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7759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柱、一端与调整柱连接,另一端通过调整螺栓与筒体作用的第一调节机构、一端与调整柱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支架与钢衬里背肋角钢作用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一端与调整柱固定,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与钢衬里背肋角钢作用的第三调节机构。沿调整柱轴向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一调节机构,两个第二调节机构,两个第三调节机构。本发明在连接方式上改进为可调整、可拆卸,有效地缩短了施工时间;调整装置经过改进后,可重复使用,有效地减少了施工费用;钢衬里壁板上口处增加一个调整节点装置,能够高效、精确调整钢衬里壁板上口整体尺寸,即提高了安装精度,又缩短了施工时间,还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升核电站钢衬里施工水平,更加经济、高效、安全的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核电建造技术的不断成熟、系统,核电建造企业对核电建造技术需要不断优化、提升、创新。钢衬里调整装置起到支撑钢衬里单块构件吊装就位等作用。
[0003]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方式:
[0004]各节点采用的连接方式为直接焊接固定,起不到及时调整作用。其存在的不足如下:
[0005]1、设置的几个节点,仅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未能够满足安装时及时对钢衬里壁板进行有效调整的要求;
[0006]2、各节点与调整柱的连接方式均采用焊接,并且必须在现场执行多数焊接。该连接方式施工难度大、效率低,并且不易调整、拆卸,未能够进行钢衬里壁板的有效调整,并且调整装置不能够实现多次利用,增加安装工序,影响施工效率。
[0007]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核电站钢衬里施工水平,更加经济、高效、安全的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柱,还包括一端与调整柱连接,另一端通过调整螺栓与筒体作用的第一调节机构、一端与调整柱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支架与钢衬里背肋角钢作用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一端与调整柱固定,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与钢衬里背肋角钢作用的第三调节机构。
[0010]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调整柱连接的第一支架槽钢、设置于第一支架槽钢上的调整螺栓,调整螺栓与筒体作用。
[0011]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与调整柱连接的第二支架槽钢、设置于第二支架槽钢上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与钢衬里背肋角钢作用。
[0012]第三调节机构包括,与调整柱固定的连接钢板、固定于连接钢板上的加劲肋,固定于加劲肋上的锁紧装置,锁紧装置与钢衬里背肋角钢作用。
[0013]锁紧装置包括与加劲肋固定的锁紧角钢,以及通过锁紧垫板穿入锁紧角钢的锁紧螺栓和挡板;锁紧螺栓与钢衬里背肋角钢作用。
[0014]沿调整柱轴向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一调节机构,两个第二调节机构,两个第三调节机构。
[0015]本发明在连接方式上改进为可调整、可拆卸,有效地缩短了施工时间;调整装置经过改进后,可重复使用,有效地减少了施工费用;钢衬里壁板上口处增加一个调整节点装置,能够高效、精确调整钢衬里壁板上口整体尺寸,即提高了安装精度,又缩短了施工时间,还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即第一调节机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即第二调节机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即第三调节机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为钢衬里背肋角钢,2为筒体,3为截锥体,4为调整柱,5为第一支架槽钢,6为调整螺栓,7为第二支架槽钢,8为连接支架,9为加劲肋,10为锁紧装置,11为连接钢板,12为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本发明包括:调整柱,以及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
[0023]调整柱为H型钢。
[0024]第一调节机构,首先以第一支架槽钢5为主体,然后通过焊接连接调整螺栓6,最后将连接好的第一支架槽钢5通过螺栓与调整柱4进行连接固定。
[0025]第二调节机构,首先以第二支架槽钢7为主体,然后通过焊接连接支架8,最后将连接好的第二支架槽钢7通过螺栓与调整柱4进行连接固定。
[0026]第三调节机构,首先配合连接锁紧螺栓10、锁紧角钢和挡板12,然后通过连接钢板11、加劲肋9与锁紧角钢依次进行焊接组装,最后将连接好的锁紧装置通过焊接与调整柱4进行连接固定。
[0027]沿调整柱轴向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一调节机构,两个第二调节机构,两个第三调节机构。
[0028]本发明,可分别按照三种调节机构的功能进行实施:
[0029]1、通过调整螺栓6对筒体2进行约束调整,并利用第一支架槽钢5与调整柱4的径向连接,可以有效调整控制筒体2的上口半径值,实现定值细化调整;
[0030]2、实现连接支架8与钢衬里背肋角钢I的贴合连接,并利用第二支架槽钢7与调整柱4的径向连接,可以有效对筒体整体壁板进行调整,且对调整装置整体固定起到有效作用;
[0031]3、通过锁紧装置10及挡板12连接钢衬里背肋角钢1,不仅连接、受力稳定,且调整装置能够重复利用,并实现了调整装置可快速进行安装、拆卸。
[0032]通过第一、二、三调节机构的功能,并配合调整柱4,实现整体配合,相互连接,相互制约,且通过各个节点功能的不同,达到了完整的效果。
[0033]第一、二调节机构与调整柱4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实现,第三调节机构与调整柱4采用焊接固定连接。第一调节机构的调整螺栓6采用双向螺栓可对钢衬里筒壁进行精确的调整;第二调节机构采用连接支架8反扣在钢衬里背肋角钢I上,即可保证整个调整装置与钢衬里壁板紧密系统连接,又不影响对钢衬里的整体调整;第二调节机构采用螺栓固定在钢衬里背肋角钢I上,可调整、可拆卸,对调整装置系统支撑受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整装置上的孔及各个构件均采用机械加工完成,所有涉及到焊接的焊缝形式均为角焊缝。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所述调整柱连接,另一端通过调整螺栓与筒体作用的第一调节机构、一端与所述调整柱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支架与钢衬里背肋角钢作用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一端与所述调整柱固定,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与钢衬里背肋角钢作用的第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调整柱连接的第一支架槽钢、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槽钢上的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与筒体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与调整柱连接的第二支架槽钢、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槽钢上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与钢衬里背肋角钢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与调整柱固定的连接钢板、固定于所述连接钢板上的加劲肋,固定于所述加劲肋上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与钢衬里背肋角钢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与加劲肋固定的锁紧角钢,以及通过锁紧垫板穿入锁紧角钢的锁紧螺栓和挡板;所述锁紧螺栓与钢衬里背肋角钢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核岛钢衬里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调整柱轴向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一调节机构,两个第二调节机构,两个第三调节机构。
【文档编号】E04F13/23GK104141373SQ201310163901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7日
【发明者】曾庆威, 邓国平, 代通华, 汤志孟, 乔军辉, 卓世旭, 周玉东 申请人: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