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混凝土保温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01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泡沫混凝土保温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泡沫混凝土保温砖,由泡沫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包括一凸榫(1),及对称分布于凸榫(1)底部两侧的左、右侧部(2、3),左、右侧部(2、3)之间设有一大凹槽(6),所述大凹槽(6)和凸榫(1)在泡沫混凝土保温砖上下砌筑时匹配对接;所述左、右侧部(2、3)之间,位于大凹槽(6)之上,设有一小凹槽(5),小凹槽(5)的宽度小于大凹槽(6)的宽度;所述左、右侧部(2、3)上还设有纵向的空腔(4)。本发明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便于砌筑、保温性能好。
【专利说明】泡沬混凝土保温砖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沫混凝土保温砖。
【背景技术】
[0002]墙体是房屋内部的和外界环境的进行热量交换的主要介面。用于砌筑墙体的砌转,其保温性能直接关系到房屋整体的保温效果。现有的砌砖多为红土烧制或普通混凝土浇筑而成,保温性能较差,因而出现了很多替代品。例如由泡沫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砌砖,因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和防水性能,而受到市场的青睐。但现有的泡沫混凝土砌砖,其结构多为单一的柱体或板状,具有重量较重、不易砌筑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便于砌筑、保温性能好的泡沫混凝土保温砖。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泡沫混凝土保温砖,由泡沫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包括一凸榫,及对称分布于凸榫底部两侧的左、右侧部,左、右侧部之间设有一大凹槽,所述大凹槽和凸榫在泡沫混凝土保温砖上下砌筑时匹配对接。
[0006]为进一步减少重量,所述左、右侧部之间,位于大凹槽之上,设有一小凹槽,所述小凹槽的宽度小于大凹槽的宽度。所述小凹槽的宽度宜为大凹槽宽度的一半。
[0007]为更进一步减少重量,所述左、右侧部上设有纵向的空腔。所述空腔的数量为四个,其对称分布于左、右侧部上。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09]1、整体仍由泡沫混凝土浇筑而成,保持了泡沫混凝土隔热好的特性,确保了泡沫混凝土保温砖的保温性能。
[0010]2、泡沫混凝土保温砖上部设有一凸榫,下部设有一与凸榫相匹配的大凹槽,便于墙体的砌筑,同时减少砌筑所需的水泥等材料。
[0011]3、泡沫混凝土保温砖进一步设有小凹槽和多个空腔,有效减少整体重量,减少了泡沫混凝土的浇筑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泡沫混凝土保温砖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发明泡沫混凝土保温砖的俯视图。
[0014]图号说明:I—凸榫,2—左侧部,3—右侧部,4一空腔,5—小凹槽,6—大凹槽。【具体实施方式】
[0015]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6]参考图1和图2,泡沫混凝土保温砖,由泡沫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由凸榫1、左侧部2和右侧部3三部分构成。所述左、右侧部2、3对称分布于凸榫I底部的两侧。左、右侧部2、3的下部之间,设有一大凹槽6 ;左、右侧部2、3的上部之间设有一小凹槽5。所述大凹槽6和凸榫2在泡沫混凝土保温砖上下砌筑时匹配对接,以便于墙体的砌筑。所述小凹槽5设于大凹槽6之上,大、小凹槽6、5同向开设且互相连通;而小凹槽5的宽度约为大凹槽6宽度的一半,以避免因为小凹槽5的宽度过大,而使得泡沫混凝土保温砖容易破裂。所述左、右侧部2、3上共设有四个纵向的圆形空腔4,每边各两个,且对称分布。
【权利要求】
1.泡沫混凝土保温砖,由泡沫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凸榫(1),及对称分布于凸榫(I)底部两侧的左、右侧部(2、3),左、右侧部(2、3)之间设有一大凹槽(6),所述大凹槽(6)和凸榫(I)在泡沫混凝土保温砖上下砌筑时匹配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部(2、3)之间,位于大凹槽(6)之上,设有一小凹槽(5),所述小凹槽(5)的宽度小于大凹槽(6)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混凝土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凹槽(5)的宽度为大凹槽(6)宽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混凝土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部(2、3)上设有纵向的空腔(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沫混凝土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的数量为四个,其对称分布 于左、右侧部(2、3 )上。
【文档编号】E04C1/00GK103899028SQ201210586857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张雪松 申请人:广西华欣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