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10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光天窗,具体涉及一种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自然光线具有柔和、自然、均匀的优点,建筑师常在宾馆、饭店、写字楼、展览厅、厂房、坡屋顶阳光房的房顶上设置采光天窗,使建筑物与自然能够融为一体,更加生动富有情趣。现有的采光天窗以固定式为主,仅提供采光,而不具有通风换气的功能,这是由于采光天窗若要开启,在防水密封性上就易出问题。目前,常用的防水手段有打密封胶或嵌入密封条,但当安装开启窗扇时,窗框与窗扇之间由活动连接件(如合页或滑撑)连接,在设 置活动连接件侧就无法设置密封胶或密封条,防水性差。具体如图I所示,窗框21与窗扇22之间通过合页23连接,玻璃24经双面胶27粘合于窗扇22上,并通过密封结构胶25固定、密封,相邻玻璃24之间留有间隙26,雨水将从该间隙26漏入,后又从合页23处渗漏至天窗内,从而造成漏水现象,影响室内功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通过结构的改进,提高了防水性能,避免渗漏现象,满足开启天窗的防水需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包括复数个窗框及设置于每一窗框上的扇框,所述扇框上经密封结构胶固定有天窗面板,所述扇框一侧经活动连接件与所述窗框连接,每一所述天窗面板边缘下方设有一泛水板,两两相邻所述窗框之间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经顶部两侧相向布置翻边与所述窗框底部连接,所述窗框底部、近室内侧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上设有连通所述排水槽的排水孔。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两相邻所述窗框之间经排水槽连接,排水槽的位置对应相邻天窗面板之间的空隙,天窗面板为隐框窗形式,采用外伸方式,所述泛水板设置于每一天窗面板边缘下方,使得天窗顶面的雨水远离扇框交界面,防止雨水内侵,并将雨水引导至排水槽内,提高防水性。另外,在窗框底部近室内一侧,设置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排水孔,与窗框底部的排水槽连通,若有雨水从窗框与扇框之间渗入,则可通过排水孔流入排水槽中,排水槽可与屋顶的雨水管连接,落入排水槽内的雨水便可得到及时排放,避免渗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扇框由窗扇通过组角工艺构成,其中一侧窗扇经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窗框连接,所述活动连接件所在侧窗扇的相邻两侧窗扇上或所述活动连接件所在侧窗扇的相对侧窗扇上,设有电动开窗器,所述电动开窗器经开窗器支座安装于所述排水槽上,所述电动开窗器的驱动端与对应侧的所述窗扇连接。电动开窗器大致从机械结构来分有链条式、齿条式、推杆式三种,根据不同的天窗安装方式,选择合适的开窗器。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动开窗器为推杆式电动开窗器,所述推杆式电动开窗器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活动连接件所在侧窗扇的相邻两侧窗扇上。由于推杆式电动开窗器适于在垂直方向上受力,没有弯曲的可能,对风雨有抗强力,因此在采光天窗中选择推杆式较为合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泛水板顶部翻边经双面胶与所述天窗面板支撑连接,所述天窗面板边缘处设置密封结构胶密封固定,所述泛水板厚度为2mm。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天窗面板为为中空钢化夹胶透明玻璃。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槽顶部的所述翻边与所述窗框底部经螺钉固定连接,近所述排水槽开口侧、所述排水槽顶部的所述翻边与所述窗框底部连接处设有耐候胶,实现有效密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连接件由合页或滑撑构成。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I、本实用新型两两相邻窗框之间设置排水槽,收集自相邻天窗面板之间空隙下落 的雨水,每一天窗面板边缘下方设置泛水板,将天窗面板顶部的雨水引入排水槽,防止雨水内侵,若有雨水渗入窗框内,则可通过窗框底部凹槽内的排水孔漏至排水槽内,一并由排水槽排入,从而实现全方位的防水操作,避免采光天窗渗水现象;2、排水槽设置于相邻窗框底部之间,一方面收集雨水,另一方面也为电动开窗器提高安装固定位,安装极为方便;3、本实用新型中窗扇与窗框均为闭口型材,型腔尺寸可与专用组角角码配合,力口工安装便捷。

图I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系统立面图;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B-B向剖视局部放大图。其中1、窗框;2、凹槽3、结构胶4、天窗面板;5、合页;6、泛水板7、排水槽;8、推杆式电动开窗器;9、开窗器支座;10、窗扇;11、双面胶;12、密封结构胶;13、螺钉;14、耐候胶15、双面胶带;21、窗框22、窗扇;23、合页;24、玻璃;25、密封结构胶;26、间隙;27、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2 4所示,一种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包括复数个窗框I及设置于每一窗框I上的扇框,所述扇框上经密封结构胶3固定有天窗面板4,所述扇框一侧经合页5与所述窗框I连接,每一所述天窗面板4边缘下方设有一泛水板6,两两相邻所述窗框I之间设有排水槽7,所述排水槽7经顶部两侧相向布置翻边与所述窗框I底部连接,所述窗框I底部、近室内侧设有一凹槽2,该凹槽2上设有连通所述排水槽7的排水孔(未画出)。所述扇框由窗扇10通过组角工艺构成,其中,如图3所示,左侧窗扇10经所述合页5与所述窗框I连接,所述合页5所在侧窗扇10的相邻两侧窗扇10上(上、下两侧窗扇10),设有推杆式电动开窗器8,所述推杆式电动开窗器8经开窗器支座9安装于所述排水槽7上,所述推杆式电动开窗器8的驱动端与对应侧的所述窗扇10连接,参见图4所示。如图3、4所示,所述天窗面板4为为中空钢化夹胶透明玻璃,所述泛水板6顶部翻边经双面胶11与天窗面板4支撑连接,所述天窗面板4边缘处打注密封结构胶12密封固定,所述泛水板6厚度为2mm,泛水板6引导雨水远离窗框I、窗扇10间的分界面,防止雨水内侵。所述排水槽7顶部的所述翻边与所述窗框I底部经螺钉13固定连接,近所述排水槽7开口侧、所述排水槽7顶部的所述翻边与所述窗框I底部连接处设有耐候胶14,有效密封。组装方式窗扇10通过组角工艺组装成扇框,将双面胶带15粘在窗扇10上,然后 将中空钢化夹胶玻璃放置在窗扇10组成的扇框上,打注结构胶3。窗框I通过组角工艺组装成框,并和排水槽7用螺钉13连接,涂上耐候胶14。窗扇10和窗框I通过合页5相连。2mm厚泛水板6用密封结构胶12粘结在中空钢化夹胶玻璃天窗面板4下方。最后安装上推 杆式电动开窗器8。
权利要求1.一种可开启米光天窗系统,包括复数个窗框及设置于每一窗框上的扇框,所述扇框上经密封结构胶固定有天窗面板,所述扇框一侧经活动连接件与所述窗框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天窗面板边缘下方设有一泛水板,两两相邻所述窗框之间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经顶部两侧相向布置翻边与所述窗框底部连接,所述窗框底部、近室内侧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上设有连通所述排水槽的排水孔。
2.根据要求I所述的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扇框由窗扇通过组角工艺构成,其中一侧窗扇经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窗框连接,所述活动连接件所在侧窗扇的相邻两侧窗扇上或所述活动连接件所在侧窗扇的相对侧窗扇上,设有电动开窗器,所述电动开窗器经开窗器支座安装于所述排水槽上,所述电动开窗器的驱动端与对应侧的所述窗扇连接。
3.根据要求2所述的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开窗器为推杆式电 动开窗器,所述推杆式电动开窗器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活动连接件所在侧窗扇的相邻两侧窗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泛水板顶部翻边经双面胶与所述天窗面板支撑连接,所述天窗面板边缘处设置密封结构胶密封固定,所述泛水板厚度为2mm。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面板为为中空钢化夹胶透明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顶部的所述翻边与所述窗框底部经螺钉固定连接,近所述排水槽开口侧、所述排水槽顶部的所述翻边与所述窗框底部连接处设有耐候胶。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由合页或滑撑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开启采光天窗系统,包括复数个窗框及设置于每一窗框上的扇框,所述扇框上经密封结构胶固定有天窗面板,所述扇框一侧经活动连接件与所述窗框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天窗面板边缘下方设有一泛水板,两两相邻所述窗框之间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经顶部两侧相向布置翻边与所述窗框底部连接,所述窗框底部、近室内侧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上设有连通所述排水槽的排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槽、泛水板以及排水孔的组合使用,提高采光天窗的防水性能,实现开启式窗扇在采光天窗内的使用,且可避免渗水现象的出现。
文档编号E04D13/035GK202559607SQ20122022056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计苓 申请人:苏州苏明装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