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窑陶瓷大器烧制技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66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淄博窑陶瓷大器烧制技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淄博窑陶瓷大器烧制技艺,它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它采用以下烧制步骤:1)将釉料加水混合,将混合液施加到陶瓷坯体上;2)在表层垒砌模具,模具为中间弯曲的长方体;3)用压机压制质量分数为20-30%的碳、65-75%的硅和3-5%的粘土,放入窑内,温度达到1650-1750度煅烧烧结成型,厚度为12-15公分,成型后在陶瓷大器外围垒砌成圆柱体型,上部封顶,得到匣钵;4)采用辐射加热,明火烧匣钵,不接触瓶体,从0度至300度,用时18个小时;采用氧化焰均匀升温,从300度至1100度,用时36个小时;采用还原气氛升温,从1100度至1320度,用时20小时,烧成;本发明不会出现崩、裂、风惊等现象,成品率高。
【专利说明】淄博窑陶瓷大器烧制技艺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大器烧制工艺。

【背景技术】
:
[0002]陶器制作自古就有大器难成的说法,一是制坯难,二是烧成难,在古代烧制一件大型陶瓷器具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多以失败而告终。2011年,由景德镇陶艺名家黄秀乾等人创意制作龙腾富贵青花大龙缸,此缸口径为205厘米,高达138厘米,底径为120厘米,在历时五年的制作过程中,共耗费40余吨瓷土,5000余次人工,制作毛坯20多只,成坯10只,经1300多度高温烧制后,成瓷3只,仅有一只正品烧制成功可见陶瓷大器烧制难度之大。目前国内陶瓷大器制作,基本处于空白阶段,主要因为制作大器耗时费力,坏品率高,制造成本高,所以目前国内陶瓷大器产量极低,多数在2米以下。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淄博窑陶瓷大器烧制技艺,它改进匣钵,采用辐射热,使其温度均匀,不会出现崩、裂、风惊等现象,成功制作陶瓷大器,成品率高。
[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烧制步骤:
[0005]I)将釉料加水混合,将混合液施加到陶瓷坯体上;
[0006]2)在表层垒砌模具,模具为中间弯曲的长方体;
[0007]3)用压机压制质量分数为20-30%的碳、65-75%的硅和3-5%的粘土,放入窑内,温度达到1650-1750度煅烧烧结成型,厚度为12-15公分,成型后在陶瓷大器外围垒砌成圆柱体型,上部封顶,得到匣钵;
[0008]4)采用辐射加热,明火烧匣钵,不接触瓶体,从O度至300度,用时18个小时;采用氧化焰均匀升温,从300度至1100度,用时36个小时;采用还原气氛升温,从1100度至1320度,用时20小时,烧成。
[0009]所述的步骤I中釉料包括底釉和面釉,底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氧化铜0.5份、长石13-14份、陈湾27-28份、寒水石2_3份、玻璃粉35-36份、烧石英4_5份、釉灰13-14份、氯化亚锡2_4份和氯化钠0.5份;底釉喷施12次。
[0010]所述的面釉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铅晶料28-29份、烧料5-6份、窑渣65_66份和氯化钠0.27份;面釉喷施4次。
[0011]所述的底釉的组成配方中的烧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Al2O3,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为98% -99%,Al2O3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I % ο
[0012]所述的底釉的组成配方中的氯化钠为悬浮剂。
[0013]所述的面釉的组成配方中的铅晶料为把质量分数为41.67%的青铅置于铁锅中加温溶化后,加入等量的石英粉,不停的炒拌均匀,然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6.66%的牙硝继续炒拌,待硝烟跑尽,即得铅晶料。
[0014]所述的步骤2中的模具为钢制,分段制成,分为2-10段,一段模具高为0.1-0.5米,长为0.1-1米。
[001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I)改进匣钵,采用辐射热,使其温度均匀,不会出现崩、裂、风惊等现象;
[0017]2)较好的调控烧制温度,窑变釉发色更好,成功制备得到陶瓷大器,成品率高;
[0018]3)釉色均匀纯正,釉面均匀,釉料不易缩、滚,色泽度高,釉料吸水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
[0019]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烧制步骤:
[0020]I)将釉料加水混合,将混合液施加到陶瓷坯体上;
[0021]2)在表层垒砌模具,模具为中间弯曲的长方体;
[0022]3)用压机压制质量分数为25%的碳、70%的硅和5%的粘土,放入窑内,温度达到1650-1750度煅烧烧结成型,厚度为12-15公分,成型后在陶瓷大器外围垒砌成圆柱体型,上部封项,得到匣钵;
[0023]4)采用辐射加热,明火烧匣钵,不接触瓶体,从O度至300度,用时18个小时;采用氧化焰均匀升温,从300度至1100度,用时36个小时;采用还原气氛升温,从1100度至1320度,用时20小时,烧成。
[0024]所述的步骤I中釉料包括底釉和面釉,底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氧化铜
0.5份、长石13.39份、陈湾27.97份、寒水石2.4份、玻璃粉35.56份、烧石英4.39份、釉灰13.39份、氯化亚锡2.4份和氯化钠0.5份;底釉喷施12次。
[0025]所述的面釉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铅晶料28.9份、烧料5.78份、窑渣65.05份和氯化钠0.27份。
[0026]所述的底釉的组成配方中的烧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Al2O3,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为98% -99%,Al2O3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I % ο
[0027]所述的底釉的组成配方中的氯化钠为悬浮剂。
[0028]所述的面釉的组成配方中的铅晶料为把质量分数为41.67%的青铅置于铁锅中加温溶化后,加入等量的石英粉,不停的炒拌均匀,然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6.66%的牙硝继续炒拌,待硝烟跑尽,即得铅晶料。
[0029]所述的步骤2中的模具为钢制,分段制成,分为2-10段,一段模具高为0.1-0.5米,长为0.1-1米。
[0030]所述的步骤3中,碳优选25%,硅优选70%,粘土优选5%,放入窑内煅烧,温度达到1650-1750度烧结成型,烧结温度优选1700度,厚度达到12-15公分,垒砌成型,进行弯压变形,匣钵壁体与陶瓷器直径间隔22-28cm。分块制成,然后一块一块垒砌而成,然后封顶,使整个陶瓷大器全部密封,不见明火。现有技术采用明火烧制,改进匣钵后采用辐射热,使其温度均匀,不会出现崩、裂、风惊等现象。
[0031]所述的步骤4中采用辐射加热烧制,从零度至300度,以保证排除人工水,使陶瓷大器不会崩塌、开裂,用时18个小时;从300度至1100度,排除杂质,使陶瓷大器内部更加纯净,不会出现火惊现象,用时36个小时,用氧化焰均匀升温,使坯体充分氧化;从1100度至1320度,使坯体和釉充分结合,使釉色发色更加纯净、均匀,用时20小时,采用还原气氛烧成,窑变釉发色更好。
[0032]实施例1:大型龙瓶的制备:
[0033](I)将釉料加水混合,将底釉施加到陶瓷坯体上,再施面釉,面釉喷施4次,釉料成分如下:
[0034]底釉由如下原料组成:氧化铜0.5kg、长石13.39kg、陈湾27.97kg、寒水石2.4kg、玻璃粉35.56kg、烧石英4.39kg、釉灰13.39kg、氯化亚锡2.4kg和氯化钠0.5kg ;面釉由如下原料组成:铅晶料28.9kg、烧料5.78kg、窑渣65.05kg和氯化钠0.27kg。
[0035](2)然后在表层垒砌模具,按我们需要的形状制作钢模,根据大型龙瓶的形状,将钢模具制为中间弯曲的长方体,高度0.5米,宽度I米,模具分段制成,分为六段模体,第一段,瓶口与瓶颈。第二段,瓶肩部。第三段,瓶身直径最长的部分。第四段,瓶腰部,瓶体逐渐变细。第五、六段为瓶底部,高度在2米,为主要的受力部位,分2段制成,第五段由粗变细,第六段由细变粗,略微成漏斗形。
[0036](3)用压机压制25%碳,70%硅,5%粘土,放入窑内煅烧,温度达到1700度烧结成型,厚度达到15公分,围绕大型龙瓶,在外围垒砌成圆柱型,上部封顶,得到匣钵。匣钵壁体与陶瓷器直径最大处需间隔25cm空间。
[0037](4)采用辐射加热,明火烧匣钵,不接触瓶体,从O度至300度,用时18个小时;采用氧化焰均匀升温,从300度至1100度,用时36个小时,;采用还原气氛升温,从1100度至1320度,用时20小时,烧成。
[0038]实施例2:大型孔子人物雕塑的制备:
[0039](I)将釉料加水混合,将底釉施加到陶瓷坯体上,再施面釉,面釉喷施4次,釉料成分如下:
[0040]底釉由如下原料组成:氧化铜0.5kg、长石13kg、陈湾28kg、寒水石2kg、玻璃粉36kg、烧石英5kg、釉灰13kg、氯化亚锡3kg和氯化钠0.5kg ;
[0041]面釉由如下原料组成:铅晶料29kg、烧料6kg、窑洛65kg和氯化钠0.27kg。
[0042](2)然后在表层垒砌模具,按我们需要的形状制作钢模,该钢模具制为中间弯曲的长方体。
[0043](3)用压机压制22%碳,75%硅和3%粘土,放入窑内煅烧,厚度达到12公分,温度达到1750度烧结成型,成型后在雕塑表面,垒砌成圆柱体,得到匣钵,匣钵壁体与陶瓷器直径最大处需间隔28cm空间。
[0044](4)采用辐射加热,从O度至300度,用时18个小时;采用氧化焰均匀升温,从300度至1100度,用时36个小时;采用还原气氛升温,从1100度至1320度,用时20小时,烧成。
【权利要求】
1.淄博窑陶瓷大器烧制技艺,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以下烧制步骤: 1)将釉料加水混合,将混合液施加到陶瓷坯体上; 2)在表层垒砌模具,模具为中间弯曲的长方体; 3)用压机压制质量分数为20-30%的碳、65-75%的硅和3_5%的粘土,放入窑内,温度达到1650-1750度煅烧烧结成型,厚度为12-15公分,成型后在陶瓷大器外围垒砌成圆柱体型,上部封项,得到匣钵; 4)采用辐射加热,明火烧匣钵,不接触瓶体,从0度至300度,用时18个小时;采用氧化焰均匀升温,从300度至1100度,用时36个小时;采用还原气氛升温,从1100度至1320度,用时20小时,烧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淄博窑陶瓷大器烧制技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釉料包括底釉和面釉,底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氧化铜0.5份、长石13-14份、陈湾27-28份、寒水石2-3份、玻璃粉35-36份、烧石英4_5份、釉灰13-14份、氯化亚锡2_4份和氯化钠0.5份;底釉喷施12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淄博窑陶瓷大器烧制技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釉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铅晶料28-29份、烧料5-6份、窑渣65-66份和氯化钠0.27份;面釉喷施4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淄博窑陶瓷大器烧制技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釉的组成配方中的烧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A1203,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为98% -99%,A1203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淄博窑陶瓷大器烧制技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釉的组成配方中的氯化钠为悬浮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瓷大器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釉的组成配方中的铅晶料为把质量分数为41.67%的青铅置于铁锅中加温溶化后,加入等量的石英粉,不停的炒拌均匀,然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6.66%的牙硝继续炒拌,待硝烟跑尽,即得铅晶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大器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模具为钢制,分段制成,分为2-10段,一段模具高为0.1-0.5米,长为0.1-1米。
【文档编号】C04B35/565GK104341157SQ201310314874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牛继伟 申请人:牛继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