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07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
背景技术
室内的“潮”是由二个方面造成的:(1)由外界渗入室内的水分或水蒸汽造成,实际意义为渗漏水;2、是室内空气冷凝形成的“潮”。在现有地下室室内防潮技术与应用领域中,通常采用的是防水处理,或采用防潮液进行喷涂处理的方式。这些技术主要解决的是外界渗漏水问题,而不能解决室内空气冷凝而形成的装饰面结露问题,所以不能从根本上决解室内防潮问题;并且所使用的多数材料不环保,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由于所使用的材料的特性,易发生装饰面质量问题(装饰面脱层),存在技术简陋、防潮质量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该结构能从根本上解决地下室潮湿环境所带来的空气潮湿、细菌霉变、装饰面结露等不良影响,且易于施工、持久耐用、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包括基层、防水层、粘结砂浆层、保温层、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第一面罩砂浆层、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第二面罩砂浆层、饰面粘结层和饰面层;所述防水层粘附于基层处于室内的一面,所述保温层通过粘结砂浆层粘附于防水层上,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通过第一面罩砂浆层粘附于保温层上,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通过第二面罩砂浆层粘附于第一面罩砂浆层上,所述饰面层通过饰面粘结层粘附第二面罩砂浆层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当基层表面不平整时,还包括粘附于基层与防水层之间的基层找平砂浆层。进一步,所述基层为墙体基层或底板基层。进一步,所述墙体基层为混凝土墙或各种砌体墙;所述底板基层为地面混凝土底板。进一步,所述防水层采用JS防水涂料。进一步,所述保温层采用EPS聚苯板和SEPS石墨聚苯板。进一步,所述保温层的防火等级为BI级’厚度为40mm。进一步,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和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层以防止由外部渗入室内的渗漏水造成室内的潮湿,通过保温层的设置防止墙体温度低,室内空气遇冷后凝结造成是室内的潮湿,把保温技术与防水技术有机的结合,在“外防”的基础上,又通过采用保温技术实现隔离“冷墙”,抑制空气冷凝产生的装饰面结露,从根本上解决了室内潮湿环境所带来的空气潮湿、细菌霉变、装饰面结露等不良影响;另外,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第一面罩砂浆层、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和第二面罩砂浆层的设置,增强了该结构面层的机械强度,保证饰面层的抗力连续性,分散面层的收缩压力和保温应力,避免应力集中,抵抗自然界温、湿度变化及意外撞击所引起的面层开裂,且该结构易于施工、持久耐用、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基层,2、基层找平砂浆层,3、防水层,4、粘结砂浆层,5、保温层,6、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7、第一面罩砂浆层,8、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9、第二面罩砂浆层,10、饰面粘结层,11、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包括基层1、防水层3、粘结砂浆层4、保温层5、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6、第一面罩砂浆层7、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8、第二面罩砂浆层9、饰面粘结层10和饰面层11 ;所述防水层3粘附于基层I处于室内的一面,所述保温层5通过粘结砂浆层4粘附于防水层3上,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6通过第一面罩砂浆层7粘附于保温层上,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8通过第二面罩砂浆层9粘附于第一面罩砂浆层上,所述饰面层11通过饰面粘结层10粘附第二面罩砂浆层9上。其中,所述基层I为墙体基层或底板基层。其中,所述墙体基层为混凝土墙或各种砌体墙;所述底板基层为地面混凝土底板。其中,所述防水层3采用JS防水涂料。本实用新型采用的JS II型、JS III型防水涂料是一种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其各项性能(拉伸强度、断裂延长率、粘结强度、不透水性、抗渗透性)均符合国家标准。其具有超强的背水面抗渗性能,确保阻断外墙的渗漏和潮气的渗透;其优良的粘结力保证保温层和面层饰面的坚实稳定。其中,所述粘结砂浆层4中加有机胶粉的水泥砂浆,用于将保温层粘附在防水层3上。其中,所述保温层5采用EPS聚苯板或SEPS石墨聚苯板。EPS聚苯板保温具有保温效率高、节能效果好、增加建筑的利用率等优点。为保证保温层的承载强度,选择表面密度> 25kg/m3的聚苯板,防火性能达到BI级,并确保无任何危险致命的毒性气体释放;相对于XPS挤塑板,EPS聚苯板体积稳定性更闻。SEPS石墨聚苯板是一种高科保温材料,它含有特殊的石墨颗粒,可以像镜子一般反射热辐射,并且其中含有能够大幅度提升保温隔热性能的红外线吸收物,从而减少房屋的热损失。[0028]其中,第一面罩砂浆层7和第二面罩砂浆层9中加有有机胶粉、抗裂纤维素、防冻剂等,其除具有粘结作用外还具有抗裂防冻等功能。其中,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6和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8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为保温面层的加强材料。其中,所述饰面粘结层10用于将饰面层粘附于第二面罩砂浆层9上,可以为加有有机胶粉的水泥砂浆或瓷砖粘结剂等类似物。所述饰面层11为装饰面,为了使该结构更美观而加入的,可以为瓷砖或装饰涂料
坐寸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层3以防止由外部渗入室内的渗漏水造成室内的潮湿,通过保温层5的设置防止因墙体温度低,室内空气遇冷后凝结造成是室内的潮湿。把保温技术与防水技术有机的结合,在“外防”的基础上,又通过采用保温技术实现隔离“冷墙”,抑制空气冷凝产生的装饰面结露,从根本上解决了室内潮湿环境所带来的空气潮湿、细菌霉变、装饰面结露等不良影响;另外,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9、第一面罩砂浆层7、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8和第二面罩砂浆层9的设置,增强了该结构面层的机械强度,保证饰面层的抗力连续性,分散面层的收缩压力和保温应力,避免应力集中,抵抗自然界温、湿度变化及意外撞击所引起的面层开裂,且该结构易于施工、持久耐用、安全可靠。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防水层、粘结砂浆层、保温层、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第一面罩砂浆层、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第二面罩砂浆层、饰面粘结层和饰面层;所述防水层粘附于基层处于室内的一面,所述保温层通过粘结砂浆层粘附于防水层上,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通过第一面罩砂浆层粘附于保温层上,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通过第二面罩砂浆层粘附于第一面罩砂浆层上,所述饰面层通过饰面粘结层粘附第二面罩砂浆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基层表面不平整时,还包括粘附于基层与防水层之间的基层找平砂浆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墙体基层或底板基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基层为混凝土墙或各种砌体墙;所述底板基层为地面混凝土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采用JS防水涂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采用EPS聚苯板或SEPS石墨聚苯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防火等级为BI级,厚度为4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和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包括基层、防水层、粘结砂浆层、保温层、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第一面罩砂浆层、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第二面罩砂浆层、饰面粘结层和饰面层;所述防水层粘附于基层处于室内的一面,所述保温层通过粘结砂浆层粘附于防水层上,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通过第一面罩砂浆层粘附于保温层上,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通过第二面罩砂浆层粘附于第一面罩砂浆层上,所述饰面层通过饰面粘结层粘附第二面罩砂浆层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层以防止由外部渗入室内的渗漏水造成室内的潮湿,通过保温层的设置防止墙体温度低,室内空气遇冷后凝结造成室内的潮湿,且该结构易于施工、持久耐用、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E04B1/64GK203022132SQ2012205922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朱燕 申请人: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