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23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是一种节点连接方式,属于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型钢与外包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 受力,其受力性能优于型钢和混凝土这两种结构的简单叠加。由于配置了型 钢,大大提高了构件的承载力,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20世纪初,欧美就开始对型钢混凝土柱进行研究。日本从1951年起开 始对型钢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1958年制定了《钢骨钢筋混凝 土计算标准及其说明》。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从前苏联引进了型钢混凝 土结构,80年代后,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全国兴起 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型钢与梁、板等构件节点连接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整体 结构的刚度、稳定和承载能力,也影响到现场施工难度和施工进度。目前很 多节点连接方式主要是针对型钢柱和型钢梁的连接,对于型钢柱与钢筋混凝 土梁的连接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构造理论,现有一些连接方式施工难度大,现 场焊接工艺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在保证节点传力有效性的前提下,我们通过研究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柱与 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方式,降低了施工难度。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不 需要现场焊接工艺,传力明确,施工方便的连接方式,此节点连接方式可以 广泛的应用于抗震地区。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连接如图1所示,包括型钢混凝土柱1和现浇钢筋混
凝土梁2;其特征在于梁中纵筋3通过钢套管4与型钢混凝土柱1连接在一
起,钢套管4焊接在型钢混凝土柱1的型钢翼缘上,梁中节点区布置箍筋5。 箍筋5间距为50 — 80mm密布,以增加节点区抗剪性能。 钢套管4的直径与梁中纵筋直径相一致。
采用这种节点不需要现场焊接工艺,施工简便。这种节点通过焊接在型钢翼缘上的钢套管使节点剪力和弯矩有效的传递到型钢柱中,传力明确。这 种节点由于采用了套管连接,大大简化了施工过程,加快了施工进度,可以 广泛的用于建筑结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1为中柱节点立面图图2为图1沿A-A的截面图图中l型钢混凝土柱,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3梁中纵筋,4钢套管,5 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包括型钢混凝土柱1和现浇钢筋混 凝土梁2;梁中纵筋3通过钢套管4与型钢混凝土柱1连接在一起,钢套管4 焊接在型钢混凝土柱1的型钢翼缘上,梁中节点区布置箍筋5。 实施例l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如图1所示在钢结构加工厂中预先 把钢套管4悍接到型钢混凝土柱1的型钢翼缘上,施工现场把梁中纵筋3预 先进行螺纹套丝处理,型钢混凝土柱1定位后,梁中纵筋3与钢套管4进行 螺纹连接,之后进行箍筋5的绑扎,间距为50-80mm,在梁中钢筋绑扎结束 后浇注型钢柱中和梁中混凝土。
权利要求1、一种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包括型钢混凝土柱(1)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梁(2);其特征在于梁中纵筋(3)通过钢套管(4)与型钢混凝土柱(1)螺纹连接,钢套管(4)焊接在型钢混凝土柱(1)的型钢翼缘上,梁中节点区布置箍筋(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其特征在 于,所述箍筋(5)的间距为50—80mm。
专利摘要一种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由型钢混凝土柱(1)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梁(2)组成;其特征在于梁中纵筋(3)通过钢套管(4)与型钢混凝土柱(1)连接在一起,钢套管(4)与梁中纵筋(3)螺纹连接,梁中节点区密布间距为50-80mm箍筋(5)。此节点不需要现场焊接工艺,解决了钢筋与型钢混凝土结构连接的难题,施工简便,可以广泛的用于建筑结构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E04B1/58GK201416214SQ20092010776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0日
发明者杨红岩, 英 杭, 东 王, 王冬雁, 胡衷启, 陈学光 申请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