿透竹木复合层3的编织竹片层4且延伸至竹木复合层3的对面层,即嵌入槽7从下木片层6向上延伸到上木片层5,且嵌入槽7不穿透上木片层5,因此,加强竹条 8嵌入到下木片层6、编织竹片层4和上木片层5中。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加强竹条8仅嵌入到下木片层6和编织竹片层4中。嵌入槽7的底端穿透竹木复合层3的编织竹片层4,嵌入于嵌入槽7中的加强竹条8穿透编织竹片层4。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加强竹条8仅嵌入到下木片层6和编织竹片层4中。嵌入槽7的底端从下木片层6向上延伸至竹木复合层3的编织竹片层4中且不穿透编织竹片层4,加强竹条8的底部延伸至编织竹片层4中。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加强竹条8仅嵌入到下木片层6中。嵌入槽7的底端仅延伸到竹木复合层3的下木片层6中,且嵌入槽7不穿透编织竹片层4,加强竹条8仅嵌入在竹木复合层3的下木片层6中。于优选实施方式中,嵌入槽7横向设置或斜向设置,嵌入槽7和加强竹条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复合竹木地板的两端边缘。于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嵌入槽7斜向设置,嵌入槽7和加强竹条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复合竹木地板的两端边缘。[0112]实施例六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见图14至17所示,竹木复合层3还包括加强竹条8,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开设有嵌入槽7,加强竹条8嵌入于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嵌入槽7中,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竹木复合层3的下表面亦开设有嵌入槽7,加强竹条8嵌入于竹木复合层3下表面的嵌入槽7中。于较佳实施方式中,加强竹条8嵌入到下木片层6、编织竹片层4和上木片层5中。 嵌入槽7的底端穿透竹木复合层3的编织竹片层4且延伸至竹木复合层3的对面层,即嵌入槽7从下木片层6向上延伸到上木片层5,且嵌入槽7不穿透上木片层5,因此,加强竹条 8嵌入到下木片层6、编织竹片层4和上木片层5中。从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嵌入的加强竹条8在竹木复合层3中的位置关系可选用实施例二至四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或其组合。从竹木复合层3的下表面嵌入的加强竹条8在竹木复合层3中的位置关系可选用实施例五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或其组合。根据实施例六的说明和技术启示,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嵌入有加强竹条8的,加强竹条8在竹木复合层3的位置关系可选用实施例二至五中的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或其组合。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包括上木板层(1)、下木板层( 和竹木复合层(3),上木板层(1)固定于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下木板层O)固定于竹木复合层(3)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竹木复合层( 包括编织竹片层G)、上木片层( 和下木片层(6),编织竹片层(4)由纵横交错的竹片编织而成,上木片层(5)固定于编织竹片层的上表面,下木片层(6)固定于编织竹片层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竹片层(4)的缝隙及凹陷处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与编织竹片层的表面齐平或略高于编织竹片层(4)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竹木地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功能保护层,所述功能保护层(1)设置为耐磨纸层、油漆层、装饰纸层、薄膜层、塑胶贴膜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复合竹木地板还包括平衡纸层(6),平衡纸层(6)固定于木竹复合地板的底面;所述复合竹木地板的周边设置有锁扣、插接槽(9)或插接榫(10),上木板层(1)的纹路方向垂直于下木板层O)的纹路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木复合层(3)还包括加强竹条(8),竹木复合层(3)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开设有嵌入槽(7),加强竹条(8)嵌入于嵌入槽(7)中,加强竹条(8)嵌入到竹木复合层(3)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到竹木复合层(3)中的加强竹条(8)平行设置或纵横交错;所述嵌入槽(7)横向设置或斜向设置,嵌入槽(7)和加强竹条(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复合竹木地板的两端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槽(7)的底端延伸到竹木复合层(3)的上木片层( 或下木片层(6)中且嵌入槽(7)不穿透编织竹片层G),加强竹条(8)仅嵌入在竹木复合层(3)的上木片层( 或下木片层(6)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槽(7)的底端延伸至竹木复合层C3)的编织竹片层(4)中且不穿透编织竹片层G),加强竹条(8)的底部延伸至编织竹片层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槽(7)的底端穿透竹木复合层C3)的编织竹片层G),嵌入于嵌入槽(7)中的加强竹条(8)穿透编织竹片层⑷。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槽(7)的底端穿透竹木复合层(3)的编织竹片层(4)且延伸至竹木复合层(3)的对面层,加强竹条(8)嵌入到上木片层(5)、编织竹片层(4)和下木片层(6)中。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槽(7)完全穿透上木片层(5)、编织竹片层(4)和下木片层(6),加强竹条(8)嵌入到上木片层(5)、编织竹片层(4)和下木片层(6)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竹木地板,复合竹木地板由上木板层、下木板层和竹木复合层复合而成,且竹木复合层是由纵横交错的竹片纺织而成,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施,且本实用新型增加整个复合竹木地板的顺、横纹静曲强度,顺、横纹弹性模量、剪切强度等诸多指标更加良好,复合竹木地板具有更大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强,可加工性较好、韧性、级冲性较好,具有吸音、减振,便于生产的特点,可制成超大面积的复合竹木地板,且不易变形,经久耐用,环保节能,性能稳定,外形美观。
文档编号E04F15/02GK202299268SQ20112017384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戴东锡 申请人:郑素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