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竹木板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建筑幕墙结构,具体涉及ー种竹木板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幕墙逐渐成为建筑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ー种复合墙体,它常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者装饰性结构,一般由面板和支承体系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和作用,只承受直接作用于其上的载荷和作用。现有技术中,按照幕墙的面板的材质可以分为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金属板幕墙等。其中,玻璃幕墙具有轻巧美观、耐候性好、密封性好、安装方便、维护简便的优点,但是却存在有光污染、能耗较大、不耐污染、容易破碎等缺点;石材幕墙具有光売晶莖、闻贵典雅、耐冻性好、抗压强度大、坚硬永久的优点,但是却存在有自重大、安装不方便,安全性能差、 资源损耗大等限制;金属板面墙防水、防污、防腐蚀、易于维护、使用寿命长,但是其在生产环节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上述3种材质面板的幕墙均存在生产许多繁琐的エ艺和复杂的设备,易造成环境污染的缺点。将竹木板作为面板的基材,是ー种较为环保,且生产エ艺简易的优点,常规的竹木板幕墙是用基层龙骨加气钉安装的方式完成,但这样的安装结构存在以下缺点①安全问题气钉时间长了,会损坏,造成板子的脱落等情况安装问题需要现场打气钉,质量控制不好,平整度不够,安装进度相对也比较差骨架问题常用的基层龙骨基本是木檩条,耐久性和耐腐蚀性不好。因此,在现有技术下,竹木板幕墙不适合户外使用,从而限制了竹木板幕墙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竹木板幕墙系统,使用该结构,使安装施工更为方便,一致性佳,提高了成品质量及可靠性、防水耐渗透性,不仅适用于室内环境,也同样适用于环境更复杂的户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木板幕墙系统,包括立杆、横杆及竹木面板,所述立杆经L型钢板连接件与墙体固定,所述横杆焊接于所述立杆上,所述竹木面板经铝合金挂件组固定于所述横杆上,所述铝合金挂件组由与所述横杆连接的第一挂件和与所述面板螺钉固定的第二挂件,所述第一挂件上设有垂直于所述横杆布置的导向杆,第二挂件对应该导向杆处设有导向滑槽,所述第二挂件位于所述导向滑槽处设有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的底部抵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第二挂件沿所述导向杆具有上、下移动自由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竹木面板通过铝合金挂件组干挂于所述横杆上,横杆与立杆焊接固定,立杆经L型钢板连接与墙体固定,从而完成竹木面板的安装,采用干挂技木,横杆、立杆均为钢龙骨,耐腐蚀性好,同时安装的平整度好,组装方便,由第一、第二挂件构成铝合金挂件组,其中,第二挂件通过导向滑槽挂插于第一挂件的导向杆上,并由调节螺钉调整第二挂件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也就是对与第二挂件固定的面板的上、下位置,使之与其相邻的面板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面板间的拼接缝大小统一,平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墙体表面覆盖有防水层及保温层。所述防水层根据墙体材质的不同,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镀锌钢板、防水透气膜等,前者用于钢结构的墙体,价格较为昂贵,后者用于混凝土结构墙体,防水,有透气性,价格较为适合,广泛应用。所述保温层可采用保温岩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型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墙体内预埋件焊接固定,另一端经不锈钢螺栓组件与所述立杆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挂件呈L型截面,长边端与所述横杆之间设有橡胶垫片,所述第一挂件经不锈钢螺栓组件与所述横杆固定,L型第一挂件的短边端构成所述导向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挂件呈h型截面,其底部构成所述导向滑槽,顶部经不锈钢螺钉与所述竹木面板固定,所述竹木面板与所述第二挂件之间设有橡胶垫片。进ー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向滑槽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凹槽,每ー凹槽内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I、本实用新型中竹木面板通过铝合金挂件组干挂于所述横杆上,横杆与立杆焊接固定,立杆经L型钢板连接与墙体固定,与以往使用气钉直接固定相比,提高了安装平整度及牢固度,干挂式的钢结构连接,更耐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实现竹木面板用于户外墙面的装饰;2、第一、第二挂件之间通过调节螺钉连接,从而实现第二挂件相对于第一挂件之间的垂直距离调整,即是对与第二挂件固定的面板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使之与其相邻的面板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面板间的拼接缝大小统一,平整;3、第二挂件通过不锈钢螺钉安装在竹木面板背面,然后挂接在第一挂件上,通过调节螺钉调节安装位置,安装、更换和调节更方便且安全性更高;4、墙体表面设置防水层及保温层,阻止渗漏水进入室内空间,提高保温性能,使竹木面板幕墙适用于各类墙体上,拓宽了使用范围及场合。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系统立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节点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的节点示意图。其中1、立杆;2、横杆;3、竹木面板;4、L型钢板连接件;5、墙体6、第一挂件;7、不锈钢螺钉8、第二挂件;9、调节螺钉10、保温岩棉11、防水透气膜;12、不锈钢螺栓;13、不锈钢螺栓14、橡胶垫片;15、橡胶垫;16、镀锌钢板;17、连接螺栓18、导向杆;19、橡胶垫片;20、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实施例一參见图I 3所示,一种竹木板幕墙系统,包括立杆I、横杆2及竹木面板3,所述立杆I经L型钢板连接件4与墙体5固定,所述横杆2焊接于所述立杆I上,所述竹木面板3经铝合金挂件组固定于所述横杆2上,所述铝合金挂件组由与所述横杆2连接的第一挂件6和与所述面板通过不锈钢螺钉7固定的第二挂件8,所述第一挂件6上设有垂直于所述横杆2布置的导向杆18,第二挂件8对应该导向杆18处设有导向滑槽,所述第二挂件8位于所述导向滑槽处设有调节螺钉9,该调节螺钉9的底部抵于所述导向杆18上,所述第二挂件8沿所述导向杆18具有上、下移动自由度。如图2所示,所述墙体5为混凝土墙体5,表面依次覆盖有保温岩棉10及防水透气膜11,所述L型钢板连接件4 一端穿过保温岩棉10及防水透气膜11与所述墙体5内预 埋件焊接固定,另一端经不锈钢螺栓12组件与所述立杆I连接。所述第一挂件6呈L型截面,长边端与所述横杆2之间设有橡胶垫片19,所述第一挂件6经不锈钢螺栓13组件与所述横杆2固定,L型第一挂件6的短边端构成所述导向杆。所述第二挂件8呈h型截面,其底部构成所述导向滑槽,顶部经不锈钢螺钉7与所述竹木面板3背侧固定,所述竹木面板3与所述第二挂件8之间设有橡胶垫片14。所述导向滑槽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凹槽,每ー凹槽内设有橡胶垫15,所述橡胶垫15与所述导向杆18滑动连接,使得第一挂件6与第二挂件8之间柔性接触。组装过程立柱I与横杆2焊接连接,立柱I与L型钢板连接件4通过不锈钢螺栓12组件连接,L型钢板连接件4同墙体5中的预埋件20焊接连接,从而固定钢构架。第一挂件6通过不锈钢螺栓13组件固定于横杆2上,第二挂件8用不锈钢螺钉7固定到竹木面板3 —侧构成ー个整体,然后将这个整体挂接于第一挂件6上,旋拧调节螺钉9,实现竹木面板3的上、下移动,保证拼接缝的一致。实施例ニ 參见图4所示,一种竹木板幕墙系统,在本实施例中,结构基本与实施例ー相类似,不同点在于墙体5为钢结构,防水层采用I. 5mm的镀锌钢板16构成,铺设于钢结构表面,再将保温岩棉10铺于镀锌钢板16上,L型钢板连接件4同钢结构上的连接螺栓17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竹木板幕墙系统,包括立杆、横杆及竹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经L型钢板连接件与墙体固定,所述横杆焊接于所述立杆上,所述竹木面板经铝合金挂件组固定于所述横杆上,所述铝合金挂件组由与所述横杆连接的第一挂件和与所述面板螺钉固定的第ニ挂件,所述第一挂件上设有垂直于所述横杆布置的导向杆,第二挂件对应该导向杆处设有导向滑槽,所述第二挂件位于所述导向滑槽处设有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的底部抵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第二挂件沿所述导向杆具有上、下移动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竹木板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表面覆盖有防水层及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竹木板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钢板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墙体内预埋件焊接固定,另一端经不锈钢螺栓组件与所述立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竹木板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件呈L型截面,长边端与所述横杆之间设有橡胶垫片,所述第一挂件经不锈钢螺栓组件与所述横杆固定,L型第一挂件的短边端构成所述导向杆。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竹木板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件呈h型截面,其底部构成所述导向滑槽,顶部经不锈钢螺钉与所述竹木面板固定,所述竹木面板与所述第ニ挂件之间设有橡胶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竹木板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槽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凹槽,每ー凹槽内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木板幕墙系统,包括立杆、横杆及竹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经L型钢板连接件与墙体固定,所述横杆焊接于所述立杆上,所述竹木面板经铝合金挂件组固定于所述横杆上,所述铝合金挂件组由与所述横杆连接的第一挂件和与所述面板螺钉固定的第二挂件,所述第一挂件上设有垂直于所述横杆布置的导向杆,第二挂件对应该导向杆处设有导向滑槽,所述第二挂件位于所述导向滑槽处设有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的底部抵于所述导向杆上。本实用新型竹木面板通过铝合金挂件组干挂于钢结构骨架上,实现竹木面板幕墙的户外使用,并通调节螺钉调整竹木面板的拼接缝大小,提高安装的平整度,且组装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E04B1/66GK202658773SQ20122022055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顾正浩 申请人:苏州苏明装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