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509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泥土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泥土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建设以及公路养护、修补也逐渐提上日程,作为具有相当优势的浙青路面的养护以及修补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浙青路面的修补主要是通过浙青混泥土搅拌运输车将搅拌后的浙青混泥土从搅拌站运输到现场,然后再进行修补。但在修补前,每次都需要对运输车内的浙青混泥土进行加热,浪费大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现场搅拌修补的混泥土搅拌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泥土搅拌装置,包括车台,所述车台上固定设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内设有加热筒以及搅拌器,搅拌筒顶部设有筒盖,所述筒盖上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搅拌筒底部设有出料口。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器包括电机、转动轴以及多个搅拌叶片,所述转动轴一端与电机连接,搅拌叶片固定设于转动轴上,所述电机置于搅拌筒的上方,所述转动轴与搅拌叶片置于搅拌筒内。优选地,所述搅拌器有四个,均匀设于搅拌筒内。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底部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置于出料口的上方。优选地,还包括导槽,所述导槽与出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混泥土搅拌装置在修补现场实现浙青混泥土的搅拌,搅拌后直接将混泥土填补在需要修补的路面上,修补效率高,且不需要重复加热浙青混泥土,节约能源。同时,该混泥土搅拌装置搅拌效率高,搅拌筒内的混泥土加热时不直接接触火焰,有效防止浙青老化,保证混泥土的质量。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维修。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见图I、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混泥土搅拌装置包括车台1,所述车台I上固定设有搅拌筒2,所述搅拌筒2内设有加热筒3以及搅拌器4,搅拌筒2顶部设有筒盖5,所述筒盖5上设有第一进料口 6、第二进料口 7,搅拌筒2底部设有出料口 8。所述搅拌器4包括电机41、转动轴42以及多个搅拌叶片43,所述转动轴42 —端与电机41连接,搅拌叶片43固定设于转动轴42上,所述电机41置于搅拌筒2的上方,所述转动轴42与搅拌叶片43置于搅拌筒2内。优选地,所述搅拌器4有四个,均匀设于搅拌筒2内。所述搅拌筒2底部设有滤网9,所述滤网9置于出料口 8的上方。还包括导槽10,所述导槽10与出料口 8连接。具体操作时,将骨料从第一进料口 6加入搅拌筒2内,通过加热筒3内燃油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来加热骨料,待骨料加热至90 100°C时,将浙青块从第二进料口 7加入搅拌筒2内,继续加热并搅拌形成浙青混泥土,待加热至180 220°C时,浙青混泥土通过出料口 8、 导槽10置入需要填补的路面上,再用其他设备摊铺及压实操作,从而完成路面的修补。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混泥土搅拌装置在修补现场实现浙青混泥土的搅拌,搅拌后直接将混泥土填补在需要修补的路面上,修补效率高,且不需要重复加热浙青混泥土,节约能源。同时,该混泥土搅拌装置搅拌效率高,搅拌筒内的混泥土加热时不直接接触火焰,有效防止浙青老化,保证混泥土的质量。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维修。
权利要求1.ー种混泥土搅拌装置,包括车台(I),所述车台(I)上固定设有搅拌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2)内设有加热筒(3)以及搅拌器(4),搅拌筒(2)顶部设有筒盖(5),所述筒盖(5)上设有第一进料ロ出)、第二进料ロ(7),搅拌筒(2)底部设有出料ロ(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泥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4)包括电机(41)、转动轴(42)以及多个搅拌叶片(43),所述转动轴(42) —端与电机(41)连接,搅拌叶片(43)固定设于转动轴(42)上,所述电机(41)置于搅拌筒(2)的上方,所述转动轴(42)与搅拌叶片(43)置于搅拌筒(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泥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4)有四个,均匀设于搅拌筒(2)内。
4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泥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2)底部设有滤网(9),所述滤网(9)置于出料ロ⑶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泥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槽(10),所述导槽(10)与出料ロ⑶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泥土搅拌装置,包括车台,所述车台上固定设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内设有加热筒以及搅拌器,搅拌筒顶部设有筒盖,所述筒盖上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搅拌筒底部设有出料口。该混泥土搅拌装置在修补现场实现沥青混泥土的搅拌,搅拌后直接将混泥土填补在需要修补的路面上,修补效率高,且不需要重复加热沥青混泥土,节约能源。同时,该混泥土搅拌装置搅拌效率高,搅拌筒内的混泥土加热时不直接接触火焰,有效防止沥青老化,保证混泥土的质量。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维修。
文档编号B28C5/16GK202528318SQ201220172389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姚存存, 孙勇舰, 宿红霞, 林 建 申请人:姚存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