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瓦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00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筒瓦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筒瓦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筒瓦生产工艺为预先制备横截面为圆弧形的胚体,然后在成型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现有的成型模具主要由下模和上模组成,下模为分体式可方便于卸料, 上模为加压部件,操作时由人工施加压力使上模对下模中的胚体进行加压成型,成型后还需要采用特殊工具对筒瓦的边角料进行切割处理,这样不仅工人劳动量大,而且生产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的产品质量好、可实现半自动化生产的筒瓦成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筒瓦成型装置,用于将横截面为圆弧形的胚体压制成筒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横向水平设置于机架上的筒瓦导轨、可相对筒瓦导轨在压制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翻转地设置于筒瓦导轨两侧机架上的两盖板、可相对筒瓦导轨尾端在压制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翻转地设置于机架上的印花板、可沿筒瓦导轨在压制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移动的胚体推板、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推板移动的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两盖板翻转的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印花板翻转的第三驱动件,当两盖板、印花板和胚体推板处于压制位置,两盖板、印花板、筒瓦导轨和胚体推板之间形成筒瓦模腔,所述印花板上设置有可与筒瓦导轨和盖板相配合的印花模具,所述筒瓦导轨横截面为与胚体相适配的圆弧形。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于筒瓦导轨尾端机架上的可上、下移动的垂直穿孔杆、连接驱动穿孔杆上下移动的第四驱动件,所述印花模具和筒瓦导轨上分别形成有与穿孔杆相配合的让位孔。进一步的,所述筒瓦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胚体的传感器,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成可响应所述传感器进行动作。进一步的,所述筒瓦导轨两侧机架上对称设置有与筒瓦导轨平行的第一转轴,两盖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两盖板分别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驱动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筒瓦导轨上方机架上设置有与筒瓦导轨相垂直的第二转轴,所述印花板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第二连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驱动件为气缸。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工作时,将胚体放置在筒瓦导轨上,由胚体推板将胚体到盖板与筒瓦导轨之间,两盖板和印花板由上料位置翻转到压制位置,对胚体进行挤压,使胚体形成筒瓦造型,两盖板和印花板复位,进入下一循环时,由下一胚体将成型的筒瓦推出卸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人劳动量小、生产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好等优点;设置穿孔杆可在筒瓦上穿孔;筒瓦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胚体的传感器,第一驱动件设置成可响应传感器进行动作,可提高自动化程度,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第一、第二、第三驱动件选择气缸,具有动作快、成本低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上料状态。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压制状态。图3为图I中A-A向剖视图。图4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至图4所示,一种筒瓦成型装置,用于将横截面为圆弧形的胚体4压制成筒瓦,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横向水平设置于机架上的筒瓦导轨I、可相对筒瓦导轨I在压制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翻转地设置于筒瓦导轨I两侧机架上的两盖板3、可相对筒瓦导轨I尾端在压制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翻转地设置于机架上的印花板5、可沿筒瓦导轨I在压制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移动的胚体推板2、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推板2移动的第一气缸21、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两盖板3翻转的第二气缸31、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印花板5翻转的第三气缸52、设置于筒瓦导轨I尾端机架上的可上、下移动的垂直穿孔杆6、连接驱动穿孔杆6上下移动的第四气缸61,当两盖板3、印花板5和胚体推板2处于压制位置,两盖板3、印花板5、筒瓦导轨I和胚体推板2之间形成筒瓦模腔,印花板5上设置有可与筒瓦导轨I和盖板3相配合的印花模具51,筒瓦导轨I横截面为与胚体4相适配的圆弧形,印花模具51和筒瓦导轨I上分别形成有与穿孔杆6相配合的让位孔(图中未示出),筒瓦导轨I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胚体4的传感器11,第一气缸21设置成可响应传感器11进行动作。具体的筒瓦导轨I两侧机架上对称设置有与筒瓦导轨I平行的第一转轴33,两盖板3固定设置于第一转轴33上,两盖板3分别通过第一连杆32与第二气缸31连接,筒瓦导轨I上方机架上设置有与筒瓦导轨I相垂直的第二转轴54,印花板5通过第二连杆53与第二转轴54连接,第三气缸52与第二连杆53连接。具体工作方式为将胚体4放置在筒瓦导轨I上,传感器11感应到胚体4后控制第一气缸21驱动胚体推板2将胚体4推到盖板3正下方处于待压制位置,第二气缸31驱动两盖板3下压至压制位置,同时第三气缸52驱动印花板51下压至压制位置,对胚体4进行挤压,使胚体4形成筒瓦,第四气缸61驱动穿孔杆6对筒瓦进行穿孔,然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气缸21、31、52、61对应驱动胚体推板2、两盖板3、印花板5复位到上料位置,进入下一胚体4的压制时,由下一胚体4将成型的筒瓦推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筒瓦成型装置,用于将横截面为圆弧形的胚体压制成筒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横向水平设置于机架上的筒瓦导轨、可相对筒瓦导轨在压制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翻转地设置于筒瓦导轨两侧机架上的两盖板、可相对筒瓦导轨尾端在压制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翻转地设置于机架上的印花板、可沿筒瓦导轨在压制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移动的胚体推板、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推板移动的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两盖板翻转的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印花板翻转的第三驱动件,当两盖板、印花板和胚体推板处于压制位置,两盖板、印花板、筒瓦导轨和胚体推板之间形成筒瓦模腔,所述印花板上设置有可与筒瓦导轨和盖板相配合的印花模具,所述筒瓦导轨横截面为与胚体相适配的圆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筒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筒瓦导轨尾端 >机架上的可上、下移动的垂直穿孔杆、连接驱动穿孔杆上下移动的第四驱动件,所述印花模具和筒瓦导轨上分别形成有与穿孔杆相配合的让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筒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瓦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胚体的传感器,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成可响应所述传感器进行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筒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瓦导轨两侧机架上对称设置有与筒瓦导轨平行的第一转轴,两盖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两盖板分别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驱动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筒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瓦导轨上方机架上设置有与筒瓦导轨相垂直的第二转轴,所述印花板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第二连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筒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驱动件为气缸。
专利摘要一种筒瓦成型装置,用于将横截面为圆弧形的胚体压制成筒瓦,包括机架、横向水平设置于机架上的筒瓦导轨、可相对筒瓦导轨在压制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翻转地设置于筒瓦导轨两侧机架上的两盖板、可相对筒瓦导轨尾端在压制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翻转地设置于机架上的印花板、可沿筒瓦导轨在压制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移动的胚体推板、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推板移动的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两盖板翻转的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印花板翻转的第三驱动件,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减轻工人劳动量、并可高效、高质量地生产筒瓦。
文档编号B28B3/20GK202607806SQ2012202464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林贵基 申请人:福建省德化县锦龙陶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