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屋面压型平板的拼装方法

文档序号:199042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属屋面压型平板的拼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屋面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屋面压型平板的拼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屋面板型一般采用的是波形金属板,该波形金属板是通过一种压型加工设备压制而成,所述的板型纵向连接方式可分为搭接式、扣合式、咬合式和其它连接方式等,横向连接一般采用下部支撑件与板型的锁扣形式连接。波形金属板可适用于各类建筑的屋面和墙面,可加工成不同大小的直板、弯弧板和扇形板等板型,但由于其表面的波形产生的凹凸状和建筑曲面造型的影响,特别是公共标致性建筑对外观的要求,大多数设计采取在所述板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道装饰板形成双层金属板来完成建筑的整体效果,如此一来产生结构种类繁多、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以及工程造价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金属屋面压型平板的拼装方法,该拼装方法采用顶板为平面的压型平板拼接,使得双层金属屋面系统简化为单层,同时依靠压型平板内设置的导水孔和导水槽实现建筑防水功能。本发明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金属屋面压型平板的拼装方法,包括若干压型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装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压型平板由顶板及垂直连接于所述顶板两端下方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构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一凸块,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一内凹槽,且所述内凹槽设有一平行于所述顶板的向外延伸段,所述向外延伸段尾端设有一卡勾形的向上折段,所述水平向的向外延伸段上设置有一波槽,所述波槽至所述向外延伸段尾端的向上弯折点之间的区段为导水槽;
(b)于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凸缘,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凹槽;
(C)将步骤(b)中的一块所述压型平板第一支撑板上的凸块与相邻所述压型平板第二支撑板上的内凹槽相配合且固定连接;一块所述压型平板第一支撑板上凸缘与相邻所述压型平板第二支撑板上的凹槽相配合,其间隙形成导水孔,所述导水孔连通所述导水槽;所述若干压型平板的顶板连成一体形成屋面。步骤(C)中所述凸块与所述内凹槽的固定连接指的是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内凹槽的连接处设置一可滑移支座,所述可滑移支座上含有至少两个紧固位,且所述紧固位分别与所述卡勾以及所述内凹槽的外壁形成固定连接。步骤(C)中所述凸块与所述内凹槽的固定连接指的是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内凹槽的连接处上固定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竖直贯穿所述凸缘及所述内凹槽的重合部分将其联成一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造价低,推广便利;限位合理,抵抗风压强,热胀冷缩自由;易加工成型各大小的扇形板,实现曲面造型要求;板型性能稳定,可永久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建筑的屋面装饰,以其金属屋板材的特性实现各种屋面性能的要求。


图I是本发明结构主视 图2是本发明中单个压型平板的结构 图3是本发明中可滑移支座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所示,图中标记1-16分别为凸块I、第一支撑板2、凹槽3、顶板4、内凹槽5、第二支撑板6、凸缘7、波槽8、卡勾9、导水槽10、延伸段11、压型平板12、可滑移支座13、导水孔14、紧固位15、紧固位16。实施例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拼装方法是将若干压型平板12拼接成一体,并且通过压型平板12的结构,将其呈平面的顶板4作为屋面以实现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压型平板12由顶板4以及垂直于其两端下方的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6组成,且上述三者通过折弯机一体成型而成。顶板4铺设于屋面上,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6都在其尾部弯折成用以与相同压型平板12拼接的榫槽结构。第一支撑板2的尾部弯折成一向外的凸块1,该凸块I呈U形结构用以提高其连接强度。第二支撑板6的尾部弯折呈一向内的内凹槽5,内凹槽5用以卡接相邻屋面板的凸块I。压型平板12的顶板4与第一支撑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凹槽3 ;顶板4与第二支撑板6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凸缘7,凹槽3与凸缘7结构相配合,且拼装后两者之间的缝隙作为屋面系统的导水孔14。第二支撑板6在设置内凹槽5之后还设置有一平行于顶板4的延伸段11,延伸段11上设置有一波槽8,该波槽8起溢流作用。延伸段11尾段弯折呈一向上的卡勾9,该卡勾9用于连接件的安装。当采用本实施例进行拼装时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I、一块压型平板12的第一支撑板2的凸块I卡入相邻压型平板12第二支撑板6的内凹槽5内部,形成榫槽结构,之后采用可滑移支座13固定,以完成屋面的铺装。此处额外需要阐述的是铺装完成的屋面由表面呈平面的顶板4作为顶面,使得屋面系统中无需装饰板层的铺设。可滑移支座13上含有紧固位15以及紧固位16,其中紧固位15与卡勾9固定连接,紧固位16与内凹槽5的外壁固定连接,即采用与相邻压型平板12分别固定连接的方式将若干压型平板12连成一体,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两块压型平板12拼接所需的强度参数可于可滑移支座13上增加紧固位,或将紧固位16与第二支撑板6侧壁上,或采用螺钉、螺母等连接件竖直贯穿凸块I与内凹槽5的连接部,使其成为一体,增加其拼接的强度及稳定性。
2、波槽8至延伸段11尾段向上弯折点之间的区段为本实施例中压型平板的导水槽10,该导水槽10与导水孔14连接,当顶板4表面无法及时排出雨水时,积水通过导水孔14流至导水槽10,再由导水槽10进行导水排水。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屋面表面采用由若干表面呈平面的顶板4连成一体,既省去了多余的双层屋面板结构,并且还能通过其表面设置的凹槽3与凸缘7之间的导水孔14、压型平板12内部的导水槽10实现防水排水功能。虽然以上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实施例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如实施例中提及的对于凸块I和内凹槽5结构的选择,也可以在满足其承力范围的情况内进行改变,如滑槽连接等;卡勾9的弯折角度、导水槽10的长度、波槽8的高度等相关数值参数都可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选择,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屋面压型平板的拼装方法,包括若干压型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装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压型平板由顶板及垂直连接于所述顶板两端下方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构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一凸块,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一内凹槽,且所述内凹槽设有一平行于所述顶板的向外延伸段,所述向外延伸段尾端设有一卡勾形的向上折段,所述水平向的向外延伸段上设置有一波槽,所述波槽至所述向外延伸段尾端的向上弯折点之间的区段为导水槽; (b)于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凸缘,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凹槽; (C)将步骤(b)中的一块所述压型平板第一支撑板上的凸块与相邻所述压型平板第二支撑板上的内凹槽相配合且固定连接;一块所述压型平板第一支撑板上凸缘与相邻所述压型平板第二支撑板上的凹槽相配合,其间隙形成导水孔,所述导水孔连通所述导水槽;所述若干压型平板的顶板连成一体形成屋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压型平板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凸块与所述内凹槽的固定连接指的是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内凹槽的连接处设置一可滑移支座,所述可滑移支座上含有至少两个紧固位,且所述紧固位分别与所述卡勾以及所述内凹槽的外壁形成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压型平板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凸块与所述内凹槽的固定连接指的是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内凹槽的连接处上固定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竖直贯穿所述凸缘及所述内凹槽的重合部分将其联成一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屋面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屋面压型平板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装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压型平板的设置、压型平板的拼接、压型平板的固定。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造价低,推广便利;限位合理,抵抗风压强,热胀冷缩自由;易加工成型各大小的扇形板,实现曲面造型要求;板型性能稳定,可永久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建筑的屋面装饰,以其金属屋板材的特性实现各种屋面性能的要求。
文档编号E04D3/362GK102979257SQ2012105696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胡全成, 钟俊浩 申请人:上海亚泽金属屋面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