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填充梁柱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8173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心填充梁柱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梁柱,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空心填充梁柱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用梁柱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钢材结构,这类梁柱由于钢材、水泥等材料的价格高用量大,所以其制造成本高昂。另外,由于钢材、水泥的密度很大,所以梁柱本身的自重也就非常大,由于其自重很大的,该类建筑用梁柱要么直接在工地上浇筑,要么则需要用到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安装,导致安装成本也非常高昂。另外,该类建筑梁柱的使用通常都会给建筑工程本身增加许多负重,相应的就必须加强工程的地基强度, 同样也增加了建筑成本。所以现有的建筑用梁柱普遍存在着制造及使用成本过于高昂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填充梁柱进气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建筑梁柱存在的制造及使用成本都过于高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心填充梁柱,包括角铁、连接板、外壳、空心管及泡沫填充料,其中,所述角铁通过连接板焊接形成所述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所述外壳紧贴所述骨架包裹设置在骨架上; 所述空心管均勻穿设在所述骨架中;所述泡沫填充料填充在所述空心管和外壳之间。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其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不锈钢薄板和第二不锈钢薄板,所述第一不锈钢薄板紧贴所述骨架包裹设置在骨架上,所述第二不锈钢薄板焊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不锈钢薄板的接口位置面,并覆盖所述接口位置;所述第一不锈钢薄板的截面为口字形,所述第二不锈钢薄板为平板状。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其中,所述空心管为竹子,其数量为三根、其长度与所述骨架长度相等,所述竹子成直线等间设置在骨架中。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其中,所述连接板为铁板,其长为10厘米、宽为4厘米,每两根所述角铁之间的相邻连接板的间距为8厘米。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其中,所述角铁的数量为三根以上。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其中,所述角铁的数量为四根。一种空心填充梁柱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 用角铁和连接板搭建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
B 为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设置外壳; C 将空心管穿设在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中; D 在空心管和外壳之间填充泡沫填充料。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角铁和连接板搭建骨架的方式为碰焊方式,所述碰焊方式为设置多个焊接点,同时为多个连接板与角铁进行焊接。所述空心填充梁柱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l 用第一不锈钢薄板紧贴所述骨架将骨架包裹起来,所述第一不锈钢薄板截面为口字形;
b2 用第二不锈钢薄板覆盖所述第一不锈钢薄板的接口位置面,第一不锈钢薄板与第二不锈钢薄板碰焊连接。所述空心填充梁柱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 dl 将空心梁柱置于一个空心填充梁柱的模型中;
d2 堵住空心梁柱的一端;
d3 从另一端往空心梁柱中填充泡沫填充料;所述泡沫填充料的填充量为所述空心填充梁柱的体积的两倍。本发明通过用角铁和连接板搭建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骨架外包裹一层不锈钢薄板作为外壳。骨架中央均勻设置有空心管,以作为该空心填充梁柱的支持体。在空心管和外壳之间,填充双倍于空心填充梁柱体积的泡沫填充料。该空心空心填充梁柱与现有的建筑梁柱相比,由于采用了空心结构、填充结构及骨架结构,具有安装成本低、生产成本低、强度大、应用范围广等优势。


图1是本发明中空心填充梁柱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空心填充梁柱的整体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空心填充梁柱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空心填充梁柱,如图1本发明中空心填充梁柱的截面示意图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空心填充梁柱包括角铁1、连接板2、第一不锈钢薄板3、第二不锈钢薄板4、空心管 5和泡沫填充料6,其中第一不锈钢薄板3和第二不锈钢薄板4共同组成了空心填充梁柱的外壳。在本实施例中角铁1的数量为四根,长度为6米;连接板2的数量为200根,长10厘米、宽4厘米;第一不锈钢薄板3和第二不锈钢薄板4其厚度可薄至0. 27厘米;空心管5可以是不锈钢管,也可以是竹管,本实施例中选用竹管;泡沫填充料6为聚醚型泡沫。如图2本发明中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示意图所示,相邻的两根角铁1通过连接板 2连接形成本空心填充梁柱的方形骨架7,每两根角铁1之间均勻设置有50根连接板2,角铁1和连接板2之间通过碰焊焊接。如图1本发明中空心填充梁柱的截面示意图和图3本发明中空心填充梁柱的整体示意图所示,第一不锈钢薄板3将骨架7紧裹起来,由于第一不锈钢薄板3为板状结构,所以其在包裹骨架7的时候势必会留下一个接口位置,为了将骨架7完全包裹起来,本实施例将第二不锈钢薄板4设置在第一不锈钢薄板3的接口面,并将第一不锈钢薄板3的接口位置覆盖起来,第一不锈钢薄板3和第二不锈钢薄板4之间通过碰焊焊接。空心管5均勻设置在骨架7内。将空心梁柱置于一个空心填充梁柱的模型中,并堵住空心梁柱的一端,从起另一端将泡沫填充料6填充在空心填充梁柱外壳与空心管5之间的所有空隙之中,填充料 6的体积为空心填充梁柱的体积的两倍左右,在填充料6的充胀作用下,第一外壳3和第二外壳4原先在安装过程中受外力形成的凹陷处都能复原,并且形成优美的弧形表面,外观非常优雅。本发明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的生产方法,如图4所示本发明中空心填充梁柱的制造工艺流程,其步骤包括A 用角铁1和连接板2搭建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7。在本步骤中, 角铁1和连接板2之间用碰焊焊接,由于一根角铁1上需要焊接多根连接板2,所以可再碰焊机上设置与连接板2的数量及位置关系相对应的焊接点,从而实现多个连接板2和一根角铁1之间的焊接可一次性完成,可加快生产速度、节约生产成本。B 为骨架7设置外壳。 该步骤又可细分为bl 用第一不锈钢薄板3紧贴骨架7将其包裹起来。1^2 在第一不锈钢薄板3的接口位置面设置第二不锈钢薄板4,第二不锈钢薄板4将第一不锈钢薄板3的接口覆盖起来,第一不锈钢薄板3和第二不锈钢薄板4之间用碰焊焊接。C 将空心管5均勻穿设在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7中。空心管5之间的位置关系可根据骨架7的形状设置为直线均勻排列,也可设置为其他位置关系。D 在空心管5和外壳之间填充泡沫填充料6。为了使空心填充梁柱的承受力加强、外表圆润美观,泡沫填充料6的填充量的体积可以设置为空心填充梁柱的体积的两倍左右。从上述实施列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由于采用了空心结构和填充层结构,大大的减轻了梁柱的自重和梁柱本身的材料用量,大大的节约了建筑成本和安装成本。同时由于填充结构和骨架的使用,使得本发明的空心填充梁柱与现有技术中同体积的的梁柱的强度相当,可以运用到各种建筑当中去,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例如,该空心填充梁柱还可制作成三角形柱体或者其他形状的柱体,连接板的密集度可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的规格等。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空心填充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角铁、连接板、外壳、空心管及泡沫填充料,其中,所述角铁通过与连接板碰焊形成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所述外壳紧贴所述骨架包裹设置在骨架上;所述空心管均勻穿设在所述骨架中;所述泡沫填充料填充在所述空心管和外壳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不锈钢薄板和第二不锈钢薄板,所述第一不锈钢薄板紧贴所述骨架包裹设置在骨架上,所述第二不锈钢薄板碰焊焊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不锈钢薄板的接口位置面,并覆盖所述接口位置;所述第一不锈钢薄板的截面为口字形,所述第二不锈钢薄板为平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为竹子,其数量为三根、其长度与所述骨架长度相等,所述竹子成直线等间设置在骨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铁板,其长为10厘米、宽为4厘米,每两根所述角铁之间的相邻连接板的间距为8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的数量为三根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的数量为四根。
7.—种空心填充梁柱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 用角铁和连接板搭建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B 为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设置外壳; C 将空心管穿设在空心填充梁柱的骨架中; D 在空心管和外壳之间填充泡沫填充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心填充梁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角铁和连接板搭建骨架的方式为碰焊方式,所述碰焊方式为设置多个焊接点,同时为多个连接板与角铁进行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空心填充梁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l 用第一不锈钢薄板紧贴所述骨架将骨架包裹起来,所述第一不锈钢薄板截面为口字形;b2 用第二不锈钢薄板覆盖所述第一不锈钢薄板的接口位置面,第一不锈钢薄板与第二不锈钢薄板碰焊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空心填充梁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dl 将空心梁柱置于一个空心填充梁柱的模型中; d2 堵住空心梁柱的一端;d3 从另一端往空心梁柱中填充泡沫填充料;所述泡沫填充料的填充量为所述空心填充梁柱的体积的两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填充梁柱及其制造方法,该空心填充梁柱包括角铁、连接板、外壳、空心管及泡沫填充料,其中,所述相邻角铁之间通过连接板焊接形成所述填充梁柱的骨架;所述外壳紧贴所述骨架包裹设置在骨架上;所述空心管均匀穿设在所述骨架中;所述泡沫填充料填充在所述空心管和外壳之间。该填充梁柱与现有的建筑梁柱相比,由于采用了空心结构和泡沫填充结构,所以大大的减轻了柱体的自重,并有效的节约了安装成本和柱体的制造成本。另外由于采用了填充结构和骨架结构,所以其强度与现有技术中的梁柱相当,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文档编号E04C3/29GK102561589SQ2012100072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邱成飞 申请人:邱成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