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型钢板锚固件控制型钢悬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83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型钢板锚固件控制型钢悬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脚手架施工构造,具体为一种定型钢板锚固件控制型钢悬挑结构。
背景技术
现行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型钢悬挑脚手架,如图I所示意,文中对锚固型钢悬挑梁结构的方法介绍如下“型钢悬挑梁,固定端应采用2个(对)及以上U形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及建筑结构梁板固定,U形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位置,并应与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上述结构的缺点主要有(I) U形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预埋入砼中,为一次性投入,做不到周转使用,只上部螺栓与压板可回收,且后期拆卸后还要割除、费工费料;(2)预埋U形拉环或螺栓操作难度较大,要增加两根I. 5m长,18的HRB335钢筋定位才能准确,且还需考虑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满足要求;(3)该做法只是在外形上看起来美观,有安全感,与建筑工地上传统作法,18或,20的HPB235级钢筋冷弯成型封闭套环预埋“□”无本质的区别,成本甚至更大些。有的施工单位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它是通过在结构砼施工之前,预埋预留PVC套管,混凝土凝固满足强度要求后再对穿不封闭的压杆件,安装工字钢梁,定型钢板压顶,双螺帽加垫片拧紧,见《建筑施工》2012年第2期《定型钢板压顶控制悬挑脚手架的工字钢梁锚固施工技术》。但该结构的最大弊病在于(I)时间上来不及,要实现螺杆对穿需等顶板砼拆模后方可进行(一般需要7d以上)而实际施工中外架防护应尽快跟进,3d之内应完成操作面的临边防护否则严重影响施工进度;(2)预埋预留PVC套管,操作难度太大,较难实现准确定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固定结构存在的安装操作困难,工作效率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定型钢板锚固件控制型钢悬挑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型钢板锚固件控制型钢悬挑结构,包括混凝土层及下层的模板,在混凝土层中设有两个套管,套管内穿设有圆钢,圆钢下端连接钢板,钢板位于混凝土层和模板夹层之间,圆钢上部分穿有压板,并通过螺栓紧固,在压板和混凝土层之间为工字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I)安装速度快,因下钢板与模板接触面大,定位易保证,固定简单,上部采用钢板压顶、螺栓连接也比传统施工用双木楔对顶加紧速度快。(2)安全性能高,比传统作法锚固点靠焊缝受力成双木楔加紧更可靠(双木楔时间长易松动)。[0012](3)技术效益优,涉及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本作法很好的实现了这一点。(4)经济效益显著,首次可自行加工或委托厂家定做若干标准锚固件,由于其工具化程度高,以后施工均可以成品的身份周转再利用,经济效益显著。

图I为现有的悬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压板、2-螺栓、3-工字钢、4-圆钢、5-套管、6_混凝土层、7_模板、8_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意,一种定型钢板锚固件控制型钢悬挑结构,包括混凝土层6及下层的模板7,在混凝土层6中设有两个套管5,套管5内穿设有圆钢4,圆钢4下端连接钢板8,钢板8位于混凝土层6和模板7夹层之间,圆钢4上部分穿有压板I,并通过螺栓2紧固,在压板I和混凝土层6之间为工字钢3。在现场施工中,首先制作锚固件,用两根带套丝的,18圆钢(HPB235),两块钢板(一块与圆钢焊接牢固,另一块做压板使用)制作成标准锚固件。在结构顶板砼施工之前,将焊好的锚固件紧贴于竹(木)模板上皮放置(类似两脚朝天倒放的铁凳),按施工方案中确定的位置定位准确后,用小铁钉嵌固在木模板上,并在圆钢上套,25PVC套管后浇筑砼.待砼强度满足上人作业条件后,安装工字钢梁就位,再用定型钢板压顶,双螺帽加垫片拧紧。外架拆除后,只要将螺帽拧出,卸下压板后移走工字钢梁,用小锤垫木头轻轻敲击螺杆头,预埋至砼下表面的钢板带螺杆即可顺利脱下,(下部可用安全网搭简易兜接)。
权利要求1. 一种定型钢板锚固件控制型钢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层(6)及下层的模板(7),在混凝土层(6)中设有两个套管(5),套管(5)内穿设有圆钢(4),圆钢(4)下端连接钢板(8),钢板(8)位于混凝土层(6)和模板(7)夹层之间,圆钢(4)上部分穿有压板(1),并通过螺栓(2 )紧固,在压板(I)和混凝土层(6 )之间为工字 钢(3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脚手架施工构造,具体为一种定型钢板锚固件控制型钢悬挑结构。解决现有固定结构存在的安装操作困难,工作效率差的问题,包括混凝土层及下层的模板,在混凝土层中设有两个套管,套管内穿设有圆钢,圆钢下端连接钢板,钢板位于混凝土层和模板夹层之间,圆钢上部分穿有压板,并通过螺栓紧固,在压板和混凝土层之间为工字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装速度快,安全性能高,技术效益优,经济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E04G13/06GK202787972SQ20122036852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9日
发明者李海东, 赵荣生 申请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