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模壳的安装和拆除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197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大跨度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模壳的安装和拆除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抄平放线→搭设满堂竖向支撑系统→安装早拆头→安装主次龙骨和纵横拉杆→安放模壳→刷脱模剂→绑钢筋(先绑肋梁筋后绑板筋)→安装电气管线和预埋件→隐蔽工程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支托方钢和木方→拆除模壳→拆除支撑。本发明的安装和拆除工艺,采用快拆体系,大大缩短了模壳的周转周期,可以其租赁数量,节约租赁费用;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成型混凝土质量高,模壳尺寸准确,拼接严密,整体性强,刚度大,极少出现变形、漏浆等缺陷,保水性好,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施工时间,同时也满足了工期要求,同时减少了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大跨度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模壳的安装和拆除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大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大型建筑中的大跨度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模壳的安装和拆除工艺。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大跨度、大空间多高层建筑发展较快,尤其是地下停车场、人防地下工程等大跨度大荷载建筑飞速发展,传统的普通主次梁结构或井字梁结构在净高、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诸多方面已不能满足建设方的要求,因此,各种形式的密肋楼盖、空腹楼盖应运而生,并因其在净高、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诸多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
[0003]密肋井字梁结构以其合理的受力特点和独特的结构布置,比一般梁板结构具有较大的跨高比,对于受层高限制且建筑上又需要大跨度的建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模壳快拆体系正是实现密肋井字梁结构最好的工具。模壳是一种用于现浇双向密肋楼板施工的专用模壳模板,是一种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建筑材料。由于它省去大梁,减少了内柱,从而使得建筑的有效空间大大增加,层高也相应降低,打破了常规现浇楼板因跨度大,需增加板厚,增加混凝土和用钢量,造价高等不经济的传统作业法,此种结构形式重量轻,承载力强,整体性能好,刚度大,抗震等级高,施工工艺简单,质量可靠,外观新颖,可以省去吊顶,且处理简便,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大型建筑工程。

【发明内容】

[0004]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大跨度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模壳的安装和拆除工艺,其适用于大跨度双向密肋梁组成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模壳的安装与拆除施工。
[0005]具体的,本发明的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流程如下:
[0006]抄平放线以及搭设满堂竖向支撑系统;
[0007]安装早拆头和主次龙骨和纵横拉杆;
[0008]安装模壳并刷脱模剂后绑扎钢筋;
[0009]安装电气管线和预埋;
[0010]隐蔽工程验收;
[0011]浇筑混凝土以及养护;
[0012]拆除支托方钢和木方;
[0013]拆除模壳以及支撑。
[0014]其中,所述的支撑系统可以选用WDJ碗扣、多功能脚手架、门式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等支撑系统的任何一种,在钢管顶部采用可调托座(U托)作为早拆头。
[0015]优选的,所述的满堂竖向支撑系统为碗扣架钢龙骨支撑体系,其包括厚木垫板,立柱,立柱可调托座,其底部设有立柱铁垫座,模壳,模壳支撑角钢,固定在可调托座上的钢龙骨,模壳支撑角钢通过销钉与钢龙骨固定,销钉上具有销钉套管,模壳放置在支撑角钢上。
[0016]再优选的,在模壳与支撑角钢之间设有内衬泡沫板或胶条。[0017]再优选的,所述的模壳可以为塑料模壳或玻璃钢模壳。
[0018]优选的,所述的满堂竖向支撑系统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其包括立柱,立柱木垫板,立柱可调托座,主梁木方,次梁木方,模壳,钢龙骨以及模壳支撑角钢;所述主梁木方固定于立柱可调托座上,次梁木方位于主梁木方上,钢龙骨固定在可调托座上,模壳置于支撑角钢上。
[0019]优选的,在所述浇筑混凝土以及养护过程中,浇筑混凝土时浇捣垂直于主龙骨方向进行。
[0020]再优选的,浇筑混凝土时,对于梁结构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板结构用平板振捣器,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0021]优选的,在模壳拆除时,其拆除原则为:立柱跨度间距不大于2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可拆除模壳;支柱跨度大于2米且小于等于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可拆除模壳和主龙骨;支柱跨度大于8米,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支柱。
[0022]再优选的,模壳拆除时,先将支撑角钢拆除,然后用小撬棍将模壳撬起相对两侧面中点,即可将模壳拆下。
[0023]再优选的,拆除支架时,先拆去水平栏杆、剪刀撑,从跨中向两端下调支柱顶托,使之与密肋底脱离,逐根拆除支柱。
[0024]本发明的大跨度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模壳的安装和拆除工艺,采用快拆体系,大大缩短了模壳的周转周期,可以减少模壳的租赁数量,节约租赁费用;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在后期处理上也非常方便,因其模壳拆除后表面光滑,成型混凝土质量高,模壳尺寸准确,拼接严密,整体性强,刚度大,极少出现变形、漏浆等缺陷,保水性好,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施工时间,同时也满足了工期要求,同时减少了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0026]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碗扣架配钢龙骨支撑体系剖面示意图;
[0027]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碗扣架早拆支撑体系透视示意图;
[0028]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扣件式钢管架支撑体系示意图;
[0029]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大跨度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模壳的安装和拆除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大跨度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模壳的安装和拆除工艺流程图,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流程如下:
[0031]抄平放线一搭设满堂竖向支撑系统一安装早拆头一安装主次龙骨和纵横拉杆一安放模壳一刷脱模剂一绑钢筋(先绑肋梁筋后绑板筋)一安装电气管线和预埋件一隐蔽工程验收一浇筑混凝土一养护一拆支托方钢和木方一拆除模壳一拆除支撑。
[0032]其中,在所述的搭设满堂竖向支撑系统过程中,对于模壳快拆支撑体系,可以选用WDJ碗扣、多功能脚手架、门式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等支撑系统的任何一种,在钢管顶部采用可调托座(U托)作为早拆头,以方便模壳拆除。搭设按常规做法施工,龙骨的起拱可按施工规范I %。?3%。执行。
[0033]参见图1和图2示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碗扣架钢龙骨支撑体系示意图。所述的支撑体系100包括厚木垫板60,立柱50,立柱可调托座40,其底部设有立柱铁垫座52,模壳10,模壳支撑角钢14,固定在立柱50上的钢龙骨12,模壳支撑角钢14通过销钉16与钢龙骨12固定,销钉16上具有销钉套管162,模壳10放置在支撑角钢14上;另外,在模壳与支撑角钢之间设有内衬泡沫板或胶条102。
[0034]本实施例中,所用的模壳可以为塑料模壳或玻璃钢模壳,塑料模壳以改性聚丙烯塑料为基材注塑而成;另外,按构造不同可分为M型模壳(即方形模壳),其适用于双向密肋楼板;以及T型模壳(即长形模壳),其适用于单向密肋楼板或特殊部位。
[0035]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示意图。所述支撑体系包括立柱(未图示),立柱木垫板(未图示),立柱可调托座40,主梁木方30,次梁木方32,模壳10,钢龙骨12以及模壳支撑角钢14。主梁木方30固定于立柱可调托座40上,次梁木方30位于主梁木方上,钢龙骨12固定在木方上,角钢14支撑放置于其上的模壳10,混凝土浇灌于模壳10内形成混凝土楼板20。
[0036]在本发明的模壳安装过程中,木质或钢质龙骨应放置在可调托座上,通过可调托座螺母旋转调整龙骨标高;模壳的排列原则为在一个柱网内,由中间向两边排列。当边肋不能使用模壳时,用木模壳模板嵌补;安装主龙骨时要拉通线,间距要准确,做到横平竖直;并根据已分好的模壳线,将模壳依次排放在主龙骨两侧角钢上;另外,优选的,在模壳与角钢支撑之间加发泡胶条挤紧,防止漏浆,且易于模壳拆除;在模壳安装好后应再涂刷一遍脱模剂。
[0037]钢筋绑扎应按图纸设计要求及钢筋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双向密肋楼板的钢筋应由设计明确纵向和横向底筋的上下位置,以免因底筋互相影响而无法施工。
[0038]在混凝土浇筑以及养护过程中,浇筑混凝土时不得集中下料,同时还应防止模壳的“爬模”现象,要求浇捣方面垂直于主龙骨方向进行。优选的,对于梁结构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板结构用平板振捣器,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混凝土采用二次抹光,克服混凝土终凝前的收缩;终凝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草袋子,并适当浇水养护,这样可以减小混凝土上下表面温差,防止水化热的损失,有利于早期强度的提高,阻止裂缝的产生和开展;混凝土浇捣后最少要间隔2天,施工人员方可进入现场;施工荷载要分散堆放,不得集中在一个局部位置。
[0039]在模壳拆除时,其拆除原则为:立柱跨度间距不大于2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可拆除模壳;支柱跨度大于2米且小于等于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可拆除模壳和主龙骨;支柱跨度大于8米,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支柱。
[0040]拆除时,先将支撑角钢拆除,然后用小撬棍将模壳撬起相对两侧面中点,模壳即可拆下;密肋梁较高时,模壳不易拆除,可采用气动拆模工艺;另外拆模不可用力过猛,不乱扔乱撬,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
[0041]拆除支架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才允许拆除支架;散拆支架时,先拆去水平栏杆、剪刀撑,从跨中向两端下调支柱顶托,使之与密肋底脱离,逐根拆除支柱。
[0042]本发明的大跨度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模壳的安装和拆除过程中,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及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组织施工;安装上层模壳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具有承受荷载的承载能力,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模壳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壳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在涂刷模壳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0043]另外,在浇筑混凝土前,模壳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模壳模板内不应有积水。而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壳模板。
[0044]本发明的大跨度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模壳的安装和拆除工艺,采用快拆体系,大大缩短了模壳的周转周期,经测算,在夏季施工平均缩短5天,可以减少模壳的租赁数量,力口快了模壳的周转速度,节约了租赁费用。以一个模壳租赁费用为125元/个计算,40000平米6层楼结构,采用常规支撑体系,需用模壳2层,约7500个。采用了快拆体系,只需1.2层模壳,约4500个,减少模壳租赁3000个,则节约租赁费用3000X125元=375000元;同时减少大幅工程时间。
[0045]模壳结构与普通梁板结构相比,刚度大、整体性能好、楼板自重减轻、梁、柱配筋也相应减少;模壳、支撑系统工厂集中批量加工,机械化程度高,工作效益高,材料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且可以加快材料周转,减少了材料的投入。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在后期处理上也非常方便,因其模壳拆除后表面光滑,成型混凝土质量高,模壳尺寸准确,拼接严密,整体性强,刚度大,极少出现变形、漏浆等缺陷,保水性好,可以省去抹灰及吊顶,可以直接刮腻子、刷涂料,外观新颖,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施工时间,同时也满足了工期要求。实践证明,采用模壳早拆体系,明显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具周转率,减少了劳动强度,为快速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创造了条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0046]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和拆除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抄平放线以及搭设满堂竖向支撑系统; 安装早拆头和主次龙骨和纵横拉杆; 安装模壳并刷脱模剂后绑扎钢筋; 安装电气管线和预埋; 隐蔽工程验收; 浇筑混凝土以及养护; 拆除支托方钢和木方;以及 拆除模壳以及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满堂竖向支撑系统为碗扣架钢龙骨支撑体系,其包括厚木垫板,立柱,立柱可调托座,其底部设有立柱铁垫座,模壳,模壳支撑角钢,固定在可调托座上的钢龙骨,模壳支撑角钢通过销钉与钢龙骨固定,销钉上具有销钉套管,模壳放置在支撑角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壳与支撑角钢之间设有内衬泡沫板或胶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壳可以为塑料模壳或玻璃钢模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满堂竖向支撑系统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其包括立柱,立柱木垫板,立柱可调托座,主梁木方,次梁木方,模壳,钢龙骨以及模壳支撑角钢;所述主梁木方固定于立柱可调托座上,次梁木方位于主梁木方上,钢龙骨固定在可调托座上,模壳置于支撑角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浇筑混凝土以及养护过程中,浇筑混凝土时浇捣垂直于主龙骨方向进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浇筑混凝土时,对于梁结构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板结构用平板振捣器,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拆除模壳时,其拆除原则为:立柱跨度间距不大于2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可拆除模壳;支柱跨度大于2米且小于等于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可拆除模壳和主龙骨;支柱跨度大于8米,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支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拆除模壳时,先将支撑角钢拆除,然后用小撬棍将模壳撬起相对两侧面中点,将模壳拆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双向密肋梁模壳安装和拆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拆除支架时,先拆去水平栏杆、剪刀撑,从跨中向两端下调支柱顶托,使之与密肋底脱离,逐根拆除支柱。
【文档编号】E04G19/00GK103806647SQ20121043969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6日
【发明者】成军, 曹旦, 杨建栋, 徐立强, 朱光华, 陆建伟, 刘加华 申请人:江苏武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