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区上下采用带孔钢板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76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核心区上下采用带孔钢板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梁柱节点,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核心区上下采用带孔钢板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背景技术
型钢混凝土结构(或称钢骨混凝土结构)是由热轧或焊接型钢、绑扎的纵向钢筋和水平箍筋、浇筑的混凝土共同组成。近年来,由于型钢混凝土结构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且能够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约材料等特点,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之中。在我国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中,梁柱节点由柱型钢翼缘板1、柱型钢腹板2、柱水平加劲钢板3,柱纵筋4、柱箍筋5、柱混凝土 6及梁型钢翼缘板7、梁型钢腹板8、梁纵筋9、梁箍筋10、梁混凝土 11组成,为了能使节点核心区的柱箍筋5顺利穿过梁型钢腹板8,在梁腹板8上开贯穿孔12,让柱箍筋穿过该孔以使箍筋闭合,见附图1 一 2。节点是连接梁和柱的关键部位。梁和柱的内力通过节点传递,节点的安全可靠是保证结构安全工作的前提。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之所以具有较高的抗剪承载能力,是由于钢板在混凝土的包裹下,不用考虑的屈曲问题,节点处的剪力分别由核心区混凝土 6、箍筋5及柱内型钢腹板2和水平加劲钢板3肋共同承担,因此,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大于相同截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与纯钢结构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之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中规定“钢骨腹板部分设置钢筋贯穿孔时,截面缺损率不应超过腹板面积的20%”。目前在实际工程中,主要是采用规范中所推荐的这种节点构造形式,在构件的制作过程中,由于开孔较小并且位置需要精确定位,给钢构件的制作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开孔位置经常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符,造成施工进度的延期及工程造价的增加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核心区上下采用带孔钢板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该节点解决传统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为了让柱箍筋穿过而于型钢梁腹板上开孔,给构件制作与施工造成的不便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核心区上下采用带孔钢板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由柱型钢翼缘板、柱型钢腹板、柱水平加劲钢板、柱纵筋、柱箍筋、上带孔钢板、下带孔钢板、柱混凝土及型钢梁翼缘、梁型钢腹板、梁纵筋、梁箍筋、梁混凝土组成,该节点为在节点核心区上下布置带孔钢板的节点形式;即在节点核心区上下分别布置上下两个带孔钢板,上带孔钢板、下带孔钢板和型钢梁翼缘分别通过上坡口焊缝、下坡口焊缝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在核心区上下采用带孔钢板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所述带孔钢板各侧面之间通过端接焊缝焊接在一起。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发明省去了施工时先将制作箍筋的钢筋贯穿后弯折成型或分段焊接的麻烦;
2.本发明上下带孔钢板可以预先焊接在型钢短梁的上下翼缘上,节省施工工期,减小施工成本。3.本发明应用广泛,凡梁柱节点核心区上下采用带孔钢板代替柱箍筋的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构筑物均可。


图1为我国《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中梁柱节点构造形式;
图2为我国《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中梁柱节点截面形式;
图3为本发明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构造形式;
图4为本发明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截面形式;
图5为本发明的上下带孔钢板的侧面形式;
图6为本发明的上下带孔钢板与型钢梁翼缘的焊接的构造形式;
图7为本发明的带孔钢板的各侧面之间焊接的构造形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解决传统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为了让柱箍筋穿过而于型钢梁腹板上开孔,给构件制作与施工造成的不便问题。核心区上下用带孔钢板代替箍筋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是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一种特殊形式,节点核心区不配置箍筋5,在节点核心区上下分别布置两个带孔钢板,见附图3 - 5,上带孔钢板13、下带孔钢板14和型钢梁翼缘7分别通过上坡口焊缝15、下坡口焊缝16焊接在一起,见附图6,带孔钢板各侧面之间通过端接焊缝17焊接在一起,见附图7。本节点形式在梁型钢腹板上不需开柱箍筋贯穿孔12,适于作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梁柱节点处构造形式。在核心区上下采用带孔钢板代替柱箍筋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是在节点核心区不布置箍筋,而在节点核心区上下布置带孔钢板的节点形式。本发明由柱型钢翼缘板1、柱型钢腹板2、柱水平加劲钢板3、柱纵筋4、柱箍筋5、上带孔钢板13、下带孔钢板14、柱混凝土 6及型钢梁翼缘7、梁型钢腹板8、梁纵筋9、梁箍筋10、梁混凝土 11组成,应用时,型钢混凝土梁柱的截面尺寸、型钢大小、带孔钢板厚度、纵向钢筋配筋率、箍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工程实际受力情况确定,如图3 - 7所示。本发明中关于混凝土、钢构件、纵筋、箍筋及节点连接设计、加工和施工的要求均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 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2010)、《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等规范、规程执行。本发明节点核心区不布置箍筋,在核心区上下布置带孔钢箍板,适于作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梁柱节点处构造形式。
权利要求
1.在核心区上下采用带孔钢板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由柱型钢翼缘板1、柱型钢腹板2、柱水平加劲钢板3、柱纵筋4、柱箍筋5、上带孔钢板13、下带孔钢板14、柱混凝土 6及型钢梁翼缘7、梁型钢腹板8、梁纵筋9、梁箍筋10、梁混凝土 11组成,该节点为在节点核心区上下布置带孔钢板的节点形式;即在节点核心区上下分别布置上下两个带孔钢板,上带孔钢板13、下带孔钢板14和型钢梁翼缘7分别通过上坡口焊缝15、下坡口焊缝16焊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核心区上下采用带孔钢板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钢板各侧面之间通过端接焊缝17焊接在一起。
全文摘要
在核心区上下采用带孔钢板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梁柱节点,由柱型钢翼缘板1、柱型钢腹板2、柱水平加劲钢板3、柱纵筋4、柱箍筋5、上带孔钢板13、下带孔钢板14、柱混凝土6及型钢梁翼缘7、梁型钢腹板8、梁纵筋9、梁箍筋10、梁混凝土11组成,该节点为在节点核心区上下布置带孔钢板的节点形式;即在节点核心区上下分别布置上下两个带孔钢板,上带孔钢板13、下带孔钢板14和型钢梁翼缘7分别通过上坡口焊缝15、下坡口焊缝16焊接在一起,所述带孔钢板各侧面之间通过端接焊缝17焊接在一起,本发明应用广泛,凡梁柱节点核心区上下采用带孔钢板代替柱箍筋的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构筑物均可。
文档编号E04B1/58GK103195173SQ2013101400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2日
发明者李大鹏, 陈勇 申请人: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