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46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 明涉及在板状玻璃的规定部分上形成切入线,并沿着该切入线分割该板状玻璃的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具备在板状玻璃上形成切入线的切入单元、沿着形成的切入线分割该板状玻璃的分割单元以及将板状玻璃从切入单元搬运至分割单元的搬运单元。其中作为搬运单元是传送带(belt conveyor)式或步进梁(walking beam)式等各种形式的构件,但如果考虑在从切入单元至分割单元的搬运中板状玻璃上难以发生位置偏移方面和板状玻璃上难以产生划痕方面,吸盘式的搬运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是有效的。
吸盘式的搬运单元形成为用吸盘保持位于切入单元的作业区域的板状玻璃后,抬起该板状玻璃,沿着搬运轨道移动至分割单元,在分割单元的作业区域放下该板状玻璃的结构。吸盘式的搬运装置由于吸盘牢固保持板状玻璃,因此即使在搬运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板状玻璃也不会滑动,难以发生位置偏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31915号公报。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吸盘式的搬运单元具有上述优点,但需要从切入单元至分割单元的上方设置搬运轨道,将板状玻璃搬入至切入单元时该搬运轨道有时会成为障碍。此外,为了使切入单元与搬运单元不发生干涉,又,为了使分割单元与搬运单元不发生干涉,有时需要与原本的切入分割作业没有关系的次要动作。由于这些原因,在以往的结构中在作业效率的提高上有限制。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切入作业至分割作业的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某种形态的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形成为具备在板状玻璃上形成切入线的切入单元、用于在形成所述切入线时放置所述板状玻璃的切入平台、沿着所述切入线分割所述板状玻璃的分割单元、以及位于所述切入平台的下游侧且用于在分割时放置所述板状玻璃的分割台,所述切入单元具有在所述切入平台与所述分割台之间移动的切入移动架、设置于所述切入移动架上的纵切刀、以及设置于所述切入移动架上并保持所述板状玻璃的切入保持部,通过所述切入移动架从所述切入平台的下游侧向上游方向移动,所述纵切刀纵切所述切入平台上的板状玻璃从而在该板状玻璃上形成在纵方向上延伸的切入线,其后,所述切入移动架朝着下游方向返回时,通过所述切入保持部保持所述板状玻璃从而能够将所述板状玻璃从所述切入平台搬运至所述分割台的结构。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切入单元朝着下游方向返回至形成切入线前的位置时,能够将板状玻璃从切入平台搬运至分割台,因此切入单元即使在返回至形成切入线前的位置时也能够进行实质性作业。即,可以将以往没有进行实质性作业的返回至切入单元的规定位置这一动作作为实质性作业。又,由于保持板状玻璃的结构要素(切入保持部)设置于切入单元上,因此没必要在切入单元的上方的空间上设置搬运轨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切入作业至分割作业。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的俯视图,是切入单元在切入单元待机位置上待机的状态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的俯视图,是示出形成右切入线和左切入线后的切入单元 的位置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的俯视图,是切入单元将板状玻璃搬运至第一分割台的状态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的俯视图,是分割单元在前分割作业后移动至上游侧的状态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的俯视图,是分割单元将板状玻璃搬运至第二分割台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

根据本发明的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的实施形态。在下述中,对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以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100的结构。根据本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100是分割(修剪)搬入的长方形的板状玻璃90的四边而形成规定的大小后,将其搬出至下游侧的装置的装置。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100具备支架10、切入单元20、切入平台40、分割单元50以及分割台70。以下,按顺序说明这些各个构成要素。另外,在下述中,“后”为上游侧,“前”为下游侧,“右侧”为从上游侧观察下游侧时的右侧,“左侧”为从上游侧观察下游侧时的左侧。又,“纵方向”为前后方向,“横方向”为左右方向。此外,在图1中纸面左下为上游侧,纸面右上为下游侧。
< 支架 > 支架10是支持切入单元20、切入平台40、分割单元50和分割台70的各构成要素的底座。在此,板状玻璃90从图1的纸面左前侧搬入,搬出至纸面右内侧。即,如果着眼于切入单元20和分割单元50,则切入单元20为上游侧分割单元50为下游侧。在支架10的右侧端部和左侧端部的上表面上,分别设有在纵方向上延伸的搬运轨道11、12。又,在右侧的搬运轨道11的下方设有形成齿形的直线状的齿条13。该齿条13在支架10的全长上延伸并与搬运轨道11平行设置。
<切入单元>切入单元20是在板状玻璃90的规定位置上形成切入线的单元,位于切入分割装置100中的上游侧。如图1所示,切入单元20具有切入移动架21、纵切刀22、横切刀23以及切入保持部24。
切入移动架21是作为切入单元20的基座的构件。切入移动架21形成为右框架25、左框架26、横框架27以及驱动部28成为一体的结构。右框架25是位于切入移动架21的右侧的框架,在纵方向上延伸,在支架10的右侧的搬运轨道11上滑行。左框架26是位于切入移动架21的左侧的框架,在纵方向上延伸,在支架的左侧的搬运轨道12上滑行。横框架27是位于切入移动架21的上游侧的框架,在横方向上延伸,连接右框架25与左框架26。驱动部28 是作为移动切入移动架21的驱动源的部分。驱动部28由主要由啮合于支架10的齿条13的圆形齿轮的小齿轮29和使该小齿轮29旋转的伺服马达(未图示)构成。通过利用伺服马达使小齿轮29旋转,移动切入移动架21整体(进而移动切入单元20整体),可以使切入移动架21定位于切入平台40与分割台70之间的任意的纵方向位置。
纵切刀22是在板状玻璃90上形成在纵方向延伸的切入线91、92的刀。本实施形态的纵切刀22设置于切入单元20的右侧和左侧的两处。纵切刀22在支持构件30的下端以在横方向上延伸的轴为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持。纵切刀22本身具有圆盘状的形状,其外周部分作为刀的刃发挥作用。支持纵切刀22的支持构件30位于横框架27的侧面(上游侧),形成为能够相对于横框架27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纵切刀22定位于任意的高度位置。
横切刀23是在板状玻璃90上形成在横方向上延伸的切入线93、94的刀。本实施形态的横切刀23在支持构件31的下端以在纵方向上延伸的轴为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持。横切刀23本身具有圆盘状的形状,其外周部分作为刀的刃发挥作用。支持横切刀23的支持构件31位于横框架27的侧面(下游侧),形成为能够相对于横框架27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同时能够沿着横框架27在横方向上移动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横切刀23定位于任意的高度位置,同时能够使其在横方向上移动(行进)。
切入保持部24是保持板状玻璃90的部分。切入保持部24设置于切入移动架21的右框架25和左框架26上。切入保持部24主要由连接于吸引泵(未图示)且下方开口的多个吸盘33和连接各吸盘33的连接构件32构成。通过该吸盘33吸附板状玻璃90的上表面,切入保持部24可以保持板状玻璃90。吸盘33沿着右框架25和左框架26配置,吸盘33形成为吸附形成于板状玻璃90的左右的侧缘附近的在纵方向上延伸的切入线91、92(以下将这些切入线分别称为“右切入线”和“左切入线”)的外侧的部分95、96 (以下将这些部分分别称为“右耳部”和“左耳部”)的结构。该右耳部95和左耳部96由于是最终分割后废弃的部分,因此即使有划痕也对最终的产品的质量没有影响。又,左右的连接构件32分别利用两个支持构件34支持。各支持构件34形成为能够相对于右框架25或左框架26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结构。根据该结构,可以将各切入保持部24定位于任意的高度位置。
<切入平台> 切入平台40是用于在板状玻璃90上形成各切入线91 94时放置板状玻璃90的构件。切入平台40位于切入分割装置100中的上游侧,从位于切入分割装置100的上游侧的其他的装置搬入的板状玻璃90被放置于该切入平台40上。切入平台40从俯视图观察具有四角形的形状,比板状玻璃90的纵方向尺寸和横方向尺寸稍大,其上表面平坦地形成。又,本实施形态的切入平台40在与板状玻璃90相对的表面(上表面)上形成多个空气孔41,切入平台40形成为通过这些空气孔41吸引板状玻璃90从而能够将板状玻璃90固定于上表面的结构。此外,为了使切入平台40的上表面与板状玻璃90分开,也可以从空气孔41吹出空气。
<分割单元> 分割单元50是沿着利用切入单元20形成的切入线分割板状玻璃90的单元,位于切入分割装置100中的切入单元 20的下游侧。如图1所示,分割单元50具有分割移动架51、多个分割横梁52 55 (也参照图2之后)和分割保持部56。
分割移动架51是作为分割单元50的基座的构件。分割移动架51形成为右框架57、左框架58、后框架59、前框架60和驱动部61成为一体的结构。右框架57是位于分割移动架51的右侧的框架,在纵方向上延伸,在支架10的右侧的搬运轨道11上滑行。左框架58是位于分割移动架51的左侧的框架,在纵方向上延伸,在支架10的左侧的搬运轨道12上滑行。后框架59是位于分割移动架51的上游侧的框架,在横方向上延伸,与右框架57和左框架58相连。前框架60是位于分割移动架51的下游侧的框架,在横方向上延伸,连接右框架57和左框架58。驱动部61是作为使分割移动架51移动的驱动源的部分。驱动部61主要由啮合于支架10的齿条13的圆形齿轮的小齿轮62和使该小齿轮62旋转的伺服马达(未图示)构成。通过利用伺服马达使小齿轮62旋转,移动分割移动架51整体(进而移动分割单元50整体),可以使分割移动架51定位于分割台70上的任意的纵方向位置。
分割横梁52 55是从上方施力到板状玻璃90上分割板状玻璃90的构件。本实施形态的分割横梁包含前分割横梁52 (参照图2等)、后分割横梁53 (参照图2等)、右分割横梁54和左分割横梁55。前分割横梁52、后分割横梁53、右分割横梁54和左分割横梁55分别设置于后框架59的外侧(上游侧)、后框架59的内侧(下游侧)、右框架57的内侧、左框架58的内侧,都具有沿着各框架57 59延伸的板状的形状。而且,各分割横梁52 55分别利用两个支持构件63支持,各支持构件63形成为能够相对于各框架57 59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结构。根据该结构,各分割横梁52 55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分割保持部56是保持板状玻璃90的部分。分割保持部56通过连接构件64设置于右分割横梁54和左分割横梁55上。分割保持部56具有连接于吸引泵(未图示)的多个吸盘65,通过该吸盘65吸附板状玻璃90的上表面,分割保持部56能够保持板状玻璃90。又,分割保持部56的吸盘65位于右分割横梁54或左分割横梁55的外侧,形成为吸附板状玻璃90的右耳部95和左耳部96的结构。此外,连接各吸盘65的连接构件64形成为能够分别相对于右分割横梁54和左分割横梁5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分割保持部56定位于任意的高度位置。
<分割台> 分割台70是用于在分割板状玻璃90时放置板状玻璃90的底座。本实施形态的分割台70主要由第一分割台71、中间分割台72、和第二分割台73构成。
第一分割台71位于各分割台71 73中的最上游侧。第一分割台71由在纵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板状构件74、和在第一板状构件的下游侧中在横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前分割支承部85构成。各第一板状构件74具有相同尺寸和相同形状,在横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配置。另外,第一分割台71整体的横方向尺寸与切入平台40的横方向尺寸基本相同。此外,在各第一板状构件74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吹出空气的吹出孔75。又,在各第一板状构件74的间隙中的下游侧的一部分上设有具有向上方开口的下表面吸盘76的第一下表面吸盘装置77。通过该第一下表面吸盘装置77的运作,下表面吸盘76吸附板状玻璃90的下表面,板状玻璃90固定于第一分割台71的上表面。又,前分割支承部85是作为分割板状玻璃90时的支点的构件,从局部观察其前缘部分时,为了高精度地进行分割,形成为前分割支承部85的上表面与前分割支承部85的前表面形成直角的结构。另外,各第一板状构件74和前分割支承部85形成为各自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一致的结构。
中间分割台72位于第一分割台71与第二分割台73之间。中间分割台72由多个中间板状构件78构成。各中间板状构件78具有相同尺寸相同形状,其横方向的尺寸与第一板状构件74的横方向的尺寸相同。各中间板状构件78与各第一板状构件74对应配置。即,各中间板状构件78配置于各第一板状构件74的延长线上。又,第一分割台71与中间分割台72之间形成有在横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分割槽79。同样,第二分割台73与中间分割台72之间形成有在横方向 上延伸的第二分割槽80。如后所述,在第一分割槽79上分割板状玻璃90的下游侧部分,在第二分割槽80上分割板状玻璃90的上游侧部分。另外,中间分割台72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且能够保持的结构,通过在规定的时刻塞住第一分割槽79与第二分割槽80的间隙,板状玻璃90能够顺利地经过这些间隙。
第二分割台73位于各分割台71 73中的最下游侧。第二分割台73由多个第二板状构件81、在第二板状构件的上游侧中在横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后分割支承部86、位于右侧部且在纵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右分割支承部87、和位于左侧部且在纵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左分割支承部88构成。各第二板状构件81分别具有相同尺寸相同形状,但是以与第一板状构件74的情况不同的间隔在横方向上配置。此外,各第二板状构件8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吹出空气的吹出孔82。又,各第二板状构件81的间隙中的上游侧的一部分上设有具有向上方开口的下表面吸盘83的第二下表面吸盘装置84。通过该第二下表面吸盘装置84的运作,下表面吸盘83吸附板状玻璃90的下表面,板状玻璃90固定于第二分割台73的上表面。
又,后分割支承部86、右分割支承部87和左分割支承部88都是在分割板状玻璃90时在刀的正下方支持板状玻璃90的构件。右分割支承部87的右侧面与左分割支承部88的左侧面之间的间隔与设置于切入移动架21的左右的纵切刀22之间的间隔一致。即,第二分割台73整体的横方向尺寸与右切入线91和左切入线92之间的间隔一致。此外,关于后分割支承部86,从局部观察后缘部分时,为了高精度地进行分割,形成为后分割支承部86的上表面与后分割支承部86的后表面形成直角的结构;关于右分割支承部87,从局部观察右缘部分时,为了高进度地进行分割,形成为右分割支承部87的上表面与右分割支承部87的右表面形成直角的结构;关于左分割支承部88,从局部观察左缘部分时,为了高精度地进行分割,形成为左分割支承部88的上表面与左分割支承部88的左表面形成直角的结构。另外,各第二板状构件81、后分割支承部86、右分割支承部87和左分割支承部88形成为各自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一致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分割台70的结构中,也可以形成为不设置第一下表面吸盘装置77和第二下表面吸盘装置84,而通过设置于第一分割台71的吹出孔75和形成于第二分割台73的吹出孔82吸附板状玻璃90,从而将板状玻璃90固定于第一分割台71或第二分割台73的结构。
以上是根据本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100的结构。像从图1也能理解那样,根据本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100由于是利用吸盘搬运板状玻璃90的装置,而不具有从上方保持并移动板状玻璃90的搬运单元等,因此在切入分割装置100的上方的空间中几乎没有障碍物,在将板状玻璃90从位于切入分割装置100的上游侧的装置搬入至切入分割装置100时,可以容易地进行作业。
接着,参照图2至图6说明根据本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100的动作。通过切入分割装置100进行的作业包括在板状玻璃90上形成切入线的切入作业、搬运已形成切入线的板状玻璃90的切入后搬运作业、分割板状玻璃90的前方部分的前分割作业、分割前方部分后搬运板状玻璃90的分割中搬运作业、以及分割板状玻璃90的后方部分和左右部分的后左右分割作业。以下,按顺序说明这些各个作业。另外,在图2至图6中,为便于理解,在板状玻璃上划上斜线,同时也图示了原本从上方无法看见的纵切刀22、横切刀23、吸盘33及吸盘65的位置。
<切入作业> 切入作业主要由切入单 元20进行。首先,切入单元20在切入平台40的下游侧的切入单元待机位置待机。图示此时的切入单元20的位置的是图2。在切入单元20待机时,通过位于切入分割装置100的上游侧的其他装置将板状玻璃90搬入至切入平台40上。搬入至切入平台40上的板状玻璃90通过切入平台40的空气孔41吸附,固定于切入平台40的上表面。
其后,切入单元20稍微移动至上游侧(图2所示的位置的纸面左侧),使横切刀23位于第一纵方向位置。该第一纵方向位置是在板状玻璃90的前缘附近并比前缘更靠近板状玻璃90的内侧的位置。然后,使横切刀23下降至接触到板状玻璃90,接着进行移动以在板状玻璃90上横切。借助于此,在板状玻璃90的前缘附近形成在横方向上延伸的切入线93(以下,该切入线称为“前切入线”)。形成前切入线93后,再次上升横切刀23使其返回至原来的高度位置。
其后,切入单元20稍微移动至下游侧,此次是将左右的纵切刀22下降至接触到板状玻璃90。此时,各纵切刀22分别位于板状玻璃90的左右的侧缘附近。然后,切入单元20从切入平台40的下游侧朝着上游方向移动。借助于此,各纵切刀22纵切板状玻璃90,在板状玻璃90上形成右切入线91和左切入线92。图示形成右切入线91和左切入线92后的切入单元20的位置的是图3。形成右切入线91和左切入线92后,再次上升各纵切刀22使其返回至原来的高度位置。
其后,切入单元20稍微移动至上游侧,使横切刀23位于第二纵方向位置。该第二纵方向位置是在板状玻璃90的后缘附近并比后缘更靠近板状玻璃90的内侧的位置。而且,使横切刀23下降至接触到板状玻璃90,接着使其行进以在板状玻璃90上横切。借助于此,在板状玻璃90的后缘附近形成在横方向上延伸的切入线94 (以下,该切入线称为“后切入线”)。形成后切入线94后,再次上升横切刀23使其返回至原来的高度位置。通过以上切入作业结束。
<切入后搬运作业> 切入后搬运作业主要由切入单元20进行。切入作业后,切入单元20下降切入保持部24使吸盘33吸附于板状玻璃90的上表面,从而保持板状玻璃90。另外,该动作与形成上述后切入线94的动作同时进行,作为整体的作业可以缩短作业时间。
其后,切入平台40从形成于上表面的空气孔41吹出空气。与此同时,切入单元20使切入保持部24上升,抬起板状玻璃90。板状玻璃90的抬起高度未被特别限定,但在本实施形态中,抬起板状玻璃90的高度为Imm左右。由于从切入平台40的空气孔41吹出空气,因此通过该空气支撑板状玻璃90,即使板状玻璃90的抬起高度仅为Imm左右,板状玻璃90也不会接触切入平台40而产生划痕。
其后,切入单元20在保持板状玻璃90的状态下从切入平台40朝着下游方向移动至第一分割台71。此时,第一分割台71从形成于上表面的吹出孔75吹出空气。与切入平台40的情况相同,由于通过从第一分割台71的吹出孔75吹出的空气支撑板状玻璃90,因此板状玻璃90不会接触第一 分割台71而产生划痕。
其后,若切入单元20到达规定的纵方向位置,则下降切入保持部24而使板状玻璃90放置于第一分割台71上,解除板状玻璃90的保持。图示此时的切入单元20的位置的是图4。另外,此时所述的纵方向位置是保持的板状玻璃90的前切入线93与第一分割台71(前分割支承部85)的前缘一致,且前切入线93的外侧的部分97 (以下,该部分称为“前耳部”)位于第一分割槽79上这样的纵方向位置。而且,使板状玻璃90放置于第一分割台71上的同时,第一分割台71停止来自吹出孔75的空气的吹出,第一下表面吸附装置77通过下表面吸盘76吸附板状玻璃90的下表面从而将板状玻璃90固定于第一分割台71上。
其后,切入单元20上升切入保持部24使其返回至原来的高度位置,即返回至上述的切入单元待机位置(参照图2)。通过以上切入后搬运作业结束。如此,由于切入单元20在切入作业后随着返回至切入单元待机位置的动作搬运板状玻璃90,因此减少切入单元20的无用动作,可以高效率地进行从切入作业至切入后搬运作业的作业。此外,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实施形态板状玻璃90的抬起高度较低,因此也可以缩短抬起板状玻璃90的时间,从而可以更有效率地进行搬运作业。
<前分割作业> 前分割作业主要由分割单元50进行。如上所述,通过切入后搬运作业板状玻璃90被搬运至第一分割台71,但此时分割单元50在第一分割台71的下游侧的分割单元待机位置待机。图示该状态的是上述的图4。
其后,分割单元50朝着上游方向移动至规定的纵方向位置。此时所述的纵方向位置是前分割横梁52位于第一分割槽79的垂直上方、即板状玻璃90的前耳部97的垂直上方这样的纵方向位置。接着,分割单元50使前分割横梁52下降,从上方按压前耳部97而施力。借助于此,分割板状玻璃90的前耳部97。分割前耳部97后,再次上升前分割横梁52使其返回至原来的高度位置。另外,分割的前耳部97落下至第一分割槽79,落入至设置于其下方的回收箱或斜槽(未图示)而回收。通过以上前分割作业结束。
<分割中搬运作业> 分割中搬运作业主要由分割单元50进行。前分割作业后,分割单元50朝着上游方向移动至规定的纵方向位置。图示此时的分割单元50的位置的是图5。此时所述的规定位置是后分割横梁53位于板状玻璃90的后切入线94的外侧的部分98 (以下,该部分称为“后耳部”)的垂直上方这样的纵方向位置。分割单元50移动至这样的纵方向位置是为了顺利地进行后述的后左右分割作业。然后,分割单元50使分割保持部56下降后使分割保持部56的吸盘65吸附于板状玻璃90的上表面从而保持板状玻璃90。
其后,分割单元50使分割保持部56上升从而抬起板状玻璃90。此时,第一下表面吸盘装置77停止下表面吸盘76的吸附,同时第一分割台71从上表面的吹出孔75吹出空气。在此,板状玻璃90的抬起高度也与切入后搬运作业的情况相同为Imm左右,但由于从第一分割台71的吹出孔75吹出空气,因此板状玻璃90不会接触第一分割台71而产生划痕。
其后,分割单元50在保持板状玻璃90的状态下朝着下游方向从第一分割台71经过中间分割台72,移动至第二分割台73。此时,第二分割台73从形成于上表面的吹出孔82吹出空气。与第一分割台71的吹出孔75的情况相同,利用从吹出孔82吹出的空气,板状玻璃90不会接触第二分割台73而产生划痕。
其后,分割单元50到达规定的纵方向位置时,下降分割保持部56而使板状玻璃90放置于第二分割台73上,解除板状玻璃90的保持。图示此时的分割单元50的位置的是图6。此时所述的纵方向位置是被保持的板状玻璃90的后切入线94与第二分割台73 (后分割支承部86)的后缘一致,且后耳部98位于第二分割槽80上这样的纵方向位置。另外,第二分割台73形成为板状玻璃90放置于其上表面时,板状玻璃90的右切入线91和左切入线92分别与第二分割台73的右 侧缘和左侧缘(右分割支承部87的右侧缘和左分割支承部88的左侧缘)一致的结构。又,分割单元50使板状玻璃90放置于第二分割台73上,同时第二分割台73停止来自吹出孔82的空气的吹出,第二下表面吸盘装置84通过下表面吸盘83吸附板状玻璃90的下表面从而将板状玻璃90固定于第二分割台73上。
其后,分割单元50上升分割保持部56使其返回至原来的高度位置。通过以上切入后搬运作业结束。如此,分割单元50不仅只分割板状玻璃90,与切入单元20的情况相同,还可以搬运板状玻璃90。因此,由于切入分割装置100中的板状玻璃90的搬运全部由切入单元20或分割单元50进行,因而没必要在切入分割装置100上设置另外的搬运单元坐寸ο
<后左右分割作业> 后左右分割作业主要由分割单元50进行。分割中搬运作业后,分割单元50使后分割横梁53下降从而从上方对板状玻璃90的后耳部98施力。另外,如上所述,在分割中搬运作业中,由于事先使后分割横梁53位于后耳部98的垂直上方,因此不需进行特别的位置匹配,只需下降后分割横梁53即可对后耳部98施力。借助于此,分割板状玻璃90的后耳部98。
其后,分割单元50上升后分割横梁53使其返回至原来的高度位置,并稍微移动至上游侧。像这样分割单元50稍微移动至上游侧是为了使右分割横梁54和左分割横梁55能够分别覆盖右耳部95和左耳部96的整体。另外,此时的分割单元50的移动后的位置是在前分割作业中说明过的分割单元待机位置。
其后,分割单兀50同时下降右分割横梁54和左分割横梁55,从上方对右耳部95和左耳部96施力,分别将其从板状玻璃90中分割。分割右耳部95和左耳部96后,上升右分割横梁54和左分割横梁55使其返回至原来的高度位置。
最后,第二下表面吸盘装置84通过下表面吸盘83停止板状玻璃90的吸附,第二分割台73恢复来自上表面的吹出孔82的空气的吹出,将板状玻璃90从切入分割装置100搬出。作为搬出板状玻璃90的方法有多种可以考虑。例如,也可以在各第二板状构件81之间配置传送带,通过将板状玻璃90放置于传送带上搬出板状玻璃90。又,也可以利用第二分割台73的吹出孔82的空气的吹出使板状玻璃90处于悬浮的状态,通过使其朝着下游方向滑动搬出板状玻璃90。又,也可以通过利用分割单元50保持板状玻璃90并使其朝着下游方向移动搬出板状玻璃90。
通过以上,切入作业、切入后搬运作业、前分割作业、分割中搬运作业及后左右分割作业的一个周期结束。经过这些各个作业,以此各耳部95 98被分割而形成为规定的尺寸的板状玻璃90被搬出至下一工序(装置)。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便于理解,说明了在切入单元20工作时分割单元50不进行动作,但切入分割装置100形成为在利用分割单元50进行前分割作业以后的作业的同时,利用切入单元20进行下一周期的切入作业以后的作业的结构。通过如上所述同时进行各个作业,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切入分割作业。
以上是关于根据本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100的动作的说明。另外,以上说明了被分割的前耳部97落入第一分割槽79后通过回收箱或斜槽(未图示)回收的情况,但也可以在第一分割槽79的下方设置薄膜剥离装置,通过该薄膜剥离装置回收前耳部97。更详细地说,在板状玻璃的下表面上粘贴保护用的薄膜时,分割的耳部不落下而处于悬挂在薄膜上的状态。薄膜剥离装置是利用该被分割的耳部悬挂在薄膜上而剥离薄膜。即,此时所述的薄膜剥离装置是通过抓住被分割而悬挂在薄膜上的耳部(相当于本实施形态的前耳部97的耳部),在板状玻璃朝着下游方向搬运的时刻拉动该耳部和薄膜,以此剥离板状玻璃的薄膜整体的装置。为了使如上所述的薄膜剥离装置发挥作用,需要使被分割的各耳部中的前方的耳部比其他的耳部先分 割,根据本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形成为满足该条件的结构。换言之,根据本实施形态的切入分割装置100可以设置上述的薄膜剥离装置。
以上参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这些实施形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的设计的变更等也包含于本发明中。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前分割横梁分割前耳部,通过后分割横梁分割后耳部,但形成通过一个分割横梁分割前耳部和后耳部两者的结构也包含于本发明中。
工业应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由于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切入作业至分割作业,因此在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的技术领域中是有益的。
符号说明 10 支架; 20切入单元; 21切入移动架; 22纵切刀; 23横切刀; 24切入保持部; 33 吸盘; 40切入平台; 41空气孔;50分割单元;51分割移动架;52前分割横梁;53后分割横梁;54右分割横梁;55左分割横梁;56分割保持部;65吸盘;70分割台;71第一分割台;72中间分割台;73第二分割台;79第一分割槽;80第二分割槽;90板状玻璃;91右切入线;92左切入线;93前切入线;94后切入线;95右耳部;96左耳部;97前耳部;98后耳部;100 切入分割装 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板状玻璃上形成切入线的切入单元、 用于在形成所述切入线时放置所述板状玻璃的切入平台、 沿着所述切入线分割所述板状玻璃的分割单元、以及 位于所述切入平台的下游侧且用于在分割时放置所述板状玻璃的分割台, 所述切入单元具有在所述切入平台和所述分割台之间移动的切入移动架、设置于所述切入移动架上的纵切刀、以及设置于所述切入移动架上并保持所述板状玻璃的切入保持部, 通过所述切入移动架从所述切入平台的下游侧向上游方向移动,所述纵切刀纵切所述切入平台上的板状玻璃从而在该板状玻璃上形成在纵方向上延伸的切入线,其后,所述切入移动架朝着下游方向返回时,通过所述切入保持部保持所述板状玻璃从而能够将所述板状玻璃从所述切入平台搬运至所述分割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入平台在与所述板状玻璃相对的表面上形成有空气孔, 所述切入平台从所述空气孔吸引所述板状玻璃从而将所述板状玻璃固定于所述切入平台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入保持部具有多个吸盘, 所述多个吸盘吸附所述板状玻璃上形成的纵方向的切入线的外侧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单元具有在所述分割台上移动的分割移动架、设置于所述分割移动架上对所述板状玻璃施力从而分割所述板状玻璃的一个或多个分割横梁、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上保持所述板状玻璃的分割保持部, 通过所述分割横梁分割所述板状玻璃后,通过在利用所述分割保持部保持所述板状玻璃的同时所述分割移动架朝着下游方向移动,能够朝着下游方向搬运所述板状玻璃。
5.一种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板状玻璃上形成切入线的切入单元、 用于在形成所述切入线时放置所述板状玻璃的切入平台、 沿着所述切入线分割所述板状玻璃的分割单元、以及 位于所述切入平台的下游侧且用于在分割时放置所述板状玻璃的分割台, 所述切入单元具有在所述切入平台和所述分割台之间移动的切入移动架、设置于所述切入移动架上与所述切入移动架一起在纵方向上移动且相对于所述切入移动架在横方向上移动的横切刀、以及设置于所述切入移动架上保持所述板状玻璃的切入保持部, 所述横切刀在所述切入平台上的第一纵方向位置上横切所述切入平台上的所述板状玻璃从而在该板状玻璃上形成在横方向上延伸的前切入线后,通过所述切入移动架移动至所述切入平台上的所述第一纵方向位置的上游侧的第二纵方向位置,在该第二纵方向位置上横切所述切入平台上的所述板状玻璃从而在该板状玻璃上形成在横方向上延伸的后切入线,其后,所述切入移动架朝着下游方向返回时, 通过所述切入保持部保持所述板状玻璃从而能够将所述板状玻璃从所述切入平台搬运至所述分割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状玻璃的切入分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台具有第一分割台、位于所述第一分割台的下游侧的中间分割台、以及位于所述中间分割台的更下游侧的第二分割台, 在所述第一分割台与所述中间分割台之间形成有在横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分割槽, 在所述第二分割台与所述中间分割台之间形成有在横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分割槽,所述切入单元将所述板状玻璃配置于所述第一分割台上,以使所述前切入线位于所述第一分割台的下游侧端缘,且使所述前切入线的外侧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分割槽上, 所述分割单元通过任一前分割横梁从上表面侧按压所述第一横切入线的外侧的部分,分割该部分后,在通过所述分割保持部保持所述板状玻璃的同时移动所述分割移动架从而将所述板状玻璃搬运至下游侧,将所述板状玻璃配置于所述第二分割台上,以使所述后切入线位于所述第二分割台的上游 侧端缘,且使所述后切入线的外侧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分割槽上,通过任一所述分割横梁从上表面侧按压所述第二横切入线的外侧的部分,从而分割该部分。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切入分割装置(100)形成为通过切入移动架(21)从切入平台(40)的下游侧向上游方向移动,纵切刀(22)纵切切入平台(40)上的板状玻璃(90)从而在该板状玻璃(90)上形成在纵方向上延伸的切入线(91、92),其后,切入移动架(21)朝着下游方向返回时,通过切入保持部(24)保持板状玻璃(90)从而能够将板状玻璃(90)从切入平台(40)搬运至分割台(70)的结构。
文档编号B28D5/00GK103108841SQ20118004582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
发明者中泽睦裕, 切通隆则, 辻田京史 申请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