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735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空柱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柱体,尤其涉及一种于一中空基管的外缘包覆一层外饰层,且该外饰层构成天然柱状物外观的中空柱体。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景观造景、步道扶手等的人造柱体,为了融合当地天然景观,大多会将该人造柱体的外观形成如原木、竹子等天然柱状物的造形,以增进整体的美观,并符合生态工法。现有的人造柱体,大多数是采用如混凝土或镁泥土等材料,于一模具中灌注形成一实心的柱状体。该现有的人造柱体,虽然可以模拟天然柱状物,但是却存在以下的缺点I.由于现有的人造柱体呈实心状,在制造上必须使用大量的原料,因此增加原料的使用及成本。2.由于现有的人造柱体呈实心状,因此其重量极重,不论在运输或安装施工上,皆极为不便。3.两人造柱体当需要呈径向衔接时,大多数仅能借由胶剂接着,但此一方式,除不便利外,经长期风吹日晒后,胶剂也极易退化,而造成松脱。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乃加予研究、创新,而揭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中空柱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中空柱体,具有重量轻盈的特性,以便于运输及施工,可以大量的降低其使用量,使制造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具有组装快速的特性及优点,使本实用新型在施工上更为简易。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空柱体,包括一中空基管,该中空基管可为非光滑面的管体或为非圆形或圆形断面的管体;以及一外饰层,取自镁水泥,包覆于该中空基管外缘,并令该外饰层形成如原木、竹子等天然柱状物的外观;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柱体,是借由该中空基管,而形成中空状,可以降低外饰层原料的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且大大降其重量,以便利于运输。前述的中空柱体,其中该中空基管,为非光滑面的管体。前述的中空柱体,其中该中空基管,为非圆形断面的管体。前述的中空柱体,其中该中空基管,为圆形断面的管体。前述的中空柱体,其中外饰层是由镁水泥构成。前述的中空柱体,其中该中空基管,是采用浪管。前述的中空柱体,其中浪管中,再嵌套有一硬质的中空管体。前述的中空柱体,其中外饰层,是成平面状,将其包覆在该中空基外管。前述的中空柱体,其中外饰层,是将该中空基管置入一模具中,再于该中空基管与模具间所构成的空间中,注入如构成外饰层的原料,以构成该外饰层。[0019]前述的中空柱体,其中于其两端缘,可分别嵌套一衔接构件,以径向地衔接另一中空柱体,该衔接构件含有第一衔接段及第二衔接段,其中该第一衔接段紧嵌于该中空基管中,而该第二衔接段,自其端缘凹设有数个凹槽,以形成多数弹性臂,令各弹性臂的末端分别设有一扣钩部。本实用新型中空柱体,其中该中空基管,可采用橡胶浪管或塑胶浪管,或于该软性的橡胶浪管或塑胶浪管中再嵌套有一硬质的中空管体;或令该中空基管,是取自如具非光滑面的网状管或发泡管等;或令该中空基管,是取自如具有中空结构的天然竹子等。本实用新型中空柱体,并不自限该中空基管的材质及表面形状。本实用新型中空柱体,该外饰层可先制成平面状,再将其包覆在该中空基管外,并使该外饰层与该中空基管紧紧啮合在一起;或者,可将该中空基管置入一模具中,再于该中空基管与模具间所构成的空间中,注入构成该外饰层的原料,如镁水泥或混凝土等,使该中空基管与外饰层间无空隙、构成紧密的结合;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该外饰层,附着于该中空基管上的制造方法。本实用新型中空柱体,于其两端缘,可分别嵌套一衔接构件,以径向地衔接另一中空柱体,该衔接构件含有第一衔接段及第二衔接段,其中该第一衔接段紧嵌于该中空基管中,而该第二衔接段,自其端缘凹设有数个凹槽,以形成多数弹性臂,令各弹性臂的末端分别设有一扣钩部,如是令该第二衔接段,便可穿入另一中空柱体,并勾扣于该中空柱体的中空基管内缘,使两中空柱体可呈径向衔接。本实用新型中空柱体,具有以下的特征及优点,而显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并具产业的利用性I.本实用新型呈中空状,不再是实心的柱状体,因此具有重量轻盈的特性,以便于运输及施工。2.本实用新型的外饰层所使用的原料,也因中空的原因,可以大量的降低其使用量,使制造成本可以大幅降低,使本实用新型更具有产品的竞争力。3.本实用新型中空柱体,其两侧可以嵌套一衔接构件后,与另一中空柱体呈径向的衔接,其衔接方式是以扣接方式完成,具有组装快速的特性及优点,使本实用新型在施工上更为简易。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所采用的中空管体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3-3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5-5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部分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柱体与衔接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借由衔接构件将数个中空柱体呈径向闲接的状态图。图中标号说明[0037]10中空基管101洞孔 IOa浪管IOb硬质的中空管体20外饰层 30衔接构件31第一衔接段32第二衔接段 321凹槽322弹性臂323扣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中空柱体,包括一中空基管 10,该中空基管10可为非光滑面的管体或为非圆形或圆形断面的管体;以及一外饰层20, 取自镁水泥,包覆于该中空基管10外缘,并令该外饰层形成如原木、竹子等天然柱状物的外观;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柱体,是借由该中空基管10,而形成中空状,可以降低外饰层20原料的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且大大降其重量,以便利于运输。本实用新型中空柱体,其中该中空基管10,如图I、图2所示,采用橡胶浪管或塑胶浪管,或如图3、图4所示,该中空基管10,是于该软性的橡胶制或塑胶制的浪管IOa中再嵌套有一硬质的中空管体10b,该中空管体可取自PVC管、金属管等;或令该中空基管,是取自如具有中空结构的天然竹子等。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或如图6所示,令该中空基管10,是取自如具非光滑面的网状管或发泡管等。本实用新型中空柱体,并不自限该中空基管10的材质及表面形状。如图I、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空柱体,该外饰层20,可先制成平面状,并待其上未完全硬化时,将其包覆在该中空基管10外,并使该外饰层20与该中空基管10紧紧啮合在一起;或者,可将该中空基管10置入一模具中,再于该中空基管10与模具间所构成的空间中,注入构成该外饰层20的原料,如镁水泥或混凝土等,使该中空基管10与外饰层20间无空隙、构成紧密的结合,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该外饰层20,附着于该中空基管10上的制造方法。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空柱体,于其两端缘,可分别嵌套一衔接构件30, 以径向地衔接另一中空柱体,该衔接构件30含有第一衔接段31及第二衔接段32,其中该第一衔接段31紧嵌于该中空基管10中,而该第二衔接段32,自其端缘凹设有数个凹槽321, 以形成数个弹性臂322,令各弹性臂322的末端分别设有一扣钩部323,如是令该第二衔接段32,可穿入另一中空柱体,并勾扣于该中空柱体的中空基管10内缘,使两中空柱体可呈径向衔接。上述的第二衔接段32令其外径略大于所衔接的另一中空柱体所穿洞孔101的孔径,使该第二衔接段32可以紧嵌于另一中空柱体中。本实用新型中空柱体,具有以下的特征及优点,而显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并具产业的利用性I.本实用新型呈中空状,不再是实心的柱状体,因此具有重量轻盈的特性,以便于运输及施工。2.本实用新型的外饰层20所使用的原料,也因中空的原因,可以大量的降低其使用量,使制造成本可以大幅降低,使本实用新型更具有产品的竞争力。3.本实用新型中空柱体,其两侧可以嵌套一衔接构件30后,与另一中空柱体呈径向的衔接,其衔接方式是以扣接方式完成,具有组装快速的特性及优点,使本实用新型在施工上更为简易。[004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基管;外饰层,包覆于该中空基管外缘,并令该外饰层形成天然柱状物的外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基管,为非光滑面的管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基管,为非圆形断面的管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基管,为圆形断面的管体。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层是由镁水泥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基管,是采用浪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浪管中,再嵌套有一硬质的中空管体。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层,是成平面状,将其包覆在该中空基外管。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层,将该中空基管置入一模具中,再于该中空基管与模具间所构成的空间中,注入如构成外饰层的原料,以构成该外饰层。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其两端缘,可分别嵌套一衔接构件, 以径向地衔接另一中空柱体,该衔接构件含有第一衔接段及第二衔接段,其中该第一衔接段紧嵌于该中空基管中,而该第二衔接段,自其端缘凹设有数个凹槽,以形成多数弹性臂, 令各弹性臂的末端分别设有一扣钩部。
专利摘要一种中空柱体,包括中空基管;外饰层,包覆于中空基管外缘,令外饰层形成天然柱状物的外观;中空基管为非光滑面的管体或非圆形断面的管体或圆形断面的管体;外饰层由镁水泥构成;中空基管采用浪管;浪管中再嵌套一硬质的中空管体;外饰层成平面状将其包覆在中空基外管;外饰层将中空基管置入一模具中,再于中空基管与模具间构成的空间中,注入如构成外饰层的原料以构成外饰层;其两端缘可分别嵌套一衔接构件,以径向地衔接另一中空柱体,衔接构件含有第一及第二衔接段,第一衔接段紧嵌于中空基管中,第二衔接段自其端缘凹设有数个凹槽,以形成多数弹性臂。本实用新型重量轻盈,便于运输及施工,制造成本大隔降低,组装快速,施工上更为简易。
文档编号E04C3/36GK202299120SQ20112038653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2日
发明者江俊昇 申请人:江俊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