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的布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72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的布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的布料设备。
技术背景市场上的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具有造型苍老古拙,变化奇特,极具观赏价值。现有技术生产这种陶瓷砖的方法是将符合生产要求的微粉料通过雕花皮带预制成具有一固定区间的粉底,接着往粉底上布下线料,经填补平整,然后压制烧成和抛光。上述生产方法中完成布料エ序的布料设备由初级面料下料単元、拉丝料下料単元、ニ级面料下料単元、线料下料单元、三级面料下料单元、第一混料皮带、中转皮带、循环皮带和推料格栅构成,中转皮带采用直线形皮带,它以倾斜的姿势连接第一混料皮带的末端与循环皮带的起始端之间,但倾斜角度有限,倾斜角度大了,陶瓷料会自流下去,导致陶瓷料快速堆积在循环皮带上,影响生产,为了避免陶瓷料自流下去,现有的厂家都只能调低中转皮带的倾斜角度,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这就会造成工人安装调机时间过长,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极大提高布料速度、提高生产效率的仿龙珠石材瓷砖布料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的布料设备,包括有初级面料下料単元、拉丝料下料単元、ニ级面料下料単元、线料下料単元、三级面料下料单元、第一混料皮带、中转皮带、循环皮带和推料格栅,第一混料皮带处于循环皮带上方,中转皮带连接第一混料皮带的末端与循环皮带的起始端之间,初级面料下料单元设于第一混料皮带上方,第一混料皮带末端设有压辊,在中转皮带上方依次设有拉丝料下料単元、ニ级面料下料単元、线料下料単元和三级面料下料単元,ニ级面料下料単元和线料下料単元之间设有压料雕花皮带,中转皮带的末端设有过渡板,推料格栅设在循环皮带末端,中转皮带为折弯皮带,折弯皮带从压料雕花皮带的末端折弯。初级面料下料単元由第一面料斗和第一面料滚筒构成,第一面料滚筒设置在第一面料斗的底部。拉丝料下料単元由拉丝料斗、拉丝料滚筒、拉丝料振动筛和拉丝料导料板构成,拉丝料滚筒设于拉丝料斗的底部,拉丝料振动筛设于拉丝料滚筒的下方,拉丝料导料板的一端设置在拉丝料振动筛的下方,另一端伸至折弯皮帯。ニ级面料下料单元由第二面料斗、第二面料滚筒、面料导料板、中转料斗和下料皮带构成,第二面料滚筒设置在第二面料斗底部,中转料斗设于第二面料滚筒的下方,且两者之间设置面料导料板,下料皮带的一端设置在中转料斗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折弯皮帯。线料下料単元由线料料斗、线料滚筒、线料导料板和线料振动筛构成,线料滚筒设置在线料料斗底部,线料振动筛设于线料滚筒的下方,且位于折弯皮带的折弯段上方,线料振动筛与线料滚筒之间设有线料导料板。[0009]三级面料下料単元由第三料斗、第三面料滚筒、第二混料皮带和第三混料皮带构成,第三面料滚筒设置在第三料斗底部,第二混料皮带设于第三面料滚筒下方,第三混料皮带设于第二混料皮带下方,第二混料皮带末端设于折弯皮带的折弯段上方。采用本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中转皮带的下段改为折弯状,这样上段的傾斜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方便工人的安装调试,而下段可根据倾斜度调节折弯的幅度,以防止陶瓷料自流而下地掉落在循环皮带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的布料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的布料设备包括有初级面料下料単元1、拉丝料下料単元2、ニ级面料下料単元3、线料下料単元4、三级面料下料単元5、第一混料皮带6、中转皮带、循环皮带8和推料格栅9,中转皮带为折弯皮带7,第一混料皮带6处于循环皮带8上方,中转皮带7连接第一混料皮带6的末端与循环皮带8的起始端之间,初级面料下料单元I设于第一混料皮带6上方,第一混料皮带6末端设有压辊10,在折弯皮带7上方依次设有拉丝料下料単元2、ニ级面料下料単元3、线料下料単元4和三级面料下料単元5,ニ级面料下料単元3和线料下料単元4之间设有压料雕花皮带11,折弯皮带从压料雕花皮带的末端折弯,折弯皮带7的末端设有过渡板12,推料格栅9设在循环皮带8末端。初级面料下料単元I由第一面料斗101和第一面料滚筒102构成,第一面料滚筒102设置在第一面料斗101的底部。拉丝料下料単元2由拉丝料斗21、拉丝料滚筒22、拉丝料振动筛23和拉丝料导料板24构成,拉丝料滚筒22设于拉丝料斗21的底部,拉丝料振动筛23设于拉丝料滚筒22的下方,拉丝料导料板24的一端设置在拉丝料振动筛23的下方,另一端伸至折弯皮带7。ニ级面料下料单元3由第二面料斗31、第二面料滚筒32、面料导料板33、中转料斗34和下料皮带35构成,第二面料滚筒32设置在第二面料斗31底部,中转料斗34设于第二面料滚筒32的下方,且两者之间设置面料导料板33,下料皮带35的一端设置在中转料斗34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折弯皮带7。线料下料単元4由线料料斗41、线料滚筒42、线料导料板43和线料振动筛44构成,线料滚筒42设置在线料料斗41底部,线料振动筛44设于线料滚筒42的下方,且位于折弯皮带7的折弯段71上方,线料振动筛44与线料滚筒42之间设有线料导料板43。三级面料下料単元5由第三料斗51、第三面料滚筒52、第二混料皮带53和第三混料皮带54构成,第三面料滚筒52设置在第三料斗51底部,第二混料皮带53设于第三面料滚筒52下方,第三混料皮带54设于第二混料皮带53下方,第二混料皮带53末端设于折弯皮带7的折弯段71上方。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掲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的布料设备,包括有初级面料下料单元、拉丝料下料单元、二级面料下料单元、线料下料单元、三级面料下料单元、第一混料皮带、中转皮带、循环皮带和推料格栅,第一混料皮带处于循环皮带上方,中转皮带连接第一混料皮带的末端与循环皮带的起始端之间,初级面料下料单元设于第一混料皮带上方,第一混料皮带末端设有压辊,在中转皮带上方依次设有拉丝料下料单元、二级面料下料单元、线料下料单元和三级面料下料单元,二级面料下料单元和线料下料单元之间设有压料雕花皮带,中转皮带的末端设有过渡板,推料格栅设在循环皮带末端,其特征在于中转皮带为折弯皮带,折弯皮带从压料雕花皮带的末端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一种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的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初级面料下料单元由第一面料斗和第一面料滚筒构成,第一面料滚筒设置在第一面料斗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一种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的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拉丝料下料单元由拉丝料斗、拉丝料滚筒、拉丝料振动筛和拉丝料导料板构成,拉丝料滚筒设于拉丝料斗的底部,拉丝料振动筛设于拉丝料滚筒的下方,拉丝料导料板的一端设置在拉丝料振动筛的下方,另一端伸至折弯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一种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的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二级面料下料单元由第二面料斗、第二面料滚筒、面料导料板、中转料斗和下料皮带构成,第二面料滚筒设置在第二面料斗底部,中转料斗设于第二面料滚筒的下方,且两者之间设置面料导料板,下料皮带的一端设置在中转料斗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折弯皮带。
5.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一种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的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线料下料单元由线料料斗、线料滚筒、线料导料板和线料振动筛构成,线料滚筒设置在线料料斗底部,线料振动筛设于线料滚筒的下方,且位于折弯皮带的折弯段上方,线料振动筛与线料滚筒之间设有线料导料板。
6.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一种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的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三级面料下料单元由第三料斗、第三面料滚筒、第二混料皮带和第三混料皮带构成,第三面料滚筒设置在第三料斗底部,第二混料皮带设于第三面料滚筒下方,第三混料皮带设于第二混料皮带下方,第二混料皮带末端设于折弯皮带的折弯段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产仿龙珠石材瓷砖布料设备,包括有初级面料下料单元、拉丝料下料单元、二级面料下料单元、线料下料单元、三级面料下料单元、第一混料皮带、中转皮带、循环皮带和推料格栅,第一混料皮带处于循环皮带上方,中转皮带连接第一混料皮带的末端与循环皮带的起始端之间,初级面料下料单元设于第一混料皮带上方,第一混料皮带末端设有压辊,在中转皮带上方依次设有拉丝料下料单元、二级面料下料单元、线料下料单元和三级面料下料单元,二级面料下料单元和线料下料单元之间设有压料雕花皮带,中转皮带的末端设有过渡板,推料格栅设在循环皮带末端,中转皮带为折弯皮带,折弯皮带从压料雕花皮带的末端折弯。
文档编号B28B5/02GK202846666SQ20122048747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叶大繁 申请人:佛山市河之舟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